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诗歌形象共47页

合集下载

诗歌形象鉴赏(含答案)

诗歌形象鉴赏(含答案)

知识点一诗歌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作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诗歌形象的分类3.人物形象4、常见的形象塑造方法①细节刻画②烘托渲染③对比衬托④比兴手法知识点二意象1.意象的定义“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2.古典诗词常见的七类物象题型分析一、鉴赏人物形象1.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②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2.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4.答题模式:(1)总体说明是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哪里。

(3)分析诗人借这一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分析形象意义。

)二、鉴赏物象题1.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2.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为: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三、意象、意境类1.意象、意境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写了哪些形象?其作用是什么?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③该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④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如何正确把握“象”之“意”⑴“象”之色彩⑵“象”之动静⑶“象”之远近⑷“象”之修饰词⑸“象”之组合方式3.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蕴涵的思想感情4.营造意境的方式: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

5.意境(画面)特点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课件

题型二
意象作用题
题型2:意象作用题
【题目示例】 (1)某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诗中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什么作用? (3)[2019全国卷Ⅱ]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 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 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审题解析】 1、观察上面题目,圈出解题关键词。
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注意:
必备知识 2
诗歌的意境类型往往两两结合,
比如
“悲”中有“壮”,那么意境术语可以是“悲凉壮阔”
“美”中有“静”,那么意境术语可以是“恬静优美”
所以记住术语,根据体会的诗句意境,灵活组合 意境术语即可。
2、给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意境连线
词的上片描写“经界法”在朝廷上产生和出笼的情景。开头三句,词人只用三 言两语,便勾画出宰相高高在上、不恤民情、作威作福的丑态和飞扬跋扈、轻举 妄为的嚣张气焰。后三句写某些朝臣对宰相“经界法”的态度。他们争先恐后地 上奏章,表态度,鼓吹实行经量的必要,赞美“经界法”的高明,把经量说得头 头是道,天花乱坠。词人运用讽刺的妙笔,活画出他们阿谀谄媚、趋炎附势、只 为保官、不怕害民的嘴脸。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B、寻找意象,分析寓意
答案: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解 题 思 维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与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 诗歌描写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纯白”,只有姑射山头的仙人能与之为
伍,并说梅花天性高洁,与风霜冰雪无关,写出梅花的天性高洁;再写梅花“ 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本心,宁可远远离开尘世,与 那污浊的尘世保持距离,写出梅花的保持本心,不同流俗。

2018年山东省专升本诗歌阅读(1)-如何读懂一首诗

2018年山东省专升本诗歌阅读(1)-如何读懂一首诗
31.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列出其中三种,并举句例说明。(6 分)
2016年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l0分) 春思 贾至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外 2.古代诗歌 3.内容、情感、艺术 4.分值:10分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形容花开极其茂盛。
2015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牡丹亭·游园》(节选) 汤显祖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2.古代诗歌【戏剧】 3.常识、艺术 4.分值:8分
30.文中“行介”、“步步娇”是什么意思?(4分)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2.古代诗歌 3.内容、艺术 4.分值:10分
2010年
五、阅读分析题(30分) (一)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全诗)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2.古代诗歌 3.内容、艺术 4.分值:10分
35.这首诗名为春思,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色?(3分) 36.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表现感情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37.后两句抒情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4分)
2017年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10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外 2.古代诗歌 3.内容、情感、艺术 4.分值:10分
2007年
六、简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2.古代现代诗歌各1篇 3.内容、艺术 4.分值:16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答:①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②词人虽然心怀天 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 寐,独诵《离骚》,表现出词人和屈子一样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偃 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 怀之磊落高洁。
能力提升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解析:
3.结合技巧,抽取人物形象。即由诗歌人物多侧面、多素描、多背影的特 点,借助铺垫、烘托、反衬等手法,归结人物形象。
4.联系诗人处境。诗人在异地他乡、羁旅途中、贬谪路上,也许有着一些 牢骚和不满,在其他处境中诗人的内心也许充满正能量。
高考作品大都体现了古代诗人的正面形象。联系时,一定要将此处境兼顾 到理解人物形象中去。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桑麻:这里指农作物。近:近时。著花:开花。扣 门:敲门。报道:回答说是。
①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
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疏放。 ③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鉴赏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
一.题目中与“人”相关; 二.主要考查人物外在形象和人物内在性格。
○ 性格与形象互为表里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概括文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定义阐释
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
1.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 2.客观形象(作品中描写或刻画的人物)。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 课件 (共64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二十)——春江花月夜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二十)——春江花月夜
规范与思路:释义+手法+效果+内容+情感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 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 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 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虽然带着 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展示了 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 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A.江天一色无纤尘
纤:细,小。
B.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趁着。
C.鱼龙潜跃水成文 文:花纹。
D.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追随。
文:波纹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Hale Waihona Puke )A.人生代代无穷已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学不可以已
然后,不久; 其它均为 “停止”
D.是亦不可以已乎
5.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 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 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 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 思无着落。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 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一轮明月升起来。这一轮明月,展示了春 江月夜如画的美景;这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 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这一轮明月,讲述了 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这一轮明月,成就了张 若虚的千秋诗名。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孤篇 横绝,竟为大家”的张若虚的诗——《春江花 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走近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诗人。扬州 (今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 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一首 则是《春江花月夜》,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 传,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侧面描写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氓》]
神态描写
角度二:赏析人物塑造方法
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托; 三、景物形象的重点
•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 面缺一不可。
(二)意境类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试分析诗歌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事物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石灰吟》中“石灰”形象) 具有特定涵义的形象(月、柳、杜鹃、大雁等)

人物形象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 阐述您的观点。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 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再如,屈原的《离骚》塑造了一位忠于祖国、矢志不渝、 追求理想、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写法。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 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 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山东省 高考语文总复习 321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课件

山东省 高考语文总复习 321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课件

5
一、(2012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 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 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和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 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 D 级,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对本考点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 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 诗歌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 示意义, 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 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15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在名满天下的黄鹤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景物形象描写常见手法】
1.___各___种__修___辞___手_ 法
比喻的作用为更形象生动;比拟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反问是为了强调;夸张是为 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 的形式美。
2.___动__静___结___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 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三、登高(登楼,登台)
• (1)登楼远望,漂泊异地的文人免不了愁从中来。登 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 (2)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激发人对自己 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 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 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一般表达式
至少包括两项
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 点+意象/事件)图:(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相关诗句内容),营造了(2个双音节 词)氛围,表达了诗人/抒情主人公因 (何事/何景)产生的(何种)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
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 具体阐释。
羌笛、胡茄
水 细雨、烟雾
丁香 芭蕉 梧桐
杜鹃 乌鸦 猿啼 寒蝉
• 二、 思念类意象
所谓“思念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抒发思乡怀 人的情感或离愁别绪的物象。这些意象已经成为 思乡或惜别的代名词。
月亮 柳
浮云 芳草
鸿雁
鹧鸪
南浦、长亭
• 三、 爱情类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