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
秦启英听《争论的故事》有感

听《争论的故事》有感秦启英听了许嫣娜老师《争论的故事》这一节课,不由得被折服。
差距,在哪?在扎实的功底,在老师的循循善诱,在每一节课老师的心中是否装着学生。
许老师的这一节课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真实、扎实、丰实。
这是一节真实的课。
它体现在这里:从课堂开始,学生未能进入状态,回答不积极,老师抓住各种契机,激活学生情绪,以致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能活跃地回答问题,投入到学习中,这就是真实。
真实得在平时也可以这样上的课。
想想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却未能像许老师一样抓住契机激励学生,老师的情商不高。
归根结底,没有真正领悟以生为本,没有真正做到老师的眼中是否装进了学生。
这是一节扎实的课。
许老师的这节课,洗尽铅华呈素姿。
她说得很好,要让每一节课都扎扎实实,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地学到知识。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课堂伊始的学习生字词,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扎实地学会每个生字,她很细致地讲解、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字义进而掌握生字。
再次,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也是很有耐心地讲解字的演变,引导学生理解进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方面,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带讲,以读促讲。
尤为重要的是,当学生朗读不好的时候,老师从不放弃激励,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朗读情境中,所以在本节课钟,朗读成为一大亮点,博得现场教师的阵阵掌声。
除此之外,许老师还特别关注细节,如删节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掌握,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这是一节丰实的课。
当课堂真正丰实了,便是老师的进步,学生也将受益无穷。
是的,这节课从字词、感悟课文、朗读指导都达到了老师的预设目标。
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足以说明这是一节让我受益无穷的课。
而我,也将继续努力,让自己不断成长起来。
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

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 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小红和小刚在教室里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得不可开交。
这道题是:一个蛋糕切成 8 块,吃了 3 块,还剩下几分之几?小明抢着说:“这还不简单,吃了 3 块,还剩下 5 块,那不就是八分之五嘛!”小红立刻反驳道:“不对不对,一共切成 8 块,吃了 3 块,应该是八分之五,但是问的是剩下几分之几,应该是5÷8 = 5/8 。
”小刚在一旁听着,着急地说:“哎呀,你们都错啦!剩下的应该是(8 3)÷8 = 5/8 。
”三个人谁也不让谁,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数学老师走进了教室,了解了情况后,笑着说:“同学们,别争啦。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个蛋糕切成 8 块,这是整体 1 ,吃了 3 块,剩下 5 块,所以剩下的是5÷8 = 5/8 。
”听了老师的讲解,小明、小红和小刚都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只凭自己的想法争论,要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下语文作文,续写人物争论的故事 2》放学后,小强、小辉和小敏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正为了周末去哪儿玩争论不休。
小强兴奋地说:“我们去公园吧,那里可以划船、荡秋千,还能野餐!”小辉摇摇头说:“公园太普通啦,不如去动物园,能看到好多可爱的动物。
”小敏眨眨眼睛说:“我觉得还是去博物馆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小强说:“在公园野餐多有趣呀,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美食,还能在草地上尽情奔跑。
”小辉接着说:“动物园里有凶猛的老虎、可爱的熊猫,多有意思啊。
”小敏也不甘示弱:“博物馆里有古老的文物、精彩的展览,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就在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小敏的妈妈来了。
小敏妈妈听了他们的想法,笑着说:“要不这样,这周末我们先去公园,下周末再去动物园,博物馆可以等放假的时候去。
”听到这个提议,小强、小辉和小敏都开心地笑了,他们期待着周末的到来。
争论的故事

《争论的故事》说课稿陈月青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课文《争论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
作为三、四年级地衔接,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初步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
2、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C、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起来的处事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难点:深入理解,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课时安排:二课时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争论的故事》,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降低讲故事的难度二、学情分析本课是通过一个故事向我们阐述一个道理,学生对此类文章是非常感兴趣,不仅可以感受文章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收获一些知识。
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紧扣故事中心内容,多角度思考,各抒己见。
以学生之口代言,易使学生对故事的内涵产生共鸣,对启发学生如何学习、思考也很有帮助。
三、说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1、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兄弟二人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各持什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理的呢?2、直观教学法:为了帮助学上讲好故事,先让学生在脑中放电影,在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降低难度。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已有的体验理解“烟熏火燎”。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
发生在语文课堂的“变脸”——熊开玉老师《争论的故事》教学赏析

生 :然 ” 意 思 是 “ 的 ” “ 读 读 这 两 句 话 。 “ 的 对 ,不
师 : 们 的 古 人 真 了不 起 , 用 我 只
了 短 短 五 十 多 个 字 就 把 这 个 故 事 给
‘
后我 们请 两个 同学上 台表 演 。
本上 是 照本 宣科 。 ) 师 : 叫一 个 学 生 上 台 与 自 己 表 (
堂 巡 礼 ” 动 中 , 开 玉 老 师 为 来 自 了 三 件 事 : 是 指 导 朗 读 ; 是 理 解 强 语 气 的 作 用 ,而 是 让 学 生 通 过 品 活 熊 一 二
词 语 , 进 行 词 语 积 累 ; 三 是 补 白 文 读 比 较 , 觉 两组 句 子 的 细 微 差 别 , 察
一
、
拉 长 第一 张脸
射 下 一 只 大雁 并 不 困难 , 怎 么 会 一 师 没 有 解 释 “ 论 不 休 ” 学 生 已 经 争 ,
【 堂 实 录 】一 ) 实 “ 读 边 无 所 获 呢 ? 又 为 下 文 的 学 习 作 铺 清 楚 地 知 道 这 个 词 语 的 意 思 了 , 课 ( 落 边 可
师 : 聪 明 ! 道 这 段 话 的 意 思 真 知
师 : 然 兄 弟 俩 是 猎 人 , 想 他 读 旁 白 , 生 读 哥 哥 的话 , 生 读 弟 既 想 男 女
《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

《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1、《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课型】阅读课【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读题2、质疑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说说自学要求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再读全文3、讨论交流四、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2、讨论争论情形(1)、起因(2)、经过(3)、结果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4、评议(1)有没有读出感情(2)评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五、小结这一部分内容六、布置作业运用自己知道的事例、知识自主探究兄弟俩失在哪里第二课时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1、说说这个故事2、兄弟俩错在哪二、扮演角色,组织读议1、合作探究: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味儿来?2、合作探究:兄弟俩错在哪?三、对比感想,合理归纳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补充省略号中的`内容3、联系全篇,进行归纳四、教学生字词1、学生指出字音的注意点2、写字指导3、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小组排演课本剧【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群雁飞过很想射雁争论吃雁2、《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课型:阅读课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读题2、质疑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说说自学要求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再读全文3、讨论交流四、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2、讨论争论情形(1)、起因(2)、经过(3)、结果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4、评议(1)有没有读出感情(2)评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五、小结这一部分内容六、布置作业运用自己知道的事例、知识自主探究兄弟俩失在哪里第二课时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1、说说这个故事2、兄弟俩错在哪二、扮演角色,组织读议1、合作探究: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味儿来?2、合作探究:兄弟俩错在哪?三、对比“感想”,合理归纳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补充省略号中的内容3、联系全篇,进行归纳四、教学生字词1、学生指出字音的注意点2、写字指导3、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小组排演课本剧板书设计:群雁飞过——很想射雁——争论吃雁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争论的故事》教案之四,争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3、《争论的故事》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5《争论的故事》(有各类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答案)

④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 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评pí ng
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 议说:‘你们把大雁剖pōu开,煮一半,烤一 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⑤ “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 可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 踪了。” ⑥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 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味道 充饥 浪费 满意 不以为然 时机 关键 评理 赞许 争论不休
村庄 打猎 大雁 味道 火烤kǎo 不以为然 争辩biàn 烟熏火燎liǎo 服气 皮香肉嫩nèn 争论 不休 道理 建 议 评pí ng理 剖pōu开 两全其美 满意 无 影无踪 感想 笨bèn 抓住 时机 浪费 关键jiàn 聚jù精会神 赞zàn许 煮zhǔ 烟熏火燎liǎo 味道 充饥 浪费 满意 不以为然 时机 关键 评理 赞许 争论不休
烤(火烤)铐(手铐)拷(严刑拷打) 辩(争辩)辨(辨别)瓣(瓜瓣)辫(辫子) 嫩(嫩草)赖(信赖)懒(懒惰) 评(评理)坪(草坪)呯(呯呯作响) 苹(苹果) 剖(剖开)部(部队)陪(陪同)培(培养) 赔(赔钱)倍(加倍) 笨(笨蛋)苯(甲苯水)体(身体) 键(关键)健(健康)建(建设) 聚(聚集)娶(娶媳妇)趣(兴趣) 赞(赞许)攒(积攒)
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同学们自由读 课文第1~5自然段。要求:
(1)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 “不以为然”中画线的字,并说说词语的 意思。 (2)用“____”划出哥哥说的话, 用“∽∽”划出弟弟说的话。
自学
精读
总结
明理
作业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说 :“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 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 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 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争论的故事

争论的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镇上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个小镇上,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杰克和汤姆。
杰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画家,而汤姆则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哲学家。
尽管他们的职业和兴趣爱好截然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是非常深厚的。
这一天,杰克和汤姆在小镇的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谈论着各自最近的研究成果。
突然,杰克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汤姆的兴趣,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于是,他们决定在咖啡馆里展开一场关于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的争论。
争论开始了,杰克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不足。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纳他人,从而消除矛盾和冲突。
汤姆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矛盾和冲突,而不是逃避或者回避。
他认为,只有通过直面矛盾和冲突,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和谐共处。
杰克坚信,宽容和理解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关键。
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那么我们就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建立和谐的关系。
然而,汤姆却认为,宽容和理解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他认为,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矛盾和冲突,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实现真正的解决。
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走进了咖啡馆。
他看到杰克和汤姆正在激烈地争论,便好奇地问起了原因。
杰克和汤姆将争论的原因告诉了陌生人,陌生人听完后,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的争论非常有趣,我想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建议。
”杰克和汤姆立刻表示愿意听从陌生人的建议。
陌生人说:“你们可以尝试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2024年《争论的故事》读后感

2024年《争论的故事》读后感2024年《争论的故事》读后感1《争论的故事》,初看这个__题目,我就觉得很好奇。
很想提几个问题,是谁和谁在争论呢?他们是为了我们而争论的呢?争论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了这__。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他们有一天出去打猎,刚好有一只大雁从他们的头顶飞过。
哥哥说要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煮着吃,弟弟说要把大雁射下来烤着吃,双方就为这件事情争论不休。
这时,刚好有一个老人经过,他们就请老人来评理,老人说把大雁煮一半烤一半,兄弟二人觉得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可是,这时大雁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我觉得真是太可惜了。
如果他们不争论,互相谦让着点,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获益匪浅。
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抓住时机,要先动手做起来,不能纸上谈兵。
有句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因为机会总是垂怜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把握机会,做点实事吧!2024年《争论的故事》读后感2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叫《争论的故事》。
这篇课文是这样写的: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
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就在兄弟俩争论不休的时候,刚好有个老人经过,兄弟俩就找他评理。
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来,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
可是,当他们抬头看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读了这篇课文,你们会怎么想呢?我是这样想的:“兄弟俩应该抓住时机,先把大雁射下来,再来讨论怎么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论的故事
【教材分析】
课文《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
作为三、四年级的衔接,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初步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
课文层次清楚,1-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6-11自然段是同学们的感想。
课文的插图展现了文章的高潮(第三自然段),兄弟俩各持观点,争论不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读好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
难点:讲讲故事,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板书:争论的故事,读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故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谁争论?为什么争论?怎么争论?结果怎么样?)
3、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4、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请你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两遍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
再找一找哪段是盛老师讲关于争论的故事,哪段又写了同学们的感想。
5、反馈、交流。
(1)我们课文里有几只拦路虎——生字,老师检查同学们扫除了没有。
(出示词语:烤鸭、争辩、评理、剖开、真笨、关键、赞许、聚精会神皮香肉嫩)(2)拦路虎已经除去,那我们再来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哪些?
A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在争论;(板书:哥哥、弟弟)
B为大雁射下来怎么吃争论(很饿);(板书:吃大雁)
C哥哥说煮着吃,弟弟说烤来吃;(板书:煮、烤)
观察图,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D争论不休后请过路老人评理,老人说了个两全齐美的方法后兄弟俩都很满意,(板书:老人、半煮半烤)
E结果发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6、我们读通了课文,能根据板书说说故事的内容吗?试试看。
(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兄弟俩为大雁射下来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而争论不休,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
)
二、解疑合探
(一)、学习第一部分(重点:兄弟俩争论的内容)
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他们争论的内容。
一读(抓住词句读)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兄弟俩争论的内容,想一想:他们争论得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生自由读)
2、兄弟俩争论得怎么样?(兄弟俩争论得很激烈。
)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
(1)(课件出示: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请说说你的理解。
比较:“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味道了。
”
“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读读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哪句话更能体现弟弟的不喜欢。
弟弟不喜欢煮着吃,他想要——(烤着吃。
)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只有才”中看出弟弟只想烤着吃。
)
过渡:还能从什么地方读出兄弟俩争论得很激烈?
(2)、(课件出示: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孩子们,你们被烟熏过、呛过吗?什么感受?那,你们从“烟熏火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哥哥的话。
从你响亮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哥哥的不以为然,知道什么是“不以为然”吗?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哥哥认为弟弟不对,也可以说哥哥不认为弟弟对,
这里的“然”就是对的意思。
)
过渡:还有哪儿也能看出兄弟俩争得很激烈呢?
(3)(课件出示: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注意到“?”和“!”了吗?谁来读一读?想想看,弟弟在说这话的时候仿佛看到什么?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句子。
二读(分角色读)
1、哪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哥哥和弟弟,表演一下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样子?
这就是兄弟俩不停地争论的情景,书上有一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知道是哪个词吗?(争论不休)知道什么是“争论不休”了吗?
3、两个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怎样呢?
引读——这时有个——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建议说-------(生读:“你们把……两全其美了吗”)理解:什么叫“两全其美”?
他俩以为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找到了,可当他俩都很满意,想去射大雁时,结果却是------(生读: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通过读来体现,齐读句子,理解“无影无踪”。
谁来读一下老人说的话。
(心平气和,声音嘶哑。
)
三讲(动画配音讲故事)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兄弟俩争论的动画,想看吗?(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
2、这动画少了什么?没关系,咱们给它配配音,准备一下,看看谁是我们的故事大王。
(二)、学习第二部分(说感想)
1、因为争论,大雁飞走了,越飞越远,最后无影无踪了,他们找一位路过的老人评理,可是有了好办法也已经晚了。
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
2、盛老师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呢,一起读读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3、书上的这个“…………”省略了什么?(因为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了12个小圆点来表示。
)
4、(引读)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难怪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还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说明什么?
三、质疑再探
1、课文学到这里,课前担出的问题解决了吗?
2、“学问学问”有学就有问,谁还有不懂的问题?
同学们,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老师也深受启发,收集了一些关于把握机会的名人名言,希望可以和同学们共勉。
四、运用拓展
同学们,喜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里的故事吗?回去以后可以讲给其他小伙伴听,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制作成小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哥哥老人弟弟
吃大雁
煮半煮半烤烤
﹨∣∕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姓名:付利娥
性别:女
工作单位:新平县扬武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