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黄娇玲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发布时间:2023-06-06T04:03:24.668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3年6月作者:马晓婷[导读] 当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活动能够促进教学课堂成效的提升。
(八步区信都镇新兴小学广西贺州 542800)【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阅读材料的研究不到位,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和缺乏创新等等。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要想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从深度挖掘教材、巩固基础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感悟等方面入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对策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3)6-177-01当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活动能够促进教学课堂成效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创新、更高层次的、更深层次的多元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对阅读材料的研读不到位、缺少良好的课堂氛围、阅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等,这些都会对阅读教学的成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教改的深入进行。
一、激发学生自信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并以“填鸭式”的方式来指导学生。
然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但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反而会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学习重心。
在当今社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已远远超过了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
3.1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_周慧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要以培养学生感知、欣赏、理解和评判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并表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要求强调的四个主体,是互相无法取代、互为作用且不能分离的多维关系,不仅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对教学方法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要做好教学中的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与文本间的独立对话,不能取代学生在这其中的主体地位。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理解语言的过程,通过阅读,掌握学习方法,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使思维不断深化,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还会提升学生在未来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在学习方面,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理解编者的心理情景以及事物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
另外,阅读的过程,等同于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文本的语言逻辑会潜入进学生的记忆中,使他们逐渐学会更有条理性的表达内心感受,丰富自己的措辞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逐渐体会文本作者的创作思路,从而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目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教学人员深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理解的偏差、交流的不足以及资源的限制等原因,目前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教师与学生间欠缺交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仍然是局限于单项的形式,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点名让学生来回答,这样的交流比较肤浅,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与文本间的独立对话,而是以自身的视角直接给予学生一个总结式的结论,没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产生独特的感受。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也只是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自身的主导思想去回答问题,而直接忽略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形式科学化不足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于改革的理解偏差,使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科学化不足的问题。
书声起 悟文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探究

例如,教学《两小 儿 辩 日 》时,教 师 可 以 尝 试 让 学 生 进 行 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出教学问题让学 生 进 行 思 考,使 学 生 能 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哪些用语 和用词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哪些 是 描 写 人 物 动 作 的 词语。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将会 更 好 地 对 文 章 进 行 阅 读,并形成良好的阅 读 氛 围,学 生 的 思 考 将 会 具 有 更 强 的 方 向性。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出答案之 后,教 师 可 以 将 学 生 的 答案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一一分析、解 答,从 而 准 确 地 对 文 章当中所出现的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 会阅读,能够在阅读 的 过 程 中 表 现 出 更 好 的 针 对 性,促 使 学 生能够对文章当中的思想进行更加明确地掌握。教师要积 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对学生的 思 维 能 力 进 行 锻 炼。 教 师还要在文言文与普通话的翻译上进行 重 点 教 学,使 学 生 能 够更加清楚 地 了 解 文 章 的 具 体 意 思,掌 握 文 言 文 的 使 用 方 法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阅 读 能 力 。 二 、重 视 阅 读 教 学 的 个 性 化 和 创 造 性
情感。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便 可 以 采 用 小 组 合 作 的
方式开展阅读活动。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时进行充分的表 达,将自己的感悟与组员进行分享。有 些 学 生 会 认 为 可 以 将 文章的第一 段 删 掉,这 样 后 面 的 文 章 结 构 便 会 显 得 更 加 紧 凑,可以进行更好地 想 象,同 时 整 篇 文 章 也 会 有 更 多 的 悬 念 出现。小组内部可以针对这一观点进 行 讨 论,并 将 这 一 观 点 分享给其他的小组。学生们可以进行 自 由 发 言,表 达 一 下 对 于这个想法的个人感受。当学生讨论 结 束 之 后,教 师 要 对 其 进行 总结,分析这一段在整篇文章当中都 起 到 了 什 么 样 的 作 用 。对于提出这一想法的学生教师应 当 给 予 表 扬,提 高 学 生 的自 信心。另外,教 师 要 重 视 调 动 学 生 的 思 维,使 其 能 够 更 加活跃,从而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想 法。 阅 读 教 学 的 重 要 教 学目标便需要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才能够 对 一 篇 文 章 形 成 属 于自己的感悟。 三 、引 入 生 活 化 阅 读 教 学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语文教学“读“领风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读"领风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发布时间:2022-02-17T12:59:34.196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2月作者:龚艳玲[导读] 阅读其实是小学语文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完成阅读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遗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个人阅读能力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探索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所以本文就围绕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龚艳玲青海省格尔木市实验小学摘要:阅读其实是小学语文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完成阅读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遗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个人阅读能力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探索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所以本文就围绕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2-102-01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去完成大量的阅读练习,或者是让学生反复地去阅读不同的经典作品,更多的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为其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情操,理解作者真正想要通过文章所传达的一些思想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针对于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
由此,下文就针对本文在多年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进行分享,希望能够对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注重阅读兴趣激发,让学生主动阅读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理解到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他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多是依据目前的课本或者是相关的新课标要求来为学生布置量化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要求。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二、解读文本的策略
1、变换角色,走近文本; 2、抓住文眼,品味语言; 3、拓展阅读,深入挖掘。
二 、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
1、善于运用赏识和鼓励; 2、课堂评价语要力求准确得体; 3、课堂评价语言应随机应变; 4、善于运用否定的艺术; 5、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6、评价语言要适度,无泛滥成灾之嫌; 7、评价语言要诙谐幽默; 8、积累丰富的教学评价语,不断提高评 价语言的艺术。
1、变换角色,走近文 本。 我们要将自己设想成 不同的角色身份走近文本: ——我是作者 ——我是孩子 ——我是教师
2、抓住文眼,品味语言 把握文本个性,寻找语言动情点; 设计品味环节,保障品位有媒介; 采取合适方法,嚼出语言芳香味。
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 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 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 相通。
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活力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石河子第二小学
姚美玲
学生是一颗颗生命的种 子,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 让孩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生 命的活力,在阅读课上感受 生命的精彩,享受生命的乐 趣。
一、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 二、以读代讲,感悟文本情怀 三、关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一、解读文本存在的问题
一、抓关键句,师引生读 二、扩展想象 ,添词朗读 三、创设情境 ,引读对话 四、逐层感悟,引导入境 五、排比设境, 复读课题 六、排比设境, 逻辑引读
让学生在“文学圈中快乐阅读——谈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在"文学圈中快乐阅读——谈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发布时间:2022-04-22T17:44:11.043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5月作者:钟玲[导读] 阅读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占据重要地位。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课堂的质量。
“文学圈”这一教学模式的兴起,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钟玲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小江街道街口小学摘要:阅读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占据重要地位。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课堂的质量。
“文学圈”这一教学模式的兴起,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学圈;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5-273-01“文学圈”是课堂上常用的阅读策略,这种阅读模式多使用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教学过程中,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最早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到后期我国将其引入并结合学生特性不断发展,这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重大革新。
形成“文学圈”的主导力量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提供阅读书单供学生选择,通过选书形式让学生自行组团,形成“文学圈”,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阅读语文的快乐,了解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效指引学生阅读由于“文学圈”教学模式中师生的关系为“指引和参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阅读素养。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特性制定阅读计划,组织阅读课堂有序开展,同时也要为学生传授阅读技巧;教师一定要热爱阅读,对于阅读课程了然于胸,多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为开展“文学圈”提供阅读题材;教师要愿意陪伴学生一起阅读,与学生共同进步,成为学生的朋友。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_3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12-15T02:54:16.13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月20期作者:张晓萍[导读] 现代教学理念越来越注重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以往枯燥、单向授课方式,采用阅读教学的方式加强与小学生沟通,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让小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张晓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蓝山学校邮编750100摘要:现代教学理念越来越注重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以往枯燥、单向授课方式,采用阅读教学的方式加强与小学生沟通,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让小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不好阅读教学方法,小学生听课效率不高,教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阅读能力是学好小学语文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故本文将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三方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引言阅读能力是学生小学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阅读教学,师生实现良性互动,改变应试教育下教师单向输送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合理教学方式,加强师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形成平等师生关系,教师任务顺利完成,也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但目前问题比较突出,教师掌握不好阅读教学的精髓,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了名义上的阅读教学,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阅读中,教师想要学生养成的能力,学生达不到,学生渴望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打造不出来,教师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沟通,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借鉴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学生阅读兴趣、学生阅读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出发,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几点解决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一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愿意配合教师、主动思考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阅读没有好奇心、不想阅读,教师的讲解就是徒劳的,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作者:龙玲芳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2期【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的重点就是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多元化教学态势下,教师需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探索与现有的阅读教学现状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以构建一个真正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教学;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198-01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阅读教学的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让学生快速掌握文本内容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深入理解与把握能力的这一目标。
一、影响阅读教学效率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认清一些会影响到其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课堂教学问题。
1.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新课改已经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对这一要求有所疏忽。
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缺乏科学性的体现,没能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这方面的作用[1]。
因此,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的情况下,小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很难进行正确的自主阅读,遇到了难解的问题,也缺少主动提出或者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2.阅读教学缺乏实用性。
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只是有些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也有些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但是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不够到位,不能让学生真切意识到阅读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黄娇玲
发表时间:2018-05-18T16:02:28.90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7期作者:黄娇玲[导读]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 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黄娇玲(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大云完小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 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认为新世纪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16-01
一、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
其次,是流利地读。
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
再次是有感情地读。
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
二、读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领悟。
在读中领悟。
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
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拔,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
它是构成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程标准提出的“感悟、积累、运用”,除了读之外,还在着大量的其他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
读是感悟、积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说、听、写、思考、游戏等也是积累、感悟、运用的重要方式。
这些方式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运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这些方式往往体现为训练,就是“读”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之一。
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以读代讲,是为了减少教师对课文进行繁琐零碎地分析,把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作了这样的要求。
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把训练作为其核心内容,但也并非意味着语文教学不需要训练。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字、词、句等的训练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以读为本”才能真正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中积累、感悟“语”与“文”,在多层次中品读中进一步感悟和内化语言,进而能在相应的生活图景中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多形式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读书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
阅读目的:引读、范读、赛读、评读、品读。
阅读速度:速读、慢读、跳读。
阅读人数: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集体读等。
是否出声:默读、朗读、背诵。
阅读意图:精读、略读、浏览、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感情朗读。
读与其它语文学习相结合:抄读,读思、边读边想象画面、诵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表演读、读画、听读、读说、读写……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自读自悟的机会,在生动活泼、乐此不疲的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积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自主阅读,放飞心灵。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鲜明的态度,真实的情感是朗读的灵魂。
而选择好了“读”的方式,找准了语言文字情感的基调,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涌起随之而至的激情,鲜明的态度与真实的情感也才能从“读”的声音语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总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
在小学六年学习中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资料:
[1]刘红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N].发展导报.2016-05-27(031)
[2]马银华.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浅见[N].发展导报.2015-12-18(027)
[3]刘红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N].发展导报.2016-03-25(032)
[4]安瑛.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课艺术[N].云南经济日报.2013-06-24(002)
[5]王艳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13-09-16(C03)
[6]刘斗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N].经济信息时报.2013-08-16(004)
[7]陈美钊.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N].贵州民族报.2013-10-14(C02)
[8]陈爱玲.小学语文阅读五不要[N].学知报.2011-08-29(K01)
[9]邱玉芬.怎样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N].上饶日报.2011-06-01(003)
[10]孙松如.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N].宜春日报.2009-11-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