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测量控制放线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基础、楼层测量放线1)基础测量放线⑴在地面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确定基础中心线和基础边线的位置。

在地面上进行放线时,应先在地面上做好标记,然后在基础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上进行放线,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⑵对于高层建筑,应在地面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并在每层楼的基础上进行放线,以确定每层楼的位置和高度。

2)楼层测量放线⑴在每层楼的楼板上进行放线,以确定每个房间的位置和大小。

⑵在每层楼的墙体上进行放线,以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大小。

⑶在每层楼的天花板上进行放线,以确定天花板的位置和大小。

3.装饰装修测量放线⑴在装饰装修前,应在墙体、天花板和地面上进行放线,以确定装饰装修的位置和大小。

⑵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装饰装修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四、放线座标图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制作放线座标图,标明建筑物的位置和大小,以便后续施工和验收。

座标图应清晰、准确、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应保存好原始数据和测量记录,以备后续查验。

XXX组团二期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标高测量放线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标准水准点,向现场内引测标高,并在场地周围及原有建筑物上做好标记。

测量至少两次后,用红漆将标高点描画成三角标记。

完成平面定位和标高引测后,请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线,并完成签字验收手续。

2.基础测量放线在孔桩开挖之前,使用经纬仪从定位引桩引到井圈上,并以十字轴线为基准,分别定出其它轴线。

在孔桩开挖1米后,使用水准仪从现场临时水准点向桩下引测标高,在桩护壁上做标记,作为桩下施工的临时水准点。

当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浇完后,使用控制线来放线确定墙柱插筋位置,并引测标高控制混凝土的高度。

在地下室墙柱混凝土浇完后,引测标高,在上面弹出地下室50线,作为支模和打地面的标高依据。

3.楼层放线采用内控点传递法,并在每栋楼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

在浇筑±0.000层楼面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每栋楼内控制点布置图预埋100×100×3mm铁板,并在混凝土达到可上人强度时,用钢针划出纵、横轴控制线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施工放线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以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防线工作。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边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边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

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离箭镞物附近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场区控制网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屏幕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教你如何施工测量放线

教你如何施工测量放线

教你如何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

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第一篇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1场区控制网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测量放线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施工工艺(1)依据总平面图给定的楼尺寸与原有建筑位置尺寸关系,对该工程进行定位放线,绘制定位放线控制平面图,并对主要轴线确定控制桩及龙门板,作好相关控制记录。

(2)基础施工阶段。

利用主控导线上测设的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直接向基坑内投点放线,而后展开边线施工。

(3)主体施工阶段。

主体各部位施工测量,利用地面控制点直接往楼面投点放出轴线,在±0.00地面上架设经纬仪,后视相应目标,将控制线投放到楼层,据此放出楼层轴线及细部尺寸。

作为支模、绑筋施工检查的依据。

(4)装修阶段,由于装修阶段房间四大角,天棚、地面均须规方,其各处标高,误差应在5mm之内,因此,必须有精确的测量线尺寸保证。

为此,本工程装修阶段,在放线上更应加强力量,增加测量内容。

a、各楼层要放出房间和走廊中心线,以此控制抹灰、地面、天棚、门窗安装的位置和规方。

房间抹灰后应再次放出50厘米标高控制线,房间中心线装修覆盖后应及时补测到墙面。

b、轻质隔墙及各种块材饰面安装,要放出边线。

c、门窗、箱柜要放出位置中心线、底边线。

d、地面、天棚、块材饰面面层标高和边线。

e、灯具等设备安装中心线。

f、室外台阶,护坡施工线等。

(5)标高控制:根据红线图提供的水准点,把设计土0.00标高引测到围墙及固定的临设上,做出控制点进行标高控制。

当完成土0.00后,把±0.00标高线引测到室内楼梯间,楼层施工均以标高为依据直接以±0.00点,用钢尺往上测设标高,根据投测的轴线使钢尺卷尺放墙,柱边线,钢尺要求经过计量过或购买免检产品,放好的线采用红油漆做出标记。

测量放线方案

测量放线方案

测量放线方案(1)基础放线根据场地上建筑主轴线控制点,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面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

房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

然后检查房屋轴线的距离,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且不超过5mm 。

(2)龙门板的设置1)在建筑物四角与内纵、横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线以外约1~1.5m 处钉设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木桩侧面与基槽平行。

2)根据建筑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000 标高线,若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0.000 高或低一定数值的线,但同一个建筑物最好只选用一个标高。

3)沿龙门桩上测设的高程线钉设龙门板,龙门板顶面的标高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标高测定容差为±5mm 。

4)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的轴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小钉标明,投点容差为±5mm 。

5)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2000。

经检核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槽宽标在龙门板上,根据龙门板上的标志点进行测量定位。

2.基础施工测量(1)基槽抄平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在基坑清槽前,应用水准仪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标高的标点,以便根据标高拉线控制坑基底标高。

清槽完后,经过设计、勘察、建设单位、监理和质检站验收完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垫层.(2)基础定位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好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然后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基础边线(3)底板轴线的测量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好后,根据施工图,在垫层上投测中心线,根据中线点弹出墨线,绘出底板的外皮尺寸线,然后支模,绑扎钢筋。

要用水准仪在钢筋上引测同一标高的标点,拉上通线,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控制底板混凝土的标高。

(4)基础模板的测量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好以后,根据施工图和定位桩,在底板上放出剪力墙和基础、柱子的中心线,并弹墨线标明,用为支模的依据。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小节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定位和测量放线工程施工组织<1.1>施工测量总体思路①平面控制网按照场区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控制网两级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网)点为基准,测设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测设。

主轴线控制网依据场区平面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进行测设。

②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准点(基准点应保证三个以上),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形成高程控制网。

③以主轴线和高程控制网作为结构、基坑监测、装饰装修、安装工程施工的测量基准点。

并定期进行校核,以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2>测量施工阶段划分测量工作施工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施工,即地基基础阶段施工,地上土建主体结构阶段施工、地上钢结构钢柱校正,二次结构装饰阶段施工,其中又分为主体装饰二个流水施工段,。

在点位布设时充分考虑流水施工段测量的方便性。

<1.3>测量控制基准点交接、复测与维护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并对基准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点进行校准并做醒目的围护栏杆进行保护,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2>平面轴线控制网测设方法<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①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用: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天津城市坐标系统。

②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③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测设。

④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⑤控制桩位用混凝土保护,工程施工中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2>轴线控制网的加密测设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方案中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

<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方法<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①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住宅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住宅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住宅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定测量范围和放线点:在施工前,要确定住宅的测量范围,包括建筑物的外部外形和内部房间的尺寸等。

同时,需要确定放线点,即在地面上放置参考线的位置。

2.编制放线图纸: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编制放线图纸,用于指导测量和放线工作。

放线图纸应包括住宅的外部轮廓线、内部房间的尺寸和位置等详细信息。

二、测量工作1.选择测量仪器和设备:根据放线图纸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测量尺、水平仪、全站仪等。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在选定的放线点附近设置地面控制点,并进行测量。

地面控制点应包括标志物和固定点,用于后续的放线工作。

3.进行建筑物外部测量:根据放线图纸的要求,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物外部测量。

包括住宅的外墙、门窗等位置和尺寸。

三、放线工作1.确定参考线的位置:根据测量结果和放线图纸,确定参考线的位置。

参考线应与建筑物外轮廓线平行或垂直,并按照图纸上的比例进行放置。

2.放置参考线: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出参考线的具体位置,并在地面上标记出来。

可以使用铁钉或彩色线绳等方式放置参考线。

3.校准放线的准确性:在放置参考线后,使用测量仪器检测参考线的准确性。

确保参考线与建筑物外轮廓线的距离和角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过程管理1.监督施工人员按照参考线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人员按照参考线进行施工,包括墙体砌筑、门窗安装等工作。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定期检查放线的准确性:在施工期间,定期检查放线的准确性,防止参考线被移动或损坏。

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放线。

3.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偏差: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及时处理。

可以通过重新放线、调整施工方法等方式纠正偏差,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完成后的测量工作1.进行建筑物内部测量:在住宅建设完成后,进行内部测量,包括房间的尺寸、门窗的位置等。

确保施工结果与设计要求一致。

2.生成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定位放线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6-93)。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县裕泰路南侧,兴安街东侧。

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B14#楼总建筑面积为4339.18㎡,建筑高度为21.5m,地下1层,地上7层;B21楼总建筑面积为 8138.44㎡,建筑高度为32.45m,地下2层,地上11层;B22#楼总建筑面积为8176.54㎡,建筑高度为32.45m,地下2层,地上11层。

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第一节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一、人员组织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1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3名现场辅助测量员二、设备配备本工程拟采用配备TOPCO型全站仪N211D,激光经纬仪(JZ2)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2台水准仪(DZS3-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自进场开始,配合工程进度进行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控制。

第二节定位放线一、作业条件1.施工测量作业条件。

2.管网图等资料齐备。

3.测量仪器经校检完好齐备。

4.施工现场已平整好,地面障碍物已清除。

5.建筑规划红线界桩已投放,保存完好。

6.测量员已事先熟悉建筑规划红线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规划红线的间距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已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与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并正确标注在建筑总平面图上。

7.测量员已确定测量放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所用材料及仪器1.测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辅助材料,包括:红砖、白灰、木桩、铁钉、钢条、油漆、图纸、水、砂、石子、水泥等。

2.测量工程主要用三种仪器:激光经纬仪(JZ2)、水准仪(DZS3-1)、TOPCO型全站仪N211D。

3.工(用)具主要有:5m小卷尺、50m钢卷尺、水准尺、(搭尺)、坠子、直径0.5~1mm线、墨斗、三角板、画板、工程笔、工具、二号锤、手锤、扫帚、水平尺、水平连通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住宅楼测量控制放线施工
方法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I.
编号:FS-QG-36428
住宅楼测量控制放线施工方法
Con struct ion con trol method for measuri ng and lay ing out of
reside ntial buildi ng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
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住宅楼测量控制及放线施工方法
1、采用井字型布孔法,从第二层起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垂直线控
制,引测到楼层之后拉通线弹线放样。

放样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测点,
土0.000之后布置激光铅垂测点,中间留两个引
测点,以便校核。

2、高程控制以地面稳固处设点作水准基准点,随着楼层的升
高,采用悬挂钢尺传递法进行测量,每五层设标高传递
点,并通过地面经纬仪验证。

楼层标高用水准仪测量。

3、沉降观测:
为基准点引测,该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水准点固定方
式见图(见图1)。

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必须为突出的
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以保证观测点上能垂直置尺,通视条件良好,本工程采用燕尾形观测点(见图2)。

(图1)沉降观测点图(图2)水准点固定示意图
1- $ 18圆钢2-细石砼回填3-混凝土
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
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
必须提高初测精度。

,每个
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沉降观测与工程的位移、倾斜和可能出现的裂缝观测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定期进行,工程竣工后亦需进行变形观测,以便积累大量
资料直至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成果处理,并输入电脑进行存档比较。

沉降观测作业中应特别遵守以下规定: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
法测量,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 shi on Desig 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