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监控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毕业论文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C+A1技术即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Computer)、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以及现代建筑艺术(Architecture)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从而促使人们要求社会的信息化、工作与生活的自动化、居住环境的舒适化与安全化,使智能楼宇以及与之配套的楼宇智能化系统得到飞速发展。

智能的特征是将各种与信息相关的楼宇设备通过建筑内的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并保持这些设备与建筑的协调,从而舒适的信息化空间得以构成,人们在信启、社会中的快节奏和开放性需要得以满足。

随着人们对智能楼宇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来自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类型、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及监控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智能楼宇之中,使得智能楼宇中的各个子系统正朝着大规模、多控制对象和分散的方向发展,各个子系统之间及楼宇之间对信息的传递速率和共享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在智能楼宇的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技术人员、不同的承包商及不同的合同计划,使得智能楼宇中的各个子系统被单独、分阶段安装,而月系统的安装没有规范的说明或设计,仅仅是在“无知”的用户和厂商之间达成某种认可。

这样,一方面造成设备之间互不兼容,不能互联互融,信息交互困难;另一方面各个子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不能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系统资源重复投入,安装时间长,费用高,不能互操作,传输速率低,实时性差。

为了解决电气设备各异构监控子系统之间以及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就要求构成智能楼宇的电气设备的各个异构子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所采用的协议和接口都要标准化和规范化。

也就是说,软件硬件的连接方式、交换信息的内容和格式、都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将各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处理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并实现集中和便利的管理,可以方便地把构成智能楼宇中的电气设备各个子系统从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有机的集中于一个统一的、相互关联的和协调的环境之中,运行于同一个操作平台之下,实现l+1>2的效果,使资源达到充分的共享,高效率的完成规定的任务。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楼宇)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楼宇)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小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小区系统的解决方案,我建议一个数字化智能住宅小区应包括以下系统:1、楼宇可视对讲系统;2、周界红外线防盗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保安巡更治理系统。

我们应用这个系统主要是为提高小区安全做防范,以及使房主享受到安全舒心的感受,本系统的设置是为了让住户了解来访客人的情况,通过对话和图像来确定是否让来人进门,为提高住宅的安全防盗能力和住户的安全以及免除客人来访时跑上跑下的麻烦,通常在单元楼栋门厅处设置了一道常锁的大门,住户可以使用钥匙或密码(或非接触式IC卡)开锁进出,来访客人则需通过门外的访客对讲机和住户对讲取得同意后才可以进入大门。

从而提高开发商楼盘销售业绩。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目录摘要 (1)引言 (1)1 .智能化小区 (2)1.1 什么是智能化小区 (2)1.2 智能化小区的分类 (2)2.智能住宅与住宅小区安防监控系统的构成 (3)2.1安全防范子系统 (3)2.2小区信息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 (4)2.3小区信息网络系统 (4)2.4小区综合管理系统 (4)3.安全防范子系统具体解决方案 (4)3.1智能住宅安防监控系统 (4)3.2 楼宇对讲系统 (10)3.3小区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12)结论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致谢 (20)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始迈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平台的智能社会,开始出现了诸如智能化仪表、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化汽车、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城市等等具有不同智能程度的产品设备、工具甚至工作环境,并且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

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种不可挡的历史趋势。

其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小区建设热潮,反映和适应了国际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是21世纪的新概念住宅。

以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楼宇内部 ,与传统的楼宇技术相结合 ,孕育了”智能楼宇” (IntelligentBuilding ,IB)。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论文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论文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论文楼宇智能监控系统是现代城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控制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楼宇智能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技术实现以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前端设备,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门禁系统等,它们负责收集楼宇内外的环境信息;其次是传输系统,负责将前端设备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再次是监控中心,它通过软件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最后是用户界面,它允许用户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远程访问监控系统,实现对楼宇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监控,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楼宇内外的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环境监控,通过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监测室内环境,确保其符合舒适度和健康要求;能源管理,通过监测和控制楼宇的能源使用,实现节能减排;以及紧急响应,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方面,楼宇智能监控系统通常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监控系统的软件系统中,以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行为或物体;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可以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

在现代建筑中,楼宇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楼宇智能监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论文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论文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论文摘要: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智能楼宇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环节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它为整个建筑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整座建筑区域视频图像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从而对整个建筑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入住及工作环境。

前言现代化的商务大厦是以高度的智能化为其主要功能目标的,而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楼宇智能化的体现。

1智能化楼宇的定义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智能化楼宇?目前世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中国较为相近,其提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和消防自动化系统,将这 5 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

2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概述安防监控系统是智能楼宇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

安防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

系统可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

安防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

出入门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

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出入。

每一项出入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

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论文

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论文

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引入智能化技术。

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成为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

作为一种集安全、方便、高效为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可以实现用户远程监控、紧急呼叫、语音对讲等多种功能,大大提升了整个建筑物的管理水平。

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能够独立实现安全、保安等多方面功能,通过视频监控、门锁状态变化监控等功能,全方位监控楼宇内部安全情况,提升了楼宇安全性。

同时,在有访客进入时,系统会自动弹出访客人脸信息和带有访问权限的门禁,实现了智能门禁管理。

自助访客、远程查看等功能也更进一步方便了访客的管理,避免了物业人员忙碌时无法及时处理导致的不便。

除此之外,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还实现了一系列智能化管理功能,例如通过终端点对点语音接听、广播等功能,提高了物业人员、业主之间的沟通速度和效率。

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还可以实现物业设备监控、电费计量等多种实时信息监测功能,方便了管理员保持楼宇设备的状态,提高了楼宇建设的管理水平。

在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的研发中,设计师们受到常用的智能化科技所激发,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其中物联网使各种设备可以相互联通,让整个设备与人终端的通信变得更加可信、准确,提升了实时性和可靠性。

而云计算技术则可以解决系统操作、数据存储的海量问题,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系统的管理变得更加便捷。

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让系统有自学习、自适应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动化管理。

总之,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统的出现就是为了提升楼宇整体管理水平,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

这种系统的发展对于现代化的建筑行业是一种重大贡献,也对于人类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进效应。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系统的持续升级和创新,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凸显的贡献。

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

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

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目前建筑技术领域之中,以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最为迅猛。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楼宇智能化技术论文篇一楼宇智能化系统及其技术摘要:在当前的建筑技术领域之中,楼宇智能化话技术发展较快,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当前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力求不断促进楼宇智能化的发展。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系统;技术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引言目前建筑技术领域之中,以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最为迅猛。

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系统,加之以设计的优化,促使建筑物较为加便捷舒适、安全智能。

本文同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分析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对于其发现的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提出较为有效的建议。

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方面要求慢慢的提升,智能化建筑技术则以其先进舒适、便捷安全的优势也慢慢走向一个广泛应用的时代。

同时也以为因为其在施工使用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此种较为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如何促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已经变为成为了建筑技术领域之中被各方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楼宇智能化的含义和特征1.1、含义楼宇智能化的概念是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时代带来而产生的,是人们对居住要求提高的表现,其实质就是运用了众多现代高新技术的建筑。

智能楼宇指的是在楼宇建筑中装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如安防系统(即安全保卫和消防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等,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

智能化楼宇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

智能化的楼宇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将楼宇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进行协调,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办公系统的自动化、安防的自动化、通讯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建筑物应具备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等基本环境要求。

1.2、特征智能化楼宇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运用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自动化综合管理,它要求将建筑物内的所有设备都连接到某一个控制网络上,通过网络技术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为楼内用户提供良好、智能化的建筑环境。

大学智能楼宇论文范文

大学智能楼宇论文范文

找两篇楼宇智能化的毕业论文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

据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安装的智能化系统其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不但与产品质量及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性有关,也与方案确定及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设计是系统实施的关键。

尤其是现在,智能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楼宇自控系统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标志着智能建筑时代的到来。

在目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节水、节电、节能,创造绿色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楼宇自控系统,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目前已成为楼宇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其发展过程中,楼宇自控系统经历了从分散控制到集中控制,再到集散控制的几个阶段。

现在,楼宇自控系统正向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发展。

所以说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今人们的要求。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监控系统、中央制冷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供配电系统、电梯监控系统等。

对这些系统的优化设计是节能的最关键之处。

因此被人们看的尤为重要。

所以说设计是首要问题,在加上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好的施工方法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录前言 11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BAS系统总述 41.1 智能建筑简介 41.1.1 智能建筑的发展 41.1.2 智能建筑的特征 41.2 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 41.3 BAS系统总述 51.4 BAS系统的配置 72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142.1 设计构思。

142.1.1 基本要求 142.1.2 楼宇自控系统主体设计 142.2 设备选型 142.2.1 控制器选择 142.2.2 空调控制器选择 152.2.3 其他设备的选择 152.3 智能楼宇的负荷问题 172.3.1 用电负荷的预测 173 空调子系统的设计 203.1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的要求 20 3.2 空调风系统的要求 203.3 空调风系统的组成 213.4 空调水系统的组成 213.5 空调系统机组的要求 224 通、排风子系统的设计 245 冷、热源子系统的设计 255.1 冷源装置 255.1.1 选择制冷方式的要求 255.2 冷水机组的监测与控制 255.2.1 控制原理与要求 265.3 热源装置 285.4 热交换器的监测与控制 285.4.1 控制原理与要求 285.4.2 热交换器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296 给排水子系统的设计 326.1 生活给水监控系统 326.2 高位水箱供水方式 326.2.1 控制原理与要求 326.2.2 水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3 6.3 生活排水监控系统 346.3.1 污水泵控制原理与要求 346.3.2 污水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57 供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设计 377.1 供配电系统 377.1.1 供配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77.2 照明系统 408 技术经济分析 429 结论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附录A 47求智能楼宇专业毕业论文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智能楼宇系统毕业论文

智能楼宇系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楼宇智能系统系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阅人:年月日摘要本文主要对楼宇智能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分别重点介绍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具体的说明了以上各个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发展方向等,对以上各个系统也具体的举例进行了说明。

分析了智能楼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对综合布线的要求,讨论了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布线监控系统远程控制的电路设计和无线传输方式的研究。

提出了简化综合布线向单一种类布线发展的可能,对利用非金属塑料导线进行综合布线的特点进行了讨论,然后进行无线电源开关收发电路和信号采集网络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实现了预定功能,该系统对抗震救灾有实现意义。

关键词:楼宇智能监控消防电子门自控目录引言 (4)一简介 (5)(一)、智能大厦的基本概念 (5)(二)、智能大厦的组成 (7)(三)、智能大厦的特点 (7)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一)、系统概述 (9)(二)、技术特点 (9)(三)、系统配置 (12)(四)、AD矩阵系统介绍及特点(以AD2052为例) (13)三消防报警系统 (15)(一)、火灾探测 (15)(二)、联动控制 (16)(三)、集-散型智能火灾报警、联动设备 (17)四楼宇自控系统 (18)(一)、概述 (18)(二)、系统组成 (19)五电子门禁系统 (21)(一)、系统概述 (21)(二)、系统推荐配置简介 (23)总结与期望 (25)致谢 (25)参考文献 (27)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日新月异,智能建筑的概念从出现以来,在国内可以说名声四起,智能家居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办公与生活环境,并随着视频软、硬压缩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的今天。

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控系统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作者:鲁朝阳系别:能源机电系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学号: 10LY01039指导教师:赵运婷2013 年 4 月目录内容摘要 (2)一、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一)电视监控系统的组成 (4)(二)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8)(三)摄像机的布置 (9)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设备 (10)(一)摄像机的选择 (10)(二)摄像机镜头的要求 (11)(三)云台 (11)三、监控室设置要求 (12)四、结束语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内容摘要“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规定智能大厦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进行流通;三是能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

在智能建筑中,电视监控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对事件发生前后的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事后对事件发生经过进行分析,保护各种资产。

目前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小区中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从图像信号的摄录,到图像信号的传输、存储、调用、回放大都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信号的传输是利用同轴电缆这种介质来完成的。

尤其是在构建大规模的电视监控系统的时候,图像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需要大量的传输介质来组建网络;也需要大量的录像机、录像带来存储图像信息。

这势必带来大量的布线工作、大量的图像存储工作、大量的图像检索工作。

智能建筑中电视监控系统的系统组成结构、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特点、技术指标的参数、说明如何在构建CCTV系统中选择性价比优秀的产品以及如何构建性能良好、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电视监控系统;通过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采集卡、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系统性能和技术参数、选择指标的比对以及模拟电视监控系统和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的优缺点的比对,说明了如何建设数字电视监控系统、如何利用现有的模拟电视监控系统改造成数字电视监控系统以及数字电视监控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射频调制传输的传输距离、传输频带和带宽、信号的衰减程度等的优缺点。

本论文认为以后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小区中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将是以数字电视监控系统为主流、以综合布线系统为载体、结合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的综合应用体。

现在的模拟数字电视监控系统,也必将与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结合,通过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改造,来实现数字化视频信号传输、控制、记录、检索、回放等功能。

关键词: 电视监控系统;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双绞线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随着各类建筑的智能化要求和生产经营管理自动化的要求,也随着安全防范的高标准要求,电视监控系统目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得到了各行各业广泛的使用。

有些行业、部门,国家有关部门还要求强使用电视监控系统(如银行、三星级以上宾馆等)。

一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又称CCTV)监控系统是安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察被监视场所的情况,同时可以把监视场所的情况进行同步录像。

另外,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行动,使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一)电视监控系统的组成电视监控系统是在闭路电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闭路监控电视(CCTV)。

现代智能建筑中人们总是设法将关键部位或重要场所实时、形象和不失真地显示出来,从而形成了电视监控系统。

目前电视监控系统已成为现代生产、管理和生活中实施监视和控制的极为有效的工具,同时也成为安全防范的有效工具之一。

闭路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图像观察、记录等功能,闭路监控系统按功能分为:前端(摄像)、传输、控制、显示、电源以及副控点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其系统组成示意图所图1图1系统组成示意图视频监控录制模块不但可以用来实现摄像头的图像预览,以及视频的存储等功能,而且视频监控录制模块中还可以对预览图像的大小、摄像头所采集到的视频信息的存储大小,摄像头的亮度、曝光度和颜色等进行设置。

而且在视频监控录制模块为了不让其他人员随意的更改这些设置和随意的退出本套系统还应在本模块中加入权限设置密码。

而在回放系统中为了不让其他非管理人员随意对历史的视频信息进行浏览,因此,在进入回放系统之前应设置一权限密码,若密码不正确者不能进入到回放系统中。

1摄像部分摄像部分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系统的“眼睛”,是整个电视监控系统的原始信号源。

它布置在被监视场所的某一位置(或几个位置)上,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视场所的各个部位。

它的功能是通过监视区域摄像获取实时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图2 常见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a)半球式摄相机 (b) 红外一体摄像机 (c) 枪型摄像机2 摄像机的支撑部分固定和安装摄像机的设备称为摄像机的支承设备。

常见的摄像机支承设备有三脚架、摄像机托架和云台。

三脚架是最普通的摄像机支承设备,根据支承摄像机的不同有各种规格和型号。

摄像机托架安装在吊顶或墙壁上,用于支承摄像机。

图2(a)是鹅颈管型球型摄像机安装托架。

根据安装的部位和摄像机的不同,托架也有各种规格和型号,也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特制。

云台是目前最常用的摄像机支承设备。

它可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方位旋转和垂直方位旋转,从而扩大了摄像机的监视范围。

根据使用环境和监控要求不同,云台可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通用型和特殊型、手动控制旋转型和电动控制旋转型。

图3是常见摄像机托架和云台。

图3 摄像机托架和云台(a )鹅颈管型球型摄像机安装托架;(b )电动云台;(c )室内壁装云台3 传输部分传输部分用于将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与终端设备联系起来。

前端设备所产生的图像信息、声音信号、各种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传送到控制中心,并将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输送到前端设备。

传输部分是系统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通路,在传输线路上传输的是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1)视频信号传输视频信号传输一般选用同轴电缆、微波传输光纤或双绞线等。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结构如图4所示,它由内导体(电缆铜芯)、绝缘层、外导体(铜网和铝箔)和护套四部分组成。

图4 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电视监控系统一般是中短距离的中小型系统,故大都采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图像信号。

国产同轴电缆可分为实芯和耦芯两种。

芯线一般用铜线,外导体有铝管和铜网加铝箔;绝缘外套有单护套和双护套两种。

国产同轴电缆型号和含义如表1-5所示。

选择同轴电缆时,应选用频率特性好、衰减小、传输稳定、防水性能好的电缆。

国产常用同轴电缆的型号、规格和主要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 国产同轴电缆型号和含义棉纱编稳定聚乙烯空气绝S玻璃丝S 聚氯乙号符符号织M缘D电视电缆S 橡皮H 聚乙烯空气绝缘I 特性射频电缆ST 编制侵硅有机漆B橡皮X 高压射频电缆G 氟塑料F氟塑料F强力射频电缆SJ 综合Z聚乙烯Y 稳定聚乙烯W 对称射频电缆SE 屏蔽P 烯V 聚乙烯Y 通轴射频电缆S 含义符含义号含义号含义符派生特性护套材料绝缘材料分类代号表2国产常用同轴电缆型号、规格和主要参数电缆绝缘型号形式30(MHz)200(MHz)800(MHz)SYKV-75-5耦芯式 1.10 4.77.375±3 4.101122SYKV-75-9耦芯式 1.909.012.475±2.5 2.40612SYKV-75-12耦芯式 2.6011.515.075±2.5 1.60 4.510SSYKV-75-5耦芯式 1.00 4.87.375±3 4.2011.523SSYKV-75-9耦芯式 1.909.013.075±3 2.10 5.111SIOV-75-5耦芯式 1.13 5.07.475±3 3.508.517SIZV-75-5竹节式 1.20 5.07.375±3 4.5011.022SYDV-75-9竹节式 2.209.011.475±3 1.70 4.59.2SYDV-75-12竹节式 3.0011.514.475±2 1.20 3.47.1SDVC-75-5耦芯式 1.00 4.8 6.875±3 4.0010.822.5SDVC-75-7耦芯式 1.607.310.075±2.5 2.607.115.2SDVC-75-9耦芯式 2.009.012.075±2.5 2.10 5.712.5SDVC-75-12耦芯式 2.6011.514.475±2.5 1.70 4.510.0衰减常数(dB/100m)芯线外径(mm)绝缘外径(mm)电缆外径(mm)特性阻抗(Ω)②光纤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为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 μm或62.5 μ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 μm),最外层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

图5为光纤结构示意图。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较粗(芯径一般为50 μm或62.5 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且这种现象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单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 μm或10 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传输。

常用光纤的规格为:单模,8/125 μm、9/125 μm、10/125 μm;多模:50/125 μm(欧标)、62.5/125 μm(美标)。

图5 光纤结构示意图③双绞线双绞线的使用由来已久,特别在电话通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用于电视监控系统的时间不是很久。

双绞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

它克服了同轴电缆传输距离受限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光纤传输技术复杂和造价昂贵的弊端。

但是,双绞线对信号存在着较大的衰减,所以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上远距离传输时必须进行放大和补偿。

4 显示和记录部分显示和记录部分一般安装在控制室,主要有监视器、录像机和一些视频处理设备。

监视器可以选用黑白或彩色监视器,也可选用液晶显示器或用电视机替代。

录像机在监控系统中作为记录和重放装置,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功能和录像时间的专用录像机,专用录像机能提供 24~960 h 的录像时间。

录像机内设有字符信号发生器,可在图像信号上打出“月/日/年/星期/时/分/秒”的录像模式,还能在图像上示出摄像机与报警器的编号及报警方式。

要实现用少量监视器显示多个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在同一屏幕上显示多个监控视频信号或多个视频器显示同一视频信号等功能,控制室还需增加相应的设备,这些设备有视频切换器、多画面分割器、视频分配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