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百年获奖名单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精选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精选诺贝尔文学奖(英语: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瑞典语:Nobelpriset i litteratur)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 [1]。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
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死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死后追授的获奖者。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2]。
诺贝尔文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
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3]。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文学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由瑞典文学院颁发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
截至2020年,共有119人获得该奖 [4],其中115次由一人获得,4次由二人分享;其中有7年因故停发;有8年延迟一年颁发;有17位女性获奖 [5]。
中文名诺贝尔文学奖外文名英语: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瑞典语:Nobelpriset i litteratur主办单位瑞典文学院首次颁发1901年12月10日首届得主苏利·普吕多姆公布时间每年10月颁奖时间12月10日颁奖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奖人瑞典国王颁奖周期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奖励内容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奖励对象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部分得主(18张)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以下简称:诺贝尔)在他逝世前一年写成的最后一份遗嘱于巴黎的瑞典挪威俱乐部签订。
根据最后遗嘱所述,他的遗产将用于建立一系列奖项,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用于设立五个诺贝尔奖的资产占诺贝尔总资产的94%,即3100万瑞典克朗 [1]。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览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览表l 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l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l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l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
1905年作品《你去什么地方》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
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作家典。
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
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belgium@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
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
历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历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全球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每年由瑞典学院授予一位在文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作家。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历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名单。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国作家、诗人、戏剧家兼小说家雷内·弗朗索瓦·阿拉涅。
他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在文学界享有盛誉。
1902年,奥地利作家兼戏剧家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冯·斯帕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闻名。
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丹麦作家兼剧作家卨·希雅斯波尔。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对社会问题的探索而受到赞誉。
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德国作家、剧作家和小说家亨利克·伊布森。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关注而广受赞誉。
1906年,意大利作家格拉齐亚·德莱斯波雷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她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闻名。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英国作家卡尔·斯皮特。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而受到赞誉。
1908年,瑞典作家鲁特维克·比约尔纳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而闻名。
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奥地利诗人和剧作家卨·霍夫曼斯塔尔。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类内心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探索而受到赞誉。
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瑞典作家卨·保尔·约翰·鲁特斯特朗。
他的作品以其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而广受赞誉。
1911年,意大利作家莫里斯·马特奥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以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受到赞誉。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近代现代文学史上,诺贝尔文学奖是最具权威性和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
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欧美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最有创意性和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代表着当代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文学见解,被认为是一种文学景观的领军人物。
本文将以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为主题,简单介绍历届获奖者的作品,回顾文学史上伟大的创作。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诗人博尔赫斯获得。
他的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和谐统一”,他的诗歌、戏剧和抒情文学作品都极为出色,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他的代表作《拉斯克》,描绘了在年春天瑞典的山水风光,唤起神灵的力量,以及追求自由的思想,隐喻着男女之间的美丽爱情。
1909年,第二届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美国作家、诗人托尔斯泰。
他的诗歌大多恢弘而又抒情,充满了神话、历史和地理的元素,描绘出英雄斗争的美丽场景。
他最著名的诗歌《安娜卡列宁》记录了乌克兰革命家安娜卡列宁抗争暴政的传奇故事,反映了现实社会和爱国精神,托尔斯泰借此诗歌为新时期寻求民族自由和平等权利而斗争的人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3年,第三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美国短篇小说家和诗人米克尔斯比。
他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以爱尔兰民俗元素为主,细腻地构筑了反映爱尔兰背景的文学空间。
他的小说《唐纳尔》讲述了一位贫寒的唐纳尔受封为贵族的故事,抒发了他对类似爱尔兰自由人民的不满,在他的笔下,文学变成了有动力的改变社会的景观。
1917年,第四届诺贝尔文学奖由英国诗人及作家维克多雨果获得。
他的诗歌细腻、深刻、抒情、充满传奇色彩,被认为是“唯美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的传世之作《神曲》,描述的是神的创造与人类的救赎,把神灵和现实景物结合,把高尚的思想和华丽的文学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几乎完美的审美感受。
1919年,第五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作家斯蒂芬索尔克。
他的小说多次被认为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最著名的小说《叛逆的鲁路修》,描绘了一个叛逆青年对社会权威的抗争,反映了男主人公叛逆心理与传统观念的斗争,以及逃避权威的冲动,展示出英雄的英勇性格,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清单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清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文学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每年颁发给对世界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
其评选标准、评选委员会的组成、评选程序以及历届获奖者的作品均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下面,我将为您呈现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名单及其作品清单,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您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 1901年:赫尔曼·赫塞(Hermann Hesse)- 《悲伤的王子》对于赫尔曼·赫塞来说,获得首届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对其文学成就的最高肯定。
《悲伤的王子》是赫塞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在世俗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最终在精神上得到解放的王子的故事。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塔的诗集》叶芝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和爱尔兰的传统。
《塔的诗集》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第二次降临》、《塔》等诗篇体现了叶芝对人生、信仰和爱情的深刻思考,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3. 1946年: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西蒙新生》赫尔曼·黑塞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德国作家,他的《西蒙新生》是一部关于寻找内心平静和和谐的启示录。
作品中的主人公西蒙通过对自我和自然的领悟,最终实现了新生和解脱,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4. 1957年: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是法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局外人》以其冷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使其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品中的主人公梅尔索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挣扎,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引发了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深刻反思。
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作者法国苏利·普吕多姆。
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作者德国特奥多尔·蒙森。
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作者挪威比昂斯滕·比昂松。
1904年作品《金岛》,作者法国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作者西班牙何塞·埃切加赖。
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作者波兰亨利克·显克维支。
1906年作品《青春诗》,作者意大利乔祖埃·卡尔杜齐。
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作者英国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作者德国鲁道尔夫·欧肯。
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作者瑞典西尔玛·拉格洛夫(女)。
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作者德国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
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作者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
1912年作品《群鼠》,作者德国盖哈特·霍普特曼。
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作者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法国罗曼·罗兰。
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作者瑞典魏尔纳·海顿斯坦姆。
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作者丹麦卡尔·耶勒鲁普。
1917年作品《天国》,作者丹麦亨利克·彭托皮丹。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未颁奖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作者瑞士卡尔·施皮特勒。
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作者挪威克努特·汉姆生。
1921年作品《苔依丝》,作者法国阿纳托尔·法郎士。
1922年作品《不吉利的姑娘》,作者西班牙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作者爱尔兰威廉·勃特勒·叶芝。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鲁东(法国)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肯(德国)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1910年保尔·海才(德国)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1914年(未颁奖)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韩德斯坦(瑞典)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1918年(未颁奖)1919年卡尔·斯比特勒(瑞士)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1922年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慈(爱尔兰)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1926年格拉齐娅·黛丽达(意大利)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德国)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士(美国)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特(瑞典)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1935年(未颁奖)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1938年赛珍珠(美国)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巴(芬兰)1940年——1943年(未颁奖)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1945年加波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1946年赫曼·赫塞(瑞士)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1957年阿尔伯特·卡缪(法国)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特纳克(苏联)1959年萨尔瓦多·卡萨姆多(意大利)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1962年约翰·史坦贝克(美国)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萧洛霍夫(苏联)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忍尼辛(苏联)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1972年海因利希·鲍尔(德国)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1975年尤金尼奥·蒙塔莱(意大利)1976年索尔·贝娄(美国)1977年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1978年以撒·巴什维斯·辛格(美国)1979年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希腊)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提(英国)1982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奎斯(哥伦比亚)1983年格拉尔德·威廉·高登(英国)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捷克斯洛伐克)1985年克劳德·西蒙(法国)1986年沃尔·索因卡(尼日利亚)1987年约瑟夫·亚历山德洛维奇·布罗斯基(俄国——美国)1988年纳吉布·马富兹(埃及)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1991年纳丁·歌蒂玛(南非)1992年德列克·瓦尔科特(特里尼达)1993年佟妮·莫里森(美国)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1995年席默斯·希尼(爱尔兰)1996年维斯拉瓦·辛波丝卡(波兰)1997年达利欧·弗(意大利)1998年霍塞·萨拉马戈(葡萄牙)按照这份名单,我们看看各国得奖状况:法国12人美国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罗斯基)英国6人德国、瑞典各7人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俄国5人(包括布罗斯基)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各3人瑞士、智利、希腊、日本各2人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哥伦比亚、芬兰、瓜地马拉、冰岛、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各1人直至1998年为止,共有95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国等八个国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则有71人。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名单诺贝尔文学奖简介诺贝尔奖的创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诺贝尔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名单1901年至1920年1.Sully Prudhomme - Les Solitudes2.Theodor Mommsen - Livia oder die lügenhafte Freundin3.Bjørnstjerne Bjørnson - Det flager i byen og på havnen4.Frédéric Mistral - Mireio. Mireille5.José Echegaray - El gran Galeoto6.Henryk Sienkiewicz - Quo vadis?7.Rudyard Kipling - The Jungle Books, Just So Stories1921年至1940年1.Anatole France - La Vie de Jeanne d’Arc2.Jacinto Benavente - Los intereses creados3.W. B. Yeats - The Wild Swans at Coole, Michael Robartes and theDancer4.George Bernard Shaw - Back to Methuselah5.Grazia Deledda - Canne al vento6.Henri Bergson - L’évolution créatrice7.Sigrid Undset - Kristin Lavransdatter1941年至1960年1.Johannes V. Jensen - Kongens Fald2.Gabriela Mistral - Descanso de caminantes, Tala3.Hermann Hesse - Das Glasperlenspiel4.André Gide - Les caves du Vatican5.T. S. Eliot - Ash Wednesday, Four Quartets6.Ernest Hemingway - For Whom the Bell Tolls7.François Mauriac - Thérèse Desqueyroux1961年至1980年1.Ivo Andrić - Na Drini ćuprija2.John Steinbeck -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3.Giorgos Seferis - Ημέρα-Νύχτα4.Saint-John Perse - Exil5.Mikhail Sholokhov - Тихий Донילנסקז6.Shmuel Yosef Agnon, Nelly Sachs - יריש7.Heinrich Böll - Ansichten eines Clowns1981年至2000年1.Elias Canetti - Die Blendung2.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 Cien años de soledad3.William Golding - Lord of the Flies4.Jaroslav Seifert - Maminka5.Claude Simon - Les Géorgiques6.Wole Soyinka - Season of Anomy7.Nadine Gordimer - July’s People2001年至2020年1.V. S. Naipaul - A House for Mr Biswas2.Imre Kertész - Sorstalanság3.John Maxwell Coetzee - Disgrace4.Elfriede Jelinek - Die Klavierspielerin5.Harold Pinter - The Birthday Party, The Homecoming6.Orhan Pamuk - My Name Is Red7.Doris Lessing - The Golden Notebook总结本文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和评选标准,并列举了自1901年至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获奖名单
导读:诺贝尔代学奖是按照诺贝尔的遗愿设立的,其发奖宗旨也是充分尊重诺贝尔的遗愿的。
按照诺贝尔的遗愿,代学奖应赠给"代学家,他曾在代学园地里,产生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
"在遗嘱的末尾,诺贝尔还表示:"我确切地希望,在决定各奖的得奖人时,不顾及得奖人的国籍;只有贡献最大的人,可获得奖金,无论他(或她)是不是出生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国家里。
"
诺贝尔的遗愿是非常美好的,然而,如何掌握理想主义则不容易。
何为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内涵中包含着多少道德原则,多少美学艺术原则?在掌握理想原则时是强调它的古典的、永恒性内容还是强调它的现代性内容?这不是像学生在考卷上做出几句理论答案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代学院在评选中选择一些与人类理想、人类总体期待、总体希望相合拍的基本视角和标准。
然而,即使选择了最符合理想主义的批评视角,也难以避免批评的主观性。
视角、标准、审美判断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代学作品极为丰富复杂,人的视野、眼光、能力极为有限,并非三头八臂的瑞典代学院士们尽管辛苦劳作,功劳很大,但也不能不表现出很大的局限。
我们不妨共同作次世纪性的代学之旅,然后看看诺贝尔代学奖的得失。
先看看诺贝尔代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吕多姆(法国)
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
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
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
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伊肯(德国)
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尔·海泽(德国)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
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
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顿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
1922年哈辛托·贝纳代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叶芝(爱尔兰)
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 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
1926年格拉齐娅·黛莱达(意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
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
1929年托马斯·曼(德国)
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斯(美国)
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德(瑞典)
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
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
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
1938年赛珍珠(美国)
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芬兰)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
1945年加·米斯特拉尔(智利)
1946年赫尔曼·黑塞(瑞士)
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
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
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
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
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
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
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1957年阿尔伯特·加缪(法国)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
1959年萨尔瓦多·夸西莫多(意大利)
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
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美国)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
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
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苏联)
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
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
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
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苏联)
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
1972年海因利希·伯尔(德国)
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
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