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二任皇帝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历时近三百年。
在宋朝期间,共有九位皇帝统治了这个伟大的王朝。
下面是宋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1.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960-976年)宋太祖是北宋王朝的创始人,他推翻了后周王朝,建立了宋朝。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政治体制,推动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他还施行了一系列宽政,以求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2.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976-997年)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权,继续推进行政改革,并与北方的辽朝保持和平的外交关系。
他致力于加强军队,巩固边疆,使得朝廷安定,国力兴盛。
3. 宋真宗(赵恒,在位997-1022年)宋真宗是宋太宗的长子,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科技和文艺的繁荣。
同时,他也致力于改良幼儿教育和妇女地位,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开放。
4. 宋仁宗(赵祯,在位1022-1063年)宋仁宗是宋真宗的儿子,他承袭了父亲的政策,并加强了地方官吏的监控和纪律。
他积极支持科学研究和开展海外贸易,推动了宋朝的经济繁荣。
5. 宋英宗(赵曙,在位1063-1067年)宋英宗是宋仁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北方的辽朝和西方的西夏的威胁。
尽管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但最终未能成功解决边境问题。
6. 宋神宗(赵顼,在位1067-1085年)宋神宗是宋英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推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还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试图减少贪污和腐败。
然而,他的统治晚期,国家陷入了一系列的财政困难和军事失败。
7. 宋哲宗(赵煦,在位1085-1100年)宋哲宗是宋神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财政与军事压力。
他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由于官员的抵制,改革未能实施。
8. 宋徽宗(赵佶,在位1100-1125年)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他继位时,北方金朝的威胁日益严重。
他采取了一系列消极对抗的政策,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文艺和文化的发展。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共历经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明君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宋朝历代皇帝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1. 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即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于公元960年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奠定了基础。
他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2. 太宗赵炅(宋太宗)赵匡胤的儿子赵炅,即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他进行了殷实的海防工程,加强了中央军事力量,保持了国家的安全。
3. 神宗赵顼(宋神宗)赵炅之子赵顼,即宋神宗,是宋朝第三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展开对西夏的战争,夺回了失地,巩固了国家的疆土。
同时,他加强了对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
4. 宋哲宗赵煦(宋哲宗)赵顼之子赵煦,即宋哲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着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加强对辽国的防御,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同时,他也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的文化水平。
5. 英宗赵曙(宋英宗)赵煦之子赵曙,即宋英宗,是宋朝第五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抵御金国的进攻,成功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了民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宋朝历代皇帝及其简介,每位皇帝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努力。
他们的治国策略和政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宋孝宗赵昚大事年表

宋孝宗赵昚⼤事年表赵昚(shèn)(1127-1194)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宗赵构养⼦、秀安僖王赵⼦偁之⼦,⽣母秀安僖王夫⼈张⽒,宋朝第⼗⼀位皇帝、南宋第⼆位皇帝,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
年号隆兴、乾道、淳熙,庙号孝宗。
绍兴三⼗⼆年(1162年)宋⾼宗⽴赵玮为太⼦,更名昚,受禅登基,是为宋孝宗。
孝宗,系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
⾟弃疾率河北忠义军投降南宋;⾦国实⾏纳粟补官法,以弥补军费开⽀,窝斡起义失败被杀;《太上皇圣政》成书;宋以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以虞允⽂为川陕宣谕使、以张浚为江淮宣抚使、宋孝宗追复岳飞官职;太尉、威武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刘锜去世,享年64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穆。
著名史学家郑樵去世,时年58岁,著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等。
隆兴元年(1163年)隆兴北伐,宋军失利,此后,宋军⽆⼒再战,北伐遂告失败,孝宗被迫与⾦讲和。
⾦向宋索取岁币和四州之地;西辽仁宗去世,遗诏以其妹普速完权摄国事,称制;普速完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
宋创⾏湖会,⼜称直便会⼦;宋免两浙、江东租税;南宋道学家李侗去世,时年71岁,有《李延平集》传世。
隆兴⼆年(1164年)淮阴⼗⼋⾥⼝之战,宋军惨败;随即宋⾦和议达成协议,双⽅世为叔侄之国,宋帝正皇帝之称,不再向⾦称⾂;改岁贡为岁币;宋放弃商、秦、海、泗、唐、邓诸州,两国疆界⼀如绍兴和议之旧;不遣返叛亡之⼈。
史称隆兴和议,或乾道之盟。
此后,宋⾦双⽅保持了四⼗年的和平关系。
宋开江浙堙塞流⽔之围,两浙、江东纷纷还⽥为湖,⽔利状况得到了⼀定程度的改善。
张浚被罢相后去世,时年68岁,赠太保加赠太师,谥忠献,著有《紫岩易传》等;汤思退主张议和被罢相,忧悸⽽死,时年48岁,赠歧国公,著有《永佑陵迎奉录》。
乾道元年(1165年)⾦设边堡,以加强镇慑,防⽌变乱再起;罢纳粟补官令,推⾏通检推排,登录⼈⼝。
宋朝皇帝顺序表总览

宋朝皇帝顺序表总览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一共有九位皇帝,南宋也有九位皇帝,下面是宋朝皇帝顺序一览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宋朝皇帝顺序表
二、宋朝简要介绍
北宋(960~1127年),历167年,共9帝。
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馀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
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南宋(1127年~1279年),共九帝,其中病死的6帝,国亡跳海而死的1帝,在元军追击下惊吓而死的1帝,被俘后又被冤杀的1帝。
宋代十八位皇帝简介

宋代十八帝简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期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据历史学者研究,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较开明,对忤旨或党政失势的刑罚极少;宋太祖的祖训更曾立誓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
终宋一代更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1275万。
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以后又一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
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
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
大宋18个皇帝简介

大宋18个皇帝简介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第一位皇帝,他平定了黄巢起义,建立了大宋王朝。
2. 宋太宗:赵构,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僚制度的效率。
3.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统治时期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4. 宋仁宗:赵福,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王安石变法,改革了税制和军制。
5. 宋英宗:赵曙,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康之变,被金国俘虏。
6.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宣和之治,治理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7.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祖之难,被宰相秦桧所篡权。
8.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时期发生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9.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的第九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金国入侵南宋,临安失陷。
10.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康之耻,丢失了北方的土地。
11.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建炎之乱,南宋被迫撤离临安。
12.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瘟疫、洪水等灾害,南宋社会持续动荡。
13. 宋度宗:赵禥,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崖山海战,南宋与元朝结盟。
14. 宋恭帝:赵昺,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元朝入侵南宋,南宋灭亡。
15. 宋海龙王:赵仲举,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他被尊为“海龙王”,因为他在海上逃难。
16. 宋宁宗:赵扩,是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实行“靖康之耻”的政策,恢复了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
17. 宋理统:赵昰,是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蒙古帝国入侵南宋的战争。
18. 宋度统:赵禹,是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时期内元朝的军队攻打临安,南宋灭亡。
宋朝历代皇帝

宋朝历代帝王北宋:1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
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贤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
使宋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比较安定。
但是也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
但也因为重文轻武,使宋代文学、哲学、美术、科技异常发达。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岁。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2 太宗赵匡义(公元939--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
享年58岁。
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
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
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
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年号:开宝、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3 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年),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
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
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年号:至道、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4 仁宗赵祯(公元1010--1062年),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
南宋九帝,每位皇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

南宋九帝,每位皇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1127年四月北宋徽、钦二宗被俘,同年五月赵构称帝,南宋建立。
南宋立国至1279年左丞相陆秀夫背时年8岁的赵昺在广东崖山(今新会崖门)跳海而死,共经历了九位皇帝。
本文按先后顺序介绍每位皇帝的最大特点。
第一位:宋高宗赵构——最能逃跑的皇帝。
赵构(1107——1187),1127——1162年在位,在位35年。
他是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的弟弟,南宋的第一位皇帝。
可惜他没有其他朝代开国皇帝的英明神武。
1126年春开始,金军先后两次进攻北宋。
病入膏肓的北宋朝廷已经没能力与那仅仅3万人的金军一战,选择了求和。
而当时为康王的赵构,参加了这两次“议和”。
第一次议和,赵构表现的还可以,不卑不亢;第二次议和,赵构被抗金名臣宗泽劝阻,而免于被金军扣留。
1126年润十一月初一,金军开始第二次攻打东京。
润十一月二十五,北宋的两位皇帝任用了一位道士——郭京,他自称能率7777位士兵活捉金军统帅。
就这样一个偶然,本来没有能力打入东京的金军,被宋徽宗和宋钦宗任用的郭京“放入”了东京。
金军“攻入”东京城门,驻于城上。
这种形势下,对宋朝不是死局,因为金军是没有能力攻克宋朝的庞大版图。
但对于宋钦宗来说是一个死局,他是逃不掉的;和也是不可能的,金军必定会另立他人。
于是,十二月初二,宋朝皇帝开始了屈辱的求和过程,他准备用财富和女人换取皇位,然而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金军得了好处必然要换一个更听话的皇帝。
在东京被包围的那段时间里,宋钦宗派人任命当时在相州的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希望他能调动地方军队起兵勤王。
可是,赵构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坐等了东京城的陷落,闰十一月二十五,东京陷落。
十二月初一,赵构才在相州建立大元帅府,组织起一万人的勤王军。
十二月十四,赵构这支“勤王军”终于出发了,离开了相州。
十五日,渡过黄河。
十六日到了大名府,大名府是北宋的北京,赵构将之做为勤王军的大本营。
之后,磁州知府宗泽、信德(今邢台市)知府梁扬祖先后率军抵达大名府,归到了赵构的指挥之下,一时勤王军壮大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赵构禅位后,赵昚shèn便登基做了皇帝。
就这样赵昚用10个处女之身换来了皇帝的宝座。
后人对赵构的立储禅位之事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只有这件事却做得很是公允。
南宋的第一代皇帝赵构虽然后宫嫔妃如云,但是儿子却只有元懿太子一人,这元懿太子又偏偏短命,年近三岁就夭折了。
这件事让赵构十分悲痛,最不幸的是宋高宗赵构自己又在南逃的途中受到惊吓,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不可能再生子嗣,因此南宋的皇室出现了嗣位悬空,后继无人的局面。
如何寻找宗室后人、确立储君,就成为了南宋王朝的当务之急。
不过这话还要从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说起。
这一年,金国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入,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
就在第二年的二月初三清晨,正在扬州驻跸的宋高宗与一名年轻貌美的嫔妃经过一夜凤颠鸾倒的折腾后,正在酣睡之中,内侍省押班康履把他推醒,向他报告紧急军情,说天长已经陷落,金兵正奔袭扬州。
这一紧急情况令赵构大吃一惊,睡意顿消,从床上一跃而起,来不及穿戴,只身着一身内衣就急急忙忙地向外出逃,跟随在他后面的只有御营都统制王渊、内侍康履等五、六人。
当时赵构因为逃跑的过于狼狈,受到了惊吓,就此
失去了生育能力。
赵构先逃到南京,后又跑到杭州,建都立国之后,寻找宗室、确立储君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
但是赵构这一门属于太宗赵光义宗室后裔3千多人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国全部掠到北方去了,要选储君只能从宋太祖赵匡胤宗室后裔中挑选。
赵构此时也感到天命如此,于是就说,太祖大公无私,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
当时太祖的后人有1600人之多,宋高宗经过千挑万拣,最后选出一胖一瘦两个小孩。
其中瘦的小孩叫做伯琮,也就是赵昚;胖的小孩叫做伯玖。
是“去胖留瘦”,还是“去瘦留胖”,高宗经过反复思量,便决定留下胖的伯玖做太子。
按说赵昚的皇帝梦也就到此结束了,可偏偏突然窜出来了一只狸猫,从他们的脚边跑过。
赵昚站着没动,依然是目不斜视;而伯玖却飞起一脚向狸猫踢去,动作极其粗鲁。
高宗当即生气地说,如此轻狂,如何担当社稷重任?于是决定“去胖留瘦”,赵昚便留了下来,由张婕妤在后宫抚养。
而此时吴才人因无子嗣感到孤独寂寞,便把伯玖领去抚养。
赵昚天资聪明,博闻强记,文采过人,深得宋高宗钟爱。
而伯玖长大之后也非庸人之辈,才能也很出众,被加封为恩平郡王,赵昚也被封为普安郡王,二人的才能不相上下,这又使赵构犹豫不决起来。
其实让赵构下不了决心确立赵昚为太子的还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亲生子嗣的幻想。
他除了寻医问药外,也乞求于神灵,为此举办了隆重的亲祀礼,由宰相秦桧出任亲祠使,赵构先“斋于内殿”。
今存有一首臣僚的颂诗说,“则百斯男自可知”,“掖庭应已梦熊罴”。
这种祭祀求神的活动自然毫无效果,久而久之,他才死了心。
其次是秦桧的强烈反对。
主要是赵昚比较厌恶秦桧的专权卖国,屈辱求和。
而秦桧也顾忌赵昚的才华能力,双方互相厌恶,自然就产生了矛盾。
正巧赵昚的生父此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昚守制三年,因为赵昚的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但秦桧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
但高宗显然不为秦桧所动。
守孝期满,赵昚就继续回宫。
后来,秦桧封锁自己病重的消息,赵昚秘密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了赵构,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桧及其爪牙准备让秦桧儿子当宰相的企图。
第三是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伯琢。
赵构自然也是摇摆不定,直到韦太后死后,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招,决定采用“处女选拔法”。
于是为赵昚和伯玖两人各赐10名绝世美女,而且都是处女。
说起来这招很是了得,赵昚和伯玖正值盛年,生龙活虎,很难控制自己的性欲。
过了几天之后,赵构把20个美人召回,派人认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赐给伯玖的那10个都已不是处女,而赐给赵昚的那10
个处女都未破身。
于是,赵构最终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赵昚本来就不是好色之徒,宫闱生活也很值得称道,再加上他的老师史浩时常告诫他处处要谨慎从事,才能经得起重重考验。
因此赵昚事事谨慎,处处小心,从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伯玖。
绍兴三十年,赵构宣布立赵昚为皇子,封为建王。
第三年赵构正式册立赵昚为皇太子,并下旨在紫宸殿行内禅之礼。
赵构禅位后,赵昚便登基做了皇帝。
就这样赵昚用10个处女之身换来了皇帝的宝座。
后人对赵构的立储禅位之事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只有这件事却做得很是公允。
时年36岁的赵昚即位后,是为孝宗。
可以说他是南宋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先是为岳飞平反冤狱,又将秦桧当权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重新拜张浚为相,整顿吏治,颇有当年宋太祖的尚武之风。
赵昚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败、人心不稳的局面,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