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论文

社会体育论文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与健康观念的正确认识,使全民健身事业日益蓬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体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体育论文范文一:浅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方向论文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社会化体育产业化全民健身计划终身体育观念论文摘要: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时社会体育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时体育社会化原理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体育意义的阐释开启了体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此基础上,审视了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方向,以便为体育实戏提供有益的指导。
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将当代体育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板块。
就其发展现状来看,表现为两个金字塔的形式。
在体育活动参与量上,构成了以社会体育为塔基,竞技体育为塔尖的正金字塔。
在体育活动的效能与质上,生成了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为塔基的倒置的金字塔。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体育发展缓慢及弱化的现象,并没有唤醒理论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
在我国,社会体育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的规定性。
学校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训练要求的机械搬迁,似乎很难摆脱社会体育发展的困境。
由此,我们只有从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实践中去寻找理论研究的线索。
1社会体育与体育社会化社会体育作为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普及程度与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
在我国,社会体育的范围被规定在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之内。
一般地,社会体育是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它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领域遍布广泛,参加人数众多,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
在理论上,社会体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表现为,城市体育、农村体育、机关和企事业组织的体育、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以及老年人与残疾人体育的蓬勃发展。
但从我国社会体育的实际质量和效能来看,它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个体素质提高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浅谈社会体育系毕业论文

浅谈社会体育系毕业论文论文摘要: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影响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准确的专业定位,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对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社会体育;毕业去向;社会需求;对策研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众健身活动的需要,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创办了社会体育专业;1997年正式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发展至今全国已有1l1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一些综合院校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
应该说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根据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调节进行的选择。
然而,在教育部高校教育司编的《升学与就业—20o5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中,社会体育专业被列为就业率较低的专业。
随着高校扩招决策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21年19%,2021年将达到30%。
不解决就业率的问题,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学生失业。
学生的就业率是关系社会体育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分析1.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因此,就业方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综合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院系,社会体育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体育管理②各种体育协会③体育俱乐部④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⑤体育康复与康复⑥体育营销⑦体育旅游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范围之广,在不同的地区和院校,专业定位差异很大。
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通过资料分析和问卷访谈,发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去向是体育俱乐部和学校。
通过文献法,我们进行了如下剖析:①由于社会体育是一个开设比较晚、发展壮大比较陕的专业,因此,很多院校缺乏这类专门教师。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2600字_社会体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2600字_社会体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社会体育管理论文2600字(一):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相关分析摘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我国近几年来受争议比较多的一门专业,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處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初期阶段,社会健康与福利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社体专业在中国的就业前景就稍微狭窄一些,在一些社会福利体制健全的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多,国家对社会体育的重视程度也正在提高,对社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但是部分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缺乏,不能满足社会提出的高标准要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需矛盾现象。
因此本文从社会发展、高校专业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提高社体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社体专业;就业率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概述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它与职业运动员进行的体育活动有明显的区别。
社会体育与指导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掌握社体活动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对参与社会体育的各类群体进行指导和管理,组织相关社会体育活动,讲述一些相关运动技巧,专业的体育知识,总体来说是对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相关事件和人员进行管理,以促进社会体育更好的发展,因此产生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此类专业,进而还会划分的更为细致。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变长,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体育锻炼的参与也越来越频繁,因此我国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业人士,注重高校毕业生理论结合实践,产教融合,已是我们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社体学生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需要大量科研工作的专业来说,对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相较更高一些,专业发展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调整,对不同时期的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那我们具体谈论一下我发现的,我的专业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论文写作关键点与建议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论文写作关键点与建议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论文应该体现该专业的核心知识和
实践能力。
以下是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一些关
键点和建议: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论文应体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文献检索、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等基本
技能。
二、选题原则:选题应遵循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相关性、研究价值、实践意义和个人兴趣等原则。
选题需紧密围绕社会体育指导与
管理的核心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且与社会体育指
导与管理实践密切相关。
三、选题方法:可以通过研究现状分析、问题导向、专家咨询和实
践探索等方法来确定选题。
例如,选题可以关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
职业素养,这是一个新颖且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
四、论文内容:论文内容应涵盖体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体系。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指导与管
理能力,以及对社会体育发展、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众体
育文化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
综上所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强调了论文的实践意义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选题和撰写过程中,学生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同时确
保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实践需求相符合。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体育社会学是体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体育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有关的体育社会问题。
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针对体育社会学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探讨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求体育社会学新的教学模式。
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体育社会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在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入过程性评价这一考核方式,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体育社会学是体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体育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有关的体育社会问题。
当前体育社会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均有开设。
其中,体育社会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选课程,分别开设34学时。
与体育院系开展的其他理论课程相比,体育社会学具有独特的特质。
它为体育院系的学生打开了一个探索体育的全新视角,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维视角来了解体育、分析体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1.1理论背景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教师只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导引,鼓励他们自觉搜集所需资料,积极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书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1.2学科背景由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基本上它的任何章节都能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内容。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仅靠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实现。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邢台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分析 1前言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邢台市民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并把它作为锻炼身体的首选项目之一。
但由于受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市区群众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需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市区群众羽毛球运动全面更好的开展起来。
1.1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羽毛球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本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对羽毛球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及在正常的轨道下运行等一系列问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对如何推动本城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广泛开展所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但我市对羽毛球运动相关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试图通过对邢台市开展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推动和制约我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我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3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希望能以羽毛球馆为突破,针对目前基本现状、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总结邢台市羽毛球馆及教练员的欠缺等问题,利用我市有利资源,加强羽毛球馆的建设,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邢台市羽毛球馆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的需要。
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随机抽取邢台市5家羽毛球馆为研究对象(高开区羽毛球健身俱乐部、康乐佳羽毛球馆、奕翔羽毛球馆、邢钢南生活区羽毛球馆、维多利亚健身会馆),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1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研究内容,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书籍和中国期刊网,了解国内外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状况,找出有关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4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2.2.2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动EXCELL统计软件和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社会体育论文

社会体育论文推荐文章社会效应论文参考范文热度:大学生社会道德的论文热度:推动社会诚信建设论文发表热度:社会诚信建设方面参考论文热度:社会学论文参考热度:在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与日剧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在对精神享受的要求层次也越来越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体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社会体育论文篇1试论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这两个容易混淆的议题,以二者的内涵和涉及社会问题的侧重点为出发点,分析它们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探讨二者之问的相互联系,为我国今后的体育理论研究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关键词:体育;体育社会;社会体育0引言很明显,在世界许多社会中,体育运动已成为其社会和文化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通过媒体和体育运动联系起来,大多数城市的报纸用整个版面来报道体育,报道的篇幅往往超过了经济、政治或其他人们关心的某些专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与朋友、家人谈论体育运动——在工作场所、家中、酒吧和学校等,甚至与陌生人在公共汽车站、机场、街道上也谈论这些事情.体育运动及其形象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资源相对丰富、媒体发达的国家里的人们更是如此.那么体育与社会,社会与体育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这样一种相互交织的现象能否认定为是一种体育文化,或者定义为一种社会问题?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将其区分开来,或者说是准确定位呢?出于这些疑虑,讨论体育社会和社会体育,弄清二者间的联系和区别,已成为我国体育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1“体育社会”的内涵及延展“社会”(Society)这一术语指的是这样一种人的集合体:生活在确定的地理疆界之内,因某种政治制度而联合,并具有用以区别于其他集合体的自我认同感(R0sec,1998).社会是一个包涵很多因素的大系统,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个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政治、经济、教育,还是体育运动与艺术等,都不是孤立地发展的,而是在社会这个大系统内相互依存,变化相关的.体育运动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它是伴随着思想、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教育等从古延续至今的.体育运动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与诸多社会中的文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连;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其与社会的关联度、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不断增强,于是,一个包含着独特的体育运动特点和社会要素的亚社会——“体育社会”逐渐形成.在这样一个亚社会中,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其中许多问题单用传统的体育理论和方法已无法解决,如球场暴力问题、体育政治化问题、体育的种族歧视等;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繁荣,体育运动在现代生活中变得愈发流行和具体,以至于体育形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无处不在的部分,因此把它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变得合乎逻辑、顺理成章.而“体育社会学”——这个从运动与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来展示和理解我们人类身体的各种活动的学科(JayJ.C0ak-ley,20o3)也应运而生.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就是要把体育作为一个下位体系去研究它与社会的关系.体育社会学的侧重点在于它在社会大背景下以现实存在的体育为主线,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方法和原则透视体育现象,研究体育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简言之,就是一种社会的病变或失调现象.所以,“体育社会”,准确地说是体育社会学,连同它的学科性质在内的话,可以这样表述其涵义:“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分支和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并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形态去考察它的结构、功能,以及研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2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诠释“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群众体育”这三个词在我国一直被混淆,体育理论研究者至今为止也没有谁能肃清三者的真正含义,大家都是见仁见智、各持己见,这给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困扰. 20世纪70年代为了区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类体育行为,称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类体育为“大众体育”,而称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类体育为“群众体育”.这种提法表明大众体育和群众体育存在显著差异,成为显现国家性质的标志,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育理论也趋向强调国际通用性,在许多学术论文和实际工作中“群众体育”和“大众体育”已经被认为代表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而被互相代替与相互转换,且已无人问及它们之间的政治差别.就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关姓“资”和姓“社”的问题一样,群众体育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它们被称为“大众体育”.也就是说:大众体育亦群众体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除学生、专业运动员)为对象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而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它不同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且它不涵盖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也不包含武装力量的军事体育训练.这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著名学者卢元镇教授为社会体育下的定义,在我国体育理论界,许多专家认同这一定义.但事实上大众体育、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这三个概念,不论是从参加体育活动的对象还是从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来看,我们都不难看出,三者的概念仅是文字表述方式上的细微差别,其实为“名异实同”的概念,社会体育亦是大众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体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是每个生命历程中耗用时间最多的一种体育参与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的体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已从生产一生产一生产的定势改变为生产—休闲一娱乐的新理念.人们可支配的业余时间增多,体育消费的总量逐年扩大,提高生活质量、充分体验人生的体育观念越来越被大众所推崇.这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入了休闲时代.休闲时代是社会体育的大发展时期,如体育健身的观念的多重性、项目目标的多极化、项目的多元化等.所以,社会体育不仅仅是增进国民身心健康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3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的关注点分析体育社会涉及社会问题的侧重点是:(1)认真思考体育运动,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与社会中的体育运动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议题;(2)超越比赛得分和统计数字,把体育看作是一种与我们在社会中的感受、思维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社会现象;(3)了解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从而使我们能够在所生活的社会或社区中,对自己所参与的体育活动、运动场所作出选择;(4)思考学校和社区中的体育运动会如何变化,从而避免产生这样的观念和条件,即在使某一类人得到实惠的同时,使其他人在体制上处于不利地位.社会体育关注社会现象的重点有如下几点:(1)把如何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状况作为开展各项理论研究和相关工作的落脚点;(2)力争提出各种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处方来为人民进行锻炼提供智力和理论支持;(3)关注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数量和人群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各类体育活动的运动特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场地要求和管理机制.(4)关注人们的体育消费状况以及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现象.(5)关注这种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现象给周边产业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的原因和程度.4结语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社会体育”与“体育社会”(准确的说应该叫体育社会学),尽管都是由“体育社”“会”四个字组成,但其内涵和涉及的社会问题却各有侧重.“体育社会学”研究作为社会存在形态的体育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体育”指社会中所有的体育文化现象.狭义的“社会体育”把如何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状况作为开展各项理论研究和相关工作的落脚点,除此之外,两者的关注内容也大相径庭.当然它们都研究体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分析“社会体育”与“体育社会”的内涵、特点和关注点,使我们从理论上认识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二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点,准确地区分了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参与人群、不同的管理机构对体育运动(体育活动)的不同定位和理解,这不仅丰富了我国体育理论界的研究内容,而且对我们今后进行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现实社会体育工作的开展等提供指导和帮助.社会体育论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社会体育概论论文社会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文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体育概论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社会体育概论论文篇1浅析社会体育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关于体育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然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内容,素质教育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体育精神的构建,而不是一味地以体育的水平和科学的指标来衡量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水平。
在这一点上,社会体育学的宗旨和内容与这一点不谋而合,因此将社会体育学的观念充分地与当前体育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当代的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社会体育学;视角;体育;教学一、社会体育学视角下体育教育的目标1.打破严格的竞技标准,突出人性化发展。
社会体育学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学习,适用于社会的所有成员,强调的是体育的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有明确指标的体育教学,而是以学习者的体育素质为核心,以不断地增强体育能力为根本,促进个人在体育练习过程中技能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增强及体育素质的上升。
将社会体育学与当前的体育教学联系起来,能够不断地促进真正素质意义上的体育教育的发展。
2.更加强调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入社会体育学的核心价值,突出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打破严格的竞技标准,更加强调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健康、身体体质的增强。
实现社会体育学与当前体育教学的结合,能够充分地构建学生的健全体魄和精神建设,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社会体育学视角下的体育教学能够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1.一味地以竞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2012年 5 月 26日※※※※※※※※※ ※※ ※※ ※※※※※※※※※※※2013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湖南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二○一三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2.1 文献资料法 (2)1.2.2 问卷调查法 (2)1.2.3 数理统计法 (3)1.2.4 专家访谈法 (3)1.2.5 逻辑推理法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人文素质的概念 (3)2.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4)2.1.1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现状 (4)2.1.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现状 (5)2.1.3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现状 (5)2.3 影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分析 (7)2.3.1 人文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7)2.3.2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对人文知识的态度 (7)2.3.3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环境影响对人文素质影响 (8)2.3.4 湖南城市学院的教育培养方式 (8)3 结论与对策 (8)3.1 结论 (8)3.2 对策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3)附录 (14)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及培养对策研究(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和环境的陶冶,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
本研究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三个方面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调查,探讨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影响和制约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
调查中发现影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重专业轻人文,重技术轻文化,重理论轻实践。
要加强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学校应从校园的人文环境;人文课程知识与体育专业结合,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等方面作出一些调整。
关键词:人文素质;社会体育;培养对策Countermeasure study and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social sports majors in Hunan City UniversityAbstract: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inly through cultivating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make students through its intern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quality and value orientation gradually.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humane knowledge, humane spirit and humane thoughts,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humanity quality for the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logic reasoning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in Hunan City University and Hunan City University and social control sports specialized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Humanistic quality reason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is a multifaceted investigation found, mainly professional light humanities, emphasizing technology and ignoring cultur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ight weight.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students of the Hunan City University School of social sports, from the campus humanities environment; humanistic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Union,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humanities courses to make some adjustment.Key words:Humanistic quality;Social sports;Training strategy前言面对如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质。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指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所以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将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高低。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要求。
任何一行的人想在其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功,都必须具有相当厚实的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当然体育专业也不例外。
人文素质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教育途径获得和提高。
但人文素质的教育史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所忽视。
具体表现在:文学、历史、哲学知识缺乏;艺术知识缺乏;科学素质不容乐观;网络占领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远离了人文;部分学生精神空虚,生活品味较低、思想道德素质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本文中的人文素质主要是在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三个方面对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探讨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湖南城市学院2009、2010、2011、2012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互联网、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了一些有关人文素质方面的相关学位论文8篇,专著9篇,相关期刊18篇,了解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具备人文知识②理解人文思想③掌握人文方法④遵循人文精神。
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主要从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
人文知识设置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体育相关知识四个方面;人文精神主要设置了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问题;人文思想设置了思想道德方面等相关的题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大学生的特点,通过上网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遵循有关体育专业的学生,针对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向城市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四个年级发放30份问卷,共120份。
回收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
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86.7%。
表1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表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男女总男女总男女总男女总发放量20 10 30 20 10 30 20 10 30 20 10 30回收量20 10 30 20 10 30 18 8 26 18 10 28有效量18 10 28 18 8 16 16 8 24 16 10 26回收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 80 86.7 90 100 93.3有效率(%)90 100 93.3 90 80 86.7 88.9 100 92.3 88.8 100 92.81.2.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对收回的数据进行检验、处理和分析。
1.2.4专家访谈法在访谈之前,拟定好调查内容的提纲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与学校的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访谈围绕课题进行,听取他们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分析和教育提出的意见及措施。
1.2.5逻辑推理法通过回收的问卷和所得的资料及统计的结果采用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 人文素质的概念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人文素质包括4方面内容:①具备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是将人类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品质的前提。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