101、104通信规约测试大纲
IEC101 & IEC104规约详解

IEC60870-5-101 IEC60870-5-104
DL/T 634.5101-2002 DL/T 634.5104-2002
自我介绍
王首顶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AR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 Co.
高级工程师
IEC TC57 WG03 Member E-mail:topwang@ Tel: 025-3429900-2843
M-BO-TB-1 M-ME-TD-1 M-ME-TE-1 M-ME-TF-1 M-IT-TB-1 M-EP-TD-1 M-EP-TE-1 M-EP-TF-1 M-EI-NA-1
以上都是RTU向主站上送的报文类型
报文类型标识(四) (Type Identification)46》双点命令
C-DC-NA-1
《47》步调节命令
C-RC-NA-1
《48》归一化设定值命令
C-SE-NA-1
《49》标度化设定值命令
C-SE-NB-1
《50》短浮点设定值命令
C-SE-NC-1
《51》32比特串命令
C-BO-NA-1
RTU须逐条对命令确认
报文类型标识(五) (Type Identification)
单个字符 固定帧长报文 (5 Byte) 可变帧长报文 (9-261 Byte)
IEC101的帧格式(一)
• 单个字符 E5
用途: 用于一般确认; 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仅用于对应用报文的回答; 不能用于对链路报文的回答; 优点: 简单;明了;效率高
IEC101的帧格式(二)
• 固定帧长报文
10H
D7 D6
D0
最新101、104通信规约测试大纲

检测规程、标准及验收标准
1)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
2)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3)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4)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5)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6)Q/GDW 37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7)Q/GDW 38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8)生配电[2009]196号《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9)GB/T 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0)GB/T 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11)GB/T 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12)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13)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4)GB/T 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5)Q/701-205.000-2010《质量手册》
16)Q/701-205.002-2010《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传输规约检验
1 101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2 104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18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规约应用层
索引
0x68 Len Len 0x68 Link Control Link Address Application Data Check Code 0x16
可变帧长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长度 含义
类型标识 1 什么类型帧?
35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2级数据-越限遥测帧(一)
68 L L 68 L.C
L.A A.D CS 16
09 归一化遥测量 02 SQ:0信息对象序列;2个信息对象 03 传输原因:突变 01 应用层公共地址01 01 信息对象地址:0x0701 07 遥测值:0x640a 0a 品质描述:00
发送 / 确认(S2) 从动站接收后需要向启动站发确认报文 通常用于发送参数、发送控制命令等。
请求 / 响应(S3) 从动站接收到启动站的请求报文后,用数 据响应启动站的请求。如召唤数据、请求 1数据、请求链路状态等。
11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101帧格式一(固定帧长)
0x10 Link Control Link Address Check Code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 IEC101/104规约
1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培训大纲
1. IEC规约简介 2. IEC-101规约 3. IEC-104规约 4. 集中答疑
2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培训大纲
IEC规约简介
3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17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IEC101(104)规约入门培训(免费)

址、应用层数据所有数据累加和的256模值 • Application data--应用层数据域 • 0x16--结束字符
13
规约链路层
索引
链路控制域 顾名思义是链路控制域用于链路控制。 链路控制在两个方向分别定义。 链路控制在平衡和非平衡模式下分别定义。 链路控制域占1个字节。
68 L L 68 L.C
L.A A.D CS 16
09 归一化遥测量 02 SQ:0信息对象序列;2个信息对象 03 传输原因:突变 01 应用层公共地址01 01 信息对象地址:0x0701 07 遥测值:0x640a 0a 品质描述:00 64 00 05 信息对象地址:0x0705 07 遥测值:0x730b 0b 品质描述:00 73 00
17
链路层控制域功能码(平衡模式)
启动方向
从动方向
功能码和服务
功能码和服务
<0> 复位远方链路 <1>复位用户进程 <3>发送/确认用户数据
<0>确认:肯定认可 <1>确认:否定认可
<4>发送/无应答用户数据 无应答
<9>请求链路状态
<11>响应:链路状态
18
规约应用层
索引
0x68 Len Len 0x68 Link Control Link Address Application Data Check Code 0x16
IEC-103
与站内继电保护 设备间通讯
厂站与调度主站
104规约测试文档(详细实用)

测试前准备1.直流24V工作电源一台,接FTU端子Vin+和Vss;2.使用以太网线连接电脑以太网口和FTU的NET1口;3.将配置好的程序下装进去;4.PMA测试软件。
遥控注意:1.测量遥控单元时需要将遥信端子第五路与24V+短接即实现远方控制;2.此FTU面板端子支持两路遥控,即遥控点位6001H和6002H。
但是软件程序开放六路遥控6001H——6006H,且均可以产生正确报文,但是,仅有6001H和6002H两路为工作要求的有效点位。
(6004H也可以使继电器动作估计为程序bug);3.单点遥控和双点遥控在装置中设置为同一种遥控,只是报文最后一帧81/82的区别。
单点遥控报文举例:遥控预置执行报文:主站发送68 0e 00 00 0a 00 2d 01 06 00 02 00 02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0 接收序号(NR)=5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6 T=0 PN=0 CAUSE =6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8 合从站发送68 0e 0a 00 02 00 2d 01 07 00 02 00 02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5 接收序号(NR)=1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7 T=0 PN=0 CAUSE =7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8 合主站发送68 0e 02 00 0e 00 2d 01 06 00 02 00 02 60 00 0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 接收序号(NR)=7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6 T=0 PN=0 CAUSE =6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 QU=0默认值执行点号=24578 合从站发送68 0e 0e 00 04 00 2d 01 07 00 02 00 02 60 00 0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7 接收序号(NR)=2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7 T=0 PN=0 CAUSE =7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执行点号=24578 合从站发送68 0e 10 00 04 00 2d 01 0a 00 02 00 02 60 00 0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8 接收序号(NR)=2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a T=0 PN=0 CAUSE =10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结束 QU=0默认值执行点号=24578 合遥控预置撤销报文:主站发送68 0e 1c 00 64 01 2d 01 06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4 接收序号(NR)=178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6 T=0 PN=0 CAUSE =6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从站发送68 0e 64 01 1e 00 2d 01 07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78 接收序号(NR)=15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7 T=0 PN=0 CAUSE =7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主站发送68 0e 1e 00 68 01 2d 01 08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5 接收序号(NR)=180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8 T=0 PN=0 CAUSE =8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停止激活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从站发送68 0e 68 01 20 00 2d 01 09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80 接收序号(NR)=16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9 T=0 PN=0 CAUSE =9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停止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遥控返校超时报文:由于主站发送遥控报文的信息体地址不在FTU实际设置的遥控点表范围(6001H——6006H)内,导致返校超时;不理解下位机报文传送原因为什么是6f。
101_104规约介绍

第 20页
一、101规约简介--链路层-控制域
CREAWAY
浙江创维
27 主站至子站
26 1 PRM 启动报 文 0
25 帧 计 数 位 FCB 控制域 要求访问位 ACD
24 帧计数有效 位 FCV 数据流控制 位DFC
23
22 21
20
备用 RES
子站至主站
功能码
DFC: 数据流控制位: DFC=0 表示从动站可以接收后续报文。 DFC=1 表示从动站接收后续报文将引起数据溢出。 从动(响应)站向报文启动站指出一个立即的连续的后续报文将引起缓冲区溢出。
应用层(第7层)
APDU
LPCI LPCI ASDU
链路层(第2层)
LPDU
IEC60870-5-101/104规约及华东101细则介绍
第 6页
一、101规约简介
1、规约结构 2、物理层 3、链路层 4、应用层
CREAWAY
浙江创维
IEC60870-5-101/104规约及华东101细则介绍
第 7页
• 接收校验
IEC60870-5-101/104规约及华东101细则介绍
第 9页
一、101规约简介--物理层
CREAWAY
浙江创维
连接方式
点对点
多点对点
多点共线
多点星形
IEC60870-5-101/104规约及华东101细则介绍
第 10页
一、101规约简介
1、规约结构 2、物理层 3、链路层 4、应用层
应用层
模型1:ISO OSI 参考模型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101和104规约

遥测,无品质描述词的规一划遥测
30(0x1E)
带CP56Time2a时标的单点信息 长时标的单点SOE(一般使用)
31(0x1F)
带CP56Time2a时标的双点信息 长时标的双点SOE(一般使用)
34(0x22) 带CP56Time2a时标的规一划值 长时标规一划遥测
类型标识
• 续上页
标识
名称
含义
9(0x09)
停止激活确认
10(0x0A)
激活终止
20(0x14)
响应总召唤
21(0x15)-36(0x24)
响应第一组——第十六组组召唤
传输原因
传输原因
含义
44(0x2C)
未知的类型标识
45(0x2D)
未知的传送原因
46(0x2E)
未知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47(0x2F)
未知的信息对象地址
集合
即每个信息体分别带有信息体地址
• SQ := 1 信息对象地址是顺序信息元素的第一个信息
元素的地址。后续信息元素的地址是从这个地址起顺序
加1。
即所有信息体只有第一个信息体带有信息体地址,后续
信息体地址依次加1。
• NUM:信息体的个数
传输原因
• 传送原因可能为一字节也可能为两字节,具体如下
原因(cause)
分(等同与IEC60870-5-104部分);
• IEC60870-5规约体系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
性的,定义各种数据结构、帧格式等包括IEC608705-1 、 IEC60870-5-2、 IEC60870-5-3、 IEC60870-5-4、
IEC60870-5-5等,另一个为通信规约,包括101、
IEC101、104规约培训资料

IEC101规约结构:帧格式:1.固定帧长帧格式2.可变帧长帧格式FT1.2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需不小于33位;每个字符包括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1)长度L=C+A+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C的定义如下:主站向子站传输时:DIR=0, PRM=1;子站向主站传输时:DIR=1, PRM=0。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 位取反;主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次。
FCV若等于0,FCB的变化无效。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链路用户数据(可变长度)其中,各部分的解释如下:a.类型标识常用的有:子站-->主站过程信息1 ――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2 ――带时标的单点信息;3 ――不带时标的双点信息;4 ――带时标的双点信息;9 ――测量值10――带时标的测量值(未用)21――不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22~24――为配套标准保留子站→主站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70――初始化71~99――为配套标准保留主站→子站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100――召唤命令101――电能脉冲召唤命令102――读数据命令(未用)103――时钟同步命令104――测试命令105――复位进程命令101~109――为配套标准保留b.可变结构限定词其结构如下:高位低位SQ=1:表明此帧中的信息体是按信息体地址顺序排列的。
SQ=0:表明此帧中的信息体不是按信息体地址顺序排列的。
信息体的个数小于128。
c.传送原因其字节的结构如下:高位低位P/N =0:肯定认可T =0:未试验=1:否定认可=1:试验传送原因=1:周期、循环=2:背景扫描=3:突发=4:初始化=5:请求或被请求=6:激活=7:激活确认=8:停止激活=9:停止激活确认=10:激活结束=13:文件传送(未用)=20:响应总召唤=21:响应第一组召唤…………=36:响应第十六组召唤=42~47:为配套标准保留=48~63:为特殊用途保留d.信息体地址信息体地址这一部分,不同调度系统厂家、不同区域、不同组织的定义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规程、标准及验收标准
1)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
2)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3)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4)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5)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6)Q/GDW 37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7)Q/GDW 38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8)生配电[2009]196号《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9)GB/T 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0)GB/T 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11)GB/T 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12)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13)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4)GB/T 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5)Q/701-205.000-2010《质量手册》
16)Q/701-205.002-2010《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传输规约检验
1 101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2 104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