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疫病防治复习(兽医学提纲)
《兽医学》复习资料3.doc

《兽医学》复习资料3第二节畜群共患传染病动物与动物间、动物与人间%1.炭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
%1.特征: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性浸润,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死后僵尸不全。
(天然孔:口、鼻、眼、肛门、阴门等。
此病一般禁止解剖)工.常用青霉素来治疗,但此病速度太快,死亡快。
%1.结核病染病。
酪样坏死。
四.常见药: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腓。
%1.布鲁氏杆菌病主要侵%1.巴氏杆菌病种传染病。
同,名称不同。
牛:牛出血性败血症;猪:猪肺疫;禽:禽霍乱。
%1.用血清、磺胺类药物、青、链霉素、土霉素等治疗。
%1.大肠杆菌病病总称。
二.病型1.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2.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3.气囊病(禽类)4.大肠杆菌性肉芽肿5.心包炎6.坠卵性腹膜炎和输卵管炎7.关节炎和滑膜炎8.眼球炎9.脑炎10.肿头综合症11. 肝周炎%1.因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不同,本病在仔猪的临床诊断表现也不同。
黄痢型:仔猪黄痢白痢型:仔猪白痢水肿型:猪水肿病%1.流行性感冒%1.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1.可分为甲(A)、乙(B)、丙(C)工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染速度快,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导致死亡率很高。
%1.口蹄疫%1.俗称“口疮”、“蹄演”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或其他动物。
%1.临床特征: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A.狂犬病九.第三节猪的主要传染病%1.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殖场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1.特征: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硬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三.流行特征:1.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的脏器及尸体可散播病毒。
《兽医学》复习资料2

兽医学——研究畜禽疾病发生(病因)和发展(发病机理)规律,以及对疾病做出诊断和防治的综合学科。
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
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功能减退。
有神经性、营养性及废用性萎缩等。
是后天形成的,与先天性发育不良相区别,动物生产后发生的是生理性萎缩。
变性:机体在发生障碍的情况下,细胞内或细胞间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增多。
坏死:活体局部组织或细胞死亡,为不可逆病理过程。
与生理性死亡相区别,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凋亡。
药物的作用1.基本作用:兴奋(如肾上腺素、安钠加、摇头丸)、抑制(如安眠药、麻醉药)。
2.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局部作用:即在用药的个别部位发生作用,典型的如局部麻醉药。
全身作用:即要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如全身麻醉药。
选择作用:有些组织对药物特别敏感,作用很强即药物的选择作用。
如催产素,青霉素只选择格兰仕阳性菌发生作用等。
普遍细胞作用:如体外用的防腐药。
3.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或不需要者,为药物本身固有属性,可预见。
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相互转化。
(阿托品——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的痉挛,散大瞳孔等)2)毒性反应:指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因个体敏感性较高而对机体产生损害的作用。
3)过敏反应:亦称变态反应,某些具有过敏体质的病畜,在常规治疗时能产生的一般机体很少发生的特异性不良反应。
如荨麻疹。
4)继发反应: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如反刍动物长期服用四环素。
小挑花:对小母猪与小公猪相反的保定,即右侧卧保定,背对术者。
右手按住猪的腰荐部,左手大拇指在最胡一队乳头上用力往下按,右手拿着手术刀顺着左手拇指处顺势往下划1.5cm左右,破皮出用刀柄往破口出捅,随着母猪的叫声,子宫卵巢往外涌出来,用右手掐住,刀去之。
大挑花:大母猪。
(1)任一方式保定都行;(2)在左边腰部皮肤处划开4-5cm长,只划开皮肤,用右手除了大拇指外四指并拢,往皮肤下肌肉处搓,搓穿后就顺势往腹腔中去,直接摸卵巢,摸到后往外拉,子宫可取出也可不取出。
畜禽疾病防治学(兽医学)

畜禽疾病防治学(兽医学)绪言兽医学概念: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内容:专业基础理论:病理、药理、诊断临床兽医学: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外科病、产科病、卫生检疫第一章病理学基础一、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剖检:切片—猪禽临床诊断重要手段)。
二、地位: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病理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
三、共同任务:研究疾病的本质四、研究方法(一)病理解剖学:①尸体解剖及病理组织切片观察②活体组织检查③细胞学检查:病变部位表面脱落的细胞进行检查④其他:动物实验、组织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二)病理生理学:①临床观察②动物实验③分子生物学实验。
1.大体观察: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组织学观察:组织切片—染色,细胞学观察,细胞涂片—染色);组织学和细胞化学观察:化学试剂+组织/细胞反应。
如包虫病(羊),脾出血性梗死(猪瘟),肺肉样病变(胰虾肉样病变),猪气喘病(料肉比升高),狂犬病(内基氏小体)2.病理剖检①了解病史②所有病变资料,详细记录(影视)③解剖程序,细节④初诊结果,提出治疗方案(疑似…×,准确…√)⑤3-7d 结论如气喘病(支原体)猪尸体剖检:①程序:体表检查(皮肤,口鼻眼,关节,蹄补)—消毒—记录—剥皮②顺序:皮肤(皮下淋巴结),腹腔,胸腔,口腔,肠道,脑③各取材1×2×1cm3④主要特征:肺气肿,实变(灰红色,硬)⑤初步诊断⑥切片检查肺:气肿,水肿,炎症,出血,淤血,粘连,化脓,实变第二章药物学基础一.药物和毒物的定义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和毒物很难区分来源:天然、合成、生物技术药物二.药物的作用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性、新陈代谢,形态学,反应性改变。
2.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①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前对局部的作用,如局部麻醉药。
2023年畜牧兽医基础复习资料

《畜牧兽医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1、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关键部分组成。
2、畜禽体内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3、皮肤由外向内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三层结构。
4、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5、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6、骨髂肌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
7、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牛羊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部分组成。
9、兽医临床上,常把鼻腔至气管一段称为上呼吸道。
10、家畜呼吸运动表现有胸式、腹式、胸腹式3种。
11、猪呼吸频率为15-24(21)次。
12、血液由液态血浆和分散悬浮在其中血细胞组成。
13、家畜血液呈弱碱性,PH值通常在7.35-7.45范围内变动。
14、禽类特有淋巴器管是腔上囊。
15、鸡精子通常不贮存于附睾,而贮存在输精管中。
16、乳腺发育和泌乳活动关键受激素调整。
17、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组成。
18、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9、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物统称激素。
20、氨基酸可以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21、玉米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22、太阳辐射依据其波长不同样,可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三个光谱区。
23、畜舍从形式上分为封闭舍、半开放舍及开放舍、棚舍。
24、畜舍采光分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两种。
25、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是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总称。
26、幼畜缺少钙、磷时,产生佝偻病。
27、家禽缺锰可发生“滑腱症”。
28、畜禽得了夜盲病是由于日粮中长期缺少维生素A。
29、配制日粮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应不低于18%。
30、产蛋家禽钙磷比为5-6:1。
31、部分不能适应高山条件品种引入到高海拨地区,家畜容易得高山病。
32、对多种家畜来说,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为宜。
33、畜舍入射角通常应大于25度。
34、公猪初配年纪为10-12月龄。
35、通常地方母猪初配年纪为8-10月龄,国外优良母猪初配年纪为10-12月龄。
《禽病》复习题库教学提纲教学文案

《禽病》复习题库教学提纲精品文档《禽病》复习题库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养禽与禽病防治》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
2、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以周围神经、虹膜、脏器和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为特征。
3、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鸡,以产蛋下降、畸形蛋增多、蛋的品质下降为特征的传染病。
4、禽白血病:是一群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
5、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主要引起幼鸡,以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
6、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以关节炎和腱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7、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等禽发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8、禽沙门氏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的,以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三种类型疾病的总称。
9、禽大肠杆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禽的一种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脐炎、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关节炎、肿头综合征、全眼球炎、肺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的总称。
10、禽霍乱:又称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的急性、败血型、高度致死性的恶性传染病。
11、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以鼻、眶下窦和气管上部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
12、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毒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
13、脂肪肝综合征:是由于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大量脂肪沉积在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变性、肝破裂出血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14、禽痛风:是由于禽体蛋白质代谢障碍和肾脏受损使尿酸或尿酸盐在体内积蓄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15、肉鸡腹水综合症:指肉鸡生长过快、缺氧等因素导致胸腹腔中积聚大量液体为特征的疾病。
二、填空题(每空1分)1、禽霍乱病原美蓝染色特点为。
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防治》教学大纲拟定人:樊磊虎一、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动物疫病防治》是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生物技术系三年制与五年制畜牧兽药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应用动物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检查、诊断、鉴定法定的检疫对象,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总学时及学分:总学时约为60学时(视教学周数而定),总学分为3个学分。
(其中理论讲授学时36学时,实验约为24学时)(二)、教学对象:三年制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
(三)、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动物防疫法的法律法规,掌握畜禽各种不同疫病流行病学特点、规律,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来预防控制和扑灭疫病。
在防治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与人体健康,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思路:按教学大纲规定,本着够用的精神,结合我院职业教育特点,认真备课,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学多采用实验标本、挂图、多媒体、VCD等教具,结合实地操作、实验实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重点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操作与方法。
为畜牧战线上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五)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要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了解动物防疫法和检疫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据疫病发生、流行三个基本环节的特点,怎样采取预防和扑灭疫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实验技能方面本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将讲授内容与实训有机结合。
随讲随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尤其对常用的检验方法要熟练掌握,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又了解与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先进知识与技术。
(六)、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家畜解剖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家畜药理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临床诊断学》、《微生物免疫学》、《家畜寄生虫病学》、《家畜传染病学》、《畜产品加工与卫生学等》等。
5兽药0911临床兽医学复习提纲

临床兽医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弛张热;体温身高后,昼夜温差超过1摄氏度以上,但不降到常温。
见于支气管肺炎和败血症等许多化脓性疾病2.稽留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不退,昼夜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见于急性猪瘟、犊牛副伤寒、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恶性卡他热、犬瘟热等。
3.心搏动:心脏收缩初期,动脉瓣尚未开发,心室内压升高,心脏横径增大,纵径缩短,并向左旋转,撞击胸壁,引起心脏相应部位的胸壁振动和被毛的颤动,称为心搏动。
4.心包摩擦音:是在心包的壁层和脏层有纤维素附着而变得粗糙时,随着心脏的搏动,互相摩擦而发出的断续的、粗糙的捻发音、搔抓音或鞣革音等音响。
5.心包拍水音:心包内积有一定量液体,但尚未充满,心搏动时引起积液振动而产生的拍击音响。
牛创伤性心包炎并发积气时,声音更为清脆响亮。
6.干罗音:喉或气管有粘稠渗出物时,可听到干啰音7.少尿与无尿:排尿次数减少而且总量也减少,排尿停止。
8.频尿与多尿: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甚至呈点滴状排出,但总尿量正常,为尿路受到刺激所致。
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并不减少,致使总尿量增加,是肾脏泌尿增多的结果。
9.里急后重:动物排粪频繁,用力努泽,仅有少量粪便或粘液排出,为直肠炎的表现。
10.便秘:表现排粪次数减少,排粪费力,屡次呈排粪姿势,仅排出少量、干硬、色深粪便,甚至无粪便排出,是肠道迟缓或肠道不通的表示。
二、填空1.可视黏膜苍白是(贫血)的表现。
2.可视黏膜发绀是(缺氧)的表现。
3.猪亚硝酸盐中毒时,可视黏膜(发绀)。
4.牛氢氰酸中毒时,可视黏膜(呈鲜玫瑰红色)。
5.听诊发现心包摩擦音,可见于牛的(创伤性心包炎)。
6.干罗音表示呼吸道内有(粘稠物)。
7.湿罗音表示呼吸道内有(稀薄物)。
8.小叶性肺炎时,在胸部前下方叩诊可发现(散在岛屿状)浊音区。
9.大叶性肺炎时,胸部叩诊可发现(整个肺呈)浊音区。
10.听诊发现心包拍水音可见于牛的(牛创伤性心包炎并发积气)。
执业兽医师复习资料:禽病 (2)

控制消灭家禽烈性传染病?(1)平时预防措施:全进全出、保温、通风,防疫制度,免疫程序制定,参观访问控制;(2)采用紧急措施:隔离消毒和封锁,病死鸡的妥善处理,深埋,焚烧等;(3)紧急接种,原则:先注射健康群,一般用两倍的疫苗,多换针头,预防继发或并发细菌病。
免疫失败1母源抗体干扰;2早期感染;3疫苗质量欠佳;4强毒株出现;5免疫抑制;6应激反应;7饲养管理;8遗传易感性。
球虫病防治方法?(1)采用药物防治球虫病时,提倡早期用药,要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联合用药三种用药方案同时使用;(2)在疫苗预防方面,在幼鸡群最能耐受球虫侵袭时给以一定数量孢子化卵囊,然后通过饲养管理来控制球虫卵囊的孢子化和再循环;(3)综合性措施,管理和搞好环境卫生,例如保持鸡舍通风透光,饲养密度适宜,推广网养或笼养,注意清粪工作,用生物热方法处理粪便,幼鸡和成鸡分开饲养等。
沙门氏菌的细菌性疾病诊断?(1)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血清或卵黄试管凝集试验,全血,血清或卵黄琼脂扩散试验等;(2)细菌分离鉴定:主要用于实验室确诊。
可从病死鸡的肝、脾、未吸收的卵黄、病变明显的卵泡和睾丸等处分离细菌。
一部分病料直接在胰冻肉汤琼脂或亚石西酸盐增菌液中,经37℃培养24H和48H,分别取培养物在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24h后取出观察。
对可疑分离物可做进一步的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
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病原学:病毒属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黏病毒。
新城疫病毒属Ⅰ型禽副黏病毒。
NDV有血凝特性,能凝集禽类和人的O型红细胞;还有神经氨酸酶活性,能使已凝集的红细胞缓慢释放。
(2)流行病学:a.多种禽类均为新城疫病毒的天然易感宿主。
b.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禽或带毒的表面健康禽类。
c.人类感染新城疫病毒后,偶尔发生眼结膜炎、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
d.目前尚未发现该病毒可以经蛋垂直传播。
(3)临床症状:最急性型—鸡群不明显异常而突然出现急性死亡病例;急性型—昏睡,废食;体温升高,病情加重而废饮;冠和肉髯紫蓝色或紫黑色,口角常有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有啰音;下痢,粪便呈黄绿色,混有黏液,泄殖腔充血、糜烂;产蛋量下降;慢性型—神经症状,盲目前冲,啄食不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疫病防治复习要点
1. 传染的概念;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家畜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家畜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主要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
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特征、痘病的特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特征、布鲁氏菌病的特征;3.猪肺疫病原、常见症状。
4. 禽霍乱病死鸡肝脏变化。
3. 结核病的特征、常用诊断方法;以奶牛场为例,结核病的主要防制措施。
4. 口蹄疫及其特征。
心肌炎及其病中常见变性。
5. 破伤风及其特征。
6. 炭疽及其特征。
7. 狂犬病及其特征。
病程分期。
8. 猪丹毒及其特征。
9. 猪梭菌性肠炎及主要表现。
10. 猪痢疾及其特征。
11. 猪气喘病及其特征;剖检变化。
12.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
13. 猪细小病毒及其特征。
14. 猪繁殖障碍及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特征。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及其特征。
16. 急性猪瘟的特征性临诊要点及综合防制措施。
17. PED和TGE鉴别。
18.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疾病小结。
19. 总结引起猪下痢的几种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及其临床特征。
20. 猪腹泻病小结并讨论冬春季节猪场如何做好猪腹泻病的防制工作。
21. 鸡新城疫特征及特征性临诊要点。
22. 鸡马立克氏病及特征性临诊要点。
23.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征及临诊要点
24. 传染性支气管炎特征及临床特征
25 传染性法氏囊病特征性临诊要点。
26. 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表现。
27. 传染性鼻炎主要症状。
28. 禽脑脊髓炎特征。
29. 鸭瘟特征
30. 鸡的常见呼吸道病总结:讨论冬春季节如何做好鸡呼吸道病的防制工作。
31.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影响、发生和流行条件、寄生虫病的防制措施。
32.弓形虫、住白细胞虫、鸡球虫、猪蛔虫、华枝睾吸虫宿主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