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合集下载

精选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文【8篇】

精选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文【8篇】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文【精选8篇】在生活中,往往潜伏着一些诱惑的危险,它们就像一个幽灵,飘荡在我们的身边。

稍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如买彩票、吸毒品、当明星等各种诱惑,都会让我们走向歧途。

一些人就因为被诱惑上钩而后悔莫及。

但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因该沉着冷静,学会解决问题。

有一次,我与小伙伴们在公园里散步,一个强壮的中年人走过来,热切地跟我们打着招呼:“小朋友,你爸爸妈妈在那里呢,他们正在找你,快跟我过去吧!”我的心不禁一惊,脑海里浮现出了电视里人贩子拐卖孩子的事迹。

我在朝远方一看,爸爸妈妈不正在不远的地方好好的坐着吗?这其中定有阴谋,于是,我灵机一动,对那个叔叔说:“叔叔,不用了,我跟爸爸妈妈说好了,过一会儿再去找他们。

”叔叔转过头,无奈地走了,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还有一次,我在部队旁的小路上与朋友比赛跑,看谁先到家。

眼看只有几百米了,这时,一个大哥哥骑着摩托车向我们疾驶过来,在我们的身旁停下了车,问道:“小朋友,上车吧,我顺路搭你回去。

”“不用了,大哥哥,我们部队就在前面,我们自己走就可以了。

”看我们没答应,他便骑上车,向前继续驶去。

经过这两次经历,我深深地明白了遇事沉着冷静的道理是多么重要。

我们一定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星期六,爸爸妈妈把小军丢在家里,爸爸说:“什么人在外面敲门都不要开门知道吗?”小军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小军正在写作业,忽然小军听到敲门声,他走到门边问道:“谁呀!”门外一个人说道:“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小军站在椅子上面从门洞你看到是个叔叔,可小军不认识他。

小军想我该怎么办呢?小军想了想说道:“我不知道这门怎么开,因为我没钥匙。

”叔叔说:“你不开门我就撞了。

”小军假装害怕的说:“我这就去找钥匙”。

其实小军悄悄的跑到厕所去打110报警了。

小军小声的对电话里说:“警察叔叔我家门口有个可疑的男子他要撞开门闯进家来,你们快来吧!”过了一会儿警察就抓到那人了。

晚上小军把这些事情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夸他真聪明,小军说道:“我会保护我自己了。

第八课 第二课时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导学案

第八课 第二课时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导学案

第八课第二课时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2、知识目标。

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方法。

3、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2、学习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过程】
分组讨论探究:
1、你认为刘丽丽应该怎么办?
2、请你为小芳想想办法,怎样才能继续上学?请大家为小芳同学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
3、小苗在学校擦日光灯时,不小心摔伤,落下了残疾。

对此谁应该负责任?请你帮小苗想想办法,她怎样才能讨回公道?学生可以告老师吗?可以和学校打官司吗?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简要回答
1、因为一句玩笑,七年级学生刘某将赵某的眼睛打伤,并花掉医药费等1358元。

赵某的父母打算通过法律手段
为孩子讨回公道。

他们可以怎样做呢?
2、社会青年张某在学校附近拦住一位同学,强行向该同学索要50元"保护费"。

正巧你在此路过遇见此事,你会怎么做呢?
学习反思: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树立法律保护意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能力方面: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方面: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知道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了解诉讼的三种类型及适用范围;懂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教学重点]“善于斗争”。

[教学难点]“敢打官司”。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案例,查阅相关法律书籍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

我们在寻求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保护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保护,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探究新课一、求助有路(板书)(一)连连、说说阅读108-110页的内容,然后把下列法律服务、帮助机构的名称和主要作用用线连接起来:法律服务所证明合同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律师事务所援助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者公证处代写法律文书、出主意法律援助中心处理法律事务,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说一说: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非诉讼手段有哪些?课本108页案例中的小芳是通过哪种非诉讼手段,有效地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回答略)(二)想想屏幕展示案例:学生林林的父母离婚后,她与母亲一起生活。

但是妈妈由于工厂效益不好下岗了,生活很困难,爸爸从来不给林林生活费。

眼看着林林不能继续上学。

假如协商、调解都不能解决林林继续上学的问题,只有通过打官司来解决。

但是林林有下面几个问题没有解决,请你帮帮她,想一想,应该怎样帮她?(1)打官司必须写诉状,但是林林不会写,她该怎么办?(2)林林拿到诉状后却不知怎样打官司,她该怎么办?(3)林林迫切需要打官司,但因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打不起官司,她该怎么办?(回答略)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求助法律服务、帮助机构;可以通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以保障合法权益。

我们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文

我们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文

我们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文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中,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遇到
各式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会涉及到权益的冲突。

那么,我们该如
何灵活运用法律这把“利剑”来保护好自己呢?
首先得了解法律,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

就像咱们逛街,得先知道哪个商场卖啥,才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规,比如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些,能帮我们在遭遇问题时,立刻知道自个儿有哪些权益被侵犯了。

遇到问题,那也别怕事,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有的
人觉得跟人起争执,好像很麻烦,可你得知道,一味退让并不是解
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就应该及时向对方提出,
一味地忍让和妥协只会让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大。

勇敢地站出来为自
己说话,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当然啦,要懂得怎么维权。

咱们懵懵懂懂地上前去跟人理论,
可能会乱了方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遇事先冷静,分析形势,再决定是沟通协商还是走法律途径。

要是真到了要走法律程序
这步,也要找律师或者司法部门寻求帮助,别自个儿硬上。

另外,咱们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要做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

就像爬楼梯,得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往上走,别想着跳级、翻墙啥的。

法律就像那个楼梯,有规则、有限制,咱们都得遵守。

事儿说完了,但真正能够保护好自己,还得靠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努力。

多了解法律,勇敢面对问题,正确维权,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这样咱们才能真正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让咱们在法治社会中过上安心的日子。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素养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案例分析与实践
contents
目录
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CATALOGUE
01
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法律为公民提供维权途径,使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能够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勇于维权,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也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
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CATALOGUE
0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了解自己的权利是保护自己的基础,也是行使权利的前提。
了解自己的权利
05
总结词:了解消费者权益,维护自身利益
总结词
遵守劳动法规定,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者应了解《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在工作中如遇不公待遇,可依法维权。
某公司员工因长期加班导致身体不适,向公司提出调休申请。公司以生产任务紧张为由拒绝其申请。后该员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一切法律文件。
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的构成
法律体系的分类
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构成,各层次之间存在效力关系。
根据调整对象的不同,法律体系可以分为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三大领域。
03
02
01
包括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了解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和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
02
遵守法律法规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还能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社会信任度。

学生用法律保护自己案例(3篇)

学生用法律保护自己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学生在遇到权益受损时如何运用法律途径维权,以期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小王,一名16岁的高中生,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腿部骨折。

事发后,学校领导和小王父母就赔偿问题产生了分歧。

学校认为,小王在课间休息时间受伤,责任应由其本人承担;而小王父母则认为,学校有责任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针对此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2. 维权途径针对此案,小王及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1)与学校协商:首先,小王及其父母可以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说明事件经过,并提出自己的诉求。

(2)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协商不成,小王及其父母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3)提起诉讼:在协商和法律援助无果的情况下,小王及其父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案例结果经过一番努力,小王及其父母最终与学校达成和解,学校同意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此案的成功解决,得益于小王及其父母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四、启示1. 学生要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在面对权益受损时,学生要树立法律意识,主动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2.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同时,家长要积极与学校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3.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对于学生权益受损事件,学校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纠纷。

法治教案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治教案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治教案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当今社会,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保护自己的权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关事例,探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治教育的核心意义。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培养法治观念,使公民对法律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的法治素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使公民能够自觉遵纪守法,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依法维权,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一款电子产品,但在购买后不久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无法正常使用。

消费者感到失望和愤怒,但并不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合法权益,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者修理。

消费者可以向卖家提出书面申请,要求退换货或者进行维修,若卖家拒绝处理,则可以向相关主管机关投诉,并寻求法律援助。

在争议无法解决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媒体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消费者协会是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而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在消费者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咨询、投诉,并获得帮助和指导。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社交网络等方式发声,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舆论的支持,从而增加自己的议价能力和维权成功的可能性。

再者,消费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尤其是当涉及到较大金额的损失时。

法律援助是国家提供的一种法律服务,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自然人解决法律问题。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法律援助,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并得到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帮助,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案例(3篇)

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因缺乏法律知识而陷入困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系列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为广大公民提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二、案例一:房屋租赁纠纷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方将房屋出租给乙方,租赁期限为一年。

合同签订后,乙方入住。

然而,在租赁期满后,乙方未按时支付租金,甲方多次催讨无果。

此时,甲方意识到自己缺乏法律知识,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1. 法律知识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此案例中,乙方未按时支付租金,已构成违约。

2. 自我保护方法(1)收集证据:甲方在催讨租金过程中,应保留相关证据,如短信、通话记录、邮件等。

(2)咨询律师: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甲方可以咨询律师,了解诉讼程序和胜诉可能性。

(3)提起诉讼:在律师的指导下,甲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支付租金及违约金。

三、案例二:劳动争议丙丁双方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丙公司雇佣丁担任某职位。

然而,在丁入职后,公司以丁不符合岗位要求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丁不服,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于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 法律知识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两种有效途径 (方法) 1、非诉讼手段(P107)
(1)非诉讼手段的含义:通过向政府有 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 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 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 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 的有效手段。(省时、省力,避免不必要的浪 费)
D
A、人民法院
C、法律服务所
B、法律援助中心
D 、妇女联合会
5、以上案例,小芳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 手段是( )
A
A 、非诉讼手段 C 、道德批评手段
B 、 诉讼手段 D 、 舆论监督手段
6、俗称“民告官”的是(
A、刑事诉讼 C、民事诉讼
B

B、行政诉讼 D、诉讼
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行 为作斗争?
(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同侵权行 为作斗争。
(2)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 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
二、“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一观 点正确吗?为什么?
他人的事与己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 运用法律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 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 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 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一、求助有路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 就是法律。 2、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 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 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 3、还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 径(方法)
法 律 服 务 所
法律服务所—— 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 代写法律文书 帮助出主意 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 事”。因为,勇敢地状告侵权者, 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 可以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否则,不仅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 保证,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甲借给乙5000元钱,乙没有 按时归还。甲在多次索要下未果, 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 行为属于什么诉讼?
民事诉讼
甲借给乙5000元钱,乙没有 按时归还。甲在索要下未果,甲 把乙打成重伤,乙决定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这种行为属于什么 诉讼?
刑事诉讼(自诉案件)
陆先生在为自己创办的公司取名 时,以“资本家” 三字为公司冠名, 他的申请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驳 回。陆先生一纸诉状将上海市工商行 政管理局告上法庭。
A
A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B司法保护
D家庭保护
3、15岁的李云家丢了1000元钱,爸爸报 案到派出所。公安人员查明是李云所偷。公 安人员考虑到他年龄小,在处理中坚持“教 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此行为属于对 未成年的( )
B
A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B司法保护 D家庭保护
4、小芳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孩。父亲不幸 去世后,她跟着母亲在继父家生活,继父家还 有个小弟弟。小芳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 她上学,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 次哭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继父以家中 困难为由不让小芳上学。教材中的小芳找到下 列什么机关解决了上学问题( )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 回答法律问题 出主意,想办法,法律顾问 处理涉及法律的事物 打官司,出庭辩护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 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 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 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公证处
公证处——专门的证明机构。 依照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 关系、身份、学历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③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 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 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议一议:到法院打官司,是不光彩 的事吗? 到法院打官司的人,都是违法 的人吗?

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很多人往往有“家 丑不可外扬”的想法,觉得打官司是“丢 脸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诉讼是 维护公民自身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 最有效的手段,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权利。
该案属于什么诉讼案件? 行政诉讼
善 用 法 律 保 护 自 己
求助 有路
1、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2、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的常用手段
1、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 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敢打 官司 2、诉讼的三种类型
① 刑事诉讼 ② 民事诉讼 ③ 行政诉讼
① 找当事人协商解决
维 护 权 益 的 两 种 方 法 1、非诉讼手段 ② 找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2、诉讼手段
③ 用法律手段解决(打 官司、告状)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对 象是( )
B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公民 C、未满20周岁的公民 D、未满16周岁的公民
2、我国各级政府一方面建立各种博物馆、 纪念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影剧院等, 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另一方面法律明文规 定,营业性舞厅、酒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 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些措施属 于对未成年人的( )

2、诉讼手段
(P108)
(1)诉讼手段的含义:俗称打官司,是人民
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2)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 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合法 权益的最后屏障。
(3)诉讼手段分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 诉讼、行政诉讼。
① 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 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 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刑事 诉讼分两种: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②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 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 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小芳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孩。父亲不幸去世 后,她跟着母亲在继父家生活,继父家还有个 小弟弟。小芳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 学,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 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继父以家中困难 为由不让小芳上学。
小芳应该怎么办呢? 请你为小 芳出主意,使其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