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通过阅读选段,引导学生体会书中的爱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学会从文中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体会书中的爱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人生哲理。
2. 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学准备1. 《爱的教育》原著。
2. 相关作者和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及书本的背景,引导学生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2.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爱的教育》第一章节,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书中的爱的主题。
3. 讨论交流4.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通过分析人物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爱的力量。
七、教学过程1.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爱的教育》中关于主要人物的章节,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人物关系分析3.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八、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阅读《爱的教育》,理解作者对教育的观点。
2.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育智慧,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
九、教学过程1.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爱的教育》中关于教育的章节,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教育的观点。
2. 教育观点讨论3.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十、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学会自我教育。
2. 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过程:1.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爱的教育》中关于自我教育的章节,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指导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指导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指导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小抄写员》一课,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读这本风靡世界的《爱的教育》。
(板书课题)二、初步介绍1、了解封面同学们,者是谁?(生答)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
2、了解主要内容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三、阅读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物角色。
(板书:走近人物角色)1、分析人物。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文档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一书,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爱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吸取教训,提升自身品质,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爱的教育》的背景介绍,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
2. 第二章:阅读《爱的教育》第一至第五封信,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恩里科的成长过程。
3. 第三章:讨论恩里科在信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联系自身实际。
4. 第四章:阅读《爱的教育》第六至第十封信,分析恩里科如何学会关爱他人,成为有爱心的人。
5. 第五章:总结本书的主题,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的教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案例分析法:以《爱的教育》中的故事情节为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联系自身实际。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分享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爱的教育》一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阅读材料。
2. 制作教学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内容。
3. 准备讨论话题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感悟和表达能力:听取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对爱的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阅读《爱的教育》第十一至第十五封信,关注恩里科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成长,理解爱的力量。
2. 第七章:分析恩里科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关系,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第八章:阅读《爱的教育》第十六至第二十封信,思考恩里科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4. 第九章:讨论恩里科在信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善良、勇敢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重难点:1.如何阅读《爱的教育》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书名)2.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一本《爱的教育》,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二、介绍书名及作者《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日记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
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亚米契斯(1846-1908年),意大利著名作家。
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其中耗时近十年完成创作的《爱的教育》(也译作《心》)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
后来他漫游世界各地,著成游记多本,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等。
主要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
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
主要人物:安利柯、卡隆、代洛西、可莱谛、克洛西等。
三、学习故事:感人的片段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几篇文章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接受爱的教育。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爱的教育》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爱的教育》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比较不同译者、出版社、封面、目录和内文等信息,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名著译本。
2.浏览目录,整体把握这部日记体小说的编排特点。
3.品读精彩片段,积累语言,学习外貌描写、场面描写等写作方法。
4.大声读,感受爱国之情,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制订个性化阅读计划。
二、教学过程(一)日有所诵同学们,日有所诵,日不间断,让我们用一首诗歌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
设计意图:薛瑞萍老师说:“诵读就是深层阅读。
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我深以为然。
恰好,这首诗歌的主题和《爱的教育》有共通之处。
开课前诵读,一举多得。
(二)导入课题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叫《爱的教育》。
(板书:爱的教育)这本书原名《心》,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他在序言中写道:“这部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
”联系题目,请你猜一猜,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2.小结:《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四年级小男孩恩利科的成长故事。
(三)导入课题1.外国名著,翻译版本非常多。
购买时,你会如何选择呢?2.一般来说,要选择信得过的出版社和译者,可以上网查询,看看读者评论,也可以咨询身边有经验的人,或者凭借以往的阅读经验来判断。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版本。
(出示两版《爱的教育》封面图)左边这本,译林出版社出版,夏丏尊先生对照英、日译本翻译成中文;右边这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王干卿,由意大利文直接翻译成中文。
看看封面图,你们更喜欢哪一幅呢?3.再来比较一下目录,这是十月份的日记。
请两个同学来横着对比读一读。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通过猜测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训练了他们抓关键词联想、推断的能力。
简要揭示本书内容,为后面的交流作铺垫。
4.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5.这段是对恩利科四年级的新老师的外貌描写。
统编六年级上册《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统编六年级上册《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走进人物角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教学方法:教学难点:以人物为主线,从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启迪爱,发现爱,从而提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有人说,爱是温暖的阳光,爱是甘甜的雨露,爱是打开美好心灵的金钥匙。
2、作者与作品:(1)(点击出示)《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
(2)文学地位:1886年10月17日出版,直到今天,仍然是意大利人手一本的名著;作品诞生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150000000册,是最受欢迎的世界名著之一。
(3)翻译情况:《爱的教育》,原名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
在各国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意大利:《心》英译本:《心》,下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爱的学校》中译本:《爱的教育》(4)夏丏尊:我国著名译者夏丏尊第一次将此书带入中国,据说他开始得此书的日译本,曾流泪三日夜读完,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时常不觉眼眶湿润。
(屏幕出示)他说: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5)内容介绍:(看屏幕)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以日记形式,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二、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三、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3、点明读书方法:(屏幕出示)了解故事内容,走近人物角色欣赏精彩片段,品悟其中情感4、初识书中人物:课件出示:安利柯、安利柯父亲、柯莱蒂、卡罗菲、德罗西、卡罗纳、爱国少年……二、学习故事(一)一起走近几个可爱的人物,感受故事中的爱。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背景介绍: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意大利教育家、作家,被誉为“意大利的杜威”。
2. 作品概述:《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一年来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心灵成长的历程。
3. 作品主题:通过恩里科的成长经历,传递爱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以培养人格、品德为核心。
三、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感悟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
2. 将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基本情节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作品中的典型情节,深入分析爱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总结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的感悟程度。
4. 学生将爱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爱的教育》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作品的预习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
2。
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
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二、推荐《爱的教育》1。
了解封面⑴出示书的封面.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2.了解大体内容⑴出示内容简介《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⑶交流。
3.指导阅读《爱的教育》(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⑵师总结: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4。
从序言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内容简介、作品影响)1.看一下目录你最熟悉那些故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欣赏及导读目标:1、通过欣赏和导读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小语第七册第六组“人间真情”专题课文的学习进行拓展和延伸。
2、通过本书的欣赏和导读,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爱”的真正含义。
3、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欣赏主要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对这本书的有效阅读。
一、导入:同学们,在第六单元课文里,大家一起走进了李白和孟浩然,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朋友情,感受了乡亲们之间淳朴的爱,看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由爱而创造的奇迹,更从卡罗纳身上获取了爱的真谛。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的课文,一定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爱的哲理。
像这样阐述人间真情的文章和书作有很多。
其中有这样一本书,从它出版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100多年来,这本书一直是广大家长、老师、学生的必读书;书中的故事被多次选入语文课本,进入试卷。
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爱的教育。
(课件出示:走进——爱的教育)二、《爱的教育》简介《爱的教育》(曾翻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
小说记叙了四年级男孩恩里科一学年里的记事。
全书共100篇文章。
虽然这是一本主要写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学生看的书籍,但也早已成为广大家长、老师经常阅读的教育经典。
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
(课件:封面)三、重点导读:让我们先通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来感知一下这本书中浓浓的爱。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09 页,《卡罗纳》的作者是谁?生答后,老师指出,此文选自《爱的教育》。
现在,我们简要交流一下学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交流)通过这一篇故事,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浓浓的爱。
尤其是小主人公安利科对卡罗纳那种同学间的关爱令人深深感动。
其实,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几个主要的。
四、人物列表(课件出示名单)出示:安利科、卡罗纳、波莱柯西、科洛西、科莱蒂、卡罗菲、叙利奥、少年鼓手、西西洛、马可。
交流对这些孩子的认识。
小结:通过这些人物的简介,我们不难看出,浓浓的爱包裹着他们,一颗颗真诚而纯朴的爱心仿佛在我们面前跳跃。
五、精彩片段解读1.爱学生《爱的教育》写的是学校生活,自然就描写了一些有爱心、责任心的老师,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抒发了对老师的敬意,对老师的爱。
(板书:爱老师)书中一开始就介绍了自己的新老师(老师读片段:从今天早上起……他把目光……)。
下面我们来说说对安利科这位老师的印象。
(生谈)2.爱学生文中还提到一位老师在病中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学生(出示片段,师读,生谈感受,配乐朗读)3.爱同学《爱的教育》不仅展现了老师的平凡与伟大,而且写了许多懂事、听话、好学、上进的孩子。
他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朋友,爱同学。
(板书:爱同学)提到安利可的同学,不能不提到卡罗那。
关于卡罗那,讲的就是《爱的教育》里面的这个孩子。
他是一个富有爱心和正义感的孩子。
处处保护弱小。
他班上有个学生叫奈利。
由于奈利天生驼背,因此有些同学老是欺负他,卡罗纳就在班上宣布:如果谁再欺负奈力,就对他不客气。
有一个坏孩子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又欺负了奈力,于是,卡罗那真的把他当众揍得转了三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再欺负奈力。
回顾《争吵》。
课下,同学们可以再读读。
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4.爱孩子、爱手足说了书中的老师、学生,现在,我们来说说书中的家长。
常言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
《爱的教育》一书中,提到了主人公安利柯的父母给他写的10封信。
每封信中都包含着深情,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
当安利柯伤了姐姐的心后,姐姐怀着对弟弟的疼爱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弟弟,我刚才责备了你,请你原谅我吧!我不会记恨你的。
即使你再一次使我难过,那又算什么呢?你永远是我的弟弟。
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小时候我抱着你的那个样子。
”(课件出示)老师:这一封封感情真挚的信,既是父母姐姐对安利柯的无私关爱和真诚希望,更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时刻铭记的。
5.爱父母老师:爱是可以传递的。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
(板书:爱父母)交流使你感动的爱父母的故事。
说说感动的原因。
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寻母记》——这是《爱的教育》一书中每月故事里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课件出示梗概)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破灭。
马尔科感到万分绝望。
最终,他又是凭着什么找到了妈妈呢?(指生回答)马可万里寻母的故事篇幅较长,请同学们课下再读读读。
我相信:马可的顽强毅力一定会再一次给你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精神震撼!小结:《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用她包含深情的笔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每一个读过她的人都会被她所震撼,所感动,都会对她赞不绝口。
六、对《爱的教育》一书的评价1.介绍夏丏尊先生和他对《爱的教育的》评价。
2.家长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课件出示)。
七、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了《爱的教育》,结识了一个个富有爱心的人。
现在,面对这本书,你想说些什么呢?八、师小结:通读《爱的教育》一书,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富有、力量和责任。
《爱的教育》中处处流淌着爱的音符,激扬着爱的旋律。
同学们,希望你们都能来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
从中体会爱、理解爱、感受爱,让爱去包容一切,爱自己、爱老师父母,爱同学朋友,爱兄弟姐妹,爱校园爱国家,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爱!(课件出示)童心无邪爱心无界——《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 1、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重点: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读书名言一、激情导入(音乐渲染)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有一本书会给我们答案,从它出版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100多年来,这本书一直是广大家长、老师、学生的必读书;书中的故事被多次选入语文课本,进入试卷。
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书名)二、《爱的教育》简介《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三、介绍推荐理由1.作者的话(出示,请学生读)“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意)亚米契斯2.译者的话(老师介绍)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成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
……”3.作品影响。
(全班齐读)①《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②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③《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四、精彩片段解读1.爱学生《爱的教育》写的是学校生活,自然就描写了一些有爱心、责任心的老师,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抒发了对老师的敬意,对老师的爱。
(板书:爱老师)书中一开始就介绍了自己的新老师(老师读片段:从今天早上起……他把目光……)。
下面我们来说说对安利科这位老师的印象。
(生谈)2.爱学生文中还提到一位老师在病中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学生(出示片段,师读,生谈感受,配乐朗读)3.爱同学《爱的教育》不仅展现了老师的平凡与伟大,而且写了许多懂事、听话、好学、上进的孩子。
他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朋友,爱同学。
(板书:爱同学)提到安利可的同学,不能不提到卡罗那。
关于卡罗那,讲的就是《爱的教育》里面的这个孩子。
他是一个富有爱心和正义感的孩子。
处处保护弱小。
他班上有个学生叫奈利。
由于奈利天生驼背,因此有些同学老是欺负他,卡罗纳就在班上宣布:如果谁再欺负奈力,就对他不客气。
有一个坏孩子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又欺负了奈力,于是,卡罗那真的把他当众揍得转了三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再欺负奈力。
回顾《争吵》。
课下,同学们可以再读读。
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4.爱孩子、爱手足说了书中的老师、学生,现在,我们来说说书中的家长。
常言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
《爱的教育》一书中,提到了主人公安利柯的父母给他写的10封信。
每封信中都包含着深情,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
当安利柯伤了姐姐的心后,姐姐怀着对弟弟的疼爱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弟弟,我刚才责备了你,请你原谅我吧!我不会记恨你的。
即使你再一次使我难过,那又算什么呢?你永远是我的弟弟。
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小时候我抱着你的那个样子。
”(课件出示)老师:这一封封感情真挚的信,既是父母姐姐对安利柯的无私关爱和真诚希望,更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时刻铭记的。
5.爱父母老师:爱是可以传递的。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
(板书:爱父母)交流使你感动的爱父母的故事。
说说感动的原因。
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寻母记》——这是《爱的教育》一书中每月故事里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课件出示梗概)小结:《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用她包含深情的笔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每一个读过她的人都会被她所震撼,所感动,都会对她赞不绝口。
(出示目录,激发阅读兴趣)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爱的教育》中处处流淌着爱的音符,激扬着爱的旋律。
同学们,希望你们都能来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
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
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