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的资料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上下册)

世界近代史:15世纪末到 (1) 横渡大西洋,到达 开辟了到达 的航路。
(2) 完成环球航行。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640年 共和国成立:1649年, 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复辟:查理二世复辟,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结束:1688年,宫廷政变。
结果: 制的资产阶级及统治确立。
《权利法案》 目的:内容:见教材P69-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士顿倾茶事件。
爆发:1775.4建军:召开大陆会议,组建军队、 被任命为总司令。
建国:1776.7.4《 》发表。
转折:1777.10 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 艺 复 兴意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7年宪法:形成总统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度。
,巴黎人民攻占颁布法律文献:资产阶级颁布《》,宣称人。
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年称帝,史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
结束:年,拿破仑下台,法国封建王朝复辟。
、时间:新航路开辟以后(16—19C)、主要国家:、、、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外掠夺、扩张。
②美洲劳动力短缺;③黑奴贸易获利丰厚。
、贸易路线:欧洲、后果(影响):①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②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开始于:世纪,相继打败、和,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①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世纪2、殖民活动②建立→在沿海建立殖民据点。
③从中期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
3、影响: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③成了被掠夺国家的贫穷与落后。
人教教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上册课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全册课复习提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资本主生产关系)庄园制的瓦解根本原因:11世纪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铁农具和重犁的出现)表现1新开发区仿效自治城市,开始独立。
庄园制开始瓦解。
2 农奴购买劳役豁免权或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4租地农场的出现。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土地集中成为趋势。
部分领主出租直领地,富裕农民承租、购买领主和佃户土地,建立租地农场。
(英国最典型)租地农场的特点:①采用新的生产生产方式经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雇佣农民(工人),③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工场的变化①13世纪,手工业发展,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发展,农村出现手工工场。
商人统一提供原料、生产工具,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②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3世纪,贵族抵押地产,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用新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掌握生产,控制行政,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第14课文艺复兴(发现人)(14---17世纪)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工商业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②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时间地点:14世纪,意大利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形式: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性质(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影响: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2、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意大利但丁神曲地狱炼狱天堂文艺复兴的先驱。
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美术三杰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原因:1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根本)。
九年级上册【初三】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时间: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人类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2、四个社会:A、原始社会:特点是时间漫长,社会发展缓慢,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低。
人类社会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基础上的。
B、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引起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氏族瓦解,阶级产生,国家出现,人类步入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的主要阶级,奴隶承担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劳动,而奴隶主占有全部的劳动成果。
世界东西方国家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确定了政治上欧洲封建国家的长期的分裂性和不统一性的特点;基督教会在思想上控制着整个欧洲。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资产阶级无偿榨取工人的劳动果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大批垄断集团,他们不但控制了国家主要的经济领域,也把触角伸向国家政治生活,要求瓜分世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内容标准】史前文明:(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知识框架】第1课:人类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内容标准】上古人类文明:(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内容标准】(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正在形成中的人起源:南方古猿原因:长期的进化和劳动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时间:三四百万年前2、完全形成的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代表:“能人“)晚期猿人(爪哇人、元谋人、人)早期智人(代表:尼安德特人、丁村人)晚期智人(代表: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晚期智人时出现现代人种的差异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根据:体貌特征原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二、氏族社会1、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两个阶段母系氏族公社主导: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特点婚姻: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经济: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父系氏族公社主导: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特点婚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经济:出现商品生产,末期出现私有财产3、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国家的产生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与、巴比伦、印度一、古埃与1、发源地:尼罗河2、建立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统一:公元前3000年3、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用途:法老的陵墓,权力的象征评价: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也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进行残酷统计的见证。
二、古巴比伦1、发源地: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建立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3、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性质: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进行的统治的工具。
三、古印度1、发源地:印度河2、建立国家:出现:公元前2500年统一:雅利安人的入侵并建立国家3、成就:种姓制度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期末考试就要到来了,那么初三的同学们做好了复习准备没?历史这一科又该如何复习?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课复习提纲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黄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
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二课复习提纲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一、人类文明的开端(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文明名称古国名河流文明初现统一时间文明成果影响古代埃及文明古埃及尼罗河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3000年金字塔(法老的坟墓)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古代印度文明古印度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古代中国文明古中国黄河约公元前2070年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3、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布匿战争起止时间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交战双方罗马→迦太基(共3次)目的罗马为了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结果罗马胜古希腊雅典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发展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
∆希腊早期文明是爱琴文明,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
斯巴达尚武,施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古罗马(大秦)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在意大利半岛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掌权,成为实际的皇帝,建立罗马帝国4、古代科技文化文字文字使用者书写方法年代代表意义象形文字埃及人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公元前3000年左右罗塞塔石碑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用芦秆或木棒写在湿软的泥版上与象形文字同时(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补充:1.腓尼基文→希腊文→拉丁文→欧洲字母2.中国的甲骨文(商朝)是象形文字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宗教名称时间创始人地区教义经典节日佛教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古代印度众生平等,忍耐服从金刚经浴佛节基督教1世纪耶稣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圣经圣诞节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阿拉伯地区唯一的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古兰经开斋节德是真主的使者共同特点: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学家代表人物国别成就(地位)阿基米德古希腊杠杆定律&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文学戏剧作品作者价值《荷马史诗》荷马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拉伯人研究阿拉伯社会的重要资料建筑名称建筑类型及地位地点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沙特阿拉伯麦加法国巴黎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天主教堂,“石头的交响乐”∆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考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开始的标志: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3)1649年,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 担任“护国主”(4)结束:1688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 x制统治。
(5)《权利法案》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 机构:英国议会。
意义:《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6)意义:见课本。
考点二、美国的诞生(1)独立战争的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775年4月。
来克星顿的枪声, 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5月, 北美召开大陆会议, 决定组建军队同英国军队战斗,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时间), 大陆会议(机构)发表了《独立宣言》, 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意义)。
(4)1777年, 在萨拉托加战役中, 美军打败英军, 迫使英军五千多人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3年, 英国存认美国独立。
(5)1787年, 美国制定了宪法,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6)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这场战争同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考点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 掀起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 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上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蒙古帝国的兴衰、明朝的兴起与发展、明清社会的变革、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中国古代的商业与海外贸易、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 中国古代文明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文化等)3.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学说(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2. 中世纪欧洲1.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 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特点3. 中世纪欧洲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3.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1.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扩张2.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3. 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和世界的影响4. 蒙古帝国的兴衰1. 成吉思汗的统一和征服2. 蒙古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 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张和文化交流4. 蒙古帝国的衰落和原因5. 明朝的兴起与发展1. 明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 明朝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成就3. 明朝的海外航海活动和对外交往6. 明清社会的变革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 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 明清时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7.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1.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手工业技术8.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海外贸易1.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和商业技术2. 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和丝绸之路9.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1.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科技成就2.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10.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2. 中国古代的民族冲突和民族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2007-06-14 21:21一、填空题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 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3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后来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从此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5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
6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7 公元前1046年,周军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8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9 著名的商朝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10 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1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12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通过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1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4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5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16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7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8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商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9 相传夏朝时期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0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1 战国末期楚国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武写的《孙子兵法》。
23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4 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5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6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27 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的铜钱多的用不完,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28 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29 汉武帝派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0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1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东汉张衡制造了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3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
前者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
后者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他的创始人一是张陵。
35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6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7 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38 266年,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39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40 南朝的祖冲之时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41 北朝的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42 东晋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书圣”。
43 东晋的顾恺之一生创作的画很多,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44 北朝时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艺术。
45 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算一算,它持续了14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210年;东汉公元25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它持续了195年。
46 56年是1世纪50年代;125年是2世纪20年代;1311年是14世纪初;1994年是20世纪90年代,又叫20世纪末。
47 从考古资料上看,无锡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48吴国的开创者是泰伯,发祥地是无锡梅里。
49 无锡地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50 唐代无锡县令敬澄在惠山开凿了惠山泉,陆羽的《茶经》品评它为天下第二泉。
51无锡东林书院的著名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连线搭配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贫富悬殊特别明显半坡遗址山东泰安干栏式房屋大汶口遗址浙江余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四、填表题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代表作儒家孔子仁爱《论语》道家老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道德经》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法家韩非提倡法治《韩非子》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五、列举题1、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三次以上)答: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383年,淝水之战。
2、无锡的土特产(8个):答:无锡水蜜桃、清水面筋、大浮杨梅、马山芋头、太湖白鱼、惠山蚕豆、金刚肚脐、雪浪贡茶六、材料分析题:1、“伐无道;诛暴秦”。
请回答:①材料所述的秦“无道”,有哪些具体表现?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②先后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的分别是哪些人?答: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③结果如何?答:秦朝被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2、“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请回答:①上述局面出现在历史上的哪一个事件之后? 答:昭君出塞②这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答:汉元帝③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的趋势是什么?答:我国民族关系友好交流占主导,民族融合是主流。
七、问答题1、P79页动脑筋;2、P112页动脑筋;3、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打造今天的“丝绸之路”,请提出你自己的设想。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华夏之祖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黄帝——→人文初祖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朝代暴君亡国之君夏朝夏桀夏桀商朝纣纣西周周厉王周幽王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
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青铜器铸造情况原始社会晚期出现青铜器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西周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骚:忧愁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