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六章亚洲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跨纬度最广的是南极洲)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原因是 1. 面积最大 2. 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4、东亚的国家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3、亚洲地形的特点:1.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 地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4、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5、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极大,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3.季风气候显著(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显著)。
6、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8、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9、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六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东亚(Dōng Yà)
东亚(Dōng Yà)还有哪些国家
蒙古 日本
朝鲜 韩国
北亚
中亚 东 亚 西亚
南 亚
东南亚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4、为什么说亚洲(yà zhōu)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大洲?
(1)人口数量约42亿, 占世界(shìjiè)人口总数的61%
(2)世界上人超过(chāoguò)1亿的 国家有11个,亚洲占了6个。
亚洲 你知道 世界陆地最高点的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呢?
珠穆朗玛峰 亚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最低点在哪里吗?在哪一个大洲呢? 死海 亚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亚洲(yà zhōu)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
一、东方 日出之 (Dōngfāng) 地
第四页,共三十七页。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yà zhōu)的地理位置
(1)绝大多数属于(shǔyú)发展中国家 (2)经济(jīngjì)高度发达的国家:日本 (3)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印度 (4)石油输出国家:卡塔尔、阿拉 伯联合酋长国 (5)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北亚地区(dìqū)
衣——毛皮
(máopí)
食——驯鹿(xùn lù)等肉 类
日本 生鱼片 (rì běn)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中国(zhōnɡ ɡuó) 唐装
印度 纱 (yìn dù) 丽
日本 和 (rì běn) 服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蒙古的“手把肉”
韩国(hán ɡuó)的“紫菜包饭 ”
印度 的建筑 (yìn dù)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俄罗斯民居(mín jū)
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初中 地理教学PPT课件】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分布是(C )
A.中国和俄罗斯 B.俄罗斯和加拿大
C.中国和印度 D.印度和美国
成 果 展 示 课堂跟踪反馈
4.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B.亚洲只有一小部分是发展中国家
C.亚洲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D.中国是发达国家
亚洲风采
阿
日
拉
本
伯
和
长
服
袍
衣
印 度 纱 丽
中 国 唐 装
亚洲风采
日本生鱼片
食
韩国料理
中国火锅
阿拉伯大饼
亚洲风采
高脚屋
住
堡垒房
窑洞
板房
亚洲风采
竹排
行
马车
高铁
客机
共建知识结构导图
地理位置 亚 洲
世界第一大洲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不
同
地
海陆位置
区
居
世界面积最大
民
生
活
人口最多
差
异
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至杰日 尼奥夫角
西经169°
西至巴巴角
善 归归 纳 巧 记 忆
东经26度
北纬80度
南纬10度
西经169度 围 东 三西 洋, 长, 连纬 两度 洲, 广, 两世 洲界 隔最 海大 望洲
慧
眼
识
北亚
图
中亚
西亚
东亚
亚洲地理分区
猜数一猜数
亚置大
亚 洲
洲体 地
共相关
理 分
分, 区
为你能
的 名
几说 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核心知识点汇总

7、亚洲的经济状况: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3)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面与欧洲相连;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4)边界:亚洲所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地形、河流:
(1)亚洲的主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9)亚洲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珠江和黑龙江;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萨尔温江、印度河和恒河;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自西向东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多样,最典型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核心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大致在东经26°向东至西经170°,跨经度约164度。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81°至南纬11°,跨的纬度约92度,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地势特地:中部高,四周低。地势特点决定河流的流向:呈放射性向四周分流。
(3)世界最高点:“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8844米)
(4)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5)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
(6)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7)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课件(新版)商务星球版

北纬81度
西经169度
东西长, 纬度广, 世界最 大洲
南纬11度
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北冰E洋 欧 洲A
亚洲
北D美洲
非B
太平F 洋
洲
印度洋 G
大C洋洲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 图 回 答: 濒临的海洋: 东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所邻的大洲: 西与 欧洲相接,西 南与 非洲 为邻, 东北与 北美洲相望,东南面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气候类型
观察思考
我们进 行纵贯 亚洲南 北的旅 行,沿 线依次 会遇到 什么气 候?
课堂练习一:课本第三页思考 •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亚洲的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 型复杂多样。
2.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 世界最大的大洋,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气候类型
连一下列连国家属于哪个地理分区4 ?
朝鲜 伊拉克 伊朗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吉尔吉斯斯坦
东亚 东南亚 中亚 南亚 西亚
三.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的人口(2010年)
世界人口? 亚洲人口?
70多亿
42亿
亚洲人口占世 界人口?
亚洲 61%
其他大洲 39%
印度
中国 日本
1.24
墨西哥
巴基 斯坦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考考你 你能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吗?
半球位置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思考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东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
纬度位置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 属于北温 带
A 北极圈
初中地理亚洲

第六章亚洲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邻印度洋。
3.经纬度位置:81°N-11°S(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6°E-170°W(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
(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
二、范围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欧洲分界线:“乌乌里大黑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三、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地理图册P9)
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七年级下 地理 商务星球版 第六章 亚洲《世界第一大洲》优质课件(第1课时)

经纬度位置:
纬度范围:81°N-11°S,跨寒、温、热带
经度范围:26°E-180°-170°W
(小结)
学以致用: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北美洲在世界的位置
1.读“北美洲在世界的位置” 图,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北半球、西半球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以致用: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 ●
北美洲在世界的位置
南美洲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P4活动: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比较项目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东半球
西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北半球
北半球
濒临的大洋
北冰洋、太平洋、 北冰洋、太平
印度洋
洋、大西洋
面积(万平方千米)
4 400
2 400
所跨的纬度范围
81°N~11°S 85°N~10°N
所跨的经度范围 26°E~170°W 180°~20°W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思考:亚洲主要位于哪两个半球?
地 理
2、海陆位置:
位 置
思考:亚洲与哪些大洋和大洲相邻? 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3、经纬度位置:
思考:估算亚洲所跨的纬度和经度范 围是多少?
1、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 东 半球。
2、经纬度位置: ● 亚洲四至点
2. 读右图,说出北美洲的经 纬度位置。
纬度范围:85°N-10°N 经度范围:20°W-180°
●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以致用: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3. 读右图,找出北美洲周围的 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 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 的海陆位置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课件(共34张PPT)

根据经纬度描述亚洲所在的半球位置,借助亚洲周边相邻的地理事物,描述 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 王国。他们具有精湛的航海技术,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 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 “Asu”,即“东方日出之地”。“Asia”是从腓尼基语“Asu”演化 而来,音译为“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东部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是纬度位 置的影响。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对比 (1)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 (2)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冬夏季风的成因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北风”为亚洲北部冬季盛行的偏北风。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跨经度360°。
北亚地区的交通工具为什么是狗拉雪橇?
北亚靠近北极圈,气候常年严寒,汽车在这里使用率不高,因此生活在这 里的人们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但为什么是用狗呢?原因有以下几 点:①狗的体重较轻,可以在雪面上飞快奔跑而不会陷下去;②狗的耐力 较好,可以长途奔跑;③狗的食物较易解决,因为气候的原因,当地植物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如何描述区域的地形特点 描述一个区域的地形特点,首先描述该区域以哪种地形为 主,其次是描述区域地形类型分布的方位,最后说明区域 的地势特点。
亚洲地势起伏大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东南亚岛屿区 又称马来群岛,包括大巽他、努沙登加拉(小巽他)、马鲁古
和菲律宾等群岛。地形高峻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大巽他群岛属海洋性 赤道多雨气候,因介于亚澳两大季风气候区之间,故亦兼有季风气候的特色,植被 有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两种类型。菲律宾群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主要为 热带雨林。
5.小亚细亚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区 小亚细亚高原是西南亚的一个半岛,
南北两侧具有边缘山地,周高中低,海拔约1 300 m;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内陆 高原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半岛中部主要为荒漠草原,图兹湖周围为半荒漠, 在安卡拉和锡瓦斯一带主要为草原,北部、西部和南部边缘因降水较多有森林分布。 亚美尼亚火山高原是以大阿勒火山为中心,由四条山岭汇合而成的山原地带,新期 火山活动非常剧烈,是一火山喷发的熔岩高原,具有垂直景观带结构。
型,可称为伊朗式气候。水系以内陆流域为主,盆地中有广大的荒漠。
2. 阿拉伯半岛区 阿拉伯半岛为亚洲最大的半岛,地形为平坦台地式高原,边 2.阿拉伯半岛区 为亚洲最大的半岛,地形为平坦台地式高原,边缘多以陡峭断 缘多以陡峭断崖临海,一般高度为1 200~2 500 m。气候属热带荒漠气候,高温少
崖临海,一般高度为1 200~2 500m。气候属热带荒漠气候,高温少雨,为世界最 雨,为世界最热地区之一,降水量多在100 mm以下。大部分为无流区,河流多属干 热地区之一,降水量多在100mm以下。大部分为无流区,河流多属干河,只有在降 河,只有在降雨后的短暂时期内有一定水量。荒漠面积广大,以利雅得为中心散布 雨后的短暂时期内有一定水量。荒漠面积广大,以利雅得为中心散布有许多绿洲。 有许多绿洲。
3.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区 为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河流落差小,冲积迅速,平原不断向海延伸。北部气候为地中海型,其他大部分为 热带荒漠、半荒漠气候。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
18
19
4.地中海东岸区 位于地中海沿岸,在构造上为东非大断裂带的延长部分。地形
结构南北纵行、东西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地中海沿岸平原、丘陵性山地、约旦断 层谷地(又称死海地沟带)和东约旦山地。约旦河自北向南穿流约旦断层谷地。气 候和植被为典型的地中海式,沿海平原和山地西侧植物比较茂盛,断层谷地内和东 部地区气候干燥,多为带刺的灌丛和矮檞。
14
(四)东南亚大区 东南亚大区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是亚洲纬 度最低的地区,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过渡地带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地 带。根据内部的区域差异,东南亚大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区。 1. 中南半岛区 本区地形结构比较特殊,呈掌状。中南半岛属大陆性热带季风气
候;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中 南半岛基部为山地混合林,北部湾和暹罗湾等沿岸分布着红树林。
广布,地震频繁。气候以温带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无严寒酷暑,降水 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水系短小流急,且多断层湖、 火口湖和海迹湖。植被土壤带的纬度地带性与非纬度地带性错综复杂,森林覆盖率 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中国东部季风区
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包括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山地为大陆东缘山地的一部分。气候属大陆东岸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降水集中在夏季。河网稠密,且多大河。自然植被 以森林为主,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混杂。 13
北亚大区包括亚洲北部的广大地区。由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北亚大区 又进一步分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区、中西伯利亚高原区和俄罗斯远东山地区等3个亚 区。
1. 西西伯利亚平原区
位于乌拉尔山脉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南接哈萨克 丘陵,北濒喀拉海,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属过渡性的大陆性 气候,河流属北冰洋水系,地表径流缓慢,为典型的平原型河流,湖泊沼泽广布。 由于地势低平,水体较对称,形成了典型的纬度气候带,进而导致典型的纬度自 然带结构,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森林草 原带和草原带。 4
10
4.内蒙古-新疆高原区
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南以祁连山、昆仑山为界。地表 结构为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由于深居内陆,四周又有高山阻隔,受海洋影响很小, 遂形成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河流除额尔齐斯河属于北冰洋水系外,均为内陆 流域。植被大部分为温带、暖温带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
5.青藏高原区 本区为世界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左右,其间还有多条
南以兴都库什山、喷赤河为界,北到准噶尔-阿赖依山。地势险峻,平均海拔为 4 000 m以上,同青藏高原同称世界屋脊。气候属高山寒漠气候,南部为亚热带高山 气候,北部为温带高山气候,气候和景观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本区分布着许多 高山湖泊和冰川,是中亚许多内陆河流的发源地。
9
3.蒙古高原区(Mongolian Plateau)
1. 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 位于西西伯利亚以南,是西西伯利亚典型纬度自然
带的南延区。地势平坦而单调,哈萨克丘陵主要是浅丘和低山地块,土兰平原是一 辽阔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在50~200 m。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内流区和无流区广布,植被主要为草原、半荒漠和荒漠。
2. 帕米尔高原区 位于亚洲中部,东邻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西接中亚平原,
日本
韩国
东南亚
中亚
3
第一节 亚洲地理概述
一、亚洲自然地理分区几个区的综合特征
亚洲空间范围辽阔、地形结构复杂,形成了亚洲自然地理环境明显的差异性特 征。根据亚洲地理环境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21个自然地理亚区。
(一)北亚大区
5
亚 洲 自 然 地 理 区 划 略 图
6
2. 中西伯利亚高原区(Central Sibirian Highlands )
是亚洲大陆向北伸展 最远的自然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仅北西伯利亚和内雅库特等地为平原低地。 气候属强烈的大陆性寒湿气候,永冻现象广布,位于本区东北的奥依米亚康和上扬 斯克,冬季绝对最低温分别达-71 ℃和-68 ℃,有“寒极的两个女儿”之称。水系 北流,水流湍急,为典型的山地河流,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与西 西伯利亚相比,植被和土壤的纬度地带性不够典型,在泰加林带的南部缺少连续的 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但垂直地带性比较明显。
12
(三)东亚大区 东亚大区位于亚洲大陆中低纬度的大陆东缘,东濒太平洋,西接亚欧 大陆,典型的季风型气候。根据陆地轮廓、地表形态以及纬度的差异,东 亚大区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区。 1.朝鲜半岛区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半岛,山地约占半岛总面积 的75%。(见下图:朝鲜半岛全图)
2.日本群岛区 为亚欧大陆东缘弧形列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表崎岖多山,火山
1
教学重点
阐述了亚洲的自然地理分区、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 及主要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分布。 按工业化的基本模式和进程对亚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分 别做了大致的区分。
列出一些主要国家,且对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进行了分 类阐述。
关键词
自然地理特征(physical geographical feature)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
2.斯里兰卡岛区
位于印度半岛的东南部,中部为山地,沿岸为平原,沿海沙洲、 潟湖较多,西南部有珊瑚礁海岸。属热带雨林气候,但东西两侧气候有所不同,西 南部面向西南季风,雨量较多;东北部迎向东北信风,雨量较西南部少。大部分属 16 热带雨林景观。马尔代夫群岛亦属该亚区。
南 亚 大 区
17
(六)西南亚大区 西南亚大区也称西亚大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基本上处于热带和亚热 带,为强烈的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多内陆河流和内陆湖泊,植被以荒漠 和半荒漠为主。根据地形与气候的差异,西南亚大区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 亚区。 1. 伊朗高原区 本区为一闭塞的山间高原,气候干燥,温差大,雨量少,属冬雨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
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亚洲东北部, 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俄罗斯境内。 东北—西南走向。长636 km,平均 宽度48 km,最宽处近80 km,呈长 条形。面积3.15×104 km2 。属断 陷湖。湖面海拔456 m,平均水深 730 m,最深处在奥尔洪岛东侧达1 620 m,蓄水量约23×1012 m3,约 占世界地表淡水量的1/5。岸线长2 200 km。东岸中段有湖湾。湖中岛 屿 27个,最大岛屿奥尔洪岛面积 730 km2。
7
3. 俄罗斯远东山地区 濒太平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地形以山地为主,山
地和山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4。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地处环太洋火山地震带 上,故多火山地震。河流和气候均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苔原带广布,自然景 观复杂多样,垂直结构显著。
(二)中亚大区
中亚大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多为山脉环绕的高原、 盆地与低地,因此受海洋影响较小,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内 陆流域及温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景观。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雪线以上的高山 地带具有高山气候和高原寒漠、草甸、草原景观。在中亚内部,由于地形类型不同 和受其影响而导致降水量分布不均。根据自然景观的内部差异,具体可分为5个亚 区。
1 000~2 000 km的高大山脉,海拔在5 000 m以上的山脉大都终年积雪,冰川广泛 发育。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盆地和谷地。由于海拔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空 气稀薄,气压低,温度低,太阳辐射强,干季多大风,冻土广布,湖泊众多,植被 一般都比较矮小稀疏。自然景观表现为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仅喜马拉雅山 南坡有森林分布。
位于中亚的东北部,四周环山, 距海遥远,是一个广大的多山内陆高原。高原表面波状起伏,大部分地区 海拔1 100~2 000 m,主要为山地和高平原。气候属于温带极端大陆性气 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和干燥性,因而在水文、土壤和植被方面都表现出 极端大陆性干燥高原的特征。河网稀疏,分布不均,地表径流缺乏;地带 性植被和土壤均以草原和半荒漠为主,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自 北向南分布着温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