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项目,不仅在体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了

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健身方式。为了提高篮球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

更好地掌握篮球技巧和战术,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基本功训练

篮球的基本功是学习篮球的基石,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方面的技能。在篮球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每个基本功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运球训练可以包括基本运球动作的练习、变向运球的训练、运球与

传球的结合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技能,为进

一步的篮球技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篮球战术训练

篮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战术的运用对于球队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篮球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不同战术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进攻战术的训练可以包括快攻、半场进攻、固定战术等内容;防守战术的

训练可以包括个人防守、区域防守、全场紧逼等内容。通过战术训练,学生们

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比赛时的应变能力。

三、身体素质训练

篮球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篮球教学大纲中应

该明确规定不同身体素质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篮球比赛

中需要爆发力和耐力,因此可以包括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等内容。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学生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篮球比赛时的

体能表现。

四、篮球比赛技巧训练

篮球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不同比赛技巧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投篮技巧的训练可以包括站位、动作、力量控制等内容;传球技巧的训

练可以包括传球力量、传球准确度、传球速度等内容。通过比赛技巧训练,学

生们可以提高在实际比赛中的技术水平,增加比赛的胜算。

五、篮球教学评估

篮球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学生篮球技能的评估。评估可以通过考试、测试、实际比赛等方式进行。评估内容应该与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训练目标相对应,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评估学生的篮球水平。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

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一份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大纲对于提高篮球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明

确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篮球技巧和战术,提高身体素质和比赛技巧。同时,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及

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完善篮球教学大纲,才能更好地推

动篮球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必修课程,篮球课历来是普及程度较高、深受学生喜爱的公共体育主要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的 从体育教育的本性出发,以“从生活走向体育,从体育走向社会”为基本理念,本课程目的首当其冲的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能够把握体育的思想,体会体育的理性精神及对身体的关照与对生命的滋养,欣赏体育的美学价值,领会体育的创新精神和体育文化的深刻内涵,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任务 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提高篮球技术、战术水平及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掌握简单的战术,提高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组织一般性比赛的能力;掌握篮球竞赛基本规则,提高学生观赏篮球比赛的水平。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一)在课程学习之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观赏篮球比赛,了解篮球的有关知识,并与课程任课教师和高年级的同学交流了解篮球课程的学习内容、上课形式和考试方式。 (二)制定学习计划,参加课余锻炼,观摩比赛录像,培养学习兴趣。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部分(2学时) 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理论、运动健身的原理与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锻炼的自我监督与评价、运动处方。 基本要求:学习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及相关健身知识。(二)专项运动技能教学(14学时) 1、移动技术 2、传接球技术 3、投篮技术 4、运球技术 5、持球突破技术 6、防守技术 7、抢篮板球技术 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对不同阶段的学员,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到提高阶段的技术运用)。(三)专项素质(6学时) 1、速度:折返跑;变速跑; 2、力量: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对抗力量); 3、耐力:速度耐力; 4、协调柔韧灵敏:弹跳练习。 基本要求:提高篮球运动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并能在比赛中运用。(四)一般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12学时) 1、长距离跑:男生3200米、女生2400米练习; 2、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素质练习和体能训练; 3、身体素质练习: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50米跑和1000米(男)、800米(女)。 基本要求:发展一般身体素质,掌握一般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五、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一)教材 1、王家宏主编.《球类运动—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2、张宏成主编.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大学体育新教程健身原理与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张宏成主编.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大学体育新教程竞技运动与科学锻炼》.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二)参考书 1、肖威编著.《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2、胡金平主编.《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及教案评析》.人民体育出版社,

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项目,不仅在体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了 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健身方式。为了提高篮球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 更好地掌握篮球技巧和战术,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基本功训练 篮球的基本功是学习篮球的基石,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方面的技能。在篮球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每个基本功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运球训练可以包括基本运球动作的练习、变向运球的训练、运球与 传球的结合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技能,为进 一步的篮球技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篮球战术训练 篮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战术的运用对于球队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篮球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不同战术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进攻战术的训练可以包括快攻、半场进攻、固定战术等内容;防守战术的 训练可以包括个人防守、区域防守、全场紧逼等内容。通过战术训练,学生们 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比赛时的应变能力。 三、身体素质训练 篮球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篮球教学大纲中应 该明确规定不同身体素质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篮球比赛 中需要爆发力和耐力,因此可以包括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等内容。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学生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篮球比赛时的

体能表现。 四、篮球比赛技巧训练 篮球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规定不同比赛技巧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例如,投篮技巧的训练可以包括站位、动作、力量控制等内容;传球技巧的训 练可以包括传球力量、传球准确度、传球速度等内容。通过比赛技巧训练,学 生们可以提高在实际比赛中的技术水平,增加比赛的胜算。 五、篮球教学评估 篮球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学生篮球技能的评估。评估可以通过考试、测试、实际比赛等方式进行。评估内容应该与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训练目标相对应,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评估学生的篮球水平。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 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一份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大纲对于提高篮球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明 确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要求,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篮球技巧和战术,提高身体素质和比赛技巧。同时,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及 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完善篮球教学大纲,才能更好地推 动篮球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

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本课程是针对学生(公共体育)开设的篮球课程。该课程是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篮球运动实践知识,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正确的参加篮球活动的一门课程。 (二)目的与任务: 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热爱篮球运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配合,对学生的篮球专项素质和比赛常识有一定的培养。 (四)课程类别:公共体育必修课 (五)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教学安排 技术课理论课教法实践小计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28 28 第二章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 6 6 考核部分 2 2 合计(学时数)34 2 36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技术课教学内容 第二章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移动 技术点:基本姿势、变向跑、横滑步、转身、单双足跳 第二节传接球 技术点: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双手反弹传球、双手接球 第三节投篮 技术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第四节运球 技术点:高运球、低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第五节持球突破 技术点: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 第六节防守对手 技术点:防守有球队员 第三章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基础配合 技术点:传切配合 第二节快攻战术 技术点:快攻推进、结束阶段二攻一配合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五、考核内容、办法及标准 1、技术部分(满分55分) 技评与达标(传球、运球、投篮),其中技评占70%,达标占30%,最后一个教学周随堂进行。 2、学习态度(满分45分) 课堂表现(15%):依据学生上课中的积极主动性、协调与配合性、带头作用、服装要求等给予评分。 出勤情况(15%):依据学生名册所记录的旷课、迟到、早退、事假情况给予评分。 对篮球运动的总结体会(15%):依据学生上交的书面总结给予评分。

篮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篮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篮球专项课是以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教学比赛为主的专项基础教学课程。篮球技术是篮球运动参与者必须具备的比赛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技术,并能正确熟练的运用,才能进行战术配合。因此,要想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必须学习篮球技术,打好基础。篮球技术包括移动、传球、接球、投篮、运球、突破、防守和抢篮板球等。在基本战术中以战术基本配合为主,战术基本配合时,两三个人之间筑成的简单配合,如常用的传切、掩护、策应、突分、关门、穿过、换人等等。基础战术的练习,既可以提高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又可以提高队员的战术意识。教学比赛主要是利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应用能力。另外在教学内容中结合规则裁判法以及比赛的编排等,提高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 篮球专项课的课程目标是:掌握篮球基本理论和科学锻炼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并能够在比赛中正确运用,从而培养和提高篮球基本意识;在基层比赛中运用规则裁判法,对小型的篮球比赛能够进行组织和编排;培养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手段。 三、课程任务及课程要求 课程任务: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勤学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课程要求: 1、掌握篮球基本理论 2、掌握篮球重点技术动作 3、掌握篮球主要攻守基础配合方法 4、基本掌握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5、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四、教学内容以学时分配 1

五、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篮球发展概述 2、篮球基本技术、篮球基本战术 3、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 4、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二)实践部分 1、篮球基本技术 3、教学比赛 按照教学班人数分成3-4个固定组(队),按照正式比赛形式,组织全场(半场3V3)教学比赛。 4、能力培养 (1)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2)篮球竞赛临场裁判与比赛记录 3

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

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 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 篮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一直以来都在青少年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促进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制定了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篮球基本技术 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和篮板球等。在篮球专项体育高 考教学大纲中,这些基本技术被视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运球技术要求 学生具备稳定的运球能力,能够在比赛中灵活地运用。传球技术要求学生掌握 准确的传球动作和传球路线,以便与队友有效地传递球权。投篮技术要求学生 具备准确的投篮姿势和投篮力量,能够在比赛中稳定地命中球篮。防守技术要 求学生具备积极的防守动作和意识,能够有效地限制对方得分。篮板球技术要 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弹跳和抢篮板的能力,以确保自己队伍的进攻和防守。 第二部分:篮球战术与战术应用 篮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根据不同的比赛形势和对手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进攻 和防守策略。在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中,战术的学习和应用被视为提高 学生篮球水平的重要环节。进攻战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进攻战术,如快攻、反击、定位战术等,以便在比赛中能够有效地打破对方防线并得分。 防守战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防守战术,如紧逼、包夹、区域防守等,以便在比赛中能够有效地限制对方得分。 第三部分:篮球比赛的规则和裁判 篮球比赛的规则是保证比赛公平和顺利进行的基础。在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

大纲中,学生需要掌握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得分规则、犯规规则和比赛时间等。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篮球比赛中裁判的角色和职责,以及裁判的判罚标准和技巧。 第四部分:篮球运动的健康与安全 篮球运动的健康与安全是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篮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如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协调能力和锻炼肌肉等。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篮球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如正确的热身和拉伸动作、避免碰撞和扭伤等。 总结: 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旨在提高学生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通过学习篮球基本技术、战术与战术应用、比赛规则和裁判以及篮球运动的健康与安全等内容,学生将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色,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篮球专项体育高考教学大纲的实施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篮球专修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课程教学大 纲 一、课程说 明 1、课程简介 篮球选修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学生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是学生通过篮球普修课程学习后,在具备了一定的篮球理论知识和技、战术实践水平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性再提高课程。 2、教学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专业思想水平。 (2)较为系统的掌握篮球运动技、战术原理和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理论与方法;拥有现代篮球意识和较为全面的篮球技、战术实践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实战对抗运用能力。 (3)掌握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与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较为准确的把握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客观规律,能够科学的对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工作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与管理,胜任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及社区篮球指导工作。 (5)胜任基层篮球竞赛的裁判工作,力争达到国家二级裁判员等级标准。 (6)初步具备基层篮球竞赛的准备与指挥工作能力。 (7)了解篮球运动最新发展动态及科学研究概况。 (8)具有团结协作、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3、教学基本要求 (1)在执行本大纲时,要依据培养目标要求和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实际,重点强调掌握理论、扩展知识、培养意识、把握规律、强化基础、突出运用、增强对抗,要力求把理论、技术、战术、技能融为一体,以达到尽快提高水平之目的。 (2)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拓宽其知识获取途径与空间。教师除课堂专门的理论讲授外,还应在实践课中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分析与讲解,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还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理论知识学习(如:课堂讨论、实战观摩、课下自学与小组讨论等),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扩展与补充。并促进学生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和篮球运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教学与训练技能的培养;课的组织要科学、系统、严密,教学步骤要层次清楚,要求要严格到位,动作规格要规范化;要发扬教学民主,树立团结协作,勤学苦练的良好风气。 (4)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运用首先要符合篮球运动的客 课程编码: 120142209-12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 教学对象: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 220学时 12学分 编写单位: 体育系专业理论教研室 编 写 人: 郭 杰 审 定 人: 郑海波 编写时间: 2006年8月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50914004 学分:3 总学时:54 说明 【课程性质】 《篮球》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 1.通过篮球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爱国和为体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尚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2.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具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使学生掌握规范的篮球技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具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和较强对抗能力,为继续深造、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习篮球基本理论知识、组织竞赛和裁判方法,掌握篮球教学、训练方法,懂得体育教育基本规律,具备从事中学篮球教学、训练及组织竞赛的工作能力;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2.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3.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努力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做到会讲、会做、会写、善教; 4.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运动方法和手段,可指导别人进行锻炼;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1.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2.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移动(2)传接球技术(3)投篮技术(4)运球技术(5)个人防守技术(6)持球突破(7)抢篮板技术 2.基本战术 (1)长传快攻(2)二打一、一防二战术(3)三打二、二防三战术(4)区域联防与进攻(5)人盯人防守与进攻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根据我院培养目标: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训练、竞赛特点,篮球专项教学内容定位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训练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篮球技术水平,为今后工作和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教学原则:按照“读训并重,科学训练”原则,在掌握篮球专项教学、训练基本技能基础上,重点发展全面身体素质,提高技、战术能力,培养高质量的篮球教学与训练人才。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球类运动——篮球》,孙民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三版 参考书:[1]《篮球教学高级教程》,孙民治,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二版 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篮球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对该项目运动有一定的概括认识。认真深刻理解篮球运动内涵,打下较扎实篮球理论知识基础。 【内容提要】 1.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简介 2.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简介 3.篮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 4.篮球运动发展态势 5.篮球竞赛规则的精神实质 6.竞赛规则的各章节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及我国篮球运动发展。 教学难点:篮球运动的来由及其意义 【复习思考题】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篮球运动的本质就是在特定的规则,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下所进行的投篮比准游戏,其属性是文化,其表现形式是特殊的社会人文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篮球运动目前已成为各高校中最为普及且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 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大专段必修课程 适用层次:本大纲适用于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技能课 一、教学目的 篮球运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同时由于篮球运动具有的趣味性和竞技性,目前已成为各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篮球运动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忠诚党的教学事业,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知识,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有着巨大帮助。同时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篮球技术,体验篮球文化,养成长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对于将来走出校园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实现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相关规定,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并通过篮球运动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要从学情实际出发。着重介绍基本技术和战术的掌握。根据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通过强化练习法和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等手段,加强其对技术的掌握。同时针对未来学生就业的需要。适当增加如(小篮球运动和篮球

游戏的组织编排)等适宜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开展的篮球项目。 3.学校各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保养篮球场地与篮球器材。由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和运动强度较大,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篮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篮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Basketball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篮球选项课是大学生以篮球基本技战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手段,增强体质与健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公共基础体育课程之一,它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二)、课程任务 1、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篮球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基本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通过篮球运动的教学,调整心理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目的 1、结合篮球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战术,并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 3、初步掌握篮球规则及裁判法和组织篮球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担任基层比赛裁判工作和组织工作的能力。 4、通过篮球教学,提高学生对国内外篮球比赛的观赏能力,开阔视野,品尝篮球文化,领悟人生真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根据篮球运动争夺激烈、攻防反复交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运、投(基本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练习和竞争性、对抗性较强的练习方法,以适应实战的需要。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具体要求合理分组,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教学中应加强相互间默契配合的练习,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应尽可能的结合基本技术教学和教学比赛进行传授与实习。 三、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 篮球专项课是以公共体育课为基础的专业课程,是公共体育课在篮球专项上的加深。一方面,它进一步巩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的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和技能更加专业化。同时,篮球专项课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篮球专项课与运动生物力学、解剖学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初级班 理论知识部分 基础理论(1)(大一第一学期)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篮球教学大纲 一、体育课的性质、目的及目标 1、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 育教育和科学的教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选修课程。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 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3、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 标准。篮球教学大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新观念、提高健康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篮球锻炼的意识和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篮球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爱好 篮球、积极参与篮球活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篮

球文化欣赏能力。掌握篮球技能,熟练掌握篮球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的进行篮球锻炼。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篮球研究目标,自觉通过篮球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篮球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二、篮球课程的内容 1、篮球基本功训练: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篮板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2、篮球战术训练: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快攻、反击等战术的训练。 3、篮球比赛:通过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篮球技能和战术能力。 4、篮球文化教育:通过篮球文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提高篮球文化素养。 三、篮球课程的教学方法

篮球社会体育专业普修课教学大纲.doc

第四章篮球社会体育专业普修课教学大纲 一 I. 一— —、前舌 1、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木规律,较系统的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基木技能,以胜任中学篮球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 木大纲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实践部分教材按照课程的任务与要求,划分为基本教材和介绍教材。基木教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技术和教法,介绍教材要求学生基木了解动作技术和教法,木大纲强调基本理论、基本动作和基木技能教学,分两个学期,一学年完成。 2、具体任务 (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精神。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木技术与战术和基木技能,具有从事中学篮球课的教学能力,做到会讲、会做、会教、会写。 (3)掌握开展学校篮球课外活动的手段与方法,并具有担任裁判和管理场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纲要 理论部分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1、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2、篮球运动的起源与演进。 3、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 4、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篮球技术的概念与作用。 2、篮球技术分类。 3、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1)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2)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4、易犯的错误与纠正错误的方法 第五章篮球战术基础知识与教学方法 1、战术分类。 2、基础配合概念与作用。 3、半场人叮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叮人防守战术分析。 4、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 (1)建立正确的战术概念。 (2)掌握正确的战术方法。 第十一章重点规则分析、裁判法与场地设备 1、重点规则分析。 A.违例的种类及判罚,违例的概念、分类及主要违例和罚则。 B.犯规的种类及判罚,犯规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罚则。 :球技术基础理论与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大纲

本课程主要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介绍基本规则,侧重实战体验,寓练于乐,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 1、过篮球课的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4、了解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排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排球运动是以手支配球为主的隔网集体对抗项目,排球被称之为"空中飞球",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地均能练习。 排球运动具有提高运动能力,发展判断、注意、反应等心理素质,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课程主要讲授排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重点提高实战能力,以达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体验成功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

初级班: 1、传授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排球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和现状、特点、发展动向及趋势。 2、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战术,了解一般的组织竞赛及裁判方法。 提高班: 1、传授排球的基本理论及技战术知识,使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2、能够组织基层竞赛,参加临场裁判工作。 足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的集体对抗性项目,被益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足球运动有很强的锻炼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并可以此为手段,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掌握足球基本技术的前提下,着重对比赛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实战,了解足球知识和规则,能够欣赏高水平足球比赛。 二、课程任务 1、初级班使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提高班在掌握更多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篮球校本课程纲要

篮球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篮球》 二、课程门类:体育教材 三、开发主体:西坞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四、教材来源:创编 五、本教材主要特色: 本教材以“面向全体,健康第一”为宗旨,坚持“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身心为基础,课堂教学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思路,结合学校体育特色,充分发挥宁波市篮球训练点、宁波市体育传统学校的优势,形成科学、合理的篮球课程体系,推动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实现篮球文化和篮球技能的有效结合。 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既有静态理论知识,乂有动态操作实践,既重视技术、技能训练,乂关注学生情感价值态度观,使篮球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并把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和“掌握最基本的篮球运动技能”作为篮球课程目标的显性标准。在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努力通过篮球运动,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同时弘扬“团队精神”和“竞争文化”,并把它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六、授课安排: 1.对象: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2.时间:每周一节的篮球教学课,每学年32课时,一至六年级共192课时; 每周一节篮球课外活动课,作为篮球教学课的延伸,起到巩固篮球教学课的作用。 3.方式: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4.内容及课时安排:

七、课程目标 总目标 1.基本掌握运球、传球和投篮等基本技术和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等基本的战术,具备一般的观赏和比赛的能力。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速度、柔韧、灵敏、耐力和力量等素质。

3.简要了解篮球运动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积极参加篮球运动。 4.通过篮球运动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养成克服困难, 顽强竞争的良好意志品质。 分段目标 (一)一年级目标: 刚从幼儿园来的一年级学生,一般好奇心都很强,看见什么都很新鲜。但乂缺乏对某一事物的专一与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先组织学生去看一些篮球比赛和参加篮球游戏活动。让他们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然后试着让他们做: 1.原地排球看谁拍得多。 2.走动排球,看谁掉得次数少。 3.跑动运球,看谁跑得快。 (二)二、三年级目标: 此时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有了一定的兴趣,急于想学得更多的东西。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我们要求学生: 1.原地对墙传球、单、双手传球。 2.侧身运球,曲线运球,左右手交替原地运球。 3.原地单、双手接平球、高球和反弹球。 4.原地双手投篮或单手投篮。(要在正确的姿势下进行) (三)四年级目标: 这个阶段是初级向高级的过渡期,难度有所增加,可以让学生分层进行,学生可选择运用、掌握、了解篮球的基本技能,并从中体会乐趣。 1.勾手传球,隐蔽性传球,跳起传球。 2.学会跑篮(三步上篮),站在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投篮。 3.练习灵敏性,侧身跑,八字跑,变速变向跑。 4.练习基本的防守步伐,侧划步,上划步。 (以上几点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四)五、六年级目标: 这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以后,让学生向更专业的水平发展,提高其自身的水平和意识,并让他们学会、了解这些:

幼儿园篮球运动教学大纲-体育课程发展与规划

幼儿园篮球运动教学大纲-体育课程发展与规划 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教学内容。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篮球运动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运动技能。制定一份合理的幼儿园篮球运动教学大纲,对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篮球运动教学的意义 1. 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篮球是一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耐力、速度和灵活性,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篮球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需要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 3. 提高运动技能 通过篮球运动教学,幼儿可以学习篮球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 二、幼儿园篮球运动教学大纲 1.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2)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学习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教学内容 (1)热身运动:进行各种适合幼儿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为后续的篮球活动做好准备。 (2)基本技能训练:教授幼儿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篮球技能,引导他们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3)比赛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篮球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3. 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篮球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各种篮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适当竞赛法:组织一些简单的篮球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4.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篮球运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他们进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441002 课程名称:篮球选项课 英文名称:Basketball potion class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校选修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篮球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围绕高空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性项目,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游戏性与观赏性,深受大学生们的青睐,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必修体育课程中的一门选项课,在培养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观念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常从事篮球运动,能促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能改善内脏器官、感受器和神经中枢的功能;对培养勇敢、机智、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等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团结合作观念、篮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基本规则,侧重实践体验,培养篮球基本意识,达到增强健康、提升学生技战术水平与篮球欣赏能力的目的。 英文简介 Basketbal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por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entertainment, visibility, gameplay and sociability aspects. It is collective and competitive. Playing basketball regularly can promote strength, speed, endurance, flexibility and other qualities; meanwhile it can do good to the internal organs, receptors and nerve center. 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ulture of bravery, wit, collectivism and awareness of discipline. In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learn: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unity and cooperation, basic knowledge of basketball, basic skills, basic tactics, and basic rules. Focusing on the exercises, this course is to cultivate basketball consciousness, to enhance health, improve t students' tactics and ability of basketball appreci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篮球运动是集跑、跳、投与一身的集体对抗性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变和提高。通过学习与运动实践,体验勇敢、顽强、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作风。 (二)课程任务 1、“寓教于体”。结合篮球为国争光事例,组织各类团队配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体育(三)篮球 教学大纲

体育(三)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660001T30 课程名称(中/英文):体育(三)/sport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体育基础选择项目 适用专业:所有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该门课程为大学公共体育课,分项目教学,学生科根据自身体育基础选择项目。课程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校园户外运动、网球、台球、羽毛球、体育与健身、空手道、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形体、舞龙、舞狮、散打、武术、体育保健等。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门体育项目,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篮球(第三学期)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中/英文):体育(三)/ sport3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体育基础选择项目 适用专业:所有 教材、教学参考书:《大学体育教程》;《怎么打好篮球》。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传授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知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充实感、成功感和满足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和养成自主练习和研究型学习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功能,高质量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教育任务。

引导与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体育活动能力和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战术教学和训练方法,了解篮球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懂得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并懂得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 应用简单的方法测试自己的体能,如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测试、仰卧起坐测试等,并懂得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会描述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后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认识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积极手段与方法;制订改善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计划,并予以实施。 通过合理设置目标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培养自尊和自信;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身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要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发展观。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会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与其他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同伴一起分担和处理体育活动与其他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篮球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大一下学期)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体育-篮球 课程英文名称:Basket Ball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体育选项课(必修) 课程代码:PHYS2023 总学分数:1 总学时数:32 适用专业:在校全部专业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体育教研部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与主要判据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表2 本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重难点与学时总数表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 根据体育课程的教学法特点,教师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配合教学参考书、幻灯片、图片、录音机、电视、录像等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手段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3 教学环节、方法手段与课程教学目标对应表

五、推荐教材和学习资源 表4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一)课程总体考核 表5 课程总体考核表 七、评分标准 表6 课程教学目标评分标准表 第二学期: ⑴全场运球上篮 方法:考生持球站在篮球场端线外,当听到信号开始向另一端篮下运球,做行进间上篮。投中后(如未投中,补中为止)立即运球返回,做行进间上篮。男女生为往返3个来回,共投中6个球结束。 男生计时达标评分标准

(2)教学比赛 方法:抽签分组进行3对3或者4对4的半场教学比赛。比赛中请不比赛的同学担任技术统计以记录场上队员的表现情况。 评分标准:1、获得球权的行为加2分,丢失球权的行为扣5分。最后统计技术分。 2、参考比赛胜负关系给予起评分变化:第一名95分,第二名85分,第三名75分,第 四名65分,第五名之后均为60分起评。 以上考试根据教学进度2选1。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大学体育》课程授课大纲 :S yllabus of the cours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学时数: 112学分数:6 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学期 课程种类: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大学体育》是一般高等学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经过授课,使学生系统地认识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具备临场竞赛的组织和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战胜困难, 吃苦耐劳,一往直前的质量,最后达到锻炼身体,加强体质,] 提快乐趣,平生受益的目的。 二、课程授课内容 第一章篮球 主要内容和要求 1、归纳 2、基本技术 3、基本战术 4、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简介 5、三人制篮球赛规则简介 授课重点 1、传接球、投篮、运球。 2、快攻与防守快攻。 3、人盯人防守与攻击人盯人防守。 4、地域联防与攻击地域连防。 授课难点:技术动作的熟练性、正确性和各技术动作的连结性及攻防配合。 第二章排球 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排球运动归纳。 2、排球基本技术。 3、排球基本战术。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4、沙滩排球的规则简介。 授课重点: 1、阵容装备。 2、攻击阵形。 3、接发球及攻击。 4、接扣球及攻击。 授课难点:传球、扣球、技术之间的串联,战术的变化、战术意识的培养、攻击与防守的平衡。 第三章足球

1、归纳。 2、基本技术。 3、基本战术。 4、规则简介。 5、室内五人制足球运动。 授课重点: 1、踢球、接球、运球过人。 2、个人战术、局部战术、整体战术。 3、定位球战术。 授课难点:各种脚法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停接球技术,选位、盯人、抢截、整体攻击配合和整体防守配合的战术意识。 第四章乒乓球 基本内容和要求: 1、归纳。 2、基本技术。 3、基本战术。 4、乒乓球知识及竞赛规则、规程。 授课重点: 1、基本步法、发球、接发球、搓球、正手攻球。 2、发球抢攻、搓攻、推攻、拉攻。 3、击球时间、击球部位、击球点。 授课难点:正手攻球、发球、搓球、弧圈球、步伐搬动等技术动作的熟练性、正确性。 第五章羽毛球 基本内容和要求: 1、归纳。 2、基本技术。 3、基本战术。 4、羽毛球竞赛简介。 授课重点: 1、握拍击球步法。. 2、单打——发球抢攻战术逼反手战术。 3、双打——攻人战术攻后场战术。 授课难点:后场高远球,双打战术。在实战用高远球和网前放结合以调动对方,主动趁机扣杀。 第六章网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