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贸易概述

合集下载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一、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扩大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参与。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国际技术贸易总额达到7461.6亿元,同比增长7.5%,比2024年增长了30%。

二、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因素分析
(1)政府政策
政府支持是推动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完善商品价格体系,开拓国际市场,引入外资,调整中国的制造业结构等政策,都对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提供了支持。

2024年,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行业结构更加现代化,企业结构更加精细化,去产能结构性不断推进,这也有助于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

(3)市场开放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开放,在推进全球供应链重组、完善全球价值分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

4.技术出口的鼓励政策 (1)出口退税政策 指产品出口后,按有关规定退还已征 收的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2)外贸经营权政策 国家外经贸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授予企 业在一定经营范围进出口业务的权利。 (3)扶植机电产品出口的金融政策
(三)我国技术出口的主要程序 1.提交拟出口技术项目的申请 2.审批拟出口技术 3.对外开展商务活动 4.技术出口合同审批 5.履行合同
一、中国的技术引进 二、中国的技术出口
一、中国的技术引进
(一)中国技术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的第一阶段(1950-1978) 2.技术引进的第二阶段(1979-1998) 3.技术引进的第三个阶段(1999年至今)
(二)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引进结构不合理 2.过度重复引进仍然未能根本杜绝 3.消化创新不足 4.技术管理与技术市场机制上的缺失 5.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四)专有技术与专利技术 1.法律地位不同:不需要申请、法律程序授权 2.表达形式不同:文字图纸或者无形知识、必须 公开的书面说明 3.存在的时间不同:无时间限制、时效性 4.技术内容的范围不同: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目的 的技术外,还包括商业、管理等有助于工业发 展的技术/ 世界各国都对专利技术的领域做了 限定,即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申请专利。另外, 一般专利中,只是容易被窃取的技术部分,而 核心技术不申请专利。
2.技术出口的管理 (1)技术出口的管理类型 项目管理、商务管理、合同管理、外汇管理 (2)技术出口的管理机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 部 3.技术出口许可证 国家签发出口商品许可证的机关是商务部。对 于一般商品,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实行分级管 理原则。外经贸部许可证事务局、外经贸部驻 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地外经贸厅(委、局) 是外经贸部授权的出口许可证发证机关,分别 在其授权的发证商品范围内签发许可证。

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研究

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研究
2006年3月 科杖任济市场
我 技 贸 的展 究 国术 易发 研
曹考(中南民 族大学经济学院 430074)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 以及技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促进 了国际技 术贸易的飞速发展, 世界技术贸易额的年平均 增长率高达巧% ,大大超过一般商品贸易年增 长率3.3%的发展速度。就中国国际技术贸易
内容。 一
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主要因 素。随着科学技术向深度、 广度发展和技术寿 命周期的缩短, 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将 日 益激 烈,科研成果形成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因此, 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国际分工和高技术领域的 国际合作,广泛吸收别国先进技术已成为各国 的共同选择。 2、国际技术贸易水平 日 趋高级化。从国 际技术贸易的结构变化趋势来看, 技术贸易水 平日 趋高级化,国际技术交流和转让越来越集 中在高中层次技术上。在高中层次的国际技术 贸易方面,以专利、商标、专门知识、技术诀 窍、咨询服务等为买卖对象的软件贸易大量增 加, 而以成套设备、 器材和成套工程为买卖对 象硬件贸易相对减少。以计算机软件为例, 美 国软件出口 额1980年仅为7亿美元,1990年达
的发展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
技术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
关键词: 国际 技术贸易技术引进技术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技术贸易 已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 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对外技术贸易 得到很快发展,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
当代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概况 1、国际技术贸易迅猛发展。60年代以来,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飞快,其贸易额平均每年翻 一番以上,远高于一般商品贸易的发展速度。 据联合国统计,1965年国际技术贸易额约为25

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x
一、总体介绍
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的国际传播有了很大的发展。

技术贸易是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二、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
(一)我国技术贸易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通过技术贸易,我国获得的技术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技术贸易国家之一,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二)我国技术贸易的出口价值进一步增加。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技术贸易的出口价值进一步增加,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2017年的技术贸易出口价值达到1.3万亿元,出口额达到1.2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5%。

三、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作用
(一)技术贸易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技术贸易为我国技术引进和实施提供了渠道,有助于推进技术发展和进步,从而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二)技术贸易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它是全球最大的技术贸易国家之一。


过技术贸易,我国逐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技术贸易是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面讨论可以看出,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且技术贸易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国民经济水平,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

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

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首先,从技术领域来看,中国技术贸易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

其中,信息技术是中国技术贸易的主导领域之一、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在全球有着重要地位,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量居全球首位。

此外,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等也是中国技术贸易的重要内容。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中国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始涌向国际市场。

其次,从主要贸易产品来看,中国技术贸易的进出口产品主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电气机械和器材、化工产品等。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电子产品是中国技术贸易的两大主导产品。

中国的手机、电视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中国技术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和仪器仪表也是中国技术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

中国在这些领域具备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品牌优势。

最后,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中国技术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

中国的技术贸易主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展开,其中美国、欧盟、日本是中国的重要技术贸易伙伴。

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合作、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亚洲、非洲等地的技术贸易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在技术领域、主要贸易产品和主要贸易伙伴等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技术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随着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技术贸易有望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加强与各国的技术合作,推动技术交流和技术转让,也是中国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况
一、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贸易利用技术外溢、技术转让、引进合作、技术开发等手段,使各国之间能够在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向快速发展路径迈进的重要技术和经济手段。

我国是一个技术贸易较大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技术贸易不断扩大,从2023年的1460亿美元上升到2023年的2078亿美元,而2023年的技术贸易收入预计为2500亿美元,其中国外技术贸易超出1000亿美元,实现突破,占技术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50%,技术贸易在我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当前已达到30%左右,成为外贸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我国在开展国际技术贸易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贸易技术偏低:我国技术贸易的产品多以中低端服务和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技术的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进出口的技术多偏于模仿和替代型,技术创新大多仍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

2、技术贸易模式单一:我国技术贸易结构单一,以技术服务及许可流动为主,其他形式的贸易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技术交流和技术。

结合所学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相关知识梳理总结我国国际服务

结合所学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相关知识梳理总结我国国际服务

结合所学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相关知识梳理总结我国国际服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之一,国际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首先,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多样化。

目前,中国在旅游服务、教育服务、信息服务、建筑工程设计服务、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都具有竞争力,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数字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便利化。

中国致力于提供更加开放和便利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国际服务机构和企业入驻。

例如,中国设立了自贸试验区,为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政策措施。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的合作机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合作协议。

再次,中国不断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具有人力资源丰富、技术水平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

同时,中国还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促进服务贸易的双向流动,实现互利共赢。

最后,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制定。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并积极参与服务贸易的谈判和协商,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服务贸易规则。

此外,中国还倡导开展多边和区域服务贸易合作,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规则和开展合作,提升整体服务贸易水平。

总而言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多元化、便利化和竞争力提升的趋势。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政策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技术贸易概述(PPT 49页)

中国技术贸易概述(PPT 49页)
对其他成员的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 于提供给本国国民的待遇,但《巴黎公 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 及《华盛顿公约》另有规定的可以例外 。
2020/7/4
• (2)最惠国待遇原则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一个世贸组织成员提供
给第三方国民的优惠、优待、特权或豁免,均应 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但这个原 则也有很多例外: ①来自有关司法协助或法律实施的国际协定的优 惠等,但这种优惠并非专门针对知识产权保护, 而是一般性的优惠。 ②来自《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的互惠性 保护。 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未规定的表演 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传播媒体的权利。 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前已有的 优惠等。
2020/7/4
3、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 专有技术:为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使用某一 特定的工艺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经验和技能。 专有技术的表现形式
2020/7/4
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之间的区别
• 专有技术是不受专利法保护的 • 专有技术是保密的 • 专有技术不象专利那样,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专有技术的保护期限,全取决于对它的保 密
2020/7/4
• 第三节
技术出口
• 一、技术出口发展概况
• 1、技术出口探索阶段(1980—1985年)
• 技术出口无计划、自发地进行
• 出口主要以新技术、新工艺等软件技术为主
• 以工业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国和地区
• 国家没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管理法规及相 应鼓励、扶植政策
• 技术出口额很小
2020/7/4
• 专有技术既可通过文字、图纸来体现,也可 能是人们头脑中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专利则 必得通过书面说明书来体现
• 专有技术的内容比专利的内容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许可贸易的分类 按其标的内容的不同划分
专利许可 商标许可 计算机软件许可 专有技术转让许可 根据其范围和权限划分 独占许可 排他许可 普通许可 可转让许可,又称分许可 互换许可,又称交叉许可
(二)许可合同的内容 许可合同,又称为许可协议(License Agreement),是指许可贸易的技 术供方为允许(许可)技术的受方有偿使用其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而与对 方签订的一种授权协议。
(二)商标权 商标权是商标的使用者依法申请并经主管部门核准所授予的专用
权利,受《商标法》的保护,经注册核准的商标,是商标所有人 的财产。
商标权的内容
使用权。只有商标注册人才被允许在核定的商品上使用注册的商 标,并取得合法利益。
禁止权。商标所有人可以依法禁止他人侵犯注册的商标,并有权 向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对侵犯注册商标人提起控告,要求停止 侵犯行为,并赔偿损失。
外观设计(Design)专利 指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色彩或其组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新设
计。
(二) 专利权的特点 独占性。也称专有性,指同一发明只能授予一次专利权,只有专利权 人才有权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
地域性。指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能在该国的领土范围内有效, 受到该国法律保护,而不受其他国家法律的保护。 时间性。专利权是一种有时间限制的权利,一般专利保护期为10-20 年,期限届满,权利即告终止。
专有技术(Know-how)又称技术秘密, 技术诀窍,是一种没有公开的 生产技术知识、经验以及技能和经营管理的方法,手段。
(一) 专有技术的特点 知识性。专有技术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是无形的,非物质的。 保密性。专有技术是不公开的。 实践性。专有技术必须是实用技术。 可传授性和可转让性。专有技术必须能以言传身教或以图纸、配
技术贸易的形式
一 、许可贸易 许可贸易(Licensing ),是指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所有人作为许可
方(licensor),通过与被许可方(licensee)(或引进方)签订许可合 同,将其所拥有的技术授予被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按照合同约定的 条件使用该项技术,制造或销售合同产品,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 额的技术使用费用的技术交易行为。
(三)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新颖性。是指所申请的专利在此之前,从未公开发表,公开使用,也 没有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更没有他人向专利局申请过。 创造性。也称先进性, 是指该项发明比现有技术先进。 实用性。是指该项发明必须能够应用于产业部门,并能取得显著的 效果。
二 、商标
商标(trade mark)通称为商品的“牌子”,指商品生产者或经 营者在其生产或销售的商品上所加的特定标记,商标可以用文字、 图形、字母、线条、数字或颜色等单独组成,也可以是以上几种 形式的组合。
中国技术贸易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第一节 技术贸易概述
一、技术贸易的概念 技术:指人类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
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 知识。如产品的制造方法、采用的工艺或提供的 服务、技术情报、设计、安装、维修、管理工厂 的专门知识及服务等。 技术转让: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 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 国际技术贸易: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一般按商 业条件进行的技术跨越国境的转让或技术使用许 可行为。
(一)商标的种类
按商标结构划分 文字商标 图形商标 组合商标 音响商标 气味商标
按商标使用者划分
商品商标 制造商标 商业商标 服务商标
按商标用途划分 营业商标 证明商标 等级商标
按商标享誉程度划分
普通商标 著名商标 驰名商标
按商标注册与否划分 注册商标 未注册商标
转让权。商标所有人有权将商标有偿或无偿转让给其他人,自己 完全放弃对注册商标所拥有的一切权利。
许可使用权。商标所有人有权将其已注册的商标有偿或无偿地许 可他人使用,自己仍保留法律所授予的一切权利。
继承权。商标权可以通过继承转移,这种转移必须在政府部门登 记并通过官方公报才有效。
商标权的取得
பைடு நூலகம்标权的取得,必须经过商标使用人申请、并经过商标主管部门 审查、核准注册,最后得到确认。各国确认商标权的原则主要有三 种:
共同条款 合同序文 关键词、定义条款 项目条款 合同价格和支付方式 技术资料交付条款 技术服务和培训 考核和验收 保证和索赔 其他条款
二、技术贸易的方式
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者许可(专利权和商标 权)
专有技术的许可 技术服务 技术合同 计算机软件使用权的许可
广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现权和其他科 技成果权。
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 工业产权是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统称。 一 、专利 专利(Patent)是政府主管机构授予发明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所
先注册原则。即商标权授予商标的最先注册人。
先使用原则。 即商标权属于商标的最先使用人。
无异议注册原则。商标权原则上属于先注册人,在商标注册后的规 定期限内,若有首先使用人提出异议,并提出了首先使用商标的证 明,则已办理的注册予以撤消,否则如果在此期间无异议,则商标权 属于先注册人。
三 、专有技术
方、资料等形式传授给他人。
(二) 专有技术与专利的区别
存在条件 实效性 地域性 保密性 表现形式 法律地位 技术要求 范围
专有技术
专利
保密
法律保护
无时间限制
有时间限制
无地域限制
有地域限制
内容保密
内容公开
可以书面,也可以其他方式 书面的
法律性质不确定
属于工业产权
实用性
新颖性 创造性和实用性
工业目的,商业和管理目的 工业目的
享有的一种专有权。 取得专利权的人称为专利权人,他在专利有效期内,享有对专利的实施、
交换、继承、转让和放弃的权利,并受到法律保护。 专利权人的义务 是将发明内容公开,按时交纳专利年费。
(一) 专利的类型
发明(Invention)专利 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Utility model)专利 指对物的形状、构造或其组合的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