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DOC)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与批评

美术鉴赏与批评

《美术鉴赏与批评》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美术批评
第二节西方近现代的美术批评
一、康德(Kant)和他的艺术欣赏理论二、黑格尔与美学思想的形成三、对“黑格尔体系”的争论四、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审美文化五、列宁美学与当代西方的美术观念六、俄罗斯人民与艺术教育七、现当代西方艺术流派研究八、后现代时期西方现代艺术观点的发展九、拉康对“反艺术”的研究十、“戏剧-非戏剧艺术”、“悲剧—喜剧艺术”及其它十一、女性主义美学观
一、自觉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问题,指导实践。

二、不断深入到事物内部,掌握规律性本质。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3.提高学生的艺术批评能力,学会用专业术语进行评论和写作。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三、教学内容
1.美术作品鉴赏: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风格等,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2.美术批评方法:学习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掌握评论写作的规范。
3.美术流派与历史:梳理美术发展脉络,了解各时期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九、课程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4周):基础理论学习,包括美术史概述、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第二阶段(5-8周):深入分析各时期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进行鉴赏实践。
3.第三阶段(9-12周):批评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探讨如何撰写艺术评论。
4.第四阶段(13-16周):跨领域艺术鉴赏,结合当代艺术现象进行批评分析。
二十一、课程推广与交流
1.校内宣传:通过校园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宣传课程特色和成果,提高课程的知名度。
2.校际合作:与其他高校开展课程交流和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升课程质量。
3.社会合作:与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4.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艺术教育交流活动,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课程的国际化水平。
4.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丰富其精神世界。
十四、教学方法具体实施
1.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强调作品的视觉元素、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鉴赏心得和批评观点,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3.实地教学:组织学生赴美术馆、画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析、批评,培养批判性思维。

福师《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线作业一-0004.F92D58

福师《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线作业一-0004.F92D58

福师《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线作业一-0004
现存陵墓雕刻中___代霍去病墓雕刻,是我国雕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A:商
B:秦
C:汉
D:宋
答案:C
中国油画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主要是在()
A:20世纪初
B:20世纪中后期
C:30年代
答案:B
中国传统仕女画的“三白法”,通常用白粉涂在脸上的那一个部位?()
A:额头、鼻梁、下巴
B:额头、鼻梁、脸颊
C:鼻梁、脸颊、下巴
D:额头、鼻尖、颧骨
答案:A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指()起始的美术。

A:1919年“五四”运动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答案:A
油画《呐喊》出自哪国的哪位画家之手?()
A:中国?潘天寿
B:法国?塞尚
C:挪威?蒙克
D:荷兰?梵高
答案:C
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图》彩绘壁画,使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A:汉代
B:秦代
C:春秋战国
D:北魏。

《2016美术鉴赏与批评》期末试卷A 及答案

《2016美术鉴赏与批评》期末试卷A 及答案

▆▆但是也有摄影无法胜任的地方。

比如漫画,电影与游戏的原画设定,概念图等,在这些领域,绘画依旧比摄影简单方便的多。

摄影和绘画谁也无法取代谁,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绘画时可以参考实景摄影做出如新海诚电影般精致的效果,摄影时也可以借鉴绘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

但要注意的是,绘画不能复制照片,沦为一件匠气的作品,摄影也不应任意涂改,失去记录真实的力量。

摄影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这大概是它们各自的意义所在。

3.简要叙述丢勒的作品《母亲》中的线条运用。

答:丢勒怀着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用简率的炭条,正确地勾勒出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形象。

她已风烛残年,历尽苦难,备受风霜的侵蚀,脸上留下了许多生活的印痕。

她那隆起的颧骨,布满皱纹的前额、稍鼓的眼珠、尖长的鼻梁和薄而紧闭的嘴唇,这一切细节是画家真挚的感情流露,由于岁月的磨损,老人的脸庞不仅消瘦,还暴起了道道青筋,唯有一对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丢勒的《母亲》,简单而节奏分明的线条勾勒出母亲肖像的饱经沧桑之感,英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的故事》中就着重提到了这件作品,并深入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美的辩证法: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何以凭借素描的技法而透露出一股独特的美感。

丢勒的炭笔素描特点是粗犷,简率。

他没有在老人脸上加更多阴影,只在颈项外加重了阴影的色调,使脸形更加突出。

运线的轻重缓急极有分寸,而且比较洗炼,肖像的神态仅仅几笔便跃然于画纸上。

4.通过罗丹的作品《老妓女》说说审丑的力量。

答:作品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过色衰的老妓女。

面容的憔悴,肌肉的萎缩,皮肤的皱纹,表情的悲哀,都令人感到是一位再丑不过的女人。

然而这件雕塑却比无数美女的雕塑更成功。

有的评论家在《老妓女》面前惊呼:“啊,丑得如此精美!”实际上,罗丹的这件雕塑吸引人之处,是超越外在形态的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罪恶的社会把一个人的美好的青春和幸福给毁灭了。

正是这种内在蕴含使《老妓女》显得精美,并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美术鉴赏与批评

美术鉴赏与批评

1、黄金分割比例:毕达哥拉斯学派2、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元代赵孟頫提出的批评观点之一是”古意”观,“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之二是”书画用笔同法”论;之三是钱选提出的”士气”说。

4、基于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这一观点,关于美术批评的标准也就建立起来了。

模仿的观点、数学品质的形式美的观点、道德的观点,在此后的美术批评中被不断的探索5、中世纪艺术批评分为三个方式:神秘美学,图像的收集和“画像诀法”。

6、十七、十八世纪美术批评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理性主义的批评思潮(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情感注意、浪漫主义批评思潮(在反对理性主义的批评思潮中出现)。

7、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8、贺加斯:“精细的蛇形曲线”是最美的线9、康德指出了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区别。

10、中世纪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形式是构成美的第一特征。

11、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前卫艺术相对的是庸俗文化,艺术即媒介《走向更新的拉奥孔》12、精神分析学是当代艺术研究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心理学,其创立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他对艺术的研究主要基于他对人类深层心理现象的发觉。

“力比多”的升华理论是我们理解精神分析学应用于艺术分析的主要基础性本能13、弗洛伊德将主体的人格分为三类:本我(是最原始的部分,是本能冲动和欲望产生的地方)、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对本我的欲望进行监督)、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负责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意识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

14、阿恩海姆:一生致力于“格式塔心理学”;具有倾向性的紧张力,《艺术与视知觉》,视知觉规律(简化)造成简化的条件:a、人类大脑领域所存在的向最简单结构发展的趋势;b、唤起知觉经验之刺激物的简化;c、由知觉对象所传达的意义;d、知觉对象与其传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e、个别观察者的精神状态。

美术鉴赏与批评之五牛图

美术鉴赏与批评之五牛图

传奇背景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 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 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擅画人物和畜兽,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 画牛“曲尽其妙”。他画的牛,姿态真切生动,具有一 种浑厚朴实的风格。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韩滉画作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 家风俗图》等36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 《五牛图》卷。
传奇背景
据民间传说:有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友人问道:“近来论画者 谈及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 韩滉稍加思索后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 平日所常见,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 都不涉及此类题材”。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 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 是可以画出特色的。”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到见解。 在一个天气晴和的日子里,韩滉带领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迎着和暖 的春风,心旷神怡。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个牧童 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 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野里,有几位农夫正在 田间用牛耕地翻土。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他全神贯注地速 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 牛。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仿佛是撒野的猛兽; 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 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 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 风俗。韩滉对这幅画的创作非常满意,取名为《五牛图》。

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

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

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美术鉴赏与批评美术鉴赏本质:1、美术创作:是美术家将自我的审美体验物化为对象的过程,而美术欣赏则是将作品转化为人类的精神消费产品,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2、美术鉴赏是从一定的主观立场和观念出发,在对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作品的意蕴,并对作品与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艺术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价值、得失、的评判,阐明由作品引发的艺术规律性问题。

3、美术鉴赏的本质,是让人们通过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美术批评原理:1、美术批评是美术鉴赏的深化,是批评者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出作品或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美术批评的主体是批评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及美术家等,他们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及美术活动、美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判断。

3、(狭义)美术批评一方面是针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题材、内容等进行分析、评判,揭示其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4、(广义)另一方面是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家群体及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美术发展趋势,这种活动也叫做美术评论。

美术鉴赏与批评对象:1、美术鉴赏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一部分。

造型艺术有着它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美术是世界上最没有国界的艺术之一,也是全人类社会生活中共同和普遍的要求。

2、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剖析和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获取美术知识并总结和揭示美术规律,以此来指导美术欣赏的实践活动。

(a美术作品 b美术活动c.美术规律)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区别:1、美术鉴赏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群众,而美术批评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专业的理论家和批评家2、美术鉴赏的主旨是获得审美享受,而美术批评的主旨是为了进行理论批评。

联系:1、美术批评活动是以美术鉴赏活动为基础,同时又对美术鉴赏加以理论化、体系化、标准化的过程2、如果说美术鉴赏活动比较感性的话,美术批评活动则相对比较理性,必须具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拥有一套批评理论工具和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美术批评理论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如社会、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有着不可避免的交叉联系,只有把美术现象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去,才能真实的概括出隐藏在背后的美术规律,实现美术批评的最终目标。

美术鉴赏与批评 (绪论)

美术鉴赏与批评 (绪论)

读;二是那读书人有情趣。此时,希望我正在撰写的
这本名为《美术鉴赏与批评》的书,能在人们手上停 留的时间长上一些。面对图0-1这样的情景,建议读者 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欣赏人生、欣赏生活、欣赏
美术,是人人都应学习的功课。
5


一、“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的任务目标
中国的艺术学科自2011年2月开始,拥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宏大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在2011年2 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将原作为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了独立学科 门类——在中国学科划分中成为第13个门类:“艺术学” 。此后,“美术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 “一级学科”。这就意味着,美术学科将有内在深化和外在拓展的完善建设重任。 作为课程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虽然在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之前即是美术学科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所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基于本课程的 固有价值和作用,在当下和未来的进一步构建美术学科教育教学之各个专业方向时,“美术鉴赏与 批评”仍有学习和开设的必要。其一,从事美术文化创造工作的人需要具备较强的美术鉴赏和评价 知识与能力,这是由历史和经验已经证明了的。其二,从事美术文化教育传播的人需要拥有扎实的 鉴赏和评价美术的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都规定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板块——“欣赏·述
7
绪论Biblioteka 培养帮助学习者形成能主动、深入欣赏和评价美术的能力,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这从如图0-2所示作品《无题》(Untitled)直观揭示的内容 可知。《无题》是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MOMA)展出的从1980年代至2012年时段的一件作品,是由1966年出 生于美国的蕾切尔· 哈利森(Rachel Harrison)于2001年创作的。尽管这 件作品的展览标签上只提供了这些信息:“Wood,enamel,Nativ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2014年制订
课程代码:091302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与批评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开课单位:艺术学院艺术系
开课对象:美术学专业三年级
先修课程:外国美术简史
课时:30学时
选定教材:《美术鉴赏》,张道一,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8 年,第一版
参考书:《中国美术史》,高教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外国美术史》,高教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艺术概论》,孙美兰,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美术欣赏基础知识,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如何欣赏美术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掌握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 , 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美术鉴赏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鉴赏的概念和各个时期作品的形式美,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风格。

难点是认识理解形式美的法则,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精神。

学时分配: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掌握美术欣赏基础知识,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第一章、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绪论学时:2学时
第二章美术是一种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 , 了解美术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了解美术所具有教育功能社会功能、认识的功能和审美的功能及其社会功能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美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
二、美术的文化内涵
三、怎样鉴赏美术
第三章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掌握纯艺术和使用艺术所包括的具体六大门类以及各自的性质特点。

教学内容 :
一、美术主要门类的性质 , 特点 .
二、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
第四章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
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在不同时期形式美所具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掌握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

教学内容:
一、形式美的法则 : 多样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反复与联系、统觉于与错觉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美术的风格与流派
教学要求:
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掌握艺术风格的基本概念。

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风格。

教学内容:
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起源 , 特征 , 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
二、现代派美术的基本类型 : 表现主义艺术 , 抽象艺术 , 梦幻艺术。

代表人物及作
品。

第六章绘画鉴赏—中国传统绘画学时:10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绘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笔法、墨法等手法掌握认识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

教学内容:
一、史前美术 , 夏商周三代美术
二、秦汉美术
三、魏晋南北朝 , 隋唐美术
四、宋元美术
五、明清美术
第七章绘画鉴赏—西方绘画学时:10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西方从史前壁画到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绘画及 19 世纪以来西方印象派和现代主义主要画家、经典绘画作品。

掌握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与古典雕塑的内在联系,古典主义绘画和写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及 19 世纪以来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主
要画家和主要作品,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绘画的转变。

教学内容:
一、史前美术 , 埃及艺术 , 希腊艺术 , 古罗马艺术 , 巴比伦艺术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三、17,18 世纪的欧洲美术发展
四、十九世纪欧洲美术 :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五、印象派 , 新印象派 , 后印象派
六、二十世纪近现代美术的发展
第八章绘画鉴赏—版画、插图、连环画、漫画、年画、宣传画学时:1学时教学要求:
了解大画种” 与” 小画种” 的划分标准。

了解版画、插图、连环画、漫画、年画、宣传画的不同特点。

掌握版画、插图、连环画、漫画、年画、宣传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内容:
一、版画、插图、、、
二、连环画、漫画
三、年画、宣传画
第九章雕塑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的经典作品,从埃及雕塑到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罗丹以及现代雕塑等不同艺术风格,时代背景和风格的流变。

中国雕塑艺术从石器时代洞穴艺术中的浮雕、圆雕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石质、陶质、木质等不同质地、时代背景、风格的变化。

掌握圆雕与浮雕的特点,雕塑题材的划分,纪念性雕塑与装饰性雕塑,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埃及雕塑、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罗丹以及现代雕塑等不同艺术风格.
二、不同时期不同人文思想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变化.
第十章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各自的特点、个性和千年流变。

掌握能够欣赏不同时代和民族的建筑,欣赏它们所包含的象征美、形式美。

教学内容:
一、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洛克克
二、中国园林
三、从民居到宫殿的演变
第十一章工艺美术与生活艺术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工艺美术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百工”的概念及起源。

中国官工体系的起源及发展。

教学内容:
一、由“材美工巧”与“争奇斗巧”来看待工艺美术的文与质的对立与融汇
二、在新的社会时期,历史条件下来重新审视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对发展新时代的工艺美术的启发和作用。

第十二章工业艺术设计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工业艺术设计的概念: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结合而产的边缘学科。

与人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从而培养一种宽泛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情趣。

掌握:工业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领域
教学内容:
一、从“包豪斯“学校看工业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二、由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流派的变化面向未来看待其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汉字艺术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文字的书写艺术。

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

掌握书法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的欣赏性的艺术价值。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公元前后流行到日本等国,至今不衰。

表现手段:与通常写字有一定的区别,书法必须具备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表现手段。

教学内容:
一、书法和印章是汉字艺术鉴赏的重点。

了解不同风格书法的特点、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二、了解篆刻的起源发展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第十四章摄影美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摄影艺术诞生至今对人们众多生活领域的影响。

掌握不同摄影艺术的分类。

摄影艺术的不同风格流派。

摄影艺术美的形态及审美方式
教学内容:
一、摄影艺术美的形态:实态美、真切美、精练美、肌理美、线形美、光影美、瞬间美、动势美、形式美、技艺美。

二、审美方式
第十五章民间美术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民间艺术的根源,掌握原始美术到民间美术的联系,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
一、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
说明
课堂讲授为主。

为加强直观教学 , 充分运用幻灯、录象、 VCD 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 学生以课堂讨论形式参与作品赏析评价。

制订部门:
执笔:郭高鹏 2014年8月
审阅:袁志正 2014年8月
审批:李世鹏
2014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