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上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教案

湘教版九上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教案
湘教版九上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教案

课题: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基本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基本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初步识别8字型和A 字型相似图形.

3.能运用基本定理解决简单的相似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运用基本判定定理进行相似的判定.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回顾:

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若△ABC ∽△A′B′C′,则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即∠A =∠A′,∠B =∠B′,∠C =∠C′;AB A′B′

=BC B ′C′=CA C′A′

. 3.若AB ∶A′B′=k ,那么△A′B′C′∽△ABC 的相似比为1k

. 例如:AB ∶A′B′=2∶3,那么△ABC 和△A′B′C′的相似比为2∶3,而△A′B′C′∽△ABC 的相似比为3∶2.若AB ∶A′B′=1∶1,那么△ABC 和△A′B′C′的相似比是1∶1,△ABC 和△A′B′C′的关系是全等.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阅读教材P 77~P 78例1上面,完成下面的内容:

在△ABC 中,D 为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DE ,交AC 于点E.

问题(1):△ADE 与△ABC 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吗?

问题(2):分别度量△ADE 与△ABC 的边长,它们的边长是否对应成比例?

问题(3):△ADE 与△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移动DE 的位置,你的结论还成立吗?

解:(1)相等.

(2)成比例.

(3)△ADE ∽△ABC ,结论还成立.

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归纳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归纳: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例】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AB 与AC 边的中点,求证:△ADE 与△ABC 相似.

证明:∵D,E分别是△ABC的AB、AC边的中点,

∴DE∥BC,∴△ADE∽△ABC.

知识模块二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的应用

阅读教材P78例2,完成下面的变例:

【变例】已知:?ABCD,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若AB=6,BC=8,AE=2,求AF.

解:△AEF∽△BEC,△AEF∽△DCF,△BEC∽△DCF,AF=2.

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知识模块二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的应用

四、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K字型相似》教案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证明——K型相似(教案) 学校:茶陵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姓名:段中明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引入,了解“K型图”的特征与其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并掌握其中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利用“K型图”中两个三角的相似性解决一些计算、证明等简单问题; 3、在“K型图”变化的过程中经历图形动态思考,积累做“K型图”相似解 题的特点与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已知图形中观察关键特征——“K型”; 2、在非“K型”图形中画辅助线,得到“K型”图形; 3、在“K型”图的两个三角形中,探索其相似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完湘教版九上数学第三章图形的相似,复习完本章各知识点 后,进行一些思维拓展延伸,教师已引导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如 “A”字型、“X”字型、“母子”型、“双垂直”型等。结合中考试题探究“K型 图”相似这个问题,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寄语: 学生在老师的心里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老师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健康成 长,快乐学习! 二、复习与回顾: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条定理; 2.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A字型、反A字型、母子型、X型、蝴蝶型、双 垂直型…… 3.图形演变:双垂直型变三垂直型,三垂直型变K字型。 三、新课讲解: (一).呈现学习目标: (1).能利用k形图证明三角形相似; (2).能构造k形图解决相关问题 (3).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轻松一刻:(突出快乐学习) 同学们,这幅画美吗?看到这幅画我就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首小诗,一首富 有诗情画意的诗,哪位同学能把这首诗读出来吗? 对,是《小池》。它句句是诗,句句是画,描绘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 实又真切感人。今天我们边欣赏古诗边学习新课。下面我们跟着这首古诗走进今 天的例题探究。 (三).例题探究: 1.如图,在矩形ABCD中,E在AD上,EF⊥BE ,交CD于F,连结BF,已知AE=4, ED=2,AB=3则DF=__________ 2.在等边△ABC中,D为BC边上一点,E为AC边上一点,且∠ADE=60°,BD=2,CE=1, 则△ABC的边长为 .

沪教版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教案解析

相似三角形综合复习 一、基础知识 (一).比例 1.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ac b c b b a =?=2 (2)合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3)等比定理:)0.(≠+++=++++++?==n d b b a n d b m c a n m d c b a 3.黄金分割:如图,若AB PB PA ?=2,则点P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二)相似 1.定义:我们把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 2.相似多边形的特性:相似多边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5.三角形中位线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6.梯形的中位线定义:梯形两腰中点连线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性质: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 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如求河的宽度、求建筑物的高度等。 (三)位似: 位似: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是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位似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B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回顾: 1.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 答:基本定理以及判定定理1~3. 2.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河的宽度 阅读教材P91“动脑筋”和“做一做”,完成例1. 【例1】 如图,小芳家的落地窗(线段DE)与公路(直线PQ)互相平行,她每天做完作业后都会在点A处向窗外的公路 望去,小芳很想知道点A与公路之间的距离,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测出了邻家小彬在公路BC段上走过的时间为10秒,又测量出了点A到窗的距离是4米,且窗DE的长为3米,若小彬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2米/秒,请你帮助小芳计算出点A到公路的距离.

解:过点A 作AM ⊥BC ,垂足为M ,交DE 于点N.∵DE ∥BC ,∴∠3=∠4,∠1=∠2=90°,∴AN ⊥DE. 又∵∠DAE =∠BAC ,∴△ADE ∽△ABC ,∴DE BC =AN AM .根据题意,知BC =1.2×10=12(米).又∵AN =4米,DE =3米,∴312=4AM ,∴AM =16(米).∴点A 到公路的距离为16米. 知识模块二 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阅读教材P 92例题,完成下面的例2. 【例2】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如图,如果木杆EF 长2m ,它的影长FD 为3m ,测得OA 为201m ,求金字塔的高度BO.(太阳光线是互相平行的) 解:由题意,得2∶BO =3∶201,解得BO =134m .即金字塔的高度为134m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探索过程. 2、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能运用上述两个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与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及其应用. 2、例题的解答首先要选择用什么判定方法,然后利用方格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C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定理 ∵DE∥BC,∴△ADE∽△ABC (2)判定定理1: ∵∠A=∠A′,∠B=∠B′,∴ △ABC∽△A′B′C′ (3)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ACB =Rt ∠,CD ⊥AB ,∴△ABC ∽△ACD ∽△CDB 二、新课 1、合作学习: 下面我们来探究还可用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SAS ”、“SSS ”判定方法,三角形相似还有两个判定方法,即判定定理2和判定定理3. 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A ′B ′C ′和△ABC 中, ∠A ′=∠A ,A ′B ′∶AB =A ′C ′∶AC 求证:△A ′B ′C ′∽△ABC 定理的几何格式: ∵∠A =∠A ′ AB A ′B ′ =AC A ′C ′ ∴△ABC ∽△A ′B ′C ′ 3、例题讲解 例: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AD AB =AE AC 求证:DE ∥BC . 4、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几何格式 ∵AB A ′B ′ =AC A ′C ′ =BC B ′C ′ ∴△ABC ∽△A ′B ′C ′ 三、探究活动: 在有平行横线的练习薄上画一条线段AB ,使线段A ,B 恰好在两条平行线上,线段AB 就 A B C A ′ B ′ C ′ A B C D E A B C A ′ B ′ C ′

3.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湘教版教案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知道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会利用三角形两角分别相等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感受。 教学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判定;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关键是找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一边) 动脑筋:任意画△ABC 和△C B A ''',使∠A=∠A ',∠B=∠B ' . (1) ∠C =∠C '吗? (2) 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它们是否对应成比例? (3) 把你的结果与同学交流,你们的结论相同吗? D E

在△C B A '''的边B A ''上截取点D ,使D A '' = AB. 过点D 作DE ∥C B '',交C A ''于点E. 在△ABC 与△A 'DE 中, ∵∠A=∠A ',D A ''= AB ∠A 'DE=∠B '=∠B , ∴△ABC ≌△A 'DE 又 DE ∥B ′C ′, ∴△C B A '''≌△A 'DE ∴△ABC ∽△C B A ''' 由此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3:如图,在△ABC 中,∠C=90°.从点D 分别作边AB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 ,F ,DF 与AB 交于点H . 求证:△DEH ∽△BCA . 证明 ∵ ∠C=90°, DF ⊥BC ∴DF ∥AC. ∴ ∠BHF =∠A , ∴ ∠DHE =∠A.

2020-2021学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的推理过程。 2、能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的证明过程,学会将未知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感受学习这个定理的意义。 学情介绍 学生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判定预备定理的基础上,利用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主动建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应该难度不大。 内容分析 教材在安排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的基础上,引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这部分知识既是预备的继续,又为后继定理的引入作好了铺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证明。

难点: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你知道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请同学回答) 显然当满足 (1)对应角相等 (2)对应边成比例 这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如果△A ′B ′C ′∽△ ABC 那么必须满足: ∠A ′= ∠A, ∠ B ′=∠B, ∠ C ′=∠C 2、请同学们画图表示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 (同学们在纸上作图,并把画好的部分同学作业,通过展示台展示) B C B ′ ′ A AC C A BC C B AB B A ''=''=''

DE ∥BC △ADE ∽△ ABC 二、新课教学 课堂活动:(利用多媒体演示) 已知在△ABC 和△A ′B ′C ′中.∠A=∠A ′,∠ B=∠B ′。 求证:△ABC ∽△A ′B ′C ′ (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后,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答: ′ B ′ C ′ A B C D E E A B C A B C D E

九年级数学上册3.5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1(新版)湘教版

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长度)测量问题.(重点,难点) 2.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河宽测量等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你能根据图示说出他测量金字塔的原理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高度(长度)测量问题 【类型一】利用影长测量高度(长度) 如图所示,某同学身高(AB)是1.66m,测得他在地面上的影长(BC)为2.49m,如果这时操场上旗杆的影长为42.3m(BE),那么旗杆的高度(DE)是多少米? 解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ABC∽△DEB.然后得出比例式,最后求出结果. 解:∵AC∥DB(平行光),∴∠ACB=∠DBE,∵∠ABC=∠DEB=90°,∴△ABC∽△DEB,∴有 AB DE = BC BE ,DE= AB·BE BC =28.2m,即旗杆高度是28.2m. 方法总结: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对于都垂直于地面的两个物体来说,它们的影长之比等于它们的高度之比. 【类型二】利用标杆测量高度(长度)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小明用长为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和树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此时竹竿的底端与这一点相距6m,与树的底端相距15m,则树的高度为m. 解析:∵∠DOC=∠BOA,∠BAO=∠DCO=90°,∴△OBA∽△ODC,∴ BA CD = OA OC = OA OA+AC ,又∵AO=6m,BA=2m,AC=15m,∴DC= BA(OA+AC) OA =7m,故填7.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九上23.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教案

23.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本节内容是上科版《新时代数学》九上第24章《相似形》第二节《相似三角形判定》的第一节课.是在学习了第一节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并 具备了有关三角形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知识后,研究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 定理.一方面,该定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拓展;另一方面, 不仅可以直接用来证明有关三角形相似的问题,而且还是证明其他三种判定定理 的主要根据,所以有时也把它叫做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实验、猜想、证明、探索等能力,对掌握分析、比较、 类比、转化等思想有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边角. (2)、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猜想和归纳能力,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进行有关判断及计算,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实物演示和电化教学手段,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无穷. (2)、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探索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有关证明 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 一、课前准备 1、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4、相似多边形的定义 5、比例的性质 二、复习引入 (一)复习1、相似图形指的是什么? 2、什么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引入如图1,△ABC与△A’B’C’相似.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综合培优题

A B C P 九年级上培优五 1、如图RtΔABC中,∠ACB=90°,CD⊥AB与D,AC=6,BC=8,则 AB= ,CD= ,AD= ,BD= 第1题图第2题图 2、如图□ABCD中,EF∥AB,DE:DA=2:5,EF=4,则CD的长为。 3、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 , AB∥CD,AB=2米,CD=5米,点P到CD的距离是3米,则P到 AB的距离是米。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在河两岸分别有A、B两村,现测得A、B、D在一条直线 上,A、C、E在一条直线上,BC//DE,DE=90米,BC=70米,BD=20 米,则A、B两村间的距离为。 5、如图,AC⊥AB,BE⊥AB,AB=10,AC=2,用一块三角尺进行如下 操作:将直角顶点P在线段AB上滑动,一直角边始终经过点C, 另一直角边与BE相交于点D,若BD=8,则AP的长为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AD的中点,BF与AC交于点G, 则△BGC与四边形CGFD的面积之比是 7、如图,∠ADE=∠ACD=∠ABC,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对。 8、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BC),AC、BD交于点O,若 S S OAB25 6 = ?梯形ABCD 则△AOD与△BOC的周长之比为 第7题图第8题图 9、如图,D为△ABC的边AC上的一点,∠DBC=∠A,已知BC=2, △BCD与△ABC的面积的比是2:3, 则CD的长是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如图,已知AD∥BC,连结CD交AB于E,且AE∶EB=1∶3 EF∥BC交AC于F,S△ADE=2cm2,则S△BCE= ,S△AEF= . 11、如图,已知ΔABC中,AD为BC边中线,E为AD上一点, 且CE=CD,∠EAC=∠B,求证:ΔAEC∽ΔBDA, DC2=AD?AE 12、如图、在等边⊿ABC中,P为BC边的一点,D为AC上的一点, 且∠APD= ?0 6,BP=1,CD= 3 2 ,求⊿ABC的边长. 13、如图,∠ACB=∠ADC=90°,AC=6,AD=2.问当AB的长为 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14、如图,在⊿ABC中,∠ACB = ?0 6,点P是⊿ABC内的一点, 使得∠APB =∠BPC=∠CPA ,且PA=6,PB=8,求PC. 15、如图,在△ABC中,已知CD为边AB上的高,正方形EFGH的 四个顶点分别在△ABC上。求证: EF CD AB 1 1 1 =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新版)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3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新版)湘教 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判定定理,会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会准确的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三边成比例,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你有哪些方法? 方法1:通过定义(不常用); 方法2:通过平行线(条件特殊,使用起来有局限性); 方法3: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 习新知的欲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下面我们来探究还可用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1.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 “SAS ”判定方法,你能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到三角形相似的其它判定方法吗? 2.任意画△ABC 与△A ′B ′C ′,使∠A ′=∠A , =k.AB AC A B A C ='''' (1)分别度量∠B ′和∠B ,∠C ′和∠C 的大小,它们分别相等吗? (2)分别度量BC 和B ′C ′的长,它们的比等于k 吗? (3)改变∠A 或k 的大小,你的结论相同吗?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画图,并鼓励证明命题归纳结论. 【归纳结论】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知∠C=∠ F,AC=3.5cm,BC=2.5cm,DF=2.1cm,EF=1.5cm.求证:△ABC ∽△DEF. 证明:∵AC=3.5cm ,BC=2.5cm,DF=2.1cm, EF=1.5cm ,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数学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教案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 2、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提高运用“类比”思想的自觉性,提高推理能力. 【要点梳理】 要点一、相似三角形 在和中,如果 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 ∽.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读作“相似于”. 要点诠释: (1)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 ,则说明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B′,点C的 对应点是C′; (2)对于相似比,要注意顺序和对应的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 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当相似比为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判定方法(一):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判定方法(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判定方法(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 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4.判定方法(四):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 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相似三角形 例题1. 下列能够相似的一组三角形为( ). A.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B.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D.所有的一边和这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 【答案】C 【解析】A中只有一组直角相等,其他的角是否对应相等不可知; B中什么条件都不满足;D中只有一条对应边的比相等; C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由90°、45°、45°角组成的三角形,且对应边的比也相等. 答案选C. 【总结升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一定要满足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给出下列几何图形:①两个圆;②两个正方形;③两个矩形;④两个正六边形; ⑤两个等边三角形;⑥两个直角三角形;⑦两个菱形.其中,一定相似的有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④⑤. 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例题2. 如图所示,已知中,E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AB=3BE,DE与BC相交 于F,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比. 【答案与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AD∥BC,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初中数学试卷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______三角形一边的______和其他两边______,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对应边的_____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______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______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_____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在△ABC和△A′B′C′中,如果∠A=56°,∠B=28°,∠A′=56°,∠C′=28°,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6.在△ABC和△A'B′C′中,如果∠A=48°,∠C=102°,∠A′=48°,∠B′=30°,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7.在△ABC和△A'B′C′中,如果∠A=34°,AC=5cm,AB=4cm,∠A′=34°,A'C′=2cm,A′B ′=1.6cm,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8.在△ABC和△DEF中,如果AB=4,BC=3,AC=6;DE=2.4,EF=1.2,FD=1.6,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ABC的高AD,BE交于点F,则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对.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ABCD中,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AG与BD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此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对. 二、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不能判定△ABC∽△DAC的条件是( ) A.∠B=∠DAC B.∠BAC=∠ADC C.AC2=DC·BC D.AD2=BD·BC 第11题第12题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AD=6,E是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F,使△CBF∽△CDE,则BF的长是( )

湘教版九上数学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教案

湘教版九上数学第4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的相关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观察下列几组图形,探究其中规律. 试判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2个判定定理,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SSS”判定方法,你能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三角形相似的其他判定方法吗?

2.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求证:△A′B′C′∽△ABC.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证明.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P84例8. 2.在△ABC和△A′B′C′中,已知下列条件成立,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B=5,AC=3,∠A=45°, A′B′=10,A′C′=6,∠A′=45°; (2)∠A=38°,∠C=97°, ∠A′=38°,∠B′=45°; (3)AB=2,2,10 A′B′2,B′C′=1,A′C′5 解:(1)SAS,相似; (2)AA,相似; (3)SSS,相似.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边上的点,且 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 分析:先设参数,求出各边,证明三边成比例,即可证△ ADQ∽△QCP. 证明: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P是BC边上的点,且BP=3PC,∴ PC=a,∵Q是CD的中点,∴QC=QD=2a,AQ=5,5,而 21 42 QC a AD a ==,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 定定理》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相似图形。本节课是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两个三角形相似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直观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基础上,探索与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为后续学习通过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距离做好准备。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方法,探索得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并会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类比—猜想—探索—总结-应用”的活动过程,探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3、在活动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动手动脑和谐一致的习惯。

重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证明及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 难点: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探索和证明。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前几节,已学过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等知识,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初步体会了类比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已具备一定的合作与自主探索能力,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动手感知,合作交流,养成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中,创设直观形象,利于操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但需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有提高、拓展的机会。对学困生要有一定的展示平台,在难点的突破上,要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类比猜想 同学们:前面我们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请同学们口述一下? 我们探究相似三角形依然离不开组成三角形的元素边和角。本节课我们利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探究相似

湘教版九上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教案

课题: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基本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基本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初步识别8字型和A 字型相似图形. 3.能运用基本定理解决简单的相似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运用基本判定定理进行相似的判定.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回顾: 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若△ABC ∽△A′B′C′,则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即∠A =∠A′,∠B =∠B′,∠C =∠C′;AB A′B′ =BC B ′C′=CA C′A′ . 3.若AB ∶A′B′=k ,那么△A′B′C′∽△ABC 的相似比为1k . 例如:AB ∶A′B′=2∶3,那么△ABC 和△A′B′C′的相似比为2∶3,而△A′B′C′∽△ABC 的相似比为3∶2.若AB ∶A′B′=1∶1,那么△ABC 和△A′B′C′的相似比是1∶1,△ABC 和△A′B′C′的关系是全等.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 阅读教材P 77~P 78例1上面,完成下面的内容: 在△ABC 中,D 为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DE ,交AC 于点E. 问题(1):△ADE 与△ABC 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吗? 问题(2):分别度量△ADE 与△ABC 的边长,它们的边长是否对应成比例? 问题(3):△ADE 与△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移动DE 的位置,你的结论还成立吗? 解:(1)相等. (2)成比例. (3)△ADE ∽△ABC ,结论还成立. 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归纳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归纳: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例】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AB 与AC 边的中点,求证:△ADE 与△ABC 相似.

最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判定定理,会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会准确的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三边成比例,三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你有哪些方法? 方法1:通过定义 (不常用); 方法2:通过平行线(条件特殊,使用起来有局限性); 方法3:判定定理1,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下面我们来探究还可用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1.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类似于三角形全等的“SAS ”判定方法,你能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到三角形相似的其它判定方法吗? 2.任意画△ABC 与△A ′B ′C ′,使∠A ′=∠A , AB AC A B A C ='''' =k. (1)分别度量∠B ′和∠B ,∠C ′和∠C 的大小,它们分别相等吗? (2)分别度量BC 和B ′C ′的长,它们的比等于k 吗? (3)改变∠A 或k 的大小,你的结论相同吗?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画图,并鼓励证明命题归纳结论. 【归纳结论】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知∠C=∠

沪教版相似三角形教案及练习

相似三角形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 判定方法(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方法(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方法(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除了上述三种判定方法外,还有以下三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种方法一般不常用) (2)平行于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原三角形相似。(此知识常用,但用时需要证明) 三、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思路 1、有一对等角,找 :①、另一对等角 ②、 等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2、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找:①、夹角相等 ②、第三边也成比例 3、直角三角形,找一对锐角相等 4、等腰三角 形,找:①、顶角相等 ②、一对底角相等 ③、底和腰成比例 四、在做题过程中,某些图像出现的频率会比较高,所以我们要熟知这些常见的图形,并学会从习题中基本图形很快的寻找和发现相似: 1、平行线型: A ( 1 ) ( 2 ) (a )如图1,“A ” 型:即公共角的对边平行 (b) 如图2,“X ”型:对顶角的对边平行 2、斜交型:指公共角的对边不平行,即相交或延长线相交或对顶角所对的边延长线相交,其中再有一角相等,或其公共角(或对顶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基本图形常见如下: E D A B C C D E B A E C B D A B D C E B D C A

专题0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提高)(沪教版)

专题0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提高) 【目标导向】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 2、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提高运用“类比”思想的自觉性,提高推理能力. 【知识点精讲】 要点一、相似三角形 在和中,如果 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 ∽.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读作“相似于”. 要点诠释: (1)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 ,则说明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B′,点C的对 应点是C′; (2)对于相似比,要注意顺序和对应的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当相似比为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判定方法(一):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判定方法(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判定方法(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4.判定方法(四):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诠释: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要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

【精讲例题】 类型一、相似三角形 1. 判断对错: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2)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3)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注意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灵活运用. 【答案与解析】 (1).不一定相似,反例: 直角三角形只确定一个直角,其他的两对角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所以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2)不一定相似,反例: 等腰三角形中只有两边相等,而底边不固定.因此两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 对应成比例,两底边的比不一定等于对应腰的比,所以等腰三角形不一定 相似. (3) 一定相似. 因为等边三角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等于60度,所以两个等边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因此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总结升华】要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要同时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要说明不相似,则只要否定其中的一个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一对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B.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C.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相似D.两条邻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矩形相似 【答案】C. 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2016?兴化市校级二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AE=ED,DF=DC,连接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ABE∽△DEF;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的长.

湘教版九年级上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基础练习题

九上基础提高五 1、已知线段a 、b 有3 2 a b a b +=-,则a:b 为 2、如图,两个三角形相似,AD =2,AE =3,EC =1,则BD = .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ABCD 中,EF ∥AB ,DE:DA=2:5,EF=4,则CD 的长为 。 4、如图,电灯P 在横杆AB 的正上方,AB 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 ,AB ∥CD,AB=2米,CD=5米,点P 到CD 的距离是3米,则P 到AB 的距离是 米。 5、如图,在河两岸分别有A 、B 两村,现测得A 、B 、D 在一条直线上,A 、C 、E 在一条直线上,BC//DE ,DE=90米,BC=70米,BD=20米。则A 、B 两村间的距离为 。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6、如图,要使△ADB∽△ABC,还需要增添的条件是 _____ ____ 7、若△ABC ∽△'''C B A ,相似比为3∶2,则面积比为 , 若它们的周长差为40厘米,则△'''C B A 的周长为 厘米。 8、如图,在△ABC 中,CD ,AE 是三角形的两条高,写出图中所有 相似的三角形为 9、已知△ABC∽△A'B'C',S △ABC ∶S △A'B''C '=16∶9,AB=2,则 A'B'= ___ 10、已知△ABC ∽△A′B′C′,AD 和A′D′是对应角平分线,且AD=8 A′D′=3 ,则△ABC 与△A′B′C′对应高的比为 11、如图,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BE 、CD 交于点O , 则△ADE ∽△ ,相似比K 1= ; △ODE ∽△ ,相似比K 2= . 12、如图,△ADE ∽△ABC , 2 1 =BD AD ,△ABC 的面积为18, 则四边形BCED 的面积为 . 13、已知:如图,ABCD 中,2:1:=EB AE ,(1)求AEF ?与 CDF ? 的周长的比,(2)如果2 cm 6=?AEF S ,求CDF S ?. 14、如图,已知ΔABC 中,AD 为BC 边中线,E 为AD 上一点,且CE=CD, ∠EAC=∠B,求证:(1)ΔAEC ∽ΔBDA, (2) DC 2 =AD ?AE 15、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边 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填空:∠ABC= _________ °,BC= _________ ; (2)判断△ABC 与△DEC 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16、如图,∠ACB=∠ADC=90°,AC=6 ,AD=2.问当AB 的长为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17、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AD=80 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18、如图,在Rt ΔABC 中,∠ACB=90°,CD ⊥AB 于D ,AC=12,BC=9, 求AB 及BD 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