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腑辩证

中医六腑辩证

胆的病机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湿热重蒸,阻遏肝胆的气机,致使肝胆郁热化火,胆汁排泄失调。胆病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胁痛、黄疸等。其发生机制如下:

寒热往来:外邪客于足少阳胆经,由于少阳为枢,外出于阳则发热,内入于阴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之证。

口苦:为胆气上逆,胆液上泛所致。

胁痛:胆位于右胁下,胆的经脉循行于两胁,若肝胆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气血流通不利,即可发作胁肋胀满疼痛。

黄疸:为肝胆疏泄失职,胆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于血脉,泛溢于肌肤所致。

胃的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

胃的病机,主要为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导致这些病理变化原因虽多,但从胃的本身来说,主要有胃气虚、胃寒、胃热和胃阴不足等。

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嗳气、恶心、呕吐等。

胃脘胀痛:多由情志抑郁,或宿食停滞,从而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职,气机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发胃脘胀满而痛。

消谷善饥: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功能亢进,水谷消化加速所致。

胃脘嘈杂:多由胃热(火),或胃阴亏损,虚热内生,胃腑失和所致。

纳呆食少:多由胃气虚弱,腐熟功能减退,和降失职所致。

小肠病机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也即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谷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把水谷精微转输于脾以营养周身,并把剩余的糟粕和水液,下注于大肠或渗于膀胱而排出体外。

一旦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如失于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则可见食下则腹痛,泄泻或呕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减退,则可出现食后作胀、便溏、泄泻和完谷不化;如其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则可见清浊混淆,吐泻交作,腹中剧痛等症。

小肠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泄泻、尿赤灼痛等症。

大肠病机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糟粕,吸收其中剩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大肠的病变,多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导失司,可由湿热或寒湿之邪,或由饮食所伤,食滞不化等因素所致;湿热、寒湿与大肠之气血相博,气滞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脾胃运化失司,脾肾气虚不能固摄,则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

大肠失于传导而致便秘等,可由阳明实热燥结,胃气下降,肺气壅盛于下而失清肃引起;也可由阳虚不运,中气虚弱,肠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肠传导涩滞不利,阻滞大肠经脉的气血运行,久则积瘀成痔。若湿热结于大肠,营气不行,逆于肉理,卫气归而不得复返,则可使局部肌腠发生肿胀疼痛,以致肉腐化脓,发为肠痈。

大肠的临床常见症状有热泻、便闭、痢疾、肠垢、痔、肠痈等。

膀胱病机

膀胱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经脉络肾,与肾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亦即是肾的气化功能失司,多表现为排尿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甚则尿闭,或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病机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

的升降出入道路和气化的场所,所以一般认为:三焦的气化可以概括全身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出入和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

肺的通调水道失常则上焦气化失司;脾胃的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归纳为中焦气化失司;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失常,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

脏腑病机之说,首见于《内经》,指出了不同病证的归属。以后,随着脏腑辨证的发展,临床医疗经验的积累,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脏腑病机的理论,成为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基础理论。

中医的五脏与六腑

中医的五脏与六腑 一、心与小肠: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他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所以说心为五脏六腑之主。 1、心主神志:心主管神经、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正常, 则人的精神振作,神志清楚;如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多种症状,心悸、惊恐、健忘失眠、发狂、嬉笑不息、昏迷等。 2、心主血脉:心与脉相连,血液所以能在血管内循环,全靠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直接影 响血的运行,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如心气不足,则脉细弱无力。 3、其华在面:开窍与舌,面部和舌体的血脉,分布都比较丰富,所以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容易从面部和舌体的色泽方面反映出来,正常的面色红润,有光泽,舌的颜色(淡红)。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的颜色暗紫;反映在面部则出现黄褐斑、痤疮、红血丝等。 心与汗有密切的关系,有汗为心液之说。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胃里输送来的食物,继续消化分泌,清浊。 清:是指精华部分,小肠吸收之后运输于脾。 浊:是指食物的糟粕部分,由小肠下输大肠或转输膀胱。 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如心火过旺,可见舌红痛,口腔糜烂,发生溃疡,小便短赤,甚至出现血尿。 二、肝与胆: 1、肝:主疏泄。肝有升发疏泄的作用以主管全身气机的疏畅条达,如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 机不畅,可引起多种病症,如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疼、胸肋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升发过,便是肝阳上亢可见头疼、头晕。 如果肝阳亢盛化火、则头疼剧烈、或眼红、眼疼、耳鸣耳聋。肝火旺则眼球突出、眼袋大、眼睛模糊;若肝气升发不足、即肝血虚又可引起眩晕,失眠,惊悸,精神恍惚,迎风流泪,眼睛凹陷。 2、肝主藏血: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活动时肝储藏的血液就供给各个器官,休息 或睡眠时又归藏于肝;另一含义是能防止出血,若藏血功能发生障碍,则会吐血。 3、肝开窍于目: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近视、白内障、 夜盲,肝火旺则目赤、红眼。 4、肝主筋,其华在爪:肝主管筋的活动,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而筋靠肝血来营养若肝 血不足,不能养筋,就可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手抖、腿抽筋、舌颤,若热之极点可引起肝风内动而抽搐。肝血充足,指甲红润,如肝血不足,则指甲变软、变薄。 胆的主要动能:储藏胆汁,胆病的主要症状是肋痛,黄胆,口苦,呕吐苦水。肝与胆互为表里并且肝胆相连,发病时常互相影响,所以治疗时也要同步治疗。 三:脾与胃 1、脾主运化: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食物入胃初步消化后,由脾主持进一步消化, 并将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使各组织能利用它作为滋养。另外,还能运

中医六腑辩证

中医六腑辩证 胆的病机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湿热重蒸,阻遏肝胆的气机,致使肝胆郁热化火,胆汁排泄失调。胆病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胁痛、黄疸等。其发生机制如下: 寒热往来:外邪客于足少阳胆经,由于少阳为枢,外出于阳则发热,内入于阴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之证。 口苦:为胆气上逆,胆液上泛所致。 胁痛:胆位于右胁下,胆的经脉循行于两胁,若肝胆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气血流通不利,即可发作胁肋胀满疼痛。 黄疸:为肝胆疏泄失职,胆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于血脉,泛溢于肌肤所致。 胃的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 胃的病机,主要为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导致这些病理变化原因虽多,但从胃的本身来说,主要有胃气虚、胃寒、胃热和胃阴不足等。 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嗳气、恶心、呕吐等。 胃脘胀痛:多由情志抑郁,或宿食停滞,从而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职,气机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发胃脘胀满而痛。 消谷善饥: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功能亢进,水谷消化加速所致。 胃脘嘈杂:多由胃热(火),或胃阴亏损,虚热内生,胃腑失和所致。 纳呆食少:多由胃气虚弱,腐熟功能减退,和降失职所致。

小肠病机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也即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谷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把水谷精微转输于脾以营养周身,并把剩余的糟粕和水液,下注于大肠或渗于膀胱而排出体外。 一旦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如失于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则可见食下则腹痛,泄泻或呕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减退,则可出现食后作胀、便溏、泄泻和完谷不化;如其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则可见清浊混淆,吐泻交作,腹中剧痛等症。 小肠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泄泻、尿赤灼痛等症。 大肠病机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糟粕,吸收其中剩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大肠的病变,多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导失司,可由湿热或寒湿之邪,或由饮食所伤,食滞不化等因素所致;湿热、寒湿与大肠之气血相博,气滞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脾胃运化失司,脾肾气虚不能固摄,则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 大肠失于传导而致便秘等,可由阳明实热燥结,胃气下降,肺气壅盛于下而失清肃引起;也可由阳虚不运,中气虚弱,肠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肠传导涩滞不利,阻滞大肠经脉的气血运行,久则积瘀成痔。若湿热结于大肠,营气不行,逆于肉理,卫气归而不得复返,则可使局部肌腠发生肿胀疼痛,以致肉腐化脓,发为肠痈。 大肠的临床常见症状有热泻、便闭、痢疾、肠垢、痔、肠痈等。 膀胱病机 膀胱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经脉络肾,与肾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亦即是肾的气化功能失司,多表现为排尿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甚则尿闭,或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病机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

中医五脏六腑辨证用药

中医五脏六腑辨证用药之我见 一、心(五行属火)实症:辩症分型1、心火亢盛(主症):舌碎、尖红、心烦、口渴失眠、脉数(治法):清心泻火;(用药)黄连栀子连翘木通竹叶莲子心牛黄灯心草。2、心血淤阻(主症):心前区痛,心悸不宁,舌暗红或有紫斑、(治法):活血化淤(用药):丹参桂枝藏红花川芎赤芍桃仁炒当归降香毛冬青五灵脂山楂参三七郁金。3、痰蒙心窍(主症):意识不清或神志错乱(治法):豁痰开窍(用药):郁金牛黄菖蒲远志麝香冰片苏合香。虚症:辩症分型1、心气虚(主症):心寂、气短、自汗、乏力,面色恍白,舌淡、脉虚(治法):补益心气(用药):人参党参黄芪孩儿参炙甘草茯苓淮小麦。2、心阳虚(主症):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质淡暗,面色苍白;脉细弱(治法):温通心阳(用药):附子人参干姜肉桂桂枝薤白。3、心阴虚:(主症):心悸怔忪、失眠心烦舌质红脉细数(治法):育阴宁神(用药):生熟地白芍阿胶枸杞子麦冬柏子仁龟板。4、心血虚(主症):心悸怔忪失眠舌质淡脉细(治法)养血安神(用药):当归熟地酸枣仁阿胶柏子仁丹参制首乌龙眼肉桑椹子夜交藤。 二、肝(五行属木)辩证分型:实症1、肝气郁结(主症):精神抑郁、胸胁胀痛、苔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用药):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绿萼梅霎罗子川楝子橘叶玫瑰花白蒺藜墙微花八月扎。2、肝火上炎(主症):面红目赤、性情急燥、口苦、脉弦数、舌红、苔黄(治法):清肝泻火(用药):龙胆草黄连胡黄连栀子丹皮夏枯草青厢子密蒙花芦荟青黛决明子。3、肝阳上亢(主症):头痛弦晕,烦燥易怒、脉弦有力、舌红(治法):平肝潜阳(用药):天麻钩藤菊花白蒺藜白芍珍珠母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生磁石玳瑁羚羊角。4、肝风内动(主症):抽搐、震颤(治法):息风镇痉(用药):全蝎蜈公地龙僵蚕天麻山羊角钩藤玳瑁。5、寒凝气滞(主症):少腹胀痛,牵引睾丸;或睾丸肿大下坠(治法):暖肝散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乌药橘核荔枝核。6、肝血虚(主症):眩晕、眼花、失眠或闭经,经少,舌淡,脉细(治法):补肝血(用药):当归熟地白芍制首乌阿胶枸杞子黑芝麻酸枣仁。7、肝阴虚(主症):头目眩晕,目糊、舌红,脉细弦(治法):养肝阴(用药):生熟地白芍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鳖甲潼蒺藜枸杞子。(附注):肝胆相表里,在发病上;肝胆多同病:如肝胆湿热,主要症状为:口苦、胸胁满闷疼痛或恶心呕吐,或有黄胆、小便短赤,苔黄、脉弦等。治:宜疏肝利胆,清化湿热;常用药物为:柴胡青蒿郁金枳壳枳实青皮黄芩山栀子茵陈大黄龙草虎杖车前子车前草金钱草等。

祝华英:简述中医脏腑辩证

祝华英:简述中医脏腑辩证 简述中医脏腑辩证 摘自祝华英道长《《黄帝十二经脉揭秘应用》 中医脏腑辨证,是根据内在的脏、腑各有隶属,外在的经脉各有循行路线,各脏各腑的病证各有突出不同的症状表现作辨证分析。各脏腑的病变虽然复杂,但根据病因结合病症,细心分辨,自能得出诊断结果。 (一)肝脏、附中风偏废病理分析 肝藏血,血舍魂,肝主筋,开窍于目,其荣在爪,与胆相表里。在体为筋,在色为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味为酸,在液为泪,在志为怒,怒伤肝,肝恶风,悲怒气逆则伤肝。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这以上归纳不完全的“内经引言”以便在临床中归类分析病机病因,才能按五脏、六腑各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及病症表现,而给予辨证施治。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脏主筋、属风木,凡出现头目昏眩与筋脉抽搐动风,应考虑为肝经的病证。 肝经实证:有急躁易怒,头痛昏眩,两目混浊红赤,或产生吐血衄血。若肝阳上亢,其肝经炽热上冲巅顶,甚则引起瘛昏愦失知。治宜平肝熄风清理肝火。 肝气郁结:多因情志不畅所导致肝经运行郁阻,使肝气横逆于两

胁下闷胀串痛,并牵连腹背疼痛,抑郁易怒,咽哽干呕,厌食、善叹息。两脉口之“寸部”当涩滞少脉,治宜疏肝理气散郁结。 肝阴亏损:头昏头痛,耳鸣心烦,难以入眠,多梦,小便色黄,口舌干燥少津液。为阴血不足以养肝,治宜滋养肝阴兼培脾肺。 寒侵厥阴:如寒犯肝经而寒气留连,可引起小腹隐隐作痛,妇女易导致少腹气结瘤聚;男子侧痛连睾丸。脉当弦紧迟涩,治宜温经散寒通经。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关于中风偏废之病,现代医籍多列于肝脏,认为肝经主风,按中风偏废的症状,并非属肝经的一经受病,却是人体一个侧面的手,足之三阴三阳机能失调,而一时共虚所引起的突然发病。由于人体是左、右、阴、阳两性组成的一个整体,但人体的气,血可以左、右周流无处不到而灌溉全身,可是,人体左、右“十二经脉”的机能运动,是左侧手足的三阴三阳与左侧的阴阳经脉相交,右侧手足的三阴三阳、与右侧的阴阳经脉相交,故而中风只偏废人体的一侧。 关于中风偏废疾病,当参考前面“解释根、溜、注、人矛盾”章上,其论述的头、手、足三部之三阴三阳经脉的“机能伸,缩活动”,其头部的升、降屈伸机能以颈为界限,而形成在上的“天部”。 手部的三阴三阳经脉之出,入屈伸机能以上半身的肘部为界限,而形成在中的“人部”:足部的三阴三阳经脉之出,入屈伸机能,以下半身的膝部为界限,而形成在下的“地部”。 例如现代医学定名为“颜面神经麻痹”的口眼歪斜病症,为邪风侵入了一侧面的“天部”,故症状以颈为界。

中医重点考点——辩证

中医重点考点——辩证 1、掌握表证的特点、证候,里证的证候,表证和里证的区别: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表证的临床证候为新起恶寒发热;喷嚏,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里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具有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的特点。 里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脏腑的证候为主,常见咳嗽、腹痛、二便异常、胸闷、胸痛、头晕、烦躁、高热、纳差、呕吐等五脏六腑的证候。 病因病位病程病情临床特点舌象脉象 外感六淫浅表短轻发热恶寒同见无变化浮 表证入里脏腑较长较重发热恶寒分见有变化沉

2、掌握形成寒证的原因,寒证和热症的区别: 寒证的形成原因:外感阴寒邪气;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内伤久病,阳气耗伤,阴气偏盛 区别:寒证——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退的证候 热证——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3、掌握虚证的含义、虚证的成因、阳虚证的主要证候:虚证: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虚证的成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生化不足;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房事不节→耗损肾精元气 阳虚证:阳气不足的证候,“阳虚生外寒”:常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弱。 4、熟悉阴阳两纲和其他三对纲领的关系: 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可概括其余六纲,是证候分类的总纲,也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 表证、热证、实证→阳证里证、寒证、虚证→阴证

5、掌握实证与虚证的区别: 6、掌握寒热真假: “真”——与疾病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 “假”——与病理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符的某些表现 寒热真假:当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 真热假寒: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又称热极肢厥证,或阳盛格阴证。 特征:四肢厥冷,脉沉而有力,身寒不欲近衣被,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邪热炽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致四肢厥冷,且热越盛肢厥越严重)

中医六腑知识合集

中医六腑知识合集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特性。 一、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与肝相连。胆与肝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所化生,贮藏于胆腑,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肌肤,则发为黄疸,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等;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能力,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胆气豪壮之人,不良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且恢复也较快;胆气虚怯之人,不良精神刺激易于引起疾病,出现胆怯易惊、

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异常。 (二)胆为奇恒之腑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又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二、胃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口为贲门连食道,下口为幽门通小肠。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别称为上脘、中脘及下脘。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水谷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故胃又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水谷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气的腐熟作用后,其中的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剩余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若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食欲不振、厌食、胃脘胀满或胃痛等。 三、小肠

中医五脏六腑人体健康的基石

中医五脏六腑人体健康的基石中医学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中五脏六腑理论是中医学 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之一。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 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些器官在中医学中不仅仅被 视为生物学上的器官,更具有情志、气血、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脏六腑是人体健康的基石,在中医学中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首先,五脏六腑在中医学中被视为情志活动的器官。中医学认为每 个脏腑都与某种情绪状态联系紧密,当情绪失调时,对应的脏腑器官 就会受到影响。心脏主张喜悦,当一个人情绪开朗、欢乐时,对心脏 的负荷会减轻,心脏功能也会更加健康。而当人感到悲痛、悲伤时, 心脏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可能引发心脏病等疾病。同样地,肝脏主 张怒,脾脏主张思,肺脏主张忧,肾脏主张恐。中医学通过调节情志 状态,平衡五脏六腑功能,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其次,五脏六腑在中医学中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五脏 六腑是气血运行的场所和储存器官。心脏主张血脉,肝脏主要存藏气血,脾脏主管运化水谷精微生成气血,肺脏主要宣发清气,肾脏则和 骨髓密切相关。气血的运行和储藏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如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如贫血、血栓等。因此,中医学强调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维持气血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五脏六腑也在中医学中与精神活动紧密相连。中医学认为五 脏六腑是精神活动的基础,情志活动通过五脏六腑的调节而得以体现。

心脏为神明之主宰,肝脏为策划决断之官,脾脏为思考分析之官,肺 脏为悲伤哀思之官,肾脏为精神活动之本源。五脏六腑的协调与平衡,能够维持人体精神的健康和稳定,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总的来说,中医五脏六腑是人体健康的基石,它不仅仅是生物学上 的器官,更具有情志、气血、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调节五脏 六腑的功能,中医学能够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并在实践 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中医五脏六腑理论依 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人体健康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发掘中医五脏六腑理论,充分发挥中医学在人 体健康中的作用。只有继承和发展中医五脏六腑理论,我们才能够更 好地保护和维护人体健康。

中医辨证开方方法

中医辨证开方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辨证开方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环节之一。辨证开方的过程是在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基础上,根据中医的辨证特点,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表里虚实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机和辨证,然后制定中、西药物方案、针灸方案或推拿方案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一、中医辨证的基本原理 中医辨证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患者的病理表现和辨证依据,进而制定治疗方案。 (一)望 望病是中医辨证的一种方法,这里指望病人的面色、喉咙等部位的色泽、身体姿态以及病人的脉搏、呼吸等病征。望是中医辨证的首要方法,因为很多疾病的起始表现都会反映在人体外表上,例如面部肤色、舌头的颜色等。 (二)闻 闻是指病人的声音、气味等。闻病法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运动情况、呼吸声、咳嗽声等病症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特别是对于中医经典的“鬼胎”、“异味”、“臭气”等病理表现,闻病法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问

问是指中医在实际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问题,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经过、病情轻重、饮食情况等等。 (四)切 切是指中医师通过手法诊病,通过取脉、捻腕、灸腹等方式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脉象可以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的情况。中医师经过了解病情,通过切脉判断病情及其所在部位和性质,以确诊病名和辨证类型,制定针灸方案或中药方案等。 二、中医辨证应用实例 辨证开方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下面这些实例: (一)木棉花过敏 木棉花是秋冬季常见的花卉,它可以气化水分、润肌养颜。但是有的人身体过敏,接触了就会产生皮肤过敏、眼部干涩等症状。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利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积、祛风止痒等草药配方,加强保肝护肝等治疗措施。 (二)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治疗选用中草药、针灸治疗等方法。草药配方主要包

感悟中医——六经辩证

感悟中医——六经辩证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六经辩证作为其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六经辩证方法以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为基础,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疾病所属的六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下将深入探讨中医如何运用六经辩证方法进行诊断治疗。 首先,六经辩证方法注重对人体脏腑功能状态的判断。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部存在着三焦和五脏六腑等器官系统,这些器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面色等外在表现以及询问其主观感受和身体反应,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所属的六经类别。比如,阳明经属于胃肠系统,主要表现为口渴、便秘等;太阳经属于头面部系统,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等。根据这些判断,中医师可以进一步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变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六经辩证方法强调察观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诊断学强调通过四诊合参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归属。其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在表现来判断疾病所属六经;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气息等来获取更多信息;问诊则是通过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和身体反应来了解其病情;切诊则是通过按摩脉搏等方式来判断脏腑功能状态。这些方法相互印证,使中医师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再次,六经辩证方法注重辨别虚实寒热之间的差异。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力量,并且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互为表里。当患者出现疾病时,往往伴随着虚实、寒热等不同的表现。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脉象变化以及主观感受等因素,中医师可以判断出患者所属的阴阳和寒热状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实证型疾病,中医常采用泻下、解表等方法来清除体内积聚物质;而对于虚证型疾病,则需通过补益、养护等方法来调理身体。 总之,六经辩证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多种方法,并结合辨别虚实寒热的差异,中医师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患者所属的六经类别,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辩证施治的方式更加符合人体自然规律,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感悟中医六经辩证方法,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

中医理论: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中医理论: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

浅谈脏腑辨证

浅谈脏腑辨证 一,什么是脏腑? 中医思维运用最成功的物质演化观,是“通天下一气耳”。宇宙,一气所演,生命,一气所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洛书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生万物”。太极即精元之气,生命,以元气为演化根源;以阴阳五行揭示出的宇宙五程演化律,为生命演化的程序设计。 生命是进化的结果,脏腑,也是合着五行谱序演化而来。脏腑同源演化,都由先天之精特化形成的统一细胞演变而来。这与现代医学的干细胞说不谋而合。 脏腑,是生命演化中形成的内源性器官。中医与现代医学对诠释同一脏腑有不同的理论,这是由时代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中医注重功能,现代医学注重解剖。 二,什么是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变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及其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简言之,即以脏腑病位病性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 脏腑辨证的意义,是能够较为准确地辨明病变的部位。通过八纲辨证,可以确定证候的纲领,通过病性辨证,则可分辨证候的具体性质,但此时尚缺乏病位的判断,因而并非完整的诊断。由于脏腑辨证的体系比较完整,每一个脏腑有独特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证候特征,有利于对病位的判断,并能与病性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证候诊断。所以,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是各科辨证的基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尤其适用于对内、妇、儿等科疾病的辨证。 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首先是应辨明脏腑病位。脏腑病证是脏腑功能失调反映于外的客观征象。由于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它反映出来的症状、体征也不相同。根据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来分辨病证,这是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所以熟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特点,则是脏腑辨证的关键所在。其次是要辨清病性。脏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变所在的脏腑病位为满足,还应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具体性质。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如在脏腑实证中,有寒、热、气滞、血瘀、水、湿、痰、等不同;在脏腑虚证中,又有阴、阳、气、血、精、津虚之别,只有辨清病性病机,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立法提供确切依据。 三,脏腑辨证的发展。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脏腑辨证已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内经》云:“治病务求于本,本于五脏阴阳”,在“邪气脏腑病形”、“经脉”、“本脏”等诸篇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之本源。 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将脏腑病机理论运用于临床,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等篇目均有论及,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 华佗《中藏经》有专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等篇,首创脏腑辨证之八纲,即“虚实寒热生死顺逆”,在其《中藏经》中提出:“脏腑辨证,首论阴阳”的总规律使脏腑辨证初具系统性。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对《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有关脏腑辨证部分集中在精神五脏论第一、五脏变腧第二、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五脏六腑官第四、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津液五别第十三、五色第十五数篇中,从篇名可以看出,《针灸甲乙经》对前期文献脏腑辨证是以五脏和六腑为整体进行系统整理的,说明当时的脏腑辨证内容具有以脏腑为单位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第二次系统整理:自《中藏经》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后,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经过《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的进一步发挥,至《备急千金要方》

中医解读五脏六腑

中医解读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指什么?中医解读五脏六腑 2012年11月12日10:38家庭医生在线综合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五脏就是指:心、肝、脾、肺、肾 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有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五脏】 心脏功能 一、支配意识——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状态。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二、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肝脏功能 一、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二、五脏之冠——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三、厌恶拘束——肝有喜好舒畅、厌恶拘束的性质,所以精神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焦急,造成肝功能异常。更年期的障碍以及经理级的职业病,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肝病。

脾脏功能 一、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 二、支配肌肉、手、脚——身体过胖、太瘦或手脚冰冷,不想活动都是脾功能异常的症状。 三、支配血液——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肺脏功能 一、支配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二、支配酸津液的循环——津液循环也在肺的支配下进行。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三、支配鼻子——自窦炎、鼻脓症的发生,表示肺已有毛病了。 肾脏功能 一、储藏精气——精气有三种功能,其一为成长发育;其二是吸收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血气的来源;其三即支配生殖作用。肾有储藏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是人生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肾虚的表示。 二、支配体内水分——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浮肿、停滞、尿崩症、排尿次数频繁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 三、支配骨、耳、发——肾虚使人容易衰老,进而导致各种关节骨病,变弯、重听、头发脱落等现象的产生。 【六腑】 胆——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由胆来决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器官进入休息状态,需要相当的“决心”,所以胆虚的人常会失眠。 胃——能将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养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都是胃病的症状。 小肠——在摄取食物的养分时,便将它们分为水、气、血三种,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饮食物在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个要冲,即“七冲门”,意为七个冲要门户,“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难经·四十四难》)。 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人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一、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一)胆的解剖形态 1.胆的解剖位置: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 2.胆的形态结构: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的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所以胆有“中精之腑”(《灵枢·本脏》),“清净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之名。 胆的解剖形态与其他的腑相类,故为六腑之一。但贮藏精汁,相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与辩证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与辩证 肝病与他脏的关系 1.肝木乘脾。证见胁痛、脘腹痛、呕吐、泄泻等。 2.木火刑金。证见咳血、咯血、胸痛、易怒、潮热等。 3.肝不藏血致心血虚。证见心悸、心慌、易惊、头晕、失眠等。 4.木盛火(炽肝木过盛致心火炽盛)。证见出血、易怒、头痛剧烈或发狂等。 5.肝虚及(肾肝肾阴虚)。证见头晕目干、腰膝痠软、咽干喉痛、盗汗、男子梦遗、女子月经不调等。 心病与他脏的关系 1.火旺烁金。证见心烦、口舌生疮、咳嗽、痰血等。 2.血不养肝。证见心悸、失眠、目视欠明、头晕、头痛、肢麻、筋掣痛等。 3.火不生土。证见畏寒肢冷、心悸、心慌、气怯声低、纳减、怠倦、便溏、浮肿、溺短少等。 4心肾不交。证见失眠、盗汗、遗精、夜多小便等。 5.引动相火下损肾阴。证见虚烦不寐、潮热盗汗、腰痠痛、梦遗等。 从上述可见,心主火,肾主水,肾水本克心火,但两者的关系却可因心火引动肝火而损及肾阴。水与火宜交不宜分,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映着水与火二脏矛盾的统一。 脾病与他脏的关系 1.脾虚肺弱。证见气怯声低、动则气短、善太息、困倦、纳减等。肺易受邪,可使肺病日久不愈,咳喘无力,痰多稀白。 2.土壅木郁。证见胀滞不适、纳呆、头晕、易怒、肿满等。 3.脾虚肝横。证见食少、脘腹痛、吞酸、吐酸、易怒、多恶梦、女子月经不调等。 4.心脾两虚。证见神疲怠倦、头晕、心悸、失眠、健忘、四肢乏力、纳减、便溏等。 5.脾虚不能制水,肾水上泛。证见水肿、畏寒、肢冷、腰腹冷痛、便溏、尿少等。 从上述可见,土壅木郁、脾虚肝横,均可引致肝气横逆之证;土本克水,但脾虚反引致肾水上泛。脾病引致心肺病者,以虚证为多。 肺病与他脏的关系 1.逆传心包。是卫分病仍在,未传气分,已见神昏谵语的证候。

中医常见五脏病辩证及方剂

中医常见五脏病辩证及方剂 神农本草堂观点:现在从事中医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如美容业,保健品业,直销业,初学中医理论,繁杂旁多,无从下手,如何在头脑快速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由为重要。一指老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主讲中医诊断学,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让大家举一反三,在治疗中学习辩证,在辩证中学习方剂,中药,经络腧穴,让我们能真正的理解中医,应用中医,传播中医。 三、脾 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相当于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以及营养物质和水液的运送) 《内经》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饮食入胃,游溢精神,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2.脾统血 《内经》说:脾统血。 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内经》说:脾主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气通于口,脾气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4.脾主肌肉、四肢(营养四肢、肌肉) 《内经》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径,必因脾乃得禀也。 《李东垣》说:脾胃俱旺,则饮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 5,脾舍意 《内经》说:脾藏意。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愧乱,四肢不举。 《孙思邈》说:脾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 从上述生理和病理看来,中医的脾具有消化和调节体液,管理血行等作用,与西医的脾基本不同。而中医的肠胃和西医的肠胃基本相

同。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的疾患主要应从脾胃来治疗,同时应顾及肾肝(先天与后天关系)。出血疾患和水肿、呼吸道疾病,有时也可以用治脾的方法来治疗。

脾病证治 ①脾气虚弱证 [症状] 以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脘闷腹胀,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为主证。或有面黄,嗳气,吐酸,舌苔白,脉虚等。 可出现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有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