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

合集下载

来曲唑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的疗效分析

来曲唑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的疗效分析

来曲唑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的疗效分析孙立兰;叶青;陈艳娥【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年(卷),期】2016(0)7【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排卵情况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排卵数及优势卵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OHSS发生及早期流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Insl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H、FSH、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有助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排卵,改善激素水平,可在临床上推广.【总页数】3页(P121-123)【作者】孙立兰;叶青;陈艳娥【作者单位】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湖北十堰 442000;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湖北十堰 442000;房县精神病院,湖北十堰 44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来曲唑和氯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中的效果对比[J], 匡娟2.氯米芬与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排卵的疗效分析 [J], 裴晓红3.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的影响 [J], 丁燕4.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排卵、妊娠的影响[J], 莫羽;吴菲远;马天仲;吴小容5.来曲唑结合控制性超促排卵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形态的影响 [J], Cortnez A.;De Carvalho I.;Vantman D.;李跃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卵巢、子宫血流动力学影响

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卵巢、子宫血流动力学影响
第1 9 卷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期
V0 1 . 1 9
No . 6
中莲药导 遗
Gu i d i n g J o u r n a l o f Tr a d i t i o n l a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y
唑 治疗。 比较3 组 患者治疗2 个疗程后 月经改善情 况 、 基 础体 温( B B T) 变化 、 并借助 经 阴道彩 色多普 勒超声 ( T V— C D F I ) , 检 测子
宫 内膜 厚 度 , 卵 巢、 卵 泡壁 及 子 宫 动 脉 收 缩 期 最 大血 流 速 度 ( P S V) 、 舒 张 期 最低 血 流 速 度 ( E D V) 、 血 流搏动指数 ( P I ) 及 阻 力 指
数( R I ) 。 结果 : 治疗后 中西药组排 卵率 、 受孕 率均 高 于 中药组及 西药组 ( P < 0 . 0 5 ) ; 中西药组在 改善 卵巢、 卵泡壁及 子 宫动 脉 E D V、 R I 、 P I 参数及子 宫 内膜厚 度方 面, 均优 于其他 两组( P < 0 . 0 5 ) ; 结论 : 调 经助 孕方联合 来 曲唑在提 高P C O S : g 孕 患者的排 卵
2 0 1 3年 6月
J u n e . 2 01 3
善 科: 研报告
调 经助 孕方联 合来 曲唑对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 孕 患者 卵泡发 育及 卵巢 、 子 宫血流动力学影 响术
党慧敏 , 刘艳 巧 ( 通讯作者) , 刘 润侠 , 郑转 梅 , 安 ( 西 安 交通 大 学 医学 院 第二 附 属 医院 , 陕西 西安 鹏 7 1 0 0 0 4)

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促排卵疗效观察

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促排卵疗效观察

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促排卵疗效观察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LH)联合低剂量尿促性素(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助孕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 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PCOS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

A组口服来曲唑2.5mg/d,连服5天;B组每日定时肌注HMG 75U至卵泡成熟;C组口服来曲唑2.5mg/d,连服5天,同时每日定时肌注HMG 75U至卵泡成熟。

观察分析3种不同促排方案对患者卵泡生长情况、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不同给药方案在HCG日观察得到,A组E2 水平最低,其它两组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 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LH和P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

C组成熟卵泡数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

C组妊娠率57.5%,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排卵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来曲唑联合小剂量尿促性素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症患者,其促排卵效果及临床妊娠率优于较单独使用来曲唑或尿促性素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子宫内膜生长及E2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该方案为单用来曲唑或尿促性素效果不佳以及排卵障碍的患者提供了选择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来曲唑尿促性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促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1]。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0例 PCOS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旨在探讨LH与低剂量HMG 联合用药方案对 PCOS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妊娠率的影响。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观察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观察

经周期第 l 均较 月经周期 第 5天薄 , 0天 两组 经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 C H G注射 日 L E组 子宫内膜厚度较 C C组 明显增厚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00 ) P< . 5 。见 表 2 。 表2 L E与 C C对 子 宫 内膜 生 长 的影 响 ( m, -) m 4s
( 0 0 ) 临床妊娠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可以减 少克 罗米芬抗雌 激素样
作 用对子宫 内膜 的不 良影响 , 使子 宫 内膜 有较好 的容受性 , 于妊娠 。 利
【 关键词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来 曲唑 ; 克 罗米芬 ; 促排 卵
① 用药方 案 : E组从 月经第 5天给 予 L 商品名 : L E(
芙瑞 , 江苏恒 瑞 医药 股份 有 限公 司生 产 , 国药 准 字 H 99 0 1 19 10 )
中 外 医 学研 究

21 0 0年 3月 第 8卷
第 6期
C N S N O EG DC L R S A C H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来 曲唑对 多 囊 卵巢 综 合 征 促 排 卵 的 临床 观 察
张燕 谭 慧珍
钦 州 市妇 幼保 健 院 ( 西 钦 州 5 5 0 ) 广 3 0 0
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 C S 患者不排卵致 不孕 的首 PO ) 选药物仍然是克罗米 芬( C , 其对 子宫 内膜 和宫颈 黏液 有潜 C )但 在不 良影响 , 使其促排 卵率较 高但妊 娠率并 不理 想 , 流产率 也较 高 。芳香酶抑制剂来 曲唑 ( E) L 已被证 实具有抑 制雌激 素合成作 用 。可用于促进 P O C S患者卵泡发育并 排 卵, 同时 减少促排 卵 的 并发症 。本文采用 L E对 P O C S不孕 患者进 行促 排 卵治疗 , 并 与传统促排卵药物 C C进行 比较 , 观察其对雌二 醇( 2 水 平及子 E)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影响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影响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影响吴霞;欧雁冰;张琦【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38)12【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的影响.方法:44周期口服促排卵药后有优势卵泡生长且正常排卵的PCOS患者,根据口服促排卵药不同分为2组.LE组20周期: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LE 5 mg/d 共5 d,氯米芬组(CC组)24周期: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CC 100 mg/d,共5 d.比较2组患者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早孕流产率等.结果:LE组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CC组,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C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于CC组(P<0.05~P<0.01);LE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优势卵泡数、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血清孕激素、三线征内膜率和早孕流产率与C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组促排卵效果好,卵泡可能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高,有望成为新的一线促排卵药.【总页数】3页(P1555-1557)【作者】吴霞;欧雁冰;张琦【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安徽,宿州,234000;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安徽,宿州,234000;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J], 翟一阳2.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黄体生成素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J], 杨波;陈慧春;王德佳;司凡;陆宏艳;崔玉婕;梅艳芳3.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效果及临床妊娠的影响 [J], 宋燕4.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及对内脏脂肪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的影响 [J], 田勇; 冉林; 谷新; 柯凤梅; 税成愈5.不同剂量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 [J], 王秀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卵泡质量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卵泡质量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卵泡质量和激素分泌的影响张柳明【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25【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卵泡质量和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调经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妊娠率上,观察组分别为94.44%、83.33%、55.56%;对照组分别为75.00%、69.44%、36.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9、11.538、9.572,P<0.05);观察组,治疗前PI为(0.71±0.16)、治疗后为(0.94±0.17),治疗前RI为(0.58±0.11)、治疗后为(0.36±0.09).对照组,治疗前PI为(0.70±0.15)、治疗后为(0.83±0.15),治疗前RI为(0.59±0.12)、治疗后为(0.43±0.11).在卵泡质量指标上,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PI、RI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2.428、12.348,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LH为(44.8±7.1)U/L、T(2.9±0.7)nmol/L、E2(100.3±38.5)pmol/L以及FS H(15.6±3.8)U/L;对照组治疗后LH为(35.8±4.9)U/L、T(2.1±0.4)nmol/L、E2(179.3±38.6)pmol/L以及FSH(11.3±3.6)nmol/L,观察组上述四项激素分泌指标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2、12.537、11.2362、12.537,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采取调经汤治疗,可促进卵泡质量的提高,同时改善激素分泌能力;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总页数】3页(P173-175)【作者】张柳明【作者单位】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妇科,江苏无锡 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相关文献】1.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 [J], 党慧敏;刘艳巧;刘润侠;陈薇2.调经汤对PCOS不孕患者卵泡质量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J], 姜佰凤3.补肾调经育子汤联合来曲唑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J], 闫嘉营;刘利红;谢德芳;吴翔玉;伍东月4.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卵巢、子宫血流动力学影响 [J], 党慧敏;刘艳巧;刘润侠;郑转梅;安鹏5.坤泰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卵泡质量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J], 方玉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经促孕丸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调经促孕丸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16]皮达.药典所载四种陈皮的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17]王芳芳.中药贴敷神阙穴对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8]常卫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19]安丽娅.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6.[20]姚淑雯,许卓谦,王华,等.康复干预措施对ICU 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2):1558-1560.(收稿日期:2023-02-17) (本文编辑:陈韵)*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10733)①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通信作者:赵颖调经促孕丸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赵颖① 郑文宇① 王琴① 刘朝霞①【摘要】 目的:探究调经促孕丸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来曲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调经促孕丸联合来曲唑治疗。

比较两组卵泡发育情况、注射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应用尿促性素(HMG)的总剂量、排卵后1周血清雌二醇(E 2)及孕酮(P)水平、宫颈黏液评分、排卵率及妊娠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主卵泡直径比治疗前高,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 <0.05)。

观察组注射hCG 日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应用HMG 的总剂量比对照组少(P <0.05)。

排卵后1周,观察组E 2、P 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 <0.05)。

治疗后,两组子宫颈黏液评分比治疗前高,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 <0.05)。

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均比对照组高(P <0.05)。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分析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分析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分析陈兰益,孙 芳,罗世芳,伍志贤,盘平安,陈晓萍(新兴县人民医院,广东 新兴 5274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用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

方法:以24例使用氯米芬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的回顾性资料为氯米芬组,另选取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使用来曲唑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作为来曲唑组。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子宫内膜的厚度、排卵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内的妊娠率及其中妊娠患者的流产率。

结果: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多于氯米芬组患者,其子宫内膜的厚度小于氯米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的排卵率高于氯米芬组患者,其OHSS的发生率低于氯米芬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其妊娠率高于氯米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中妊娠患者的流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用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其子宫内膜的厚度,促进其排卵,提高其妊娠率,且用药后其OHSS的发生率较低,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来曲唑;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中图分类号]R71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9-0096-02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是一种由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妇科疾病。

育龄女性是此病的高发群体。

有报道称,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6%~10%[1]。

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雄激素水平过高、月经紊乱或闭经、多毛、体形肥胖、持续无排卵、不孕、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胰岛素抵抗等[2]。

对于有妊娠需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来说,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来曲唑、克罗米酚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以促进其排卵和妊娠[3]。

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目的研究中药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

中药组服用调经助孕方,西药组服用来曲唑,中西药组采用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治疗。

比较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改善情况、基础体温(BBT)变化、排卵恢复情况、血清性激素及AMH 水平。

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排卵率为45%(9例),西药组为60%(12例),中西药组为85%(17例),中西药组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受孕率为40%(8例),西药组为45%(9例),中西药组为80%(16例),中西药组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

治疗后较治疗前各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均升高,黄体生成素、睾酮、AMH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PCOS不孕患者有较好的促排卵作用,并可提高受孕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MH水平有关。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调经助孕方;卵泡发育;抗苗勒氏管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无排卵和卵泡发育阻滞为特征。

研究发现,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停滞在窦前和小窦卵泡阶段,其窦状卵泡数是正常人的2~3倍[1]。

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一种卵泡发育调节因子,具有抑制卵泡初始募集和卵泡生长的作用[2]。

研究表明,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1,3]。

然而,PCOS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其研究的方向之一。

我们采用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PCOS患者卵泡发育及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7月就诊于本院中西医结合科不孕不育治疗中心的PCOS不孕患者60例,年龄20~40岁,平均(25.6±4.0)岁;病程2~12年,平均(4.3±1.9)年。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

中药组:年龄20~38岁,平均(25.3±3.7)岁;病程2~7年,平均(3.9±1.4)年。

西药组:年龄20~37岁,平均(26.7±4.5)岁;病程2~12年,平均(4.7±2.5)年。

中西药组:年龄20~37岁,平均(25.7±3.7)岁;病程2~8年,平均(4.7±2.5)年。

3组间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PCOS诊断标准按照鹿特丹协商研讨组修正的“2003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4]拟定。

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临床和/或实验室检查有高雄激素血症的征象(多毛、痤疮、肥胖、雄激素升高);③多囊卵巢(超声提示卵巢体积≥10 cm3,或同一个切面上直径2~9 mm的卵泡数≥10个)。

3项中符合2项,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雄激素分泌性肿瘤、库欣综合征等。

不孕症诊断标准为夫妇同居1年及以上不孕。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生殖道无器质性病变;③经检查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④男方精液检查正常;⑤知情同意合作。

1.4 排除标准①不合作;②年龄40岁;③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及子宫性闭经等器质病变;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⑤卵巢功能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⑥肾上腺、甲状腺、糖尿病等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所致者;⑦3个月内用过激素治疗者;⑧男性不育因素,如生精障碍和输精障碍;⑨输卵管因素。

1.5 分组治疗中药组:于月经周期或撤退出血第5日开始口服调经助孕方(紫河车10 g,鹿角胶10 g,淫羊藿15 g,熟地黄12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当归12 g,桃仁10 g,红花10 g,清半夏10 g,胆南星10 g,香附10 g等,本院中医科提供,每剂400 mL),200 mL/次,早晚各1次,连服20 d。

西药组:于月经来潮或撤退出血第5日开始口服来曲唑(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60656,2.5 mg/粒),每日2.5 mg,连服5 d。

中西药组:采用中药组联合西药组治疗方法。

各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或6个月。

1.6 监测指标与方法1.6.1 经孕情况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量、色、质),及治疗3个月及6个月内妊娠情况(以尿妊娠试验阳性判定为生化妊娠,B超发现胎芽及心管搏动为临床妊娠)。

1.6.2 基础体温测量患者清晨醒来未作任何活动时的口温,若值夜班,则在睡眠6~8 h后测量。

连续监测3个月或3个以上月经周期。

1.6.3 血清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含量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同一月经周期时间(周期第19~23 d)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含量,包括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MH含量。

性激素试剂盒购自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AMH试剂盒购自美国Diagnostic Systems Laboratories公司。

1.6.4 卵泡发育指标由超声室专科医师使用美国GE V oluson 730 Expert三维超声诊断仪的腔内阴道探头(频率5~9 MHz)检测。

月经周期>28 d者于月经第11~12日开始,月经周期1个卵泡排卵时按有排卵计,不计算该周期发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者。

1.6.6 安全性指标①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②不良反应: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7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制定。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监测有成熟卵泡及卵子排出或治疗后妊娠;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B超监测偶有优势卵泡,但未见破裂排卵;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消失或减轻,B 超监测无优势卵泡。

1.8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频率描述,测定数据以±s表示。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3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3组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2.1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中药组痊愈9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5%;西药组痊愈1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

中西药组痊愈1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中西药组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变化及受孕情况治疗后3组患者月经均有改善,中西药组在月经规律、BBT双相、总妊娠数方面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3 3组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参数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间窦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组治疗后排卵9例,排卵率45%;西药组治疗后排卵12例,排卵率为60%,2组排卵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西药组治疗后排卵17例,排卵率为8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抗苗勒氏管激素变化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E2、P水平均升高,LH、T、AM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升高E2、P水平和降低T、AMH水平方面,中西药组与中药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2.5 不良反应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过程中及疗程结束后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PCOS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及肥胖等为主要临床表现[6],其病理核心是卵泡发育障碍,因此,促进卵泡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卵泡质量,恢复其排卵,才能建立正常月经周期,为不孕治疗的根本目标。

如何恢复排卵或成功促排卵,一直是PCOS研究的焦点之一。

目前认为,PCOS排卵障碍的可能机制为卵泡初始募集异常造成小窦卵泡增多及优势卵泡成熟障碍,进而致不排卵。

卵泡的生长发育与FSH紧密相关,同时还受卵巢旁分泌和自分泌的一些因子影响,其中,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的AMH,即是由窦前及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因子。

动物实验表明,AMH可阻止始基卵泡进入生长卵泡池,从而调控起始募集,还可降低卵泡对FSH的敏感性,抑制FSH诱导的卵泡生长发育[7-8]。

研究发现,AMH能抑制FSH所诱导的颗粒细胞中P450芳香化酶的合成,从而阻碍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使卵巢内雄激素水平增高,进而抑制卵泡成熟[9]。

另有研究表明,PCO妇女的血清AMH浓度比正常妇女明显增高,在PCOS中升高的AMH水平通过旁分泌负反馈调节作用控制卵泡的充分发育从而阻断优势卵泡的出现[10-11],说明AMH在PCOS不排卵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导致PCOS患者无排卵或稀发排卵。

国内学者研究显示,PCOS组AMH明显高于对照组[12],AMH可能参与PCOS卵泡发育异常的发生、发展并与性激素合成失调有关,测定血清AMH水平为诊断和研究PCOS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突破点[13]。

PCOS性不孕症属于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瘕”范畴。

我们前期临床研究发现,本病病因多样、病机错综复杂,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其中肾虚是根本病机,肝、脾功能失调是内在因素,气滞、痰湿和血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标本兼治,攻补兼施,肝脾肾同调,气痰瘀兼消[14-15]。

以补肾益精、调肝健脾、活血化痰为治法,创立了调经助孕方,本方以紫河车、鹿角胶、淫羊藿、菟丝子补肾助阳;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清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当归、白芍、熟地黄养血柔肝;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经;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全方配伍具有补肾疏肝、活血化瘀祛痰之功效。

动物实验初步表明,调经助孕方对PCOS大鼠内分泌、代谢紊乱,卵巢局部细胞因子,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INH-ACT-FS)系统有调节作用;对颗粒细胞的凋亡有调控作用,对卵巢的细胞外基质有降解作用[16-21]。

来曲唑为第3代口服选择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与内源性底物竞争芳香化酶的活性位点,选择性抑制雌激素的生物合成,有效地阻断雄烯二酮及睾酮向雌激素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