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详解(三)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详解(三)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详解(三)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点详解(三)

统一建模语言UML:它提供了9种基本元素的图形,分别是:类图、对象图、用例图、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构件图、部署图)。

UML由3个要素构成:UML的基本构造块、支配这些构造块如何放置在一起的规则、运用于整个语言的一些公共机制。

在UML提供的图中,可以采用类图,对逻辑数据库模式建模;状态图,用于接口、类和协作的行为建模,并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活动图,用于系统的功能建模,并具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

系统分析报告: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应该成为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并且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组织情况概述

现行系统概述

系统逻辑模型

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

与新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初步计划

用户领导审批意见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主要目的是为系统制定蓝图,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使用种种资源,最终形成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的任务分为两个步骤:首选是把总任务分解为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合理地组织这些具体任务可以构成总任务,称为总体结构设计,也称为概要结构设计;其次是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即详细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原则:分解-协调原则

自顶而下原则

信息隐蔽、抽象原则

一致性原则

明确性原则

模块间耦合尽可能小,模块内组合尽可能紧凑

模块的扇入系数和扇出系数要合理

模块的规模要适当

模块化设计: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应该具备4个元素,分别是,输入和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模块结构图,是采用HIPO图(分层输入-处理-输出)形式绘制而成的框图。它主要关心模块的外部属性,即上下级模块、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它主要由5种基本符号表示:模块、调用、数据、控制和转接。

存储设计:首先要解决数据的整体结构设计,然后要确定数据资源分布和安全保密属性。

代码设计

输出设计--确定输出内容、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确定输出格式

输入设计--输入原则:最小量、简单性、早检验、少转换

处理过程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将系统分解成许多模块,并决定每个模块的外部特征,即功能和界面。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则是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包括局部的数据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及实施细节等。

处理过程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法来描述每个模块的执行过程。常用的描述方式有图形、语言和表格3类。例如,程序流图、盒图NS、形式语言、决策树、决策表。盒图就是用一个盒子表示一个步骤,可以嵌套,只能从上头进入下头输出,因此限制了控制转移,保证了程序的良好结构。

用户界面设计--包括菜单方式、会话方式、操作提示以及操作权限管理方式等。权限管理一般是通过入网口令和建网时定义该节点级别来实现的。

安全控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和环境两方面

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份完整的系统设计说明书应包括:

1)引言

背景--摘要--工作条件/限制--参考和引用资料--专门术语定义

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模块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数据库设计说明--模型库及方法库设计--网络设计--安全保密设计--实施方案说明书。

从系统调查、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它们的工作量应占到总开发量的70%。

如需了解更多考点资讯,请到希赛网进行查看!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 (2) 第二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9) 第三章操作系统知识 (12) 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 (17) 第六章多媒体基础知识 (21) 第七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24) 第八章关系数据库 (31) 第九章SQL语言 (35) 第十章系统开发与运行 (41) 第十一章数据库设计 (45) 第十二章网络与数据库 (52) 第十四章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55) 第十五章标准化基础知识 (56)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 1. 计算机软件=程序+数据+相关文档。 2. 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是立即寻址,操作数的地址包含在指令中是直接寻址。 3. 计算机硬件的典型结构: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4.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状态条件寄存器、时序产生器和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组成。 a) PC: pc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当程序转移时将转移地址送入PC。 b) IR:用于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 c) ID:对现行的指令进行分析,确定指令类型、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和寻址方式。 5. 指令执行的过程: a) 取指令:控制器首先按程序计数器所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 b) 指令译码:将指令的操作码部分送入指令译码器中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指令的功能发出控制命令。 c) 按指令操作码执行。 d) 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6. CPU的基本功能: a) 程序控制 b) 操作控制 c) 时间控制 d) 数据处理——CPU的根本任务 7.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的区别:体系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系统在总体上、功能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组成要解决的是逻辑上如何具体实现的问题。 8.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指令流、数据流、多倍性): a) Flynn分类:传统的顺序执行的计算机在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条指令(即只有一个控制流)、处理一个数据(即只有一个数据流),因此被称为单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Sing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即SISD 计算机)。而对于大多数并行计算机而言,多个处理单元都是根据不同的控制流程执行不同的操作,处理不同的数据,因此,它们被称作是多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即MIMD(Multip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计算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超级并行计算机主流的向量计算机除了标量处理单元之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能进行向量计算的硬件单元。在执行向量操作时,一条指令可以同时对多个数据(组成一个向量)进行运算,这就是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的概念。因此,我们将向量计算机称为SIMD 计算机。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多指令流单数据(MultipleInstructionSingleData)计算机。在这种计算机中,各个处理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试题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2年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1.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 A.外模式 B.概念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2.子模式ddl 用来描述( ) A.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调用 调用os 调用dbms D.并发运行 4.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5.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 A.定义概念模式 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 D.编写完整性规则 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dbms 和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包括dbms和dbs 包括db和dbms 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 中“第三级存储器”是指( ) A.磁盘和磁带 B.磁带和光盘 C.光盘和磁盘 D.快闪存和磁盘 9.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 10.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 )三部分组成 A.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B.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安全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 D.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运行控制 组织提出的dbtg 报告中的数据模型是( )的主要代表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12.数据库技术的三级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 )来描述 A.子模式 B.用户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1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 )描述 A.模式 B.存储模式 C.概念模式 D.子模式 14.数据库的开发控制,完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等是对数据库的( ) A.设计 B.保护 C.操纵 D.维护 15.( )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三级结构定义和修改 A .专业用户 B .应用程序员

最新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资料-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汇总

2010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资料-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

2010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资料: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 1.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2. 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调用 B.dbms调用os C.os调用dbms D.并发运 4.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5.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A.定义概念模式 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 D.编写完整性规则 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 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7.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D. 不能相互包括 8.dbs中“第三级存储器”是指() A. 磁盘和磁带 B. 磁带和光盘 C. 光盘和磁盘 D. 快闪存和磁盘 9.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A. dbs B. db C. dbms D. mis 10.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A.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B. 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安全性约束 C. 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 D. 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运行控制 11.codasyl组织提出的dbtg报告中的数据模型是()的主要代表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12.数据库技术的三级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来描述 A. 子模式 B. 用户模式 C. 模式 D. 存储模式 1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描述 A. 模式 B. 存储模式 C. 概念模式 D. 子模式 14.数据库的开发控制,完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等是对数据库的()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36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36 (总分:3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29,分数:32.00) 1.对于数据库恢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 (分数:1.00) A.介质故障的恢复不需要DBA的参与,由DBMS自动完成 B.日志文件严格按照事务的请求时间顺序进行记录 C.事务故障恢复时需要逆向扫描日志对未完成事务进行UNDO操作√ D.检查点时刻的数据库一定是处于一致性状态的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恢复技术的掌握。介质故障可以是硬盘损坏,数据库物理文件损坏,需要DBA更新硬盘并装载备份,故选项A错误;事物请求后由DBMS的事物调度子系统安排响应及并发执行的调度,日志是按照各事物执行过程中对数据的更新时间顺序记录的,与请求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项B错误;事务故障时系统要撒消该事务已执行的更新操作,其方法即是逆向扫描日志,对该事物已执行的更新操作进行UNDO,故选项C正确;设置检查点是为了提高故障恢复效率,恢复时以该点数据库状态为基准向后恢复至故障时刻,而不必提前到日志开始时刻向后恢复,设置检查点允许事务进行中,故该时间数据库一般不要求处于一致性状态,故选项D错误。 2.关系数据库是 ________ 的集合,其结构是由关系模式定义的。 (分数:1.00) A.元组 B..列 C.字段 D..表√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在关系模型中用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以及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其最大特色是描述的一致性。可见,关系数据库是表的集合,其结构是由关系模式定义的。 3.在CPU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 。 (分数:1.00) 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 B.提高CPU对主存的访问效率√ 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 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 解析:[解析] 为了提高CPU对主存的存取速度,又不至于增加很大的价格。现在,通常在CPU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目的就在于提高速度而不增加很大代价。同时,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不能增加主存的容量。 4.“一旦事务成功提交,其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将永久有效,即使数据库发生故障”,这一性质是指事务的 ________ 。 (分数:1.00)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解析: 5.以下关于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 (分数:1.00)

2019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共24页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

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2018年软考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下午题)(同名17553)

2018年软考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下午题)(同名17553)

2018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下午题) 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医疗护理机构为老人或有护理需求者提供专业护理,现欲开发一基于Web的医疗管理系统,以改善医疗护理效率。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通用信息查询。客户提交通用信息查询请求,查询通用信息表,返回查询结果。 (2)医生聘用。医生提出应聘/辞职申请,交由主管进行聘用/解聘审批,更新医生表,并给医生反馈聘用/解聘结果;删除解聘医生出诊安排。 (3)预约处理。医生安排出诊时间,存入医生出诊时间表;根据客户提交的预约查询请求,查询在职医生及其出诊时间等预约所需数据并返回;创建预约,提交预约请求,在预约表中新增预约记录,更新所约医生出诊时间并给医生发送预约通知;给客户反馈预约结果。 (4)药品管理。医生提交处方,根据药品名称从药品数据中查询相关药品库存信息,开出药品,更新对应药品的库存

以及预约表中的治疗信息;给医生发送“药品已开出”反馈。 (5)报告创建。根据主管提交的报表查询(报表类型和时间段),从预约数据、通用信息、药品库存数据、医生以及医生出诊时间中进行查询,生产报表返回给主管。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医疗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1-1所示的上下文数据流图和图1-2所示的0层数据流图。

【问题1】(3分)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1中的实体E1~E3的名称。【问题2】(5分)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2中的数据存储D1~D5的名称。

2012年历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1.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 A.外模式 B.概念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2.子模式ddl 用来描述( ) A.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调用 B.dbms调用os C.os 调用dbms D.并发运行 4.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5.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 A.定义概念模式 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 D.编写完整性规则

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7.db、dbms 和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db 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 8.dbs中“第三级存储器”是指( ) A.磁盘和磁带 B.磁带和光盘 C.光盘和磁盘 D.快闪存和磁盘 9.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 A.dbs B.db C.dbms D.mis 10.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 )三部分组成 A.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B.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安全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 D.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运行控制

11.codasyl 组织提出的dbtg 报告中的数据模型是( )的主要代表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12.数据库技术的三级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 )来描述 A.子模式 B.用户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1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 )描述 A.模式 B.存储模式 C.概念模式 D.子模式 14.数据库的开发控制,完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等是对数据库的( ) A.设计 B.保护 C.操纵 D.维护 15.( )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三级结构定义和修改 A .专业用户 B .应用程序员 C.dba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第4版) 第1章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及并行处理。 1.1计算机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控制、运算中心,它主要通过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联系。另外,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外部设备也常常直接连接到中央处理器的外部I/O (In put/Output,输入/输出)脚的相关引脚上。 中央处理器的类型和品种异常丰富,各种中央处理器的性能也差别很大,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及不同的指令系统。但都是基于冯?诺依曼结构,因而其基本组成部分相似。 1.1.1 运算器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其他操作。一个计算过程需要用到加法器/累加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等。

加法是运算器的基本功能,在大多数中央处理器中,其他计算也是经过变换后使用加法 喜X Y 图1-1 位加法逻辑图 其中Xi、Yi是加数和被加数,Ci+1是低位进位,Ci是进位,Zi是和。 为完成多位数据加法,可以通过增加电路和部件,使简单的加法器能够变为串行、并行加法器,超前进位加法器等。 运算器的位数,即运算器一次能对多少位的数据做加法。这是衡量中央处理器的一个重 要指标。 1.1.2 控制器 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的核心,它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其组成如图1-2所示。控制通常需要程序计数器 (Program Counter,PC )、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 )、指令译码器(Instruction Decoder,ID 、、定时和控制电路,以及脉冲源、中断(在图1-2 中未表示)等共同组成。

2018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

2018 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 上午题+下午题 ●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要求CPU 暂时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去为突发 (1) ,其处理过程中事件服务,服务完毕,再自动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称为 保存现场的目的是(2) 。 (1)A.阻塞 B. 中断 C. 动态绑定 D. 静态绑定 (2)A.防止丢失数据 B. 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啊 C. 返回去继续执行原程序 D. 为中断处理程序提供数据 ●流水线的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流水线处理的任务数,如果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不同,则 流水线的吞吐率是()的的倒数。 (3)A.最短流水段操作时间 B. 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总和 C. 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D. 流水段数乘以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计算机中机械硬盘的性能指标不包括 (4) 。 (4)A.磁盘转速及容量 B. 盘片数及磁道数 C. 容量及平均寻道时间 D. 磁盘转速及平均寻道时间 ●算术表达式采用后缀式表示时不需要使用括号,使用()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求值。a-b (c +d 山)(其中,—、+、*表示二元算术运算减、加、乘)的后缓式为(), 与该表达式等价的语法树为()。 (5)A.队列 B. 数组 C. 栈 D. 广义表 (6)A.a b c d -*+ B. a b c d*+ - C.ab-c*d+ D.a b c d+*- (7)A.

B. C. D. ●设有n 阶三对角矩阵 A ,即非零元素都位于主对角线以及与主对角线平行且紧邻的两条对角 线上,现对该矩阵进行按行压缩存储,若其压储空间用数组 B 表示, A 的元素下标从0 开始,B 的元素下标从 1 开始。已知 A [0,0 ]存储在 B [1],A[n-1,n-1]存储在 B [3n-2 ],那么非零元素 A [i,j ](0≤ i <n,0≤ j <n,│i- j │≤ 1)存储在 B [()] (8)A.2i+j-1 B. 2i+j C. 2i+j+1 D. 3i-j+I ●用哈希表存储元素时,需要进行冲突(碰撞)处理,冲突是指(9) 。 (9)A.关键字被依次映射到地址编号连续的存储位置 B. 关键字不同的元素被映射到相同的存储位置 C. 关键字相同的元素被映射到不同的存储位置 D. 关键字被映射到哈希表之外的位置 ●对有n 个结点、 e 条边且采用数组表示法(即邻接矩阵存储)的无向图进行深度优先 遍历,时间复杂度为()。 2 (10)A.O(n) B.O(e 2) C.O(n+e) D.O(n*e) ●数字信封技术能够()。 (11)A.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B. 隐藏发送者的真实身份 C. 对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进行认证证 D. 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 ●在安全通信中,S 将所发送的信息使用(12) 进行数字签名,T 收到该消息后可利用 (13) 验证该消息的真实性。 (12)A.S 的公钥 B.S 的私钥 C.T 的公钥 D.T 的私钥 (13)A.S 的公钥 B.S 的私钥

2018年软考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下午题)

2018 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下午题) 试题一(共15 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 1 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医疗护理机构为老人或有护理需求者提供专业护理,现欲开发一基于Web的医疗管理系统,以改善医疗护理 效率。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通用信息查询。客户提交通用信息查询请求,查询通用信息表,返回查询结果。 (2)医生聘用。医生提出应聘/ 辞职申请,交由主管进行聘用/ 解聘审批,更新医生表,并给医生反馈聘用/ 解聘结果;删除解聘医生出诊安排。 (3)预约处理。医生安排出诊时间,存入医生出诊时间表;根据客户提交的预约查询请求,查询在职医生及 其出诊时间等预约所需数据并返回;创建预约,提交预约请求,在预约表中新增预约记录,更新所约医生出诊时间 并给医生发送预约通知;给客户反馈预约结果。 (4)药品管理。医生提交处方,根据药品名称从药品数据中查询相关药品库存信息,开出药品,更新对应药 品的库存以及预约表中的治疗信息;给医生发送“药品已开出”反馈。 (5)报告创建。根据主管提交的报表查询(报表类型和时间段),从预约数据、通用信息、药品库存数据、医 生以及医生出诊时间中进行查询,生产报表返回给主管。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医疗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1-1 所示的上下文数据流图和图1-2 所示的0 层数据流图。

【问题1】(3 分)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1 中的实体E1~E3 的名称。 【问题2】(5 分)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2 中的数据存储D1~D5的名称。 【问题3】(4 分) 使用说明和图中的术语,补充图1-2 中缺失的数据流及其起点和终点。 【问题4】(3 分)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说明“预约处理”可以分解为哪些子加工?并说明建模图1-1 和图1-2 如何保持数据流图平衡?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编辑本段] 考试简介以及报考资格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 [编辑本段] 报名流程 根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第八条相关规定:符合《暂行规定》(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携带身份证明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领取准考证。凭准考证、身份证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各地的报名办法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当地考试机构决定。考生相关报考费用标准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准。 考生报名方式主要分为:网上报名与考生本人到指定地点报名两种。 注:报名时依据的身份证明包括:居民身份证、军人的证件、护照、户口本等。 [编辑本段] 科目内容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 ·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栈和队列 ·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遍历树、堆)、图、集合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Hash(存储位置计算、碰撞处理) 1.2.2 常用算法 ·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字符串处理、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1.3 软件知识 1.3.1 操作系统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地位、内核(中断控制)、进程、线程概念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信号灯、分时轮转、抢占、死锁)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段、分页、虚存)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磁盘调度)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语言(JCL)、多道程序设计) ·汉字处理,多媒体处理,人机界面 ·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配置 1.3.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的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程序调用的实现机制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 1.4 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协议) ·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 ·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

2017年上半年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答案详解

CPU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时,常将源操作数和结果暂存在(1)中。 (1)A.程序计数器 (PC) B.累加器 (AC) C.指令寄存器 (IR) D.地址寄存器 (AR) 【答案】B 【解析】 寄存器是CPU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寄存器既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和地址,也可以存放控制信息或CPU工作时的状态。在CPU中增加寄存器的数量,可以使CPU把执行程序时所需的数据尽可能地放在寄存器件中,从而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提高其运行速度。但是寄存器的数目也不能太多,除了增加成本外,由于寄存器地址编码增加也会增加指令的长度。CPU中的寄存器通常分为存放数据的寄存器、存放地址的寄存器、存放控制信息的寄存器、存放状态信息的寄存器和其他寄存器等类型。 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指令的地址。令当程序顺序执行时,每取出一条指令,PC内容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取的指令。当程序出现转移时,则将转移地址送入PC,然后由PC指向新的程序地址。 程序状态寄存器用于记录运算中产生的标志信息,典型的标志为有进位标志位、零标志位、符号标志位、溢出标志位、奇偶标志等。 地址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堆栈指示器、变址寄存器、段地址寄存器等,用于记录各种内存地址。 累加寄存器通常简称为累加器,它是一个通用寄存器。其功能是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例如,在执行一个减法运算前,先将被减数取出放在累加器中,再从内存储器取出减数,然后同累加器的内容相减,所得的结果送回累加器中。累加器在运算过程中暂时存放被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累加器不能用于长时间地保存一个数据。 指令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地址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以方便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要判断字长为16位的整数a的低四位是否全为0,则(2) (2) A.将a与0x000F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 B.将a与0x000F进行"逻辑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历年真题及答案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 ·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栈和队列 ·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遍历树、堆)、图、集合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Hash(存储位置计算、碰撞处理)

1.2.2 常用算法 ·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字符串处理、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1.3 软件知识 1.3.1 操作系统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地位、内核(中断控制)、进程、线程概念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信号灯、分时轮转、抢占、死锁)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段、分页、虚存)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磁盘调度)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语言(JCL)、多道程序设计) ·汉字处理,多媒体处理,人机界面 ·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配置 1.3.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的知识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考点详解(一)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考点详解(一)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一年考一次,2017年的考试在上半年开考,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流水线 美国人泰勒发现工人的机械劳动可细分为若干个环节,这样,如果所有工人都遵循固定的、优化了的劳动程序进行劳动,劳动效率就大为提高,资本家们进一步发挥,发展到每个工人只执行全部劳动细节的一小部分,一个产品由多个工人共同完成,这使得劳动效率飞升,这种技术称为流水线。 在中央处理器处理指令时,为了提高效率,人们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对中央处理器而言,这实际是一种以硬件增加来换取性能提升的方式,由于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中央处理器采用了如下技术:把一个指令分解成多个更小的指令,由不同的处理单元来处理,这样便形成了流水线,在理想的满负荷运行的状态下,执行单条指令的时间虽然没有减少,但是多个不同功能的处理单元同时工作,从而使总体执行时间大大减少(减少到最慢的那一步骤的时间)。如果各步骤处理时间相等,则一条指令分解成若干步,则处理速度就能提高许多倍。流水线示意图如图1-22所示。 图1-22流水线示意图

表1-5所示为一个中央处理器把执行指令分成7个步骤。 表1-5执行指令的7步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满负荷执行多个指令执行时间为4个CPU周期。 如果更进一步,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操作也可以利用流水线计数。例如,一个浮点加法运算通常分解为3个阶段,如图1-23所示。 图1-23浮点加法运算的3个阶段 锁存器的作用是在各步骤之间保存中间结果,这样在理想状态下,中央处理器把浮点加法的运算速度提高到原来的3倍。 上面多次提到"理想状态"和"负荷"两个词,显然在中央处理器流水线刚刚开始工作时,后面部分的处理单元处于无所事事的等待状态,只有在所有的工作单元都开始工作时,流水线才处于满负荷的状态。 理想状态是指没有阻塞的情况,现实中的流水线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流水线的速度就会大为降低,中央处理器也是这样。那么影响流水线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流水线效率的因素 1.条件转移指令 最常见的就是条件转移指令。在存在转移指令的情况下,下一条需要执行的指令未必是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指令。只有在这条转移指令执行完成后,才能判断

2017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下午及答案

2017年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下午真题 (参考答案)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医疗器械公司作为复杂医疗产品的集成商,必须保持高质量部件的及时供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欲开发一采购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检查库存水平。采购部门每天检查部件库存量,当特定部件的库存量降至其订货店时,返回低存量部件及库存量。 2.下达采购订单。采购部门针对低存量部件及库存量提交采购请求,向其供应商(通过供应商文件访问供应商数据)下达采购订单,并存储于采购订单文件中。 3.交运部件。当供应商提交提单并交运部件时,运输和接收(S/R)部门通过执行以下三步过程接收货物: (1)验证装运部件。通过访问采购订单并将其与提单进行比较来验证装运的部件,并将提单信息发给S/R职员。如果收货部件项目出现在采购订单和提单上,则己验证的提单和收货部件项目将被送去检验。否则S/R职员提交的装运错误信息生成装运错误通知发送给供应商。(2)检验部件质量。通过访问质量标准来检查装运部件的质量,并将己验证的提单发给检验员。如果部件满足所有质量标准,则将其添加到接受的部件列表用于更新部件库存。如果部件未通过检查,则将检验员创建的缺陷装运信息生成缺陷装运通知发送给供应商。 (3)更新部件库存。库管员根据收到的接受的部件列表添加本次采购数量,与原有库存量累加来更新库存部件中的库存量。标记订单采购完成。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该采购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1-1所示的上下文数据流图和图1-2所示的0层数据流图。

米圣经答案:E1:供应商E2:采购部E3:检验员E4:库管员E5:S/R 职员

最新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 试大纲

2011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内容

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 ·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栈和队列 ·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遍历树、堆)、图、集合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Hash(存储位置计算、碰撞处理) 1.2.2 常用算法 ·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字符串处理、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1.3 软件知识 1.3.1 操作系统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地位、内核(中断控制)、进程、线程概念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信号灯、分时轮转、抢占、死锁)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段、分页、虚存)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磁盘调度)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语言(JCL)、多道程序设计) ·汉字处理,多媒体处理,人机界面 ·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配置 1.3.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的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程序调用的实现机制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 1.4 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协议)

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检测试题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 上午题+下午题 ●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要求 CPU 暂时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去为突发事件服务,服务完毕,再自动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称为__( 1 )__,其处理过程中保存现场的目的是__( 2 )__。 (1)A.阻塞 B.中断 C.动态绑定 D.静态绑定 (2)A.防止丢失数据 B.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啊 C.返回去继续执行原程序 D.为中断处理程序提供数据 ●流水线的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流水线处理的任务数,如果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不同,则流水线的吞吐率是()的的倒数。 (3)A.最短流水段操作时间 B.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总和

C.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D.流水段数乘以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计算机中机械硬盘的性能指标不包括__(4)__。 (4)A.磁盘转速及容量 B.盘片数及磁道数 C.容量及平均寻道时间 D.磁盘转速及平均寻道时间 ●算术表达式采用后缀式表示时不需要使用括号,使用()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求 值。a-b(c+d 山)(其中,—、+、*表示二元算术运算减、加、乘)的后缓式为()与该表达式等价的语法树为()。 (5)A.队列 B.数组 C.栈 D.广义表 (6)A.a b c d -*+ B. a b c d*+ - C.ab-c*d+ D.a b c d+*- (7)A.

B. C. D. ● 设有 n 阶三对角矩阵 A,即非零元素都位于主对角线以及与主对角线平行且紧邻的两条对角线上,现对该矩阵进行按行压缩存储,若其压储空间用数组 B 表示,A 的元素下标从0 开始,B 的元素下标从 1 开始。已知 A[0,0]存储在 B[1],A[n-1,n-1]存储在B[3n-2],那么非零元素 A[i,j](0≤ i<n,0≤ j<n,│i-j│≤1)存储在 B [()] (8)A. 2i+j-1 B.2i+j

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

常用公式 一.可靠度(可用性)计算机 串联R=R1*R2 对应失效率:入1+入2 并联R=1-(1-R1)(1-R2) 二、香农定理(有噪声)数据速率: 在一条带宽为W(HZ),信噪比为S/N的有噪声极限数据速率 Vmax=W log2(1+S/N) 单位(b/s) 分贝与信噪比的关系为: dB=10log10S/N dB的单位分贝 例:设信道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 按照香农定理,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约等于? 解:1,例出香农定理算式: Vmax=Wlog2(1+S/N) 2, 例出信噪比关系:dB=10log10S/N 3, 计算 30dB=10log10S/N 则S/N=1000 4,Vmax=4Khz log2(1+1000)=4000x10 =40kb/s 注意:此处单位换算1 kb/S=1000b/s 三、尼奎斯特定理(无噪声) 若信道带宽为W(HZ), 则最大码元速率(波特率) B=2W(baud) 由尼奎斯特定理可得: Vmax=B long2N=2 w log2N 单位(b/s) 例:设信道带宽为 3400Hz,调制为 4 种不同的码元, 根据 Nyquist 定理,理想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解:1,根据题意例出尼奎斯特定理算式:Vmax=2 W long 2N 2, 直接套入数字:Vmax=2x3400xlog2(2次方) 3, Vmax=2x3400x2=13600b/S=13.6kb/s 注意:此处出现单位换算一次,13600b/s=13.6kb/2 例1:设信道采用2DPSK调制, 码元速率为300波特,则最大数据速率为 解:Vmax=B long2N=300x1=300b/s 例2: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 1位奇偶效验位和两位终止位,若每秒传送100个字符, 采用4DPSK调制,则码元速率为?有效数据速率为? 解:1,根据题意计算数据速率为(1+7+1+2)*100=1100b/s 2,由尼奎斯特定理得出,1100b/s=B*log2^4 3,B=1100/2=550baud 4, 有效数据速率,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即7*100=700b/S 四、数据传输延迟 总延迟T=发送延迟T1+传输延迟T2 注意:电信号在电缆上传播的速度为光速的2/3,即20wkm/s 卫星传送信号的延迟恒定为270ms与地面距离无关 例:在相隔20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 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生到接收数据需要的时间是? 如果用50Kb/s的卫星信道传送,则需要的时间是? 解: 对于电缆: 传输延迟T1=2000km/(20km/ms)=10ms 发送延迟T2=3000b/(4800b/s)=625ms T=T1+T2=625ms+10ms=635ms 对于卫星: 传输延迟 T1=270ms 发送延迟 T2=3000 b/(50kb/s)=60ms T=T1+T2=270ms+60ms=330ms 注意:卫星传输数据时与地面相隔距离无关。 最小帧长计算,先求往时间,再用时间*数据速率 例如:一个运行CSMA/CD协议的以太网,数据速率为1Gb/s,网段长1km,信号速率为为20000km/s,则最小帧长是多少? 单程传播时间为1km/200000=5us,往返要10us,最小帧为1Gb/s*10us=10000bit 五、PCM计算问题 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 f=1/T≥2fmax f为采样频率,T为采样周期, fmax为信号的最高频率。 例:设信道带宽为3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μs, 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解:f=1s/125us=8000Hz 8000Hz>3400Hz*2 128=2的7次方 则:数据速率=8000Hz*7=56000b/S=56kb/s 六、求蕊片数计算必考 假设有一个存储器存储容量为M*N位,若使用m*n的芯片, 则需要(M/m)*(N/n)个存储芯片 (注:单位要换成一致) ●若内存地址区间为4000H~43FFH,每个存储单位可存储16 位二进制数,该内存区 域由4 片存储器芯片构成,则构成该内存所用的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是(4)。 (4)A.512×16bit B.256×8bit C.256×16bit D.1024×8bit 试题解析: 总存储单位=(43FFH - 4000H + 1H)= 400H = 1024 (H 代表16 进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