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评价探讨

合集下载

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康复的探讨

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康复的探讨

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康复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的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跟腱靴治疗的1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AOFAS评分、Leppilahti评分、Amer-Lindholm评分、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参数、患者满意度进行系统随访。

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

末次随访时,研究对象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Leppilahti评分(跟腱修复评分)、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V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范围、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均大为改善。

结论: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闭合性跟腱断裂;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可调式跟腱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也在各级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突然超强度的发力方式往往会造成跟腱断裂的发生,且多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他们对于早期恢复正常生活的期望更高,对手术要求和功能康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1]。

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作者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跟腱靴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者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15例患者,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19~35岁,平均 26.53岁。

患者术前MRI检查提示断裂平面位于跟腱止点3cm以内,并诊断为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

查体:Thomson征均为阳性,可明显扪及跟腱断裂间隙。

伤后就诊时间为1~24 h,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3.0d。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足部运动损伤,它会影响跟腱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足部的正常使用。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缝合和保守治疗。

最近,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带线锚钉治疗被开发出来,并且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已被广泛使用。

本文旨在比较带线锚钉治疗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差异。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两端缝合,使其重新连接起来。

然而,该方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康复,并且常常会出现切口感染和伤口分离等并发症。

此外,缝合时需要复杂的手术技巧和显微镜保护,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带线锚钉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

它通过将针尖穿入骨骼表面的小孔中,固定在骨骼内部,并通过锚钉搭配较为坚固的线缆将韧带重新连接起来。

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而且患者的切口更小、恢复更快。

此外,带线锚钉法支撑强度大,缝合法相比,对跟腱负荷能力的影响减小,患者能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为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我们在25名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中进行了一个随机化临床试验。

其中,12名患者接受了传统的缝合法治疗,另外13名患者接受了带线锚钉治疗。

我们使用美国足踝协会的欧文脚踝分级表对疗效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

经过12个月的随访,两个组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都明显改善,并且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然而,对于运动员而言,带线锚钉法更有优势。

相比缝合法的患者,带线锚钉法的患者伤后的康复时间更短,更易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因此,带线锚钉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训练和比赛。

综上所述,带线锚钉法和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虽然带线锚钉法更适用于运动员,但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及医生的建议。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足部创伤,一般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和运动。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传统缝合法,即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重新缝合起来。

近年来,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带线锚钉治疗法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带线锚钉治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缝合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将锚钉插入骨骼和跟腱中来固定跟腱,以促进跟腱的愈合。

带线锚钉治疗法相比传统缝合法具有以下优点:带线锚钉的固定力更强,可以有效地防止跟腱再次断裂,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带线锚钉的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期较短,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带线锚钉可以提供更好的切口边缘对骨组织的支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带线锚钉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跟腱断裂。

与带线锚钉相比,传统缝合法具有以下缺点:传统缝合法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期长,容易引起感染和并发症。

传统缝合法的固定力较弱,容易出现跟腱再次断裂的情况。

传统缝合法需要切除部分正常组织进行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

传统缝合法的应用范围有限,适用于较为轻度的跟腱断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带线锚钉治疗法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具有更多的优点,包括固定力强、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带线锚钉治疗法。

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意见进行选择。

带线锚钉治疗法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1274 6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乔成钢,包金全,李子龙,王敏,聂继平,白志刚(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三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摘要]目的 分析带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30例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行肌腱缝合线缝合术治疗,研究组15例行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5.62±3.8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8.47±5.9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远低于对照组33.33%(P<0.05);术后3个月随访,X线片检查显示锚钉组患者未见锚钉移位和异位骨化等现象。

跟腱功能评定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结论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良好,且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带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of repairing acute proximal insertion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with suture anchorsQiao Chenggang, Bao Jinquan, Li Zilong, Wang Min, Nie Jiping, Bai Zhigang(Third Department of Hand and Foot Microsurge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3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suture anchors in repairing proximal insertion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proximal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treated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1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endon suture. 15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read anchor repair. The curative effect, oper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chilles tend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35.62±3.83) min, control group (68.47±5.92) mi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67%, 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3.33%). Follow-up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anchor displacement and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the anchor group.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Achilles tendon,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anchor nail group (study group) was 93.33%, which was better than 73.33% in the suture group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pairing acute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with wire anchor is good, and the operation time can be shortened,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low.[Key words] suture anchor repair; proximal insertion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clinical effect; complication跟腱是位于小腿中部与跟骨结节后部,是一条强有力的肌腱,对人的跑步、跳跃和行走起到重要作用。

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

方法对1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施乐辉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双线Bunnell缝合法修复治疗,术后石膏托固定并指导康复锻炼。

结果16例患者随访8个月~2年,优12例(75%),良4例(25%),优良率为100%。

结论陈旧性跟腱断裂回缩较多(>3 cm),用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法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

标签:陈旧性;跟腱断裂;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跟腱断裂常见于球类、体操及田径运动员,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跟腱断裂的发生率在不断地增加,在全身肌腱断裂中位于第三位[1]。

陈旧性跟腱断裂来源于漏诊的急性跟腱断裂,Matfulli等[2]报道急性跟腱断裂误诊率可达20%~30%,跟腱断裂4~6周未经治疗则为陈旧性断裂,与新鲜跟腱断裂相比,陈旧性跟腱断裂断端回缩较多(>3 cm),出现断端瘢痕形成、硬化、难以直接缝合等改变,伤肢肌肉萎缩较明显,但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伤肢功能代偿。

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均应手术治疗[2-3] 。

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16例,采用施乐辉锚钉+腓肠肌腱膜翻转Bunnell法双线缝合修复治疗,术后用“2-2-2”法石膏托固定,并指导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30.5岁,本院治疗12例,外院治疗4例,病史3~5周,均为运动伤,就诊时均有不同轻度的伤肢肌肉(腓肠肌)萎缩,提踵受限,跖屈力较健侧下降。

Thompson试验阳性13例,阴性3例;屈膝试验阳性10例,阴性6例(出现部分功能代偿)。

12例可扪及凹陷。

跟骨X线提示:Kager三角改变(Kager征阳性),Toygar角3 cm,背伸角度减少在10°以上,跖屈度减少>15°。

2 结果本组随访3个月~2年,其中,优12例(75%),良4例(25%),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次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评估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评估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评估任志鹏;辛景义;王贵忻;梁军【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6(044)009【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ture anch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losed distal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clinical data in 25 patients with acute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was perform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of Tianjin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12 to January 2014.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by standard approach, with the suture anchors to reconstruct the achilles tendon insertion, and the Krachow technique was used to suture the achilles tend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9~35 months. The situation of the wound healing, heel pain, and achilles tendon re-ruptur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bilateral ankle joint, the achilles tendon total rupture score (ATRS), 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 score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were assessed one year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this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was 25-35 min, the average time was (30.4 ± 4.8) min. No major vascular and nerve injury occurred in the opera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he wound healed well. No infection and skin necrosis, no heel pain and achilles tendon re-rupture were found during follow-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n passive plantar flexion between injured ankles and uninjured ankles one year after operation (44.36° ± 3.33° vs. 46.40°±4.53°, P>0.05). But mean passive dorsiflexion was lower in injured ankles than that of uninjured ankles (16.88°± 4.10° vs.20.12°±3.21°,P<0.05). The mean ATRS score was 88.7±6.1 (range 79-97), and the mean AOFAS score was 92.4± 5.6 (range 76-100) at first postoperative year. According to the AOFAS scale,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20 cases and good in 5 cases. Conclusion It was successful to repair the acute closed distal achilles tendon injuries with the suture anchors.%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

带线锚钉缝合联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跟腱止点周围断裂

带线锚钉缝合联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跟腱止点周围断裂

r e p a i r o f Ac h i l l e s t e n d o n c l o s e t o i t s i n s e r t i o n r u p t u r e s u s i n g s u t u r e a n c h o r s .Amo n g a l l c a s e s ,1 9 p a t i e n t s we r e s u b j e c t e d t o a n
e a r l y f u n c t i o n a l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Re su l s t Af t e r f o l l o w- u p f o r 1 2 t o 2 8 mo n t h s ,n o wo u n d i n f e c t i o n,b l o o d v e s s e l a n d n e r v e i u r y,s k i n n e c r o s i s a n d o t h e r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o c c u r r e d . Th e Ar n e r - Li n d h o l m me t h o d wa s u s e d

1 7 8 ・
Or t h o p a e d i c s ,2 0 1 3,Vo 1 . 4,No . 4
d o i : 1 《 )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8 5 7 3 . 2 0 1 3 . 0 4 . 0 0 3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常常发生在运动员和活跃的个体身上。

这种伤害会导致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来恢复跟腱的正常功能。

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那么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各有何优劣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它采用了生物学修复技术,旨在提高跟腱的修复质量和功能。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带线锚钉将跟腱重新固定在骨头上,这种固定方法能够更好地支撑跟腱,减少术后移位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术后康复的成功率。

带线锚钉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伤口愈合速度,缩短康复时间。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优势在于术后稳定性高、康复速度快。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则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受损的跟腱进行手术缝合来恢复其功能。

传统缝合法的优势在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风险较低,且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

传统缝合法也存在缺点,因为术后跟腱容易出现移位和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和功能不全。

除了治疗效果的比较外,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在术后恢复和康复过程中也存在差异。

带线锚钉在固定跟腱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和保护,患者在术后可以更快地进行恢复性运动,加速康复进程。

而传统缝合法在术后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需要患者在康复期间遵循更严格的限制性运动,以防止术后跟腱再次受伤。

从术后恢复的角度来看,带线锚钉也更具优势。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可以看出,带线锚钉具有更多的优势,包括术后稳定性高、康复速度快、术后恢复更好等方面。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评价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22T11:15:20.0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盘云[导读] 将缝线锚钉修复法和传统钢丝缝合法进行对比,前者更适合应用于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治疗中,其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同时跟腱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中医医院 425300)摘要:目的分析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所有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随机挑选66例患者纳入实验。

根据其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组名为实验组(后33例患者)和对照组(前33例
患者)。

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缝线锚钉修复法(实验组)和传统钢丝缝合法(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为(34.29±6.29)min,和对照组的(58.67±8.16)min相比明显更短。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缝线锚钉修复法和传统钢丝缝合法进行对比,前者更适合应用于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治疗中,其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同时跟腱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疗效
跟腱是足踝后部人体最强大的肌腱,可以承受的张力很大,若非严重碰撞或摔伤、利器伤很难断裂,其主要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在行走、跑跳中非常重要,其中运动员或舞蹈演员等群体是高危人群[1]。

腱性组织的血运较差,且断裂位置在跟腱远端近止点处,需要对其腱-骨面进行修复,治疗难度较大[2]。

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所有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随机挑选66例患者纳入实验,分析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取得良好的成果,以下为研究过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所有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随机挑选66例患者纳入实验。

根据其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组名为实验组(后33例患者)和对照组(前33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19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15-58岁,平均年龄(38.4±2.5)岁;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16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17-52岁,平均年龄(37.8±2.9)岁。

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传统钢丝缝合法:患者保持俯卧后进行麻醉,对跟腱内侧进行纵行切口,于跟腱近端和跖屈采用钢丝Bunnel缝合法进行缝合,在跟骨结节上应用克氏针进行钻孔指导,角度正确后从跟骨至足底将钢丝远端两头穿出,通过纽扣进行皮外固定,将钢丝抽出。

缝线锚钉修复法:患者同样需俯卧,根据跟腱情况选择内侧或外侧切口,将淤血块清洗后修剪跟腱残端的马尾状纤维,按照具体情况将1-2枚缝合带螺纹铆钉拧入跟骨结节跟腱止点撕脱位置,注意需保持跟腱和锚钉拧入方向为45°夹角,随后应用锚钉尾部的两条超强缝线,应用Krackow法对跟腱两侧断端进行编制缝合,长度在3cm左右。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主制定的表格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其中手术时长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结果中X2值应用于检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优良率计数资料,通过P<0.05表明研究成果中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为(34.29±6.29)min,和对照组的(58.67±8.16)min相比明显更短。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跟腱近止点断裂是指跟腱断裂位置和止点之间的距离<2cm,以往通常采用传统钢丝缝合法进行修复,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很容易发生感染、皮肤压伤、钢丝外露等并发症,同时也可能导致不愈合或抽出钢丝后再次出现断裂[3]。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缝线锚钉修复法被逐渐应用,且在跟腱修复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不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疗效显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也更少,所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更低[4]。

缝线锚钉修复法是应用铆钉尾部的超强缝线来将断裂两端进行缝合,可以合理调节牵拉大小,患者的排斥反应较低,所以术后发生跟腱再断裂、粘连、感染等并发症较少,促进跟腱功能恢复恢复正常,不仅能应用于<2cm患者的治疗中,>2cm也可以应用该修复法进行治疗[5]。

综上所述,将缝线锚钉修复法和传统钢丝缝合法进行对比,前者更适合应用于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治疗中,其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同时跟腱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广权,许鹏雍,陈俊.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7,39(07):1088-1089+1092.
[2]谢秉局,王伟良,杨国敬,林光锚,潘展鹏,刘良乐.缝线锚钉与传统钢丝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1,24(12):1016-1019.
[3]刘良乐,谢秉局,王伟良,戴鸣海,杨国敬,汤呈宣.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评价[J].中国骨伤,2010,23(03):177-179.
[4]印卫锋. 缝线锚钉结合自体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近止点断裂[A].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2009:1.
[5]向孝兵,霍力为,喻永新.缝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J].中医正骨,2008(08):2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