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重氮化与偶联反应

合集下载

BB重氮化和偶合反应

BB重氮化和偶合反应

第53页/共60页
A1
Z
A2
• 合成途径是由具有两个偶合位置的偶合组分(Z组分)和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重氮组分(组分A1及A2的重氮 化合物)偶合,制成双偶氮染料。它们最常用的偶合组分是间苯二酚、间苯二胺和H酸。
第54页/共60页
第55页/共60页
E1
D
E2
• 合成途径是由二氨基芳烃的两个伯氨基重氮化后(D组分)与两分子相同或不相同的偶合组分(El及E2组分) 偶合,制成双偶氮染料。最常用的D组分是联苯胺、联邻甲苯胺和它的磺酸衍生物。
第17页/共60页
3.反应温度
• 0~5℃ • 大部分重氮盐在低温下较稳定,在较高温度下重氨盐分解速度加快; • 另外,亚硝酸在较高温度下也容易分解; • 重氮化反应温度常取决于重氨盐的稳定性。 如: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的稳定性高,可在10~15 ℃进行重氮化反应。
第18页/共60页
4.芳胺的碱性
在普通的条件下重氮化时,邻氨基苯酚类化 合物很容易被亚硝酸所氧化;
因此它的重氮化是在醋酸中进行的。醋酸是 弱酸,与亚硝酸钠作用缓慢放出亚硝酸,并 立即与此类化合物作用,可避免发生氧化作 用。
第26页/共60页
第2节 偶合反应
芳香族重氮盐与酚类和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称 为偶合反应。 酚类和芳胺称为偶合组分。 • 重要的偶合组分有: • (1)酚类:苯酚、萘酚及其衍生物。 • (2)芳胺类:苯胺、萘胺及其衍生物。 • (3)氨基萘酚磺酸类:H酸、J酸、γ酸等。 • (4)活泼的亚甲基化合物:如乙酰乙酰苯胺、吡唑啉酮等。
第20页/共60页
四、各种芳伯胺的重氮化方法
l、碱性较强的一元胺与二元胺 • 如苯胺、甲苯胺、甲氧基苯胺、二甲苯胺及α-萘胺、联甲氧基

2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

2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0:36:5 710:36: 5710:3 6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10:3 6:5710: 36:57D ecembe r 12, 2020
2020 10:36:57 AM10:36:572020/12/12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2/
谢 谢 大 家 2020 10:36 AM12/12/2020 10:36 AM20.12.1220.12.12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2-Dec-2012 December 202020.12.12
3H2O H2O
四、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
(4)低温反应:0~5℃
HNO2
H2O+NO
(5)芳胺碱性
ArNH2 + HCl
ArNH3+Cl-
小结:
重氮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不稳定、低温,强酸 重氮化反应的定义:芳香族伯胺、亚硝酸、重氮盐 重氮化反应历程:亲电反应、N-亚硝化、重氮盐 重氮化反应影响因素:
(三)用途
Ar-N2+X- + Ar’-NH2 偶合 Ar-N=N-Ar’-NH2 Ar-N2+X- + Ar’-OH 偶合 Ar-N=N-Ar’-OH
Ar-N2+X-
NaSO3, NaHSO3
还原
Ar-NHNH2
ArN2X- 重氮基转化 ArY Y=F, Cl, Br, I, CN, OH, H等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详解]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详解]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详解]重氮化重氮化和偶合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精细化工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该类反应在染料合成中应用很广,是两个主要的工序。

可合成酸性、冰染、直接、分散、活性、阳离子等类型的染料,还可合成各类黄色、红色偶氮型有机颜料。

一.重氮化和重氮化合物1.重氮化反应及影响因素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

重氮化反应要在强酸中进行,实际上是亚硝酸作用于铵离子。

由于亚硝酸不稳定,通常使用亚硝酸钠和盐酸或硫酸,使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立刻与芳伯胺反应,避免亚硝酸的分解。

为了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必须首先把芳伯胺转化为铵正离子。

芳胺的碱性较弱,因此重氮化要在较强的酸中进行。

有些芳胺碱性非常弱,要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进行重氮化。

重氮化是放热反应,重氮盐对热不稳定,因此要在冷却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都用冰盐浴冷却,并调节亚硝酸钠的加入速度,维持反应温度在0?附近,由于重氮盐不稳定,一般就用它们的溶液,随做随用。

固体重氮盐遇热或震动、摩擦,都将发生爆炸,必需应用某些稳定性好的固体重氮盐时,也需谨慎小心。

自重氮化反应发现以来,人们为了弄清楚其反应的影响因素,对重氮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反复研究,已普遍接受了重氮化反应的亚硝化学说即重氮化反应是由亚硝酸产生的亲电质点对游离芳伯胺基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其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酸的影响酸的影响主要考虑酸的种类、用量及浓度的影响。

重氮化所用的酸,从反应速度来说,以盐酸或氢溴酸等最快,硫酸与硝酸较次。

由反应式可以看出酸的理论用量为2摩尔,在反应中无机酸的作用是:首先是使芳胺溶解,其次可和亚硝酸钠生成亚硝酸,最后是生成稳定的重氮盐。

重氮盐一般来讲是容易分解的,只有在过量的酸液中才稳定,所以重氮化时实际上酸用量过量很多,常达3~4摩尔。

反应完毕时介质应呈强酸性,PH值为3,对刚果红试剂呈蓝色,重氮化过程经常检查介质的PH值是十分重要的。

反应时若酸量不足,生成的重氮盐容易和未反应的芳胺偶合,生成重氮胺基化合物。

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制备

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制备

产品质量检测 取少许甲基橙 加几滴稀盐酸 溶于水中 观察颜色 变化 加5%NaOH 中和 观察颜色 变化
操作要点和说明

重氮盐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反应温度若高 于5℃,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成酚,降低产率。
误食亚硝酸钠有致癌作用,请戴手套操作,在通风橱 称量。 重结晶操作需迅速,否则产物呈碱性,在温度高时易 变质。
试剂:对氨基苯磺酸晶体,5%NaOH溶液,亚硝酸 钠,浓盐酸,冰醋酸,N,N-二甲基苯胺,乙醇, 乙醚,淀粉-碘化钾试纸,稀盐酸(5%)
实验步骤
一试管中加入 0.8gNaNO2和6mL水
2g对氨基苯磺酸晶体、 10mL 5%NaOH溶液加入 100mL烧杯 边搅拌边加入 3.0mL浓盐酸和 10mL水的混合溶液
冰水浴中 进一步冷却
抽滤
粗品
甲基橙纯化实验步骤
将粗产品倒入 100 mL烧杯 加入10 mL水 成悬浮液 减压抽滤 加入10 mL 乙醇 减压抽滤 加入10 mL 乙醚
减压抽滤
加1% NaOH 每克20mL
恒温30℃加热至 冷却 重结晶 减压抽滤 完全溶解
依次用少量 减压抽滤得 水、乙醇洗涤 片状晶体
盐而难溶于无机酸,较难重氮化,一般采用逆重氮化,先 将取代芳胺溶于碱性溶液中,再加入亚硝酸盐,最后加酸。
2、偶联反应:在弱碱或弱酸条件下,重氮盐和酚、芳 胺类化合物作用,生成偶氮基(-N=N-)将两分子中的
芳环偶联起来的反应称为偶联反应。
反应方程式
NH2 SO3H + NaOH NH2 SO3-Na+ + H2O
操作要点和说明

用水、乙醇、乙醚等溶剂洗涤时,要停止抽滤,使产品与各
溶剂有充分的接触时间,达到充分洗涤的目的。

4 重氮化和偶合

4 重氮化和偶合

OH (NH2)
OH (NH2)
SO3H
SO3HBiblioteka d 氨基萘酚磺酸NH2OH HO3S SO3H OH HO3S OH NH2 HO3S NH2
(4)与脂肪族化合物偶合 重氮盐可与脂肪族化合物中含有的活泼氢原子生成偶氮 化合物或异构体腙。
+ N2Cl +
CH3NO2
CH2NO2 N N A
+
CH2NO2 N N H B

4.2 偶合和偶氮化合物
4.2.1 定义
重氮盐与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酚类、芳胺)发生
的以偶氮基取代氢原子的反应称为偶合反应,而酚类和芳 胺称偶合组分。偶合反应为一亲电取代反应。
ArN2X NH2(OH) Ar N N NH2(OH) HX
偶合反应产生等物质的量的酸,适宜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4.2.2 偶合反应
N (a) N (b) N
+
N
• (a) 表现易发生释放的取代反应(水解反应),(b) 则作为重 氮组分进行偶合反应。重氮盐发生水解反应还是偶合反应受 介质 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易发 生水解反应,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偶合反应。
化学活泼性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与多种试剂反应。
酸的作用:
①溶解芳胺:
ArNH2 + HCl ArNH3+ClHNO2 + NaCl
②产生HNO2:HCl + NaNO2 合反应:
ArN2+ + ArNH2
③维持反应介质强酸性,若酸量不够,会发生不可逆自偶
Ar-N=N-NHAr
(重氮氨基化合物)
(2)NaNO2微过量 检验亚硝酸存在的方法是碘化钾-淀粉法:在无 机酸存在下,亚硝酸和碘化钾反应,析出的碘使淀粉 变蓝。

重氮与偶氮

重氮与偶氮

NH2 CH3
NH2 NH2
NH2
NH2
NN 偶氮苯
CH3 N N CH3 H3C
NN
OH
偶氮甲烷 4-甲基-4'-羟基偶氮苯
HO3S
NN
N(CH3)2 HO
NH NH
OH
4-(N,N-二甲氨基)偶氮苯-4'-磺酸 4,4'-二羟基氢化偶氮苯
如果重氮基一端与烃基相连,则称为重氮化合物。如:
N N Cl
NN
氯化重氮苯(重氮苯盐酸盐)
CH2N2 CH2 N N 重氮甲烷
CH2 N N
N N NH 苯重氮氨基苯
NN
重氮化反应
在强酸水溶液中,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做 重氮化反应。
< 5℃ NH2 + NaNO2 + HCl PH<3
N N Cl + NaCl + H2O
如果用H2SO4代替HCl,则生成重氮苯硫酸盐。
N2HSO4
反应体系要保持强酸性。因为重氮盐在强酸中才能稳定存在。
clohoh对羟基偶氮苯桔红色clnch偶合反应是亲电取代历程但由于重氮盐正离子arn2是一个很弱的亲电试剂只能与带有较强供电子基团的酚胺类化合物发生偶合反应与其它化合物不发生偶合反应
概念解释: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分子内都含有偶氮基官能团-N=N-,如 果该官能团两端均与烃基相连,则称为偶氮化合物。
酸度小时,会与未反应的苯胺发生偶合反应。
偶合反应(Coupling Reaction)
偶合反应:是指重氮盐与酚或芳胺在一定条件下作用, 生成具有颜色的偶氮化合物。这个反应又称偶联反应。

重氮化合与偶氮化合物

重氮化合与偶氮化合物

§1 重氮化反应
芳香族伯胺在低温和强酸溶液中,与亚硝 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
ArNH2 + NaNO 2 + HCl (H2SO4) NaNO 2 + HCl NH 2
0~5 ℃
0~5 ℃
ArN2 Cl + NaCl + H 2O
N2 Cl + NaCl + H 2O
一、重氮化反应的特点
1、重氮化反应必须在低温下进行
NaO3S N2Cl + N CH 3 CH 3COOH CH 3 NaO3S N=N N CH 3 CH 3
4 磺酸基 4' 二甲胺基偶氮苯 (甲基橙)
N2Cl +
OH OH
OH (pH =8) 低温
N=N OH
OH
N2Cl + CH 3
弱 OH 低温
N=N CH 3
A、反应要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因在弱碱性条件下酚 生成酚盐负离子,使苯环更活化,有利于亲电试剂 重氮阳离子的进攻; B、但碱性不能太大(pH不能大于10),因碱性太强, 重氮盐会转变为不活泼的苯基重氮酸或重氮酸盐离 子,而苯基重氮酸或重氮酸盐离子都不能发生偶联 反应。
胺(制备重氮盐所用的胺) 重氮盐的稳定温度 苯胺 邻甲苯胺 间甲苯胺 对甲苯胺 间氨基苯磺酸 间氨基苯磺酸 0℃ -10℃ -10℃ +12℃ +9℃ +21℃
2、重氮化反应必须在强酸介质中进行
酸的用量一般为2.5~3mol,1mol酸与亚 硝酸钠反应产生亚硝酸,1mol酸生成重氮盐, 余下的过量的酸是为了维持溶液一定的酸度, 防止重氮盐与未起反应的胺发生偶联。
1030 C
CH2 + CO

重氮化反应PPT资料(正式版)

重氮化反应PPT资料(正式版)

H O
+
+ N 2
R
H O
N N
R
碱性不能太强,因为重氮盐在强碱条件下会转变成重 氮氢氧化物或重氮酸盐
B、与芳氨偶联
NH2 OH
+ N2
+
R
OHH+
NH2 OH
NN
R
NH2 OH
R
NN
重氮盐与酚的偶合一般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盐 与芳胺的偶合反应一般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二、重氮基反应的动力学分析与工艺优化
边水解。
KSC N
重氮盐与酚必须在低浓度下才能获得高选择性,否则二者的偶C合u 会大大增加。
当芳胺上的电子云密度极低(如硝基苯类和吡啶硫酸盐类),则产物酚的电子云密度仍很低,不易与重氮盐发生亲电取代偶合反应。
如果能在反应中及时带出产物酚,则更利于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先在水浴中蒸出乙醚,然后在182~185oC蒸出产品。
NO2
NH2
HOOC
HOOC
HOOC
Br
NH2
+
Br
N2
Br
HOOC
Br
HOOC
Br
HOOC
Br
Br
Br
Br
在乙腈中用三正丁基锡甲烷或三乙基硅甲烷还原,是比较新的方法, 可在室温进行,时间短,收率高。
B、形成肼
从重氮盐还原制备肼,是实验室核工业上制备 肼的方法。常用的还原剂有硫代硫酸钠、亚硫 酸钠、亚硫酸氢钠、盐酸加氯化亚锡等。
例:对氟苯酚的两种合成方法的对比
NaSO 3
浓度效应:由对比选择性方程可以看出,当温度一定时,选C择u性只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被含硫基团取代 a:重氮盐和一些含硫化合物反应,可以在苯核上引入含硫基
团,得到相应的硫酚、硫醚等化合物。
例如:
ArN2
2ArN2
HS
S2-
ArSH
Ar-S-Ar
N2
2N2
ArN2
RS
ArSR
N2
若重氮盐与黄原酸钾酯作用,生成的中间体经加热分解或水 解即得硫酚(Leukar反应) P119
Example P119
§2. 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
• 偶氮化合物用适当的还原剂(SnCl2+HCl 或Na2S2O4)还原 成氢化偶氮化合物,继续还原则氮氮键断裂生成芳胺.
§3. 重氮甲烷、碳烯和苯炔 1. 重氮甲烷 (CH2N2)— 黄色气体,剧毒易爆炸。 • 重氮甲烷——最简单最重要的脂肪族重氮化合物。
(1)结构——线形分子,共振式:
Br NaNO2/HCl NH2
Br N2 C2H5OCSSK 40~45℃
Br SH
1.5芳基化反应P121-124 a:在铜离子催化下,具有吸电子基的活性烯烃与芳香重氮盐
作用,芳基取代烯烃的氢原子或在双键上进行加成,并同时放出 氮气.生成芳基取代的脂烃衍生物的反应称为Meerwein芳基化反 应. R1 R2
Ar
N2 X
Ar
+ N2 H2O
+
X OH2 - H+ Ar OH
Ar
• 一般为副反应 • 可用作制备酚类(产率不高,用 ArN2 SO4H 较好) • 制备酚类时的副反应
Ar N2 X
+ R
Ar
OH
Ar
N
N
OH
(偶联,酸性不够时易发生)
b. Application:在有机合成上常通过生成重氮盐的途径 而使氨基转变成羟基,由此来合成一些不能由芳磺酸 盐碱熔而制得的酚类. 例 1:


偶合发生在活泼 基团的对位
3.2 重氮盐与a-萘酚或 a- 萘胺偶合 , 反应在 4 位上进行 , 若 4 位上已 被占据 , 则在 2 位上进 行.
N2 Cl
•重氮盐与 b- 萘胺偶 合时,反应在1位上进 行,如1位被占据,则 不发生反应.
3.3 反应介质的pH值对同时具有氨基或酚羟基的化合 物进行偶合时位置的选择十分重要:
有机合成 Organic Synthesis
Chapter.5 Diazotization and Coupling Reactions
Selected and settled by Guo-Fang LI
教师:李国防 职称:讲师 商丘师范学院化学系
§5.1 Diazo and coupling Reactions
O2N
-CO2
N2Cl
CH=CHCOOH β
α
CH=CHCOOH NO2
CH=CH
NO2
Cl
N2Cl
CH2=CHCN
Cl
CH2CHClCN
68%
O CH3CO N2Cl O Cu2+ CH3CO
O
96~98%
O
b.巴赫曼(W.B.Bachmann)反应
重氮盐在碱性溶液中可放出氮气,而剩余的芳环部分与其它芳 香化合物连接在一起,生成联苯或联苯类衍生物。实际上是重 氮盐中的芳基取代了另一芳香化合物芳核上的氢。
ArN2
Cu2+ ROCSSK ArN2SCSOR 40~ 70℃ ArSR COS ArSK H
ArSCSOR KOH ROCOSK
CH3 NaNO2+HCl NH2 CH3 KOH S-CSOC2H5 0~5℃
CH3 C2H5OCSSK N2 CH3 SK H+ 40~45℃ CH3 SH
ArSH
H2SO 4 (CH3)2CHCH2CH2ONO
COOH H C C N2
邻氨基-α -苯基肉桂酸 COOH
-N2
9-菲羧酸,熔点252℃
菲 ,熔点101℃
巴赫曼(W.B.Bachmann)反应也可在中性有机溶剂中进行
例如
N2BF4 NO2
NaNO2 DMSO
NO2
NO2
NO2
67.8%
5.4%
26.8%
例如:
c. 被氰基取代
例如:
• 氰基可以水解成羧酸,所以可以通过重氮盐在芳环 上引入羧基:
d. 希曼反应——(芳香族氟化物的制备) 必须将氟硼 酸加到重氮盐溶液中,使生成重氮盐氟硼酸沉淀,经 分离并干燥后再小心加热,即逐渐分解而得相应的芳 香族氟化物:
• 近来报导用重氮氟磷酸盐代替重氮氟硼酸盐,产率高:
+
H2PO2
H3PO2
H2PO2 + H2PO2
Ar
2 H2O
N2
H3O+
b. 与乙醇反应机理:
HOC2H5
Ar
N2
Ar
N H
N
O H
CH CH3
Ar
H
+ N2
+
CH3CH OH
CH3CH O
副反应——生成芳基醚
Ar N2
- N2
Ar
HOC2H5
- H+
Ar
OC2H5
Ar
H
OC2H5
c. 由于重氮盐是由伯胺制得的,本反应提供了一个从芳环上除 去-NH2的方法,脱氨基反应。应用——借助氨基的定位效应 (邻、对位定位基)合成苯的衍生物:
氟硼酸苯重氮盐在二甲亚砜中与亚硝酸钠作用可使芳香 化合物芳基化,是比巴赫曼反应制备取代联苯更好的方 法。这个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应用范围广,固体化 合物同样可以反应。
2. 保留氮的反应 2.1 还原反应——苯肼
Na2SO3
Ar
N
N Cl
or NaHSO3 or SnCl2 / HCl or Na2S2O3 / NaOH
例1—1,3,5-三溴苯
例2—间溴甲苯
1.3 被卤原子或CN取代 a:碘代——重氮盐和KI加热。 例如:
• 碘代反应属于 SN1 历程, Cl- , Br- 亲核能力弱,要 发生此反应常需要亚铜盐作为催化剂:
b: I 取代机理:一般认为兼有游离基和亲核取代 P117.
Ar N2 X Ar I
+ N2 +
X I
Ar
Cl, Br ,CN取代机理: 游离基反应 P115. Sandmeyer反应
Cl
Ar
N2 X
+
CuCl
Ar
+ CuCl2
N2
+
CuCl2
Ar
Cl
+
CuCl
b. 桑德迈尔反应 ——在氯化亚铜的浓盐酸或溴化铜的浓氢 溴酸溶液存在下,重氮盐受热后转变成氯代或溴代芳烃。 • 伽特曼反应——用铜粉作催化剂,产率低。 注意卤素一致
弱酸性或中性 溶液中进行,酸性太强,胺则成为铵盐(强的间位定位基),使苯环电 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偶合反应的发生.
b. 重氮盐与伯胺或仲胺发生偶合反应,可以发生苯环上 的氢取代,也可以发生氨基上的氢取代:
重排
• 若对位已有取代基,则重排生成邻氨基偶氮苯.
• 若重氮盐与间甲苯胺偶合,则主要发生苯环上的氢被 取代(因为甲基增加苯环的活泼性);重氮盐与间苯二胺 偶合也类似:
Influence Factor of Diazotization P101-102
Ar NH2 NaNO2 / HCl 0 - 5oC Ar N2 Cl
重氮盐
Point:
N2 Cl W 阴离子: X 分子内重氮盐: ,
W = Cl, NO2, SO3H
HSO4 ,
BF4
(1) 重氮化必须在低温下进行,且 现制现用,温度高重氮盐水解为酚, 干燥时易爆炸。 (2) HNO2不能过量, HNO2有氧化 性,不利于重氮盐的稳定 (3)重氮化必须保持强酸性条件,弱 酸性条件下易发生副反应。
溴会在碱熔时水解
例2:由苯制取间硝基苯酚。
注意条件
1. 2 被 H 取代(去氨基化反应)
H3PO2
Ar
N2 X
HOCH2CH3
Ar
H
a. 与H3PO2反应机理(自由基机理)
H3PO2 H+ + H2PO2 + H2PO2
Ar Ar
H2PO2 H2PO2
N2
+ + +
Ar Ar H Ar
H3PO3
+ N2 + + N2 +
• 重氮甲烷的轨道示意图
• 既有亲核性,又 有亲电性,又是 一个偶极离子。 性质活泼。
(2)重氮甲烷的制备——方法1:
对甲苯磺酰氯
N-甲基-N-亚硝基 对甲苯磺酰胺
重氮甲烷制备——方法2:
• N-烷基酰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甲基-N-亚硝基酰 胺再用KOH分解得到:
(3)重氮化合物的性质 A:甲基化剂
(Ⅰ) Conception: 均含有-N=N-官能团,它的两端都和碳原子
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如果一端与非碳原子直接 相连的化合物成为重氮化合物. For Example:
(Ⅱ) 重氮化反应
(1)Synthesis: 伯芳胺在低温及强酸(主要是盐酸或硫酸)水溶 液中,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Special Methods for Diazo Compounds P101自学
(a)与羧酸作用生成羧酸甲酯,并放出氮气
(b)与弱酸性化合物(酚、烯醇)反应——生成醚。
例如:2-甲基-4-硝基苯酚与重氮甲烷作用. 生成醚
B: 重氮甲烷与酰氯作用生成重氮甲基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