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定西市中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年定西市中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年定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9分)(1)(3分)chēng diān hún(2)(4分)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颇负盛名(两个错别字2分,书写2分)(3)(2分)C2.(2分)C3.(2分)A4.(4分)(1)(2分)该同学明白了两个道理: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

要善于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

(2)(2分)针对人物、情节、环境等谈自己的认识即可。

示例1:关云长看重兄弟义气而千古流芳,吕布不讲信义而遭人唾弃。

所以做人要讲信义。

示例2:黛玉教香菱做诗时说,诗的立意是最要紧的,不能因词而害意。

我想,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要把立意放在第一位考虑。

5.(2分)机动车、燃煤、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是我国东部和南部一些城市(或:大中型城市)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6.(共6分,每空1分)(1)举杯邀明月(2)盖竹柏影也(3)八百里分麾下炙(4)思而不学则殆(5)谁家新燕啄春泥绝胜烟柳满皇都(错填、漏填该空不得分)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0分)7.(2分)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8.(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

(2分)(2)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

(意思对即可)(2分)9.(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赞同。

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

描写环境的黑暗为下文月亮的皎洁明亮作铺垫。

示例2:不赞同。

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10.(2分)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意思对即可)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7)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7)

(2)章文心用“时间存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小说第 3 段,介绍了史力工作后的哪些情况?请简要概括。(4 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 分)
(2)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 分) 5 月 18 日,北京市 152 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
习。这些 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 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5)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火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8~9 题。(5 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实只要史力到管委会说明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就可以了。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
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
三度寒暑过去了。史力在先生的指导下,将当年的硕士论文,扩展成近二十万字的专著,
由先生推荐出版了。先生又写了推荐信,让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
告诉他:“你一边上课,一边考博士,只要肯下功夫,是可以留校的。”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21)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21)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

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因,是炎黄子孙智惠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了解汉字文化,领悟汉字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每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词的责任。

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因:责: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分)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

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演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

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改①:修改②:3.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4分)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

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

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

这正是他的眼睛。

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①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保尔认为她现在有什么缺点?答:②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答: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必答题: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②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2015青海省乐都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146-6438

2015青海省乐都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146-6438

2015青海省乐都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3分)1.小明在历史考试前准备夹带作弊。

你该怎样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7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聒.燥(guō)干涸.(hé)湍.急(tuān)拈.轻怕重(zhān)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éng)相型见绌.(chù)C.馈.赠(guì)凹.凸(āo)诘.责(jié)含清脉脉.(mò)D.瞥.见(piē)栅.栏(zhà)剽.悍(piāo)不卑不亢.(kà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

B.毋庸置疑....,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

C.人们都喜欢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他时,李小文院士却充耳不闻....,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2015年各地中考试题2015年各地中考试题2015遵义卷答案

2015年各地中考试题2015年各地中考试题2015遵义卷答案

遵义市2015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一致考试语文试题参照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累积与运用(30 分)1.( 4分)斓萦豁惬(每个字1 分)2.( 10 分)①著我旧时裳②萧关逢候骑③兵戈零落周围星④绿杨阴里白沙堤⑤别是一番味道在心头⑥无案牍之劳形⑦看红装素裹格外妖娆⑧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每空 1 分,加字、错字、漏字不给分)3.( 4分)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琊也(每空 1 分,加字、错字、漏字不给分)4.( 4分)①《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保尔(保尔 . 柯察金)②为了革命救朱赫来而侵袭押解兵。

5.( 4分)?,,;6.( 4 分)示例:稻谷,就交给勤奋的农民去栽种吧;环境,就交给文明的市民去保护吧。

二、阅读( 50 分)(一)傍晚断想(12 分)7.(3分)本文经过写久居城市的“我”傍晚回乡时的所见所想,( 1 分)表达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嫌弃,( 1 分)抒发了“我”对故土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 1 分)8.(3分)风景宜人、安静、和睦、温馨。

(每一点 1 分,写出随意三点即可)9.(3分)虚实联合,( 1 分)使文章内容更充分详细,( 1 分)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沉感情。

( 1 分)10.( 3 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彩霞的灵魂与明丽,从而写出了故土傍晚的漂亮。

( 2 分)(二)太阳能飞机(12 分)11.( 3 分)①翼展大、重量轻、空间小;②连续飞翔时间长;③燃油、保护和维修成本低;④巡航速度广泛较慢。

(每点1 分,随意三点即可)12. ( 3 分)①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十分有限;②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变率还比较低。

(答到1点2分,两点 3分)13.( 3 分)作比较。

( 1 分)用惯例飞机中升阻比最高的美国“全世界鹰”无人机与太阳能飞机比较,突出重申了太阳能飞机大展弦比机翼的作用。

( 2 分)14.( 3 分)“只有”一词说了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特别的薄,更能表现它在国际上的当先地位,也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和严实性。

2015年中考试卷语文答案

2015年中考试卷语文答案

语文正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30分)1. B(2分)(A项“迸”读 bèng C项“胚”读pēi D项“辙”读zhé )2. A(2分) (B项“消”应为“销”;C项“纶”应为“伦”;D项“夹”应为“浃”)3. C(2分)4. B(2分)5. D(2分)6. (1)名人传 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评分标准:3分。

每空1分,字错不给分。

(2)①他们都经历了苦难和坎坷的一生;②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③都创造了不朽的杰作。

评分标准:3分。

意近即可,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两点给3分。

7. (1)赛舟(吃粽)念亲人评分标准:2分。

每空1分。

所填内容与节日内涵相符,字数一致,意近即可。

(2)①制作宣传画、标语等,张贴在社区(村)公示栏等显眼位置,提醒大家小心烛火,保护森林,文明祭扫。

②利用网络、广播,推荐新式的文明祭扫方式,如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

评分标准:2分。

每项1分。

要求措施具体适用,表述清晰。

(3)劝大妈:大妈,你们好!跳广场舞娱乐又健身,本是好事。

但影响到别人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好。

所以,请你们把音量调小点,好吗?劝张大爷:张大爷,您好!孙女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让你情绪不好,可以理解。

我会劝大妈们把音量调小些的。

同在一个社区,大家互相谅解一下,好吗?评分标准:2分。

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

要求有称谓,委婉得体,劝说目的表述明确。

否则酌情扣分。

8.古诗文默写(1)悠然见南山(2)几处早莺争暖树(3)我言秋日胜春朝(4)天涯若比邻(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评分标准:8分,每空1分。

错字、漏字、加字均不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24分)9.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励的战斗场面。

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评分标准:4分。

每问2分,意近即可。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

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①。

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

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②,蔷薇盛开,人语不传。

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

(节选自赵垣《云阳洞北小港记》)【注释】①凉樾低荫:树荫低垂,十分凉爽。

樾,树荫。

②解箨(tuò):脱壳。

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__澈:(2)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___ 北: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如鸣珮环,心乐之港之上芳树丛生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安陵君其许寡人D. 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4.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说说【甲】文第④段为何要描写清冷幽寂的环境?15. 【甲】文中直接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乙】文中“池如镜,如奁初启然"写出了池水______的特点。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6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我愿为沙漠滋养一方绿洲 【解析】本道题要注意通读语段,语段写的是奉献精神,要注意紧扣这一点来补写,运用比喻修辞,选取合 适的喻体。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例如: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愿为冬天装扮一片圣洁。 【考点】仿写语句。 10.【答案】修改 1:对老师的称呼应顶格写。 修改 2:用语不得体,去掉“必须”。 修改 3:落款中时间应在姓名的下方。 【解析】此题解答,可结合应用文的常见格式回答,然后再看用语是不是得体。如本文中“必须”一词,带 有强迫的意思,显然不得体;“时间”应是落款的一部分居于右下角名字之下。 【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1.【答案】(1)青海省跟其它各地一样,民俗的弱化与消失,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关注于商业 活动,而对民俗有所忽视;再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许多省外文化,甚至国外文化浸入,使得当地的 民俗文化谈化。 (2)中秋甩响鞭;土族水泼娶亲客。 【解析】(1)解答此题可先阅读短文了解大意,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展开联想作答。 (2)解答此题,可结合平时的积累作答,注意语言简洁,主题鲜明。 【考点】阅读题,课外知识积累题。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 12.【答案】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是用典。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 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 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 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 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 23 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 世的心情。 【考点】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 13.【答案】由被贬的愤懑、惆怅、忧伤,到遇到朋友后的豁达、乐观。(意思对即可,但必须答出情感变化) 【解析】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1.【答案】爸爸,您虽然喝得不多,但喝酒了就不能驾车,因为酒后驾车很不安全,再说,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严禁酒后驾车,您不是常教导我们要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吗?【解析】劝诫对象是爸爸,所以语言要得体,再是要针对酒后驾车这一现象作答。

【考点】情景对话。

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答案】C【解析】强聒(g uō)不舍,商酌(zhuó)。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对多音字和形近字的积累。

【考点】多音字、开近字的读音。

3.【答案】D【解析】A.猝然长世—猝然长逝,水波嶙嶙—水波粼粼;B.马革果尸—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妇孺皆知;C.气息淹淹—气息奄奄,因地治宜—因地制宜。

【考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正确书写。

4.【答案】B【解析】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此处望文生义。

A.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C.叹为观止:赞美事物好到极点。

D.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词语的意思和适用范围、适用对象。

【考点】语言的运用。

5.【答案】C【解析】A.两面对一面,可在“取得”之前加“能否”;B.介词滥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将“通过”或“使”删去;D.可删去“当务之急”。

【考点】病句的辨析。

6.【答案】D【解析】铁扇公主不借给孙悟空芭蕉扇的原因是孙悟空收服了红孩儿,她怀恨在心。

【考点】对文学名著的把握。

7.【答案】(1)潮平两岸阔(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4)帘卷西风(5)必先苦其心志(6)马上相逢无纸笔(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示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解析】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8.【答案】A【解析】语段是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确定说明的对象,即第③句,然后按时间顺序从整体上介绍卢沟桥的情况,⑥①④介绍卢沟桥的修建;⑦介绍它的属性;②⑤⑧具体介绍它的规模、结构等。

【考点】句子的排序。

9.【答案】示例: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愿为冬天装扮一片圣洁假如我是一泓清泉我愿为沙漠滋养一方绿洲【解析】本道题要注意通读语段,语段写的是奉献精神,要注意紧扣这一点来补写,运用比喻修辞,选取合适的喻体。

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

例如: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愿为冬天装扮一片圣洁。

【考点】仿写语句。

10.【答案】修改1:对老师的称呼应顶格写。

修改2:用语不得体,去掉“必须”。

修改3:落款中时间应在姓名的下方。

【解析】此题解答,可结合应用文的常见格式回答,然后再看用语是不是得体。

如本文中“必须”一词,带有强迫的意思,显然不得体;“时间”应是落款的一部分居于右下角名字之下。

【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11.【答案】(1)青海省跟其它各地一样,民俗的弱化与消失,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关注于商业活动,而对民俗有所忽视;再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许多省外文化,甚至国外文化浸入,使得当地的民俗文化谈化。

(2)中秋甩响鞭;土族水泼娶亲客。

【解析】(1)解答此题可先阅读短文了解大意,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展开联想作答。

(2)解答此题,可结合平时的积累作答,注意语言简洁,主题鲜明。

【考点】阅读题,课外知识积累题。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2.【答案】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写作手法是用典。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考点】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

13.【答案】由被贬的愤懑、惆怅、忧伤,到遇到朋友后的豁达、乐观。

(意思对即可,但必须答出情感变化)【解析】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考点】对是人情感变化的分析。

14.【答案】B【解析】题干与B项中的“之”是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

A.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助词,的;D.代词,“这件事”。

解答此类试题,要准确把握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及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才能准确作答。

【考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15.【考点】(1)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2)类(3)生枝蔓或长枝蔓(4)应当【解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②句意为:有良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一类的。

属,类。

③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生枝蔓或长枝蔓。

④句意为:应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考点】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16.【答案】(1)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2)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解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初,刚刚。

故译为: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句中重点词有:鲜,很少。

故译为: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考点】翻译语句的能力。

17.【答案】示例:(下联)周敦颐借莲花言高洁之志(或:周敦颐托莲花抒坚贞之气)【解析】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

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根据《爱莲说》的主旨和内容可作对如下:周敦颐借莲花言高洁之志。

【考点】对对联的能力。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18.【答案】一个智力受损的小男孩把老师给他评为优的作文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妈妈深受感动的故事。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

综合本文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最高分的作文献给了自己的妈妈作为生日礼物。

示例:一个智力受损的小男孩把老师给他评为优的作文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妈妈,他的妈妈深受感动,流出了两行甜甜的热泪。

【考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

19.【答案】示例:修辞方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小男孩尽管智力受损,但他内心依然美丽的品质。

内容及结构方面: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中小男孩将自己的优秀作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让妈妈深受感动的情节,突出了小男孩美丽的心灵。

(答案不唯一,任选一方面作答,只要突出主题,语言连贯即可)【解析】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示例:修辞方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小男孩尽管智力受损,但他内心依然美丽的品质。

内容及结构方面: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中小男孩将自己的优秀作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让妈妈深受感动的情节,突出了小男孩美丽的心灵。

【考点】对句子赏析的考查。

20.【答案】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活动描写)。

(答出一个即可)作用:表现出妈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激动、欣慰的情感,也从侧面烘托出小男孩对妈妈的爱以及他美丽的心灵。

(只要切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解析】细节描写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这里的动作描写,是为了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妈妈的欣慰和对孩子的爱。

示例:细节描写;作用:表现出妈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激动、欣慰的情感,也从侧面烘托出小男孩对妈妈的爱以及他美丽的心灵。

【考点】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

21.【答案】示例:无论身体残疾还是智力受损,只要有爱,生活总会越来越美好。

(答案不唯一,内容积极向上、心态阳光、语言流畅即可)【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感悟即可。

示例:无论身体残疾还是智力受损,只要有爱,生活总会越来越美好。

【考点】感悟启示。

22.【答案】中心论点:善言也是一种美德(或: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解析】一般情况下,一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会在题目点出或第一段提出或最后一段总结得出。

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考点】中心论点的筛选能力。

23.【答案】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①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②善言也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③善言还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成功。

【解析】细读文本,根据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首句可回答本题。

【考点】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

24.【答案】举例论证。

跛脚男孩的故事具体而充分地证明了“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解析】细读第二段可知,本段中有一个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

这种论证方法一般是为了具体有力地证明某种观点。

联系具体语境可分析其作用。

【考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25.【答案】示例:善言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而善良的内心,他人也可能因一句善言而从此发生改变。

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口出善言,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份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