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

A.染色体

B.精子

C.基因

D.卵子

正确答案:C

2、人体的细胞大部分包括多少对染色体()。

A.25

B.29

C.23

D.21

正确答案:C

3、神经元上负责接收刺激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轴突

C.树突

D.神经纤维

正确答案:C

4、人生中第一个生长的高峰期是()。

A.3-4周岁

B.17-18周岁

C.12-13周岁

D.从出生到一岁

正确答案:D

5、5岁以后,儿童的注意力开始明显提升,这主要是源于下面哪个脑区的发育()。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额叶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A.母亲的年龄

B.母亲的营养

C.母亲的药物使用

D.母亲的身体健康情况

正确答案:A、B、C、D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脊神经

B.骨骼

C.脊髓

D.大脑

正确答案:C、D

3、婴儿身体的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A.远近原则

B.近远原则

C.系统整合原则

D.头尾原则

正确答案:B、C、D

三、判断题

1、如果一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他们一定是异卵双生子。()

正确答案:√

2、个体在子宫内发育的第二个时期是胎儿期。()

正确答案:×

3、如果同卵双生子表现出一些行为差异,那么一定是环境的的不同导致的。()

正确答案:√

4、吞咽反射和游泳反射属于后天学习而来的。()

正确答案:×

发展心理学(生理发展)单元测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婴儿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髓鞘化 B.树突发育 C.神经元增长 D.轴突发育 正确答案:B 解析: A、髓鞘化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过程,是指神经元轴突由髓鞘,即一层脂肪鞘包裹,它就像绝缘体,从而增加信息传导的速度。髓鞘化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等。 B、出生后的24个月内,皮质内的树突增长了约五倍,两岁时约有一百万亿的突触,使神经元与脑内更多其他神经元相联系。树突的发育,是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C、在受精十周后开始产生神经元,28周内大脑神经元几乎完全产生。即在怀孕2个半月开始到怀孕7个月的四个半月,是神经元的增长期。因此,婴儿的脑重增加与神经元的增长无关。 D、神经元到达它们在大脑中的最终位置后,轴突和树突开始发育。新生儿的大脑树突和突触的数量较少。在出生后的前几年,轴突、树突和突触都在快速发展。然而,树突的发育,是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2、下列哪个大脑皮层在青春期到来时还未完全髓鞘化。() A.枕叶皮层

B.颞叶皮层 C.顶叶皮层 D.前额叶皮层 正确答案:D 解析: 髓鞘化在第一年里最为迅速,但大脑的某些区域可能直到15、16岁还未完成髓鞘化。例如,网状结构和前额皮层,在青春期到来时还未完全髓鞘化。 3、婴儿出生时,大脑占成人脑重的25%,()时是成人脑重的75%。 A.1岁 B.半岁 C.2岁 D.3岁 正确答案:C 解析: 母亲怀孕的最后3个月到出生后的前两年,是大脑发育加速期。 出生时,脑重350~400克,是成人的25%; 半岁时,脑重是成人的50%; 2岁时,超成人脑重的75%; 3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 此后发展速度缓慢,至15岁时脑重达成人水平。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 正强化:所谓正强化指一个行为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的刺激,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3.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青少年时期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因此,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4. 复演说:该理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过程,胎儿在胎内发展重复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5. 负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的出现伴随着令人讨厌的刺激。这个刺激一旦排除,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6. 学习障碍:又称学习困难或学习无能,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展障碍。 7. 图式:是指个体已有的对环境做出某种反应的心理机能组织形式。认知的发展的实质就是认知图式的不断的建构过程。 8. 溶血症:母亲通常是RH阴性,而孩子的父亲与胎儿自己都是RH阳性。胎儿的RH阳性细胞从胎儿的循环系统中逸出后进入母体,刺激母亲产生抗体。当抗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的血红细胞破坏或凝集,从而造成胎儿严重异常或死亡。 9. 抓握反射:当物体接触到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抓住不放,如果被抓物体是小棒,他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悬挂片刻,这个反射在出生后第五周达到最强,3—4个月时消失。 10.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行为的反应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 11. 观察学习: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即观察学习。是人类社会行为学习的普遍方式。 12. 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活动过度等特点,其本质特征在于注意障碍。 二、填空题 1. 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尾)、(从中心向周围)、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2. (弗洛依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3.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4.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主要包括(认知或智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5. 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是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 6. 艾里克森认为,7-12岁也就是学龄期儿童所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勤奋)和(自卑)。 7.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8. 婴儿刚出生时脑重是成人的(25%),36个月时脑重已大约是成人的(90%),可见整个婴儿期是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 9. 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 10. 美国心理学家(贺林沃斯)最早提出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将儿童心理学发展成毕生发展心理学,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考试大纲)-试卷1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 育考试大纲)-试卷1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1.胎儿发育有哪些阶段?在这些阶段有什么发展?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胎儿的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到胎儿降生,其间大约270天,需经历三个阶段。(1)胚种期。胚种期是第一个阶段,又称为组织和组织分化前期。卵细胞受精后,一方面继续向子宫移动,一方面开始有丝分裂。第一次细胞分裂大约在受精后24小时或36小时内进行,此后细胞按等比数迅速分裂,约在受精后的第八天进人子宫。进入子宫前受精卵的营养靠自己的卵黄,进入子宫后植入在子宫壁上,营养靠母体供给。这个时期结束时出现胚胎。 (2)胚胎期。第二个阶段是胚胎期,是怀孕后的第二周到第八周,又称为细胞和组织分化期。这个时期细胞发展圾为迅速,胚胎分化出三个细胞层: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人体的各个器官就是在这三个胚层的基础上分化而成的。外胚层是形成皮肤、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基础;中胚层进一步分化为肌肉、血液和循环系统;内胚层产生消化系统和其他内部器官与腺体。胚胎浸泡在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胚胎期是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展最快的时期,这时它大体上有人的样子了,对环境影响非常敏感。 (3)胎儿期。第三个阶段是胎儿期,是怀孕后的第三个月到出生为止,又称为器官和功能分化期。各种组织器官生成并进一步分化。在此阶段早期胎儿生长达到高峰,以后有所下降,主要是使已形成的组织与器官更趋分化,躯体增大,机能增加。5个月时胎儿内部器官及神经系统大致完成并开始发生作用。) 解析: 2.母亲对胎儿的发展有何影响?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先天素质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保证胎儿有正常发育的条件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怀孕期间必须保护母亲的健康。(1) 孕妇的营养。胎儿的营养供应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的半渗透薄膜从母亲的血液系统中汲取的,因此怀孕期的营养对母亲和胎儿都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表明,母亲营养良好、妊娠和分娩就会比较顺利,出生的孩子也更为健康;母亲营养不足,很可能生出不足月或体重较轻的孩子,或是死胎,或产后不久死去。 (2)孕妇的疾病。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营养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怀孕后的头三个月内,母亲害病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某些疾病和微生物对胚胎具有致畸作用。在病毒感染中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最大,如果患者是怀孕未满4个月的妇女,它就会对胎儿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如中枢神经系统损坏、心脏缺陷和发育迟缓等。流感也会影响胎儿,使婴儿唇裂。 (3)药物。药物、有毒化学物质和环境污染干扰正常胚胎发育,引起畸胎。药物的作用方式一方面是本身无变化地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从而改变了子宫内的环境。我们已经知道有些药物是有害的,如抗菌类中的链霉素和四环素等。但在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较为完善,药物(除链霉素、四环素及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外)已影响甚微,这时孕妇如果有病可以服药。(4)辐射。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被破坏。怀孕早期的母亲,尤其是在怀孕后六周内,X射线的辐射对胎儿影响最为严重,因为这时正是主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受到X射线照射,就会使孩子产生头畸形、智力缺陷、唐氏综合征等缺陷。 (5)孕妇的情绪。母亲的情绪、心理状态对胎儿发育也有影响。一个心情宁静、舒畅的母亲,与一个心情紧张、忧虑的母亲相比,她们的胎儿是生活在大不相同的环境里的,两者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全身循环流动的激素以及细胞新陈代谢都不同。母亲发怒、害怕或者忧虑会使内分泌腺尤其是肾上腺分泌出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激素,使细胞新陈代谢发生变化,血液里的合成物也发生变化,影响胎儿的发育。特别是在妊娠关键期时孕妇情绪不稳容易引起胎儿腭裂。因此在怀孕期间,母亲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解析: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对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与年龄阶段的大体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机械的,而是相对的。 (3)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心理是在时间维度上发展,主要由遗传决定的生理成熟程度,即用年龄来表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与年龄只是大致对应关系,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或推后,表现出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和不平衡性。这说明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说,遗传素质是它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的是一种预定倾向。心理要发展起来,还必须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传授人类的文化知识,同时引导和促进心理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能够很好地说明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个差异就是教育所带来的发展,被称为“人为的发展”。诚然,处理得不好的教育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心理发展起着促退的作用。教育差别对发展的影响大于遗传差别的影响。 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李文馥,1989)。·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和教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并使之对儿童的 发展具有适度挑战性,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教 育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而选择最适宜的时机、采取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是 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遗传与心理发展 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及遗传机制 1.遗传和变异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母生九子,九子有别”,这是中国民间对遗传和变异 现象的形象概括。遗传就是亲代把生物信息传给子代,子代按照所得的信息而发育、分化,因此子代总是具有和亲代相同或相似的性状。但是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即为变异。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2.遗传机制——染色体、DNA和基因 新的生命开始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时刻,此时新生命就以包含全部生物遗传的46个染色体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结构,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简称DNA。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各 种性状和生物功能,其化学本质是一条很长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结构。每个人的DNA分子在结构上都是有差异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父母的生物特征就是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由于基因的传递,子女都继承父母的某些遗传特征。个体的性别、容貌、

儿童发展心理学参考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填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其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儿童发展答案(完整版)》

《儿童发展》复习题(2016) 一、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学习困难、阅读困难、数学困难、文化历史发展观、最近发展区、延迟满足、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反射、阿普加量表、自我中心、中心化、守恒、不可逆性、泛灵论思维、客体永久性、心理理论、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社会性微笑、突出修剪、髓鞘化、偏侧化、自我概念、自尊、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身体映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图式、同化与顺应、命题思维、假设演绎推理、个人神话、陌生情境法、错误信念任务、语言获得装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社会性微笑、运动技能、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社会参照、视崖实验、三座山实验、关键期与敏感期、印刻、平行游戏、同辈效应、成熟说、依恋、自我同一性。 发展心理学:(3页)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系统考察物种或动物的演化过程,尤其是阐述人的心理如何从原始、低级状态演化到现代和高级状态的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困难:(202页)学习困难主要是指在与理解、使用语言有关的多种基本心理过程上的失常,可能表现为听说读写或数学计算上的能力缺陷。常见类型为阅读困难和数学学习困难。 阅读困难:p203是指有明显的识字和阅读理解缺陷,但这种缺陷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或者不良的学校教育引起的,也不是因为视力或者听力和神精系统疾病的原因,在出声阅读时出现省略、歪曲、替代或者阅读速度慢且不连贯的现象。 数学学习困难p203:简称数学困难,是学习困难的一种,被认为与数学能力和一般加工能力缺陷有关。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同龄人相比,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成绩却远赶不上同龄人。 纵向研究设计(79页):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在较长的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5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发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了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2.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 )的科学。 A.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 B.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 C.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D.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参考答案:ABCD 3. 艾里克森认为,学前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自卑感 C.获得主动感 D.克服内疚感 参考答案:CD 4. 自我意识的萌芽是与儿童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相联系的。(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5.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 )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从表象智力到具体运算过渡的阶段 D.逻辑思维阶段 参考答案:ABC

6. 青少年的( )、( )、( )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角度 参考答案:ABC 7. 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障碍有( )。 A.儿童多动症 B.儿童学习无能 C.儿童情绪障碍 D.儿童性行为障碍 参考答案:ABCD 8. 经典测量理论以随机抽样理论为基础,建立在简单的数学模型之上。(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9.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将个体的毕生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5个阶段属于儿童期发展,分别是指:( )、( )、( )、( )、( )、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A.婴儿期 B.幼儿前期 C.幼儿后期 D.学童期 E.青少年期 参考答案:ABCDE 10. 由于童年期儿童道德认识的水平不高,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他们的很多行为仍然多是通过观察和阅读习得。( ) A.正确

2023年电大儿童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重要涉及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性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构造、生理成熟和神经功能所支配的。 二、研究遗传影响力的方法 选择性育种和家谱研究,是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重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通过选择性哺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来回答遗传在多大限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一个有名的选择性育种的实验是屈赖恩所进行的,他试图证明老鼠走迷宫的能力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特质。 家谱研究: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行为遗传学者通常使用家谱研究的方法。在典型的家族研究中,将同一家庭中的每个人加以比较,分析他们在一或多个行为特质上的相似限度。假如某一特性是由遗传决定的,则血缘关系的近、疏会决定家庭成员间在这一特性上的相似性。 家谱研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双胞胎研究和收养研究。 三、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 (一)气质遗传的也许性 气质是指在情绪反映、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对许多人而言,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的生物基础,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 以各种动物为对象的选择性育种研究指出,活动量、恐惊以及社交能力等气质特质,的确具有很强的遗传影响力。

研究者研究了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间气质的相似性,得到了相称一致的发现:从幼儿期初期开始,活动量、注意的需求,易怒及社交能力等气质,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都高于异卵双胞胎的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说,至少有一些气质成分是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此外,不同背景的婴儿从生命的最初几天开始,就已显露出不同的气质特性。福利德门研究发现明显的民族差异:高加索和华裔美人的母亲所接受的产前照顾是同样的,因此婴儿间的气质差异也许是由遗传决定的。 总之,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会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及情绪适应的气质特质,很明显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但是,初期的气质类型是可以改变的,并且这种气质的改变说明,这种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气质特性对环境变量也是很敏感的。 (二)人格遗传的也许性研究 一般认为,构成人格的一些稳定的特质和习惯,更多的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感觉、态度、价值和行为特性等,更多的受到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以及我们所结交的朋友的影响。但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却让我们看到遗传对某些人格特性的影响力。 内向性/外向性就是一个受遗传影响更大的特质。内向者在人群中常保持安静、焦急及有不舒坦感;外向者则很爱交际,他们很喜欢和别人聚在一起。 此外一个也许受影响的有趣特质则为同理心。一个人很有同情心,是指他能了解别人的情感、需要。婴儿看见其他婴儿哭,他也也许会哭。这似乎说明同理心是天生的。马特福斯研究表白同理心是一个会遗传的特质。 四、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遗传与心理健康、行为问题有关吗?是的,任何一种基因缺陷,对神经、精神、病理性行为障碍等的发生都也许是危险因子。 对神经系统的微观研究也证明了遗传因素与某些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关系。如,五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许多精神障碍有关(如焦急症、情绪障碍、逼迫症等)。对五羟色胺的研究发现,五羟色胺的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参考答案第一章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填空: 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2

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题

儿童发展概论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解释 1、发展 2、儿童发展 3、儿童生理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 5、发展心理学 6、儿童发展心理学 7、幅合论 8、成熟优势论 9、关键期 10、横向研究 11、纵向研究 12、跨文化研究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发展心理学 2、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3、相互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成熟优势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5、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是什么 6、为什么说普来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7、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2、试比较共同决定论和相互决定论的观点; 3、试述我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4、举例说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及其特点;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 1、基因 2、显性基因 3、隐性基因 4、动作技能 二、简答题 1、胎儿的发育过程 2、影响胎儿发育的条件 3、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三、论述题 1、试析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 2、试析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习惯化 2、去习惯化 3、视觉偏爱法 4、视敏度 5、方位知觉 6、“视崖实验” 7、视觉偏爱 9、口腔探索 10、手的探索 二、简答题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2、研究婴儿颜色视觉的方法; 3、幼儿色形抽象的发展阶段; 4、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5、幼儿左右概念的发展阶段; 6、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案例分析 “机械蜗牛”实验:略 请问:实验的设计者是谁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结论有哪些 第四章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客体永久性 2、延迟模仿 3、幼儿期健忘 4、记忆恢复 5、偶发记忆 6、遗觉表像 二、简答题 1、幼儿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2、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3、试析偶发记忆的原因; 4、记忆恢复发生的条件有那些 三、论述题 1、儿童记忆在量和质两方面的发展顺序与表现; 2、根据所学原理,谈谈对儿童记忆的培养; 第五章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认知 2、图式 3、格式 4、运算 5、同化 6、顺应 7、客体永久性 8、守恒 9、自我中心 10、适应 11、直觉行动思维 12、具体形象思维 13、抽象逻辑思维、

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是大脑可塑性的结构基础。 A.轴突 B.神经元 C.树突 D.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正确答案:D 2、生存反射不包括()。 A.瞳孔反射 B.跨步反射 C.吮吸反射 D.呼吸反射 正确答案:B 3、根据动作发展的顺序,个体先是发展出()动作,再是发展出()动作。 A.粗大精细 B.精细粗大 C.脚部头部 D.手部头部 正确答案:A 4、研究发现:把猫从小饲养在一个黑白竖条的环境中,小猫长大以后,它的脑内只有能检测竖直朝向的视觉细胞,没有能检测水平朝向

的视觉细胞。该研究说明()。 A.早期环境刺激对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 B.早期剥夺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后期训练修复 C.人的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的 D.遗传因素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正确答案:A 5、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汇,主要集中在他们曾经操作过的物体或进行的活动上。该现象支持了下列哪个观点?() A.动作发展可以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B.动作发展有利于大脑皮层的发育 C.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语言发展密切相关 D.动作发展会影响个体社会交往方式 正确答案:C 6、下列关于记忆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使用组织策略的主动性会增强 B.学龄前儿童较少使用复述策略 C.在儿童使用策略初期对其进行训练,无法帮助儿童更好地使用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直到小学高年级阶段甚至青少年时期才会出现 正确答案:C 7、当婴儿能够认识到“即使物体看不到,它仍然存在”时,他们具备了哪种能力?() A.逻辑推理能力

B.去自我中心化 C.空间认知能力 D.客体永久性 正确答案:D 8、在Wardwood(1998)的研究中:习惯化阶段,平台上有小球和小熊,呈现“手抓小熊”的场景。去习惯化阶段,交换小球和小熊的位置,依次呈现“手抓小熊”和“手抓小球”的场景。观察并记录婴儿的注视时间。该研究考察了婴儿的哪种认知能力?() A.行为意图认知 B.意图传递认知 C.空间关系认知 D.因果关系认知 正确答案:A 9、研究者给儿童呈现两块相同的球形橡皮泥,把其中一个橡皮泥压扁,然后问儿童,“两个橡皮泥一样多吗?”该实验主要考察的是儿童对()的认知。 A.客体永久性 B.数量 C.物质守恒 D.抽象思维 正确答案:C 10、下列关于双语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1年发展心理学基础习题

2021年发展心理学基础习题 2021年发展心理学基础习题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缺乏某种酶的基因,致使患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受毒害,造成智力落后。这属于( ) A先天愚型B亨廷顿氏舞蹈症C性别发育不正常D苯丙酮尿症2.人生身体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 ) A0~1个月B 0~1岁、2岁C3~4岁D 4~5岁 3.人生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在( ) A11~15岁B 17~18岁C19~20岁`D 22~23岁 4.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是民众对( )的形象概括( ) A教育B环境C变异D遗传 5. 11~15岁是儿童身体的( ) A快速发展阶段B急速发展阶段C平衡发展阶段D缓慢发展阶段 6.儿童身体发育依照头―颈―躯干―下肢的次序进行。这是遵循( ) A头尾原则B近远原则C平衡原则D非平衡原则 7儿童身体发育依照由中轴向外围的发展顺序,儿童动作的发展顺序是由躯干―四肢―手和脚―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这是遵循( ) A平衡原则B头尾原则C近远原则D非平衡原则 8.儿童神经系统在出生后头几年发育较快,接近成人水平是在( ) A婴儿末期B前幼儿末期C童年末期D幼儿末期 9.儿童大脑发育的第一个快速期是在( ) A2~3岁B3~4岁C5~6岁D13岁左右 10.儿童最早出现条件反射的时间约在出生后( ) A10~20天

B8~9天C6~7天D4~5天11.心理发生的时期是( ) A婴儿期B新生儿期C前幼儿期D幼儿期 12.年幼儿童神经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A兴奋过程占优势B抑制过程占优势C兴奋过程不占优势D两者相平衡 13.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A操作条件反射的出现B无条件反射的出现C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D条件反射的出现14.儿童第一号系统活动初步形成是在( ) A 婴儿末期B前幼儿期C幼儿期D新生儿期 15.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开始活动是从出生后的( ) A3个月起B4个月起C7、8个月起D9、10月起 16.儿童大脑发育的第二个快速期是在( ) A3~4岁B5~6岁C7~8岁D13岁左右 17.新生儿适应环境的活动主要是由( ) A皮层中枢调节B皮下中枢调节C周围神经系统调节D植物神经系统调节18.儿童淋巴系统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是在( ) A5岁以前B6岁以前C3岁以前D10岁以前 19.俗话说“母生九子,九子有别”。这是中国民众对( )形象概括( ) A环境B变异C教育D遗传 20.分化抑制、消退抑制和延缓抑制相继出现,是在儿童生后的( ) A前半年B后半年 C0~3个月D5~7个月 21.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是( ) A社会环境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遗传因素D教育因素 22.新生儿适应周围环境的反射主要是( )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定向反射 23.儿童脑重量增加迅速,可达成熟期的50%,是在生后的( ) A 第二年B第三年C第一年D第四年 24.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叫做( ) A发育B发展C遗传D生理成熟

《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B)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乳 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 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 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 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 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 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 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2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通过整理的2022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 2022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视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 A.横向探讨 B.纵向探讨C.平行探讨 D.实证探讨 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 D.张嘴 3.一般认为,婴儿从( )起起先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4.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进行思索。 A.动作 B.表象C.语言 D.形象 5.在(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A. 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三山试验”说明白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阶段。 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C.自我一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7.在人的各种特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更最缓慢韵- A.特性 B.气质C.实力 D.性质 8.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四周人们的交往中,渐渐形成两

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 )。 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 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9.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实行极端的看法,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志向阶段 10.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 )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A.认知实力 B。智力C.成熟 D.教养二、推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 ) 12. 早期运动阅历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惊也越少。(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乳儿期,(3) 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 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 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帮助儿童克 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 认知疗法。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 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 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 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 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 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 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 能单位。(1)染色体(2)DNA(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 实践。(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 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某)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 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某)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 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 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某)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 上的不平衡性。(√)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 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加真题刘金花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领会)(P3):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识记)(P4):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3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领会)(P6):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4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应用)(P7):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2)共同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其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发展观。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他的理论是“成熟优势论”,并提出了:“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3)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是皮亚杰。一、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二、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三、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 5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P9):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也越大。6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当着力做两件事:1)、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2)、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7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应用)(P1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