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粤教版

第十三课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溶解现象。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教学程序:一、问题导入:1.师出示沙和食盐,问:这两种颗粒状的物质在水中,如果不停地搅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学生试描述生活中所见现象。
3.分组仔细观察现象,并比较结果,抓住两者的显著不同:看见颗粒和看不见颗粒。
4.类似这两种现象的,你还见过吗?5.教师演示: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实验6.小朋友的描述中,有的说“化了”,有的说“溶化”7.小结:科学研究中为了不发生混乱,把这种现象统一称为“溶解”。
二、探究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用你们的经验判断:面粉在水中溶解吗?2.孩子根据经验描述并判断,并记下自己的判断。
3.真实的情况怎样的呢?让我们仔细观察后再来判断。
4.分组实验: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水能溶解哪

1.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通过上一节课《水和盐的故事》的学习,学生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探究、比较,从而知道有的物质(如盐、糖、味精)等容易被水溶解,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不容易被水溶解。
使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丰富。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观察与表达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探究等科学技能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本课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继续按探究计划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培养学生重视收集客观事实进行表达交流,分辨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不人云亦云,尊重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态度。
教学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
(2)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烧杯、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
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对,盐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生……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师:为什么你认为**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不能溶解在水里?二、制订计划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我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同样的,做实验时,我们要先有什么?生:计划。
师:对了!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实践有序、准确、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什么是溶解?你能用上溶解说一两句话吗?(目的: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揭示课题,可以酌情点拨溶解和融化的区别。
)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1、取一小匙食盐,观察这时候的食盐是什么样的?2、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不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交流。
3、轻轻地搅拌几下,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交流。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交流。
5、将食盐换成沙,按照同意的方法做上面的实验。
6、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7、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溶解”?三、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
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水去除脏东西的奥秘:溶解性与流动性之功

水去除脏东西的奥秘:溶解性与流动性之功
水能去除脏东西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水具有溶解性: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通过溶解这
些物质,水可以将它们从固体表面去除,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2.水具有流动性:水的流动性使得它可以将污渍、杂质等从固体表面冲刷掉。
在洗涤过程中,通过不断冲刷和冲洗,水可以将污渍、杂质等带走,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综上所述,水之所以能去除脏东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溶解性和流动性。
这两个特性共同作用,使得水成为一种有效的清洁剂。
方雪云《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附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时发生的现象。
2.能使用简单的过滤器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在观察比较活动中, 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3.让学生意识到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放入水中后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 3个盛有水的烧杯, 食盐、沙(沙在使用前淘干净)、面粉各一小袋, 3根搅拌棒, 1套简易的过滤装置, 3个烧杯, 2个勺子, 记录单等教师准备:红糖(勺子), 热水, 1个玻璃杯【演示用】;食盐、沙(沙在使用前淘干净)、面粉各一小袋【展示用】;记录单、红笔【讲解用】;滤纸、漏斗、放有滴管的烧杯, 铁架台, 空烧杯【过滤实验讲解用】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玻璃杯和红糖)师: 小朋友们, 平时有喝过红糖水么?今天老师带来了红糖。
请大家注意观察, 我取一勺红糖放入杯中, 倒入热水。
出现了什么现象?生1: 整杯水都变成红色的了。
生2: 红糖融化在水中了。
师:在科学上, 这种现象我们不叫“融化”, 而是称为“溶解”。
那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看看到底什么是溶解。
板书课题: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活动一: 食盐+水、沙子+水、面粉+水师: 今天老师给每组提供了食盐、沙子和面粉, 你们能边观察边告诉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预设: 食盐: 白色, 一颗一颗的;沙子: 黄色, 一颗一颗的;面粉: 白色;粉末状)(更准确的描述称之为: 颗粒状!)那将颗粒状的食盐和沙子, 粉末状的面粉放入水中, 能溶解吗?学生预测, 简单交流师: 到底是不是像大家说的这样呢, 口说无凭, 我们一定要通过实验, 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三年级科学判断、选择

2013至2014年下学期三年级科学周测试卷(二)班级姓名成绩一、判断题。
1、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固体要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面糊和牙膏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3、固体不仅有一定的面积,还有一定的形状。
()4、在适当的状态下,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5、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等物理性质不相同。
()6、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很小。
()7、玻璃、松香、沥青等属于晶体。
()8、水能溶解一些固体,但不能溶解气体和液体。
()9、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便会下沉。
()10、物体的沉浮是物体的轻重决定的。
()11、面粉是微溶于水的。
()12、固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与液体相互作用,每一种方式都会形成一种固体混合物。
()13、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常用的溶剂。
()14、汽油和酒精不可以做溶剂。
()15、冷水比热水溶解更多的糖。
()16、轮船很重,但是还是比它排开的水轻。
()17、绝对不溶解于水的物质是存在的。
()18、0度的水比0度的冰更泠。
()19、把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20、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21、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2、水会流动,油也会流动。
()23、任何一种液体都可以用舌头尝。
()24、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25、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6、和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性质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
()27、油、牛奶不是液体。
()28、海水中溶有很多盐,平均每千克的海水中,约含盐35克。
()29、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
()30、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31、把固体放入水中都会沉到水底。
()32、彩色树枝是利用食盐在热水中能溶解、降温后又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而成的。
()33、液体能够流动,沙也可以流动,所以沙是液体。
一年级下册科学《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大象版

物质
沙子 白糖 洗衣粉 食用油
......
猜想
验证
制定计划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
① 倒四杯水。 ② 取适量沙子、食用油、白糖、洗衣粉分别放入水中。 ③ 观察。
……
实验要求 1.有序领取、归还实验器材。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实验计划规范操作。 3.认真观察,填写实验活动记录单。
4.注意安全,一旦发生水杯翻撒,请及时用毛巾清理。 5.实验结束时,请将实验器材收回实验盒中。
实验验证 沙子_不__能__溶解在水中。
实验验证 白糖__能___溶解在水中。
实验验证 食用油_不__能__溶解在水中。
实验验证洗衣粉__能___溶解在水中。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有些物质(像食盐、白糖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有些物质(像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大象2017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róng jiě
3.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小红军巧送盐
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提出问题
róng jiě
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
猜想
你认为下列物质哪些能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活动记录表
作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能溶解的画“√”
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溶解
四年级科学复习(二)溶解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判断1、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3、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重新获得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4、任何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二)选择1、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A.食盐沉到了杯子底部B.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C.在水中看不到食盐D.在滤纸上留下了食盐2、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沉在了杯子底部B.在滤纸上没有看到沙C.杯子里的水升高了D.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3、我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A.水变白了B.面粉没有沉到杯子底部C.面粉看不见了D.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4、在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液体过程中,()的方法是错误的。
A.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要超过滤纸的边缘B.再往漏斗里倒液体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 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尽量靠近烧杯的内壁5、下列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巧克力B.奶糖C.薯片6、食盐溶液含有下列哪种物质时,能用过滤的方法将其过滤出来()。
A、蔗糖B、味精C、泥沙7、将蔗糖放入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蔗糖逐渐减少B.蔗糖颗粒逐渐减小C.蔗糖立即消失8、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用筷子搅拌后形成的分散颗粒最小的是()A、沙B、盐C、面粉(三)填空题1、将蔗糖放到水里,我们会看到(),用嘴尝一尝,会感到水有了()味。
2、将沙、食盐、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搅拌,()静止后会出现沉淀。
(四)图形题1、下图是一个()的实验装置,你认识图中的实验仪器吗?请在相应的横线上写上该仪器的名称。
a、()b、()C、()d、()e、()2、这个实验装置中你发现有错误吗?请你用笔圈出来。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填表题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沙不能溶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有沙颗粒的沉淀B.沙能被过滤出来C.沙均匀的分布在水中2、高锰酸钾刚刚放入水中,()的地方高锰酸钾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盐溶解到河水中了。
没放入水中的食盐是什么样的呢?
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呢?
• 食盐在水中不见了 • 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
沙子在水中…… 怎样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呢?
• 沙子沉在水杯的底部 • 沙子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茶叶在水中…… 怎样描述茶叶在水中的状态呢?
• 茶叶沉在水杯的底部 • 茶叶部分物质溶解,水变色了。
小结:
实验物 实验现象
1、食盐在水中不见了 2、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
类似的物体
食盐 沙子 茶叶
1、食盐在水中不见了 2、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
1、茶叶沉在水杯的底部 2、茶叶部分物质溶解,水变色了。
思考:怎样加快溶解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吗?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吗?
用热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加快溶解
将物体研碎能加快溶解吗?
把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思考:怎样加快溶解
搅拌、加热、将物体研碎
可以加快溶解。
再见
你们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