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思政课实践教学之红色之旅参观金寨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心得体会有感想发言稿

(全文约950字)思政课实践教学之红色之旅:参观金寨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10月20日,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思政老师和辅导员带领我们一起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为“感悟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一大早,我们全院师生师生大概400人乘坐8辆大巴车,历经1个半小时来到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让我们真正领略到有着“中国著名革命老区”“中国第二大将军县”的风貌。
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1942年建立党的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安徽省和鄂豫皖边区人民开展抗日心救亡运动的政治中心。
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的重要后方根据地。
建国前夕,是鄂豫皖三省大剿匪的主战场。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金寨人威武不屈,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县十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1000余人,占全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建国后在全国各地工作的老红军550多人,大部分是师级以上高级干部,其中1955年至1964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59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位。
到达地点下车后,我们先是在红军广场集合,金寨红军广场是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这里长眠着我们的英雄,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低头默哀了三分钟。
然后沿着蜿蜒的台阶向上走向顶端是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建于1960年,塔高24米,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
烈士纪念塔后是1993年建成的“红军纪念堂”,由洪学智题名。
纪念堂为八角形,似红军八角帽,寓意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最后,我们来到博物馆里面,依次参观了序厅、革命史展、开国将军展厅、洪学智将军纪念馆等,仔细观看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资料、一件件珍贵文物,亲身感受革命先烈们在战争年代为寻求真理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为国家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红色金寨观后感

红色金寨观后感
(实用版)
目录
1.前言
2.金寨简介
3.观后感想
4.结语
正文
【前言】
红色金寨,是一部描述中国红军长征历程的纪录片。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震撼,对于长征精神和红军的英勇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金寨简介】
金寨,位于安徽省西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红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
【观后感想】
观看红色金寨,让我对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战士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我深感红军的伟大,他们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始终坚守信仰,他们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我也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结语】
红色金寨是一部很好的历史教育片,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军长征的精神。
参观金寨大湾村红色历史心得

参观金寨大湾村红色历史心得金寨大湾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金寨县境内,是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近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深深感受到了红色历史的底蕴和魅力。
进入大湾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的一块红色巨幅标语:“红色大湾,英雄故里”。
这句简短而有力的标语,让我对这个村庄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我来到了村中心的红色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红色雕塑,象征着村民们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和纪念。
在广场周围,还有一座座红色建筑,如红色展览馆、红色礼堂等,让人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氛围。
参观红色展览馆是我此行的重头戏。
展览馆内陈列着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照片,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一张张英勇善战的照片,一件件红军服装和武器,让我更加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和牺牲。
在展览馆的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了解到大湾村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驻扎地之一,曾经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基地,为红军提供了休整、筹粮的重要保障。
这些历史的真实展示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英雄们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参观完红色展览馆,我来到了大湾村的红色教育基地。
这里修建了一座红军小学,还有一座红军医院。
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红军是如何将革命理想传承给下一代的。
红军小学里的教室陈设简陋,但教育的火炬却从这里传递出去。
红军医院里的病房虽然简陋,但红军医生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无私奉献。
参观完红色教育基地,我还来到了大湾村的红军烈士陵园。
陵园内树立着一座座红色烈士纪念碑,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和事迹。
站在纪念碑前,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先烈们默哀致敬。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和楷模。
参观完大湾村的各个景点,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这个红色的村庄,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
在这里,我不仅仅是参观了一座旅游景区,更是感受到了红色历史的沉重和意义。
参观金寨大湾村的红色历史,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安徽金寨心得体会

追忆红军精神,感悟红色文化单位姓名2019年8月7日安徽省金寨县,是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的革命老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开发区的一份子,有幸参加了开发区安徽金寨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为期三天的实践学习,感受颇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初到金寨县,便被整个县城的面貌为之动容,四周环山,交通不便,但是整个县城都是高楼大厦,完全让我改变了对于山区人民的认知,这一切都归功于于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将老区建设成如此美丽的模样。
长时间的旅途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对于大山的向往和对大山人民生活的好奇,在用过午餐稍事休息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赶到了位于老城区的金寨革命博物馆。
金寨,不仅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为新中国培养了59位将军。
其3个十万令我们感受到了金寨人民对于祖国的付出是多么的沉重,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牺牲的烈士10万名!建国后,响应毛主席号召,金寨人民贡献出10万亩良田!10万金寨百姓成为了库区移民!这三个10万的爱国、奉献、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随即,我们进入馆区参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烈士遗迹部分,展出了140余名各个历史时期县团级以上的烈士的画像,画像下讲述了烈士生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在将军陈列室里,悬挂着上将洪学智、中将皮定均、少将丁世方为首的将军金箔肖像,每张肖像下讲述着将军的成长历程和不朽的功勋。
看着一张张将军画像,我看到了他们对新中国的付出,还看到他们身上那种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
他们是新中国成立的奠基人,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领路人,他们更是现代中国人的值得永远学习的楷模、英雄!随后,我们一行人来到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祭拜洪学智将军墓。
接着我们来到了新中国第二大坝梅山水库大坝,远看一根根巨大立柱并排矗立,雄伟气派,近看,它是由一道道拱形石柱连成的钢铁长城!站在大坝上,感受着上下游的落差,想着当时建设时是多么的艰辛与不易!第二天,我们一早便出发,伴随着崎岖的山路与一路上的绿意,我们来到了天堂寨,原本存在于历史书与影视剧里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就坐落在这里。
参观金寨县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作文

参观金寨县烈士纪念馆观后感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作文开头】昨天,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参观了金寨县烈士纪念馆。
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的事迹,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看到他们的照片和事迹,我的心情无比沉重而又崇敬。
【正文描述】进入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浮雕墙,上面刻着无数革命烈士的名字。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英雄儿女。
看着这面庄严的浮雕墙,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今天和平安康的环境中,确实是这些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沿着参观路线,我们来到了一间间展厅。
在这里,我看到了革命年代各个阶段战斗的场景,看到烈士们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照片和事迹。
有些烈士只是十几岁的年纪,就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
有的烈士在遭受残酷的折磨时,依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我最难忘的是一位烈士的遗物——一根木头棍子。
这根木头棍子曾经是他的武器,用来对敌作战。
在一次战斗中,他手中的枪弹用光了,就拿起这根棍子继续战斗。
虽然最终阵亡了,但他的英勇精神永垂不朽。
看着这根简陋的木棍,我内心无比震撼。
【事迹感悟】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许多先烈们的家书和遗书。
他们在临终前的那些话语,句句血泪,铿锵有力,让我热泪盈眶。
作为和平年代的孩子,我何其幸运,能够无忧无虑地学习生活。
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垫出来的。
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来的。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革命先烈的殉难和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结尾总结】参观完烈士纪念馆后,我内心备受震撼和启迪。
在那些岁月里,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我们理应铭记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上就是我参观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后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不太成熟,还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多多批评指正。
金寨游学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引言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大主力红军的重要活动区域,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金寨游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交流,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悟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以下是我对这次游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1.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参观了革命先烈们的生平事迹、革命文物和珍贵照片。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如红军长征时的军装、武器、书信等,这些实物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
2.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位于金寨县南溪镇,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
我们参观了医院旧址,了解了革命战争时期医护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救治的事迹。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3.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金寨县花石乡,这里曾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所在地。
我们参观了军部旧址,了解了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战略转移的历史过程。
在这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
三、学习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1.坚定信仰,忠诚于党在金寨游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定信仰,忠诚于党。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忠诚于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勇于担当,敢于斗争革命先烈们在革命战争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敢于斗争,勇于胜利。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们的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迎难而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革命先烈们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参观金寨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金寨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本次参观金寨红色教育基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重新认识了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历史。
在参观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红军长征背后的艰辛与付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下面我将就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进行梳理和总结。
首先,金寨红色教育基地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通过参观基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红军士兵过冬的艰苦条件,他们不得不在寒风中露天露宿,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奔波。
当看到他们经过草地,爬过山岭的痕迹时,我为之动容。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红军士兵们依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前进着,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他们的精神和毅力,让我不得不感叹。
其次,基地中展现的革命历史也让我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革命烈士们不惧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为了完成革命使命,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他们为之坚持不懈追求的精神。
他们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基地中的红色教育也让我认识到了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真正意义。
这些历史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鲜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目标为人民服务。
观察长征路上的革命烈士、伟大领袖和生活中的人民群众,让我意识到我们要始终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服务,这也是我们当代青年的使命所在。
最后,参观这个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献身的人。
而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更应该肩负起责任,继承并发扬红军长征的那种勇气与毅力。
在未来的努力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坚定地走向胜利,为我们祖国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在参观金寨红色教育基地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这次参观让我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使命,并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
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烈的英名,继承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奋斗,为我们的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下面关于金寨红色之旅的心得体会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家可尽情浏览借鉴,希望能帮到大家。
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一:四天的考察活动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可是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心中,四天以来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久久在心中回味无穷。
这次的“红色之旅”活动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山区人民艰苦但充满信念的生活,也让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环境更加珍惜。
8月2号早上6点我们准时出发,一路上跌跌撞撞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对大山的向往和对大山人民的好奇。
怀着激动而又新鲜的心情,我们跋山涉水,于下午两点左右到达金寨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有八根大理石柱威严的矗立着,十六级花岗石台阶,前面有广场围墙,后面有回廊庭院分别栽培着四季花木,正赶春之季,各种花卉开得十分艳丽。
广场中心是假山喷泉,喷泉池内大大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仿佛非常默契的欢迎我们的到来。
馆内工作人员给我们打开大门,我们全体同学都非常严肃的步入馆厅,馆内用电声为我们讲解,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即序厅、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将军简介陈列序厅正面悬挂着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四位中央首长的题词,两侧放置前言和史迹电动图。
在这里,跟随着导游详细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安徽金寨县是革命的圣地、将军的摇篮。
金寨,一个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地区,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为新中国培养了59位将军。
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牺牲的烈士共计10万,建国后,为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金寨人民贡献出了10万亩良田,有10万金寨百姓成为库区移民。
这三个10万一直被广泛传诵。
展馆的革命历史部分,分别以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展示了自1921年党的成立至1949年整个大革命时期金寨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旧中国苦难的金寨人民在救星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开始觉醒起来闹革命的过程。
烈士事迹部分,展出了140余名各个历史时期县团级以上烈士的画像,以及烈士生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在将军陈列室里,悬挂着59位以上将洪学智、中将皮定均、少将丁世方为首席的将军金箔肖像,每张肖像下有各位将军的成长过程简介,屡建功勋的战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下面关于金寨红色之旅的心得体会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家可尽情浏览借鉴,希望能帮到大家。
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一:四天的考察活动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可是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心中,四天以来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久久在心中回味无穷。
这次的“红色之旅”活动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山区人民艰苦但充满信念的生活,也让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环境更加珍惜。
8月2号早上6点我们准时出发,一路上跌跌撞撞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对大山的向往和对大山人民的好奇。
怀着激动而又新鲜的心情,我们跋山涉水,于下午两点左右到达金寨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有八根大理石柱威严的矗立着,十六级花岗石台阶,前面有广场围墙,后面有回廊庭院分别栽培着四季花木,正赶春之季,各种花卉开得十分艳丽。
广场中心是假山喷泉,喷泉池内大大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仿佛非常默契的欢迎我们的到来。
馆内工作人员给我们打开大门,我们全体同学都非常严肃的步入馆厅,馆内用电声为我们讲解,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即序厅、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将军简介陈列序厅正面悬挂着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四位中央首长的题词,两侧放置前言和史迹电动图。
在这里,跟随着导游详细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安徽金寨县是革命的圣地、将军的摇篮。
金寨,一个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地区,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为新中国培养了59位将军。
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牺牲的烈士共计10万,建国后,为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金寨人民贡献出了10万亩良田,有10万金寨百姓成为库区移民。
这三个10万一直被广泛传诵。
展馆的革命历史部分,分别以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展示了自1921年党的成立至1949年整个大革命时期金寨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旧中国苦难的金寨人民在救星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开始觉醒起来闹革命的过程。
烈士事迹部分,展出了140余名各个历史时期县团级以上烈士的画像,以及烈士生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在将军陈列室里,悬挂着59位以上将洪学智、中将皮定均、少将丁世方为首席的将军金箔肖像,每张肖像下有各位将军的成长过程简介,屡建功勋的战迹。
这一幅幅威严的肖像使人感到和蔼可亲,眼神里蕴藏着含蓄的威严和一种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
他们是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精英,他们是中国人民的父辈,他们是现代中国人无以伦比的楷模。
在烈士陵园里,我们看到了背靠着大山代表革命战士的八角帽楼,而楼里面则是葬着革命先烈们的骨灰,在墓林里,葬着131位为革命战斗而牺牲的战士们。
他们的力量,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在金寨人民心中永垂不朽,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随后,我们来到新中国第二大坝梅山水库大坝,虽然是外观,但它的雄伟气派已深深让我们领会到,我们不虚此行。
第一天的晚餐是在金寨宾馆用的,当时安徽省省长和我们住在一起,这让我们很骄傲。
也许是因为车上的时间太长,我们已经睡足了,可能我们兴奋个好奇的心情还未散去,晚上就睡不着。
我们就一群人出去逛金寨大街,街上的小店物价都很便宜,小吃摊上围了很多人,我们也买了几串板烧,品尝着属于金寨特有的风味。
回到宾馆,我们也已经有了困意,就美美地睡了。
8月3号下午我们来到了和我们结对的古碑中学。
由于在下雨,原本就不好的路更加泥泞和颠簸,可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在领导讲话,学生代表发言,互赠礼物后,终于到了自由座谈的时间。
我们班结对的同学是汪晓,她告诉我们,他们一个寝室要住了二十几个人,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男生宿舍连窗都没有,我们很难想象,在连续四十几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中怎么学习,怎么读书,怎么休息。
他们的食堂,又小又破,米饭是他们自己从家里带米来蒸的,菜也只是每个月从家里带些不易坏的咸菜,根本没有办法考虑到营养问题。
教室里的课桌已经破旧不堪,没有电风扇,给我的印象就是,干净,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室里仍是整洁干净的。
他们是每个月回家一次,然而回一趟家却要翻山越岭地走上几个小时……走近了他们的生活,我们才深深地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然而古中的学生口口声声地一直在说“谢谢”,我知道,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谢。
离开了古碑中学,想要帮助他们的心情更加强烈,我庆幸,我可以来到这里,和他们度过几天。
8月4号早上,也是我们此行的第三天,我们被分成6个小组去同学家家访。
我们这一组去的是最远的张文生家里。
在司机师傅高超的车技下,我们还是不得不在离他家半里路的地方下车步行。
来到张文生家里,看到的都是不能忘记的情景。
床是50年代的板床,就是一块木版上铺了一床草席;给我们吃饭用的大圆桌是从邻居家里借来的;厨房里的灶台是砖块垒成的,是要用木柴烧火蒸饭的老式灶台……我们在田野里奔跑,去看人工培育的灵芝,在山顶上大叫,在玉米地里亲手摘玉米……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释然。
这顿中饭,是我们吃的最香的一顿,主人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感到无比温馨和感动。
临走的时候,和张文生握了手,还是很舍不得。
舍不得大山,舍不得这里的同学,舍不得大山人民淳朴的性格,舍不得这里的乡土气息,舍不得这里的一切……但是我们终究怀着一颗暖暖的心离开了。
在回宾馆的路上,由于下雨,山路泥泞,我们的车陷进了山沟里,我们同心协力,借来了铁锹,用石块铺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们又行驶在蜿蜒但充满希望的山路上。
在我的印象中,我很喜欢张文生的笑,喜欢汪晓的笑,那种笑是自然的,灿烂的,真实的,发自内心的笑。
在张文生家里,他总是一个人在厨房里静静得坐着,我喜欢去找他聊天,看他笑,我心里也很舒服,很自然的开心起来。
在山上的时候,由于山路的崎岖,我们是一个接着一个走的,张文生带路,走在最前面,我就跟在他后面。
我看到他熟练的将树枝推开;熟练的告诉我们周围种的是生姜,是红薯;熟练的带着我们走最近但风景最美的路;熟练的说着“我们这儿”;熟练的教我们认灵芝,摘玉米;熟练的灿烂的笑……我感动,感动他的淳朴,感动他的真诚,感动他身上我们没有的气质……回来的时候,我在看他,他又笑了,我告诉他,我会回来看他的,我们都会,他的回答,又是笑。
但是他给了我们承诺,在上海等他,我们在上海的大学里相逢。
我想,他的梦想会实现的,他终又一天会离开大山,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他们都是!在这次活动的最后一天8月5号,我们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刚刚告别了金寨的困苦,来到了这里,仿佛是飞跃了一个世纪,这里有全中国最好的实验室,有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有全中国最优越的留学条件……一切都是让人羡慕不已。
我们会发奋读书,大山里的同学也会发奋读书,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一条人生大道上拥抱,道一声“缘分”!这次的“红色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尽管有人摔跤,有人晕车,有人身体不适,但是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颗热情,红色的心。
这次的活动我不后悔报名参加了,我很骄傲,可以很他们一起度过这几天难忘的日子。
我自己是安徽人,听到他们的话,看到他们的生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和坦然!我觉得,我并不是以一种大城市的孩子到乡下吃苦的态度来的,而是回到了家乡,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
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不知道安徽也有那么破旧,那么困苦的地方,我想,我会一直关注他们的,下次回去的时候,我会去看他们,送上我的祝福和关爱!我想谢谢老师,谢谢父母给了我这次回到家乡的机会,谢谢同学这几天的帮助,谢谢大山里的人民热情的招待,谢谢古碑中学的同学让我知道什么叫做爱,什么叫做快乐!我想说,我们是一体的,只要我们有好的生活,他们也不会太苦。
因为我们同在!金寨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二:为加强党性教育和锻炼,县委组织我们第四批选派干部暨青年干部进行了一次为期五天的红色之旅,到具有重要政治历史意义的庐山,英雄城南昌,革命圣地井冈山和毛主席故居韶山冲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短短的五天行程,震撼巨大,收获颇丰。
10月24日下午,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1人来到了秀丽的庐山。
十月的庐山细雨绵绵,雾气弥漫,而且寒气逼人,真是天公不作美,未能让初次来到庐山的我众览秀美山川的风采。
但挺拔的云杉,险峻的峡谷,传奇的人文仍让我忘却了疲劳,尤如身处仙镜一般。
当伫立在含鄱口,仰观“领袖峰”,本想体验一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人意境,但冷冽的寒风加上漫无边际的云雾却让大家心有不甘,久久不愿离去。
庆幸我们还是饱览了如琴湖、锦秀谷、黄岩寺、仙人洞、三宝树、龙潭水的秀美,白居易草堂也勾起了我们对古今文人的无限遐想。
10月25日,我们来到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南昌,但感受还是有所不同。
我们的旅游大巴途经八一广场,透过窗外仍然可以瞻仰南昌起义纪念碑,雄伟的纪念碑不仅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更激发了我们心灵上的思索。
随后,我们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跟着讲解员重温我党我军的发展历程,回想一幕幕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时期的艰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更加感受到了和平时期进行爱国主义和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次登上了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赶上了工匠们对古楼的修缮,但我还是绕了“滕王阁”一圈并登上塔顶。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时代变迁,人已走远。
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仍然吸引着众多仁人志士前来瞻仰其雄奇壮丽。
看着周围的外国友人在楼前争相拍照留念,在楼内欣赏奇珍异宝,更加证明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和无穷魅力。
10月25日下午,我们踏上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之路。
在车上,导游为我们生动描述了吉安三宝等风土民情和在块红色土地上发生的许多感人的往事。
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欣赏着高速公路沿旁的翠竹,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井冈山的茨坪镇,当晚安营扎寨。
作为伟大思想的诞生地,井冈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
我们参观了大井毛泽东故居、黄洋界哨所陈列馆、造币厂、百竹园、小井红军医院、五龙潭瀑布等风景名胜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在毛泽东旧居前,我们纷纷在主席曾经看书的石板凳上合影留念,想起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这里产生,我党创始人是何其伟大、何其的智慧和勇气。
“我自巍然不动”。
站在黄洋界哨口,驻足于黄洋界战壕,大炮和滚木严阵以待,浓雾虽遮住了远处的风景,但却凭添了我们对当年红军英勇抗敌场面的无限神往,仿佛听到了往日的隆隆炮声和当年红军的喊杀声。
在尝过红米饭和南瓜汤的味道后……来到小井红军医院,这里的陈列唯有亲历目睹,才能深深体会到红军当年生活、战斗、医疗条件的艰苦。
听过导游讲起当年张子清献盐和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井冈山,活埋红军医院一百四十多名伤病员的经历后,我们心里又一次的震撼和触动。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将永不磨灭,是他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我们系统全面地重温了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以来把井冈山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