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设计概论完整

设计概论完整
7.明式家具 :明代家具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作“明式家具”
8.视觉传达设计: 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d.在装饰和色彩设计上,装饰主要集中在梁枋、斗拱和部分,运用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在色彩设计上,运用对比强烈的原色设计,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显著的特征之一。
9、园林设计的特点
a.朴素自然美、因地制宜
b.强调曲折多变
c.崇尚意境
1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
a. 注重结构美;
b. 注重材质美;
6. 荷加斯写的《美的分析》是最早的设计理论
7. 1837年成立了设计学校,最著名的代表是琼斯,其代表作是《装饰基本原理》
8.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木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里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9.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列维.施特劳斯,也是法国知识运动的重要成员.
10. 对当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罗特。
c. 注重造型美
d. 注重装饰美
11、明式家具的设计特点
在设计上,注重结构、材质、造型以及装饰,加工上制作精工,使得家具隽有古雅,优美舒适、纯朴大方,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被誉为“我国家具设计史上的顶峰杰作”,在世界家具市场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12、.唐代服饰特点;
B.从外观上来看,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 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 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 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 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
“设计”的概念
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 的潮流。
日常语言中的“设计” 多个层次、通常分为 三类: 第一、精神活动层面。 是指在人的意识和思想中对人的生活世界进行 预先设定与规划,这是宽泛意义上的设计; 第二、造物活动层面。 设计起源于人类物质生存的需要,是人为了改 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造物活动。从远 古的彩陶、青铜,到今天的电子、家具产品等 ,都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基于精 神或物质上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品。这是狭 义上的设计;
“设计”的概念
第三、非物质层面。 指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的表达和处理所进行 的设想与规划。如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软件 程序的设计等。这是设计在信息时代新的表现 形式。
“设计”的概念
深泽直人——茶包设计
(造物活动层面)
设计 —— 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
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
1950年,美国人爱德华·考夫曼·琼尼“12条定义”:
1.现代设计应满足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
2.现代设计应体现时代精神。 3.现代设计应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吸取营养。 4.现代设计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使其得到发展。 5.现代设计应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 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 6.现代设计应明确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 7.现代设计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它种材料的特 性及美感。 8.现代设计须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 行,实际却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
另一种斱式为写意仿生设计也就是在仿生自然界物佑时需要对物佑的典型特征造型迚行升华加工然后通过设计手段实现再特征的再创造这种斱式丌仅在视觉上佑现出了物佑特质的仿生更是追求物佑特性的意境也就是通过造型表现出杢的产品情怀引起亰仧养心丐界的共鸣

设计概论李江知识点

设计概论李江知识点

设计概论李江知识点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设计概论,学生可以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文将围绕设计概论中李江相关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设计概论概述设计概论是一门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了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李江作为设计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二、李江的概念和特点1. 李江的定义李江是一种通过排列、组合、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视觉传达的方法。

它是设计师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手段。

通过灵活运用李江,设计师可以使作品更富吸引力和表达力。

2. 李江的要素李江的要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空间等。

这些要素相互组合,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来实现视觉传达的目的。

例如,线条可以传达动态感和稳定感,形状可以表达物体的特征和功能,颜色可以引起情绪和体验,纹理可以增加触感和立体感,空间可以营造氛围和层次感。

3. 李江的原则李江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对比、重复、对齐、平衡、节奏、层次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类视觉感知规律的作品。

例如,对比可以突出重要元素,重复可以形成统一的视觉语言,对齐可以提高整体性和整洁感,平衡可以实现稳定和和谐感,节奏可以增加动感和流畅感,层次可以营造视觉深度和立体感。

三、李江在设计中的应用1. 平面设计李江在平面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线条、形状、颜色、对比等李江要素,可以使海报更加醒目吸引人眼球;在标志设计中,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李江构图,可以使标志更易识别和记忆。

2. 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李江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运用李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具吸引力和卖点。

例如,汽车设计中,通过线条的流畅感和动感,可以体现出速度和激情;家具设计中,通过颜色和形状的搭配,可以体现出风格和品味。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

设计概论知识点笔记总结一、设计概念1. 设计的定义- 设计是指对事物的规划和构思,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活动。

- 设计是对生活中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事物的外形结构、功能、品质进行规划和设计,所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

2. 设计的特点- 对象性:设计的目标是对具体物体进行设计。

- 转换性:将抽象的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

- 目的性:设计的行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前瞻性:设计必须具有未来的意义。

3. 设计的基本要素- 内容:设计的具体对象和任务。

- 方法:开发出用于描述和实现任务的技能和技术。

- 手段:设计所必须的实体资源和材料。

- 关系:与设计相关的人、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二、设计原理1. 设计的基本原理-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应该尽可能节约资源。

- 可行性原则:设计应该在技术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和实施。

- 适用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

- 美学原则:产品的设计应当追求美学效果,体现艺术特点和审美要求。

- 安全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当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 可靠性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 符合需求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满足用户实际的使用需求。

2. 设计的实用原则- 空间原理:在产品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和组织空间。

- 结构原理:产品设计中要尽量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 功能原理:产品设计中要明确产品的使用功能,确保产品功能完善和相互协调。

三、设计过程1. 设计流程- 明确设计目标: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并且建立设计标准。

- 调研:调查市场、用户、材料和技术等相关信息和条件。

-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和调研结果,进行构思和方案选择。

- 方案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外形设计等。

- 模型制造:制作设计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改。

- 试制:进行试制和测试,确保产品性能和品质。

设计概论的基本知识点

设计概论的基本知识点

设计概论的基本知识点设计是一门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艺术和科学。

无论是建筑、工业、平面、时尚等领域,设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设计概论的基本知识点,涵盖设计的定义、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设计的定义设计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专业的技术,为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问题而制定方案或计划的过程。

它涉及到理解用户需求、研究市场趋势、分析可行性以及创造艺术性和功能性的解决方案。

二、设计原则在设计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指导设计师创作出符合人类感知和需求的作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设计原则:1. 美感:设计应该追求美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对作品产生认同和喜爱。

2. 功能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功能性是设计的核心。

3. 简约性:设计应该尽量简化,去除多余的元素和复杂性,以达到简单易懂的效果。

4. 一致性:设计要保持统一和协调性,避免过多的变化和矛盾,使作品在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5. 可读性:设计中的文字和图形应该易于阅读和理解,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规律。

三、设计流程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方法:1.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2. 创意发散: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生成创意和解决方案。

3. 概念设计:从创意中选择最具潜力的方案,并进行初步设计。

4. 详细设计:对概念设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考虑细节和技术实现。

5. 制作和实施:将设计方案制作成实际作品,如建筑物、产品、平面作品等。

6. 评估和改进: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设计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设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设计领域及其应用: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涉及到建筑物的整体规划、结构设计、室内布局等,旨在创造宜居和美观的建筑环境。

2.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以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为核心,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好用、好看的产品。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2. 设计在汉语语义中的解释
即有“设色之工,画、钟、筐、幌”。此处“设”字与拉丁语
Design 一词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受到日本的影
Designara 的词义“制图”、“计划”完全一致。而《管 响,曾翻译为:意匠、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造型。这
子 · 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些词并不能够很好地传达出 Design 的含义。现在的“设
1.1.2 动态的设计概念
在数百年中,设计的内涵和重点不断发生变化。早 在 1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Design 的概念是指素 描和绘画。直到 1 世纪前,Design 仍限定在艺术范畴 内。工业革命导致了设计观念的变革,Design 突破了 美 术 或 纯 艺 术 的 范 畴 而 趋 于 宽 泛,有 了 设 计、计 划 和 画 草图之意。1 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中对 Design 有了新的解释:“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 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 与构成同 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方面加以思考, 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 1 世纪,Design 的概念与图案通用,以装饰为主要功能。 到了 0 世纪初,人们才开始广泛使用 Design 一词。由 于设计在 0 世纪的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关 于它的定义众说纷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包豪斯国 立学校充分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使其 成为超越纯艺术的创意构想和创造性的实践行为。著名 的包豪斯艺术家和理论家莫霍利 · 纳吉对设计的解释是: 设计不是表面的装饰,而是在某一目的的基础上综合社 会、人类、经济、技术、艺术、心理、生理等要素,并按照工业 生产的轨迹计划产品的技术。
1. Design 在英文语义中的解释

《设计概论教案》

《设计概论教案》

《设计概论教案》章节一: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3. 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设计的流程;4. 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的流程;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二:设计原则教学目标:1.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3. 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章节三:设计流程教学目标:1. 理解设计流程的意义;2. 学会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章节四:设计分类教学目标:2. 掌握各类设计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分类;2. 各类设计的特点;3. 各类设计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类设计的特点;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类设计的应用;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五:设计师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掌握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了解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教学内容:1. 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设计概论朱和平知识点

设计概论朱和平知识点

设计概论朱和平知识点设计概论是一门涉及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设计概论中的朱和平知识点,包括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要素。

一、设计的基本概念1. 设计设计是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对需求的理解,以及对环境的评估和对目标的设定,从而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的过程。

设计可以是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多种形式。

2. 创新创新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颖、独特且有用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创新可以来自于对需求的深入理解、对用户行为的观察和对技术的应用等。

3.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者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

设计师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设计的过程1. 问题定义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和界定。

设计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问题所处的背景和环境。

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指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的生成和方案的初步设计。

设计师通过头脑风暴、素描和模型等方式,提出和探索多个解决方案。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对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

这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技术的应用和具体的制作过程等。

4. 实施和评估在详细设计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将方案实施并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是原型测试、用户调研或者专家评审等方式,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设计的要素1. 功能功能是指设计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设计师需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实用的功能。

2. 美学美学是指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

设计师需要注重形式的美感和视觉的吸引力,以提升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

3.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再生性、能源的节约和废物的减少等方面,以确保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设计中人与产品或系统的交互过程。

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方式的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概论》核心笔记中国部分第一讲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一、石器设计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二、原始“彩陶”的设计所谓原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几种:1、半坡型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

人面鱼身盆和尖底瓶汲水器。

2、庙底沟型:装饰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鸟纹的应用更多,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用,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4、半山型: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旋涡纹组成装饰;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是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

5、马厂型: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薄而光的蛋壳陶大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

彩陶的装饰设计,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

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立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第二讲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艺术(重点)青铜器一.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商周时代青铜器依照它们的用途(种类)可以分为:(仅作了解,不做重点)1 、礼器:礼器又可分为:A、炊煮器,如鼎、鬲(li,音历) 等。

B、食器,如簋(gui,音轨) 、盂、簠(fu, 音甫) 、豆等。

C、酒器,如觚(gu,音姑) 、爵、觶(zhi,音志) 、尊、卣(you,音有) 、壺、觥等。

D、水器,盤、匜(yi,音仪) 等。

2 、乐器:乐器有铃、鐃、鼓、鐘等。

3 、兵器:戈、矛、鏃等。

4 、工具和车马器二、青铜器的用途主要在于祭祖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

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

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各级奴隶主必须使用和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青铜礼器使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奴隶主地位高低成正比。

鼎是礼器中的主要器物,西周时代出现的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

三.青铜器的纹饰演变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繁缛,由凝重到生动的发展演变过程。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高大厚重、古朴雄伟为特点,纹饰以饕餮、龙、凤、云雷纹等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几何花纹为多,常有精美的日常生活场面、战争场面等图案,逐渐取代了神秘、恐怖的内容。

四.青铜器风格的演变: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酒器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增多;一个是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奇异的动物纹样。

各种纹样的交互组合形成了商代青铜器狞历之美的时代风格。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总体风格为:造型凝重雄浑,纹饰繁丽深沉。

周代早期的青铜器酒器减少食器增多。

西周青铜器的风格由奇诡转为典雅。

西周中、后期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菱纹、凤鸟纹以及窃曲纹、重环纹等几何纹样。

长篇铭文是这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春秋中期出现了模印法和失蜡铸造法。

战国时期的青铜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装饰手法也愈来愈多姿多彩,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凡是在实物上布置金银图案的,就可以叫金银错)等无不技艺精湛。

现实生活的场景和图像,也出现在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中,标志着青铜器艺术的世俗化。

五、青铜器时代风格的转变(简):A、商初——育成期——壁薄、粗糙——单层花纹,装饰少B、商末周初——鼎盛期——铜质优良、形体大、制作精——两三层花纹,形象狰狞、恐怖C、周中晚——转变期——器型减少,制作简陋——几何纹渐多,铭文大量出现D、春秋——更新期——器型多样、不受束缚——装饰华美、构思新奇E、战国——衰落期——开始转向金属器皿(如加金银)——表现社会重大事件六.青铜器是如何反应奴隶制的:A、青铜器是国家、政权、统治的象征。

B、以青铜器可以用来体现等级制度,表明身份权力,用以维护统治秩序。

C、当时的酷刑被雕铸在青铜器上,史称刑鼎。

D、铸造青铜礼器前的一整套礼节仪式也体现了政治统治的内容。

加: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纹饰,属于怪兽纹,(李泽厚学者考证其为牛头纹)通过把现实中的动物进行抽象、象征处理之后所得。

饕餮纹最早见于良渚文化。

饕餮纹的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

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存在。

(其特征都在突出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惧、恐惧、残酷和凶狠。

“殷人重鬼”,在祭祀器上频繁出现的饕餮纹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宗教意义)。

第三讲秦汉时期艺术秦汉时期繁荣的艺术样式:漆器、陵墓壁画、汉阙瓦当击鼓说唱甬:1. 说唱俑席地而坐,头部硕大,裹着头巾,前额布满皱纹,赤膊跣足,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锤。

可见,汉代的雕塑家们是多么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并非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场景,显然人物身体的比例是失调的。

而是采用了极其大胆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说唱者那种特殊的神气。

2. 作者采用虚拟方式,通过欣赏者的联想作用,创造出一个隐含的充满戏剧性的精彩场面。

这种虚拟中的戏剧性场面,本身也体现出汉代艺术所特有的生动活泼的气势。

3. 表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秦代漆器:漆器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

秦、汉时代漆器工艺走向繁荣兴盛的的重要时期,当时漆器是贵重物品的代表,因它胎体轻便、方便使用、光泽美丽,甚至取代了青铜器。

秦代的漆工业承袭了春秋战国时楚、秦的风格且加以创新。

秦汉四神瓦当: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房屋上筒瓦出檐一端的圆形或半圆形装饰物.汉阙:阙,也称观,是中国古代体现封建礼仪的一种装饰性建筑。

一般两两对称地列置于宫廷、都城、祠堂、官衙、府邸、墓前以为标界。

阙以砖木结构为主,也有石阙。

书法:萌芽于战国末年的隶书至汉时已成熟。

到东汉末年,汉字篆、隶、楷、行、草基本形成。

器物上的装饰画:纹饰多卷云、卷草等,也多龙凤等神话形象;少量现实、神话题材,多数自由、活泼、流畅的抽象纹样。

汉代绘画样式: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砖)、器物装饰绘画(特点:气势和古拙)帛画的艺术特色:1、取材:很多取材于神话故事传说,受楚文化影响,充满奇幻浪漫的想象2、技法:墨线造型,设色平涂3、构图:构图多采用平列式、填充式手法,构图饱满完整,章法布局既有变化而又紧密统一。

整体上体现了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之美。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汉代画像砖石的绘画技法较为粗拙凝重,注重形体的大致勾勒,而不作局部的细致处理,风格质朴粗放,自然平实,构图独立、简率,却黑白对比分明,富有装饰趣味。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艺术山水画从人物画背景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画钟。

绘画顾恺之画作的艺术特征a) 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满足单纯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自然,提出塑造人物最高的要求:“传神写照”,并运用于艺术实践中。

b) 他意识到人物面部刻画的重要性,而这其中,又以眼睛最为关键。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人物生动传神与否,尽在“阿睹”之中。

c) 除了眼睛之外,顾恺之还注意到了其他因素,如外貌、生理特征、人物与环境等对表现人物性格和神情的影响。

d) 顾恺之认为,画人物画要想传神,不应该着眼于整个形体,而应着眼于人体的某个关键部位。

四大画家: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画家。

张僧繇的绘画艺术特色:1. 张僧繇(音由)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张家样”。

(“四家样”:是我国最早有画派性质的样式。

)曹家样(曹仲达):心敏手运,所画佛像影响深远。

张家样(张僧繇):没骨笔法,只渲染,不勾线。

吴家样(吴道子):浓墨勾线,淡彩敷色,白描淡彩。

周家杨(周昉):工笔重彩,画风华丽。

2. 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显现体面关系的“凹凸法”于绘画中,塑造的人物和花纹较为丰满而有立体感。

“六法”理论:所谓“六法”,即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山水画兴起:魏晋南北朝以后,山水形象开始由背景变为主体,成为独立的画种。

原因: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的表现对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了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定于一尊的局面。

这是个精神上极解放,人格上、思想上极自由的时期,也是富有艺术创造的时期。

艺术家们的创造从“教化”功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向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绘画题材扩大了,作为自然美的山川更多地进入绘画作品,使山水画的独立成为可能。

2.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创作山水画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士大夫们以虚无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表现自然,使中国山水画自始至终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纯客观自然景物的再现。

在他们看来,山水的美不在于山水本身,而在于它体现了“道”。

莫高窟壁画包括:1) 佛画像—即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是供人们供养礼拜的“神像”;2) 民间神话—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如西王母、东王公、女娲、伏羲等;3) 装饰图案—这些图案都具有象征性意义4) 故事画—是向人们宣传佛教教义,具有一定情节性的绘画;早期故事画包括:佛传故事—宣扬释迦牟尼生平事迹因缘故事—与佛有关的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本生故事—释迦牟尼成佛前从善积德的本生故事丝绸之路: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加强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

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并且在东西方的商品交流、宗教思想交流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博采众长,书风独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被后人称为“书圣”。

第五讲隋唐艺术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

特点:唐三彩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划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