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投影和高斯平面坐标系

合集下载

浅析几种常用坐标系和坐标转换

浅析几种常用坐标系和坐标转换

浅析⼏种常⽤坐标系和坐标转换⼀般来讲,GPS直接提供的坐标(B,L,H)是1984年世界⼤地坐标系(Word Geodetic System 1984即WGS-84)的坐标,其中B为纬度,L为经度,H为⼤地⾼即是到WGS-84椭球⾯的⾼度。

⽽在实际应⽤中,我国地图采⽤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斯投影坐标(x,y,),不过也有⼀些电⼦地图采⽤1954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B,L),⾼程⼀般为海拔⾼度h。

GPS的测量结果与我国的54系或80系坐标相差⼏⼗⽶⾄⼀百多⽶,随区域不同,差别也不同,经粗落统计,我国西部相差70⽶左右,东北部140⽶左右,南部75⽶左右,中部45⽶左右。

现就上述⼏种坐标系进⾏简单介绍,供⼤家参阅,并提供各坐标系的基本参数,以便⼤家在使⽤过程中⾃定义坐标系。

1、1984世界⼤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地坐标系,是⼀种协议地球坐标系。

WGS-84坐标系的定义是:原点是地球的质⼼,空间直⾓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地极(CTP)⽅向,即国际协议原点CIO,它由IAU和IUGG共同推荐。

X轴指向BIH定义的零度⼦午⾯和CTP⾚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坐标系。

WGS-84椭球采⽤国际⼤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会测量常数推荐值,采⽤的两个常⽤基本⼏何参数: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35632、1954北京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是将我国⼤地控制⽹与前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地坐标系相联结后建⽴的我国过渡性⼤地坐标系。

属于参⼼⼤地坐标系,采⽤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其长半轴 a=6378245,扁率 f=1/298.3。

1954年北京坐标系虽然是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但也还不能说它们完全相同。

3、1980西安坐标系1978年,我国决定建⽴新的国家⼤地坐标系统,并且在新的⼤地坐标系统中进⾏全国天⽂⼤地⽹的整体平差,这个坐标系统定名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ba a
tg
sin(1 ) cos1 cos
tg1
tg
ba a
tg
sin(1 ) cos1 cos
方向变形与角度变形
sin(1
)
b b
a a
sin(1
)
若与1表示最大变形方向,则最大变形量可表示为:
3.1.2
地图投影变形及其表 umax
1'
'
arc sin b b
a a
顾及:
述 tg1' tg(90 ') ctg '
2、主方向和变形椭圆
主方向:两个在椭球面上
正交的方向投影到平面上
ds2 后向m仍为L2.然主( N正方c交向o,。s则Bd这q两)个2 方
且:
性2质m:B主m方L N向2投c影o后s2具B有cosdqdl
最m大B2和.(最N小c尺os度B比d。l ) 2
对照第一基本形式,得:
E mL2 (N cosB)2 G mB2 (N cosB)2
x12 y12
a2x2 b2 y2
a2 cos 2 b2 sin 2
x2 y2
x2 y2
3.1.2 地图投影变形及其表述
某方向(以主方向起始) 投影后为1,则有: 显然,当 + 1 = 90°或 270 °时,方向变形最大
tg1
y1 x1
by ax
b tg
a
由三角公式,tg得:1
tg
N
cos Bdl将 MdB
dl dq
上式,得:
代入
其表述
m2
E
cos2
A
2F cos Asin N 2 cos2 B

高斯直角坐标系简介

高斯直角坐标系简介

高斯直角坐标系简介高斯直角坐标系简介1. 什么是高斯直角坐标系?高斯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常用的坐标系。

它由德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在19世纪初提出,用于描述平面和空间中的几何问题。

与传统的笛卡尔坐标系不同,高斯直角坐标系是利用参考点和参考方向来构建坐标系的。

2. 高斯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式利用高斯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用一组有序的数来表示空间中的点。

该坐标系的构建方式如下:- 选择一个参考点作为坐标系的原点,通常选择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作为参考点。

- 选择参考方向。

在二维情况下,参考方向可以是正北或正东;在三维情况下,参考方向可以是正北、正东和竖直向上。

这些参考方向构成了坐标系的三个轴。

- 以参考点为原点,根据参考方向确定坐标轴的正方向。

这些坐标轴与参考方向垂直,并形成直角关系,因此得名高斯直角坐标系。

3. 高斯直角坐标系的应用领域高斯直角坐标系在测量学、地理学和地震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在这些领域中,通过使用高斯直角坐标系,可以更方便地描述和计算地球表面或空间中的位置、距离、方向等物理量。

4. 高斯投影坐标系高斯直角坐标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高斯投影坐标系。

高斯投影坐标系通过投影方式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位置投影到平面坐标系中。

在地图制作中,高斯投影坐标系常被用于绘制区域或国家的精确地图。

5. 高斯直角坐标系的优点和局限性高斯直角坐标系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得到点的位置、距离和方向,适用于各种几何计算。

然而,由于坐标轴的选择和原点的位置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科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高斯直角坐标系,导致坐标值不可通用。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高斯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构建方式。

高斯直角坐标系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测量学、地理学和地震学等领域涉及到位置、距离和方向的计算时被频繁使用。

我们还了解到高斯投影坐标系作为高斯直角坐标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被用于地图制作。

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

高斯坐标即高斯-克吕格坐标系(1)高斯-克吕格投影性质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地球椭球面和平面间正形投影的一种。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Gauss,1777一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

该投影按照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确定函数的形式,从而得到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公式。

投影后,除中央子午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子午线均为对称于中央子午线的曲线。

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上述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椭球面正形投影于椭圆柱面。

将椭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为高斯投影平面。

取中央子午线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之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

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2)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

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

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

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

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1、2…120带。

高斯投影原理

高斯投影原理
工程测量采用3 º带,特殊工程可采用1.5 º 带或任意带。
按照6º 带划分的规定,第1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3º ,其余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与带号的关系是: L。=6º N-3º (N为6º 带的带号) 例:20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L。=6º × 20-3º =117 º 按照3º 带划分的规定,第1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3º ,其余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与带号的关系是: L。=3º n (n为3º 带的带号) 例:120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L。=3º × 120=360 º
2
p2
2
x p1x 302855 .650m p 302855.650m 136780.360m y y .360m p (带号)636780
1
p1
1
国家统一坐标:
xp xp , xp xp
1 1 2 2
p2
p1
o
y
y p1=500000+ y p1
=+ 636780.360m (带号)
赤道 子午线 O y 平行圈 x
中央子午线
④ 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 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 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⑤ 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 平行圈 保持正交。 赤道 ⑥ 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 子午线 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 ⑦ 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 中央子午线 度变形愈大。
x
O
y
整个投影变形最大的部位在赤道和投影最外一条经线的交点上(纬 度为0°经差为±3°时,长度变形为1.38‰ ,面积变形为2.7‰)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赤道
S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
高斯投影平面
1.高斯投影为正形投影,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大地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4)反算公式
当l<3.5°时,上式换算精度达0.0001″。 欲使换算精确至0.01″,可对上式简化成:
大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平 时 作 业 用编程进行高斯投影正反算。 已知
B 51 3843.9023 L 111 0213.1360
大地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即有:
在数学上,F1为 l 的偶函数,F2为 l 的奇函数。 因为在每带中,l/ρ˝不大,是一个微小量,可展成幂级 数。
m0,m1,m2,…,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纬度B的函 数。
大地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大地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 直角坐标系
大地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1、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的定义 (1)高斯投影正算: 已知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坐标B、L,求其 该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x、y的工作 叫高斯投影正算。 (2)高斯投影反算: 已知椭球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的坐标x、y,求其该点的大地坐标B、L的工作 叫高斯投影反算。
大地测量学基础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3)反算公式推导思路: 和正算公式基本一样,也是根据高斯投影的3个条件来 推导的。 ①由对称条件,同样可得: 把B、l 展成y的幂级数,而φ1为y的偶函数, φ2为y的奇 函数。
式中 n 0 ,n 1 ,n 2 … 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纵坐标 x 的函数 ,与y无关。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概述课件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概述课件
特点
适用于小范围投影,保持地图的形状和方向准确,常用于地形图、工程图等需要 保持地图方向准确的领域。
PART 03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系的应用
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地图投影转换
高斯投影是地图制作中常用的投影方 法,它可以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直 角坐标,使得地图上的图形和距离更 加准确。
地理信息整合
在工程测量和建筑中的应用
施工放样与监测
在工程建设中,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于施工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
大型设施布局
对于大型设施的布局,如机场、港口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设施的 合理布局和规划。
PART 04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系的优缺点
缺点
变形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因此投影过程中难免 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尤其是在远离中央经线的地方,变形 更为明显。
中央经线附近区域扩大
在中央经线附近区域,投影导致的面积扩大现象较为显著 ,可能会影响地图的精度。
计算参数复杂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需要使用一系列复杂的计 算参数,如地球椭球体长半轴、地球赤道半径、地球极半 径等,增加了使用难度。
PART 05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系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展望
应用领域的拓展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地图制作和地理数 据分析,还涉及到导航系统、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投影方式的优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改进高斯投影的算法和参数设置,以提高投影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出 现了多种新型的高斯投影方式,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数据需求。

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

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

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原创版】目录1.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原理2.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定义和特点3.经纬度转高斯投影坐标的计算方法4.在 Excel 中将高斯坐标转换为经纬度的公式5.总结正文一、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原理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主要是通过高斯投影坐标系来实现的。

高斯投影坐标系是一种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在平面上更精确地表示地球表面的小面积区域。

在高斯投影坐标系中,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longitude, latitude)被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x, y)。

二、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定义和特点高斯投影坐标系是一种圆锥投影坐标系,其特点是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地球表面的局部几何形状和角度。

在高斯投影坐标系中,地球表面的一个小区域被投影到一个圆锥面上,然后展开成一个平面。

这种投影方式在计算和测量地球表面上的小面积区域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经纬度转高斯投影坐标的计算方法经纬度转高斯投影坐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反演公式。

以经度为纵坐标(x),纬度为横坐标(y),投影区域为二维平面,反演公式如下:```x = lon * cos(lat)y = lat```其中,lon 表示经度,lat 表示纬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高斯投影坐标系下的平面直角坐标。

四、在 Excel 中将高斯坐标转换为经纬度的公式在 Excel 中,可以使用 Excel 内置的函数进行高斯坐标到经纬度的转换。

以横坐标为 x,纵坐标为 y,投影区域为二维平面,转换公式如下:```=LAT(x,y,0,0)=LON(x,y,0,0)```其中,LAT 函数用于计算纵坐标(纬度),LON 函数用于计算横坐标(经度)。

五、总结高斯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是通过高斯投影坐标系实现的。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采用反演公式将经纬度坐标转换为高斯投影坐标系下的平面直角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0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L。经度为 3º,其余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与带号的关系是: L。=3ºn (n为3º带的带号) 例:120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L。=3º× 120=360 º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10
高斯投影坐标计算
高斯投影坐标正算——由(B,L)求(x,y)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由(x,y)求(B,L)
L 0° 6° 12°72° 78° 84° 90° 96° 102° 108° 114° 120° 126° 132° 138°
n 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9
高斯投影的分带2
按照6º带划分的规定,第1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3º,其余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与带号的关系是: L。=6ºN-3º (N为6º带的带号)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13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11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建立:
x轴 —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
y轴 — 赤道的投影
赤道
原点O — 两轴的交点
x
高斯自
然坐标
P (X,Y)
O
y
注:X轴向北为正, y轴向东为正。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中央子午线
12
例:
有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
x=3102467.280m ,y=19367622.380m,
展平
7
高斯投影的规律: (1)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条直线,且投影
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 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 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
(2) 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 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3)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 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1)该点位于6˚ 带的第几带?
(第19带)
(2)该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 (L。=6º×19-3º=111˚) (3)该点在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先去掉带号,原来横坐标y=367622.380—500000=-132377.620m,在西侧)
(4)该点距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距离为多少?
(距中央子午线132377.620m,距赤道3102467.280m)
求两个城市之间的 距离。(结果精确 到1千米)
O1
B
A
O D
C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3
数学投影
数学投影——是数学的投影,建立椭球面大地坐 标(B、L)与投影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之 间的函数关系。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4
高斯投影的概念
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它是由德国数
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提出,后经德
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Kruger,1857~1923)
加以补充完善,故又称“高斯—克吕格投
影”,简称“高斯投影”。在有些资料中也
称横轴墨卡托(Transverse Mercator, TM)
投影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5
高斯投影方法1
N
O
S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6
高斯投影方法2
投影
剪开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大地测量学
高斯投影
及其计算
蔡跃辉
2013.9.28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1
问题的提出
衡阳师范学院在地球上的 位置是多少?
问题:地球表面点的位置的 确定?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2
地球表面两点的距离计算
已知北京的位置约 为东经116度,北 纬40度, 衡阳的位置约为东 经112度,北纬26 度,
(4) 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
衡阳师范学院资旅系
8
高斯投影的分带
为限制长度投影变形,投影分带有6度分带和3度分带两种方法。
L0 3° 9°
75° 81° 87° 93° 99° 105° 111° 117° 123° 129° 135°
N1
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