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SZXZ-0027F-2017)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SZXZ-0027F-2017)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编号:SZXZ-0027F-2017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1 适用范围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包括适于0月龄至12月龄婴儿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于1岁以上人群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2 产品种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分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2.1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指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

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物配合食用时,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月龄~6月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人。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产品分类有: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母乳营养补充剂、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

2.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

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和适用人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分类为三类,即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13种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糖尿病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肾病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恶性肿瘤(恶病质状态)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炎性肠病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食物蛋白过敏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难治性癫痫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肥胖和减脂手术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肝病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肌肉衰减综合症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编号:SZXZ-0027F-2017创伤、感染、手术及其他应激状态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胃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和脂肪酸代谢异常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甲胺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甲胺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甲胺的测定》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1、任务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2、项目编号:spaq-2012-61 标准名称:食品中三甲胺的测定3、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主要起草人:蒋定国,杨大进,闻胜,周妍,刘潇,毛燕妮,罗苹,陈明简要起草过程:根据《2012年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要求,标准起草小组自2012年7月起,依据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方法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制,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检验方法和编制说明,并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发放了检验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协议要求,于2013年12月底完成国家标准送审稿,按期提交。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氧化三甲胺广泛分布于猪肉、鱼和虾等动物性食品中,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会降解生成三甲胺和二甲胺。

我国在GB 2730-2005腌腊肉卫生标准中规定了三甲胺氮的25mg/kg限量值,相当于三甲胺105.5 mg/kg。

为了解决准确测定三甲胺的含量问题,需要建立更为灵敏和准确的色谱检测方法,同时扩大检测食品范围,此次建立的检测方法是作为卫生标准的配套检测方法。

三、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一)方法条件的选择1、提取方法的选择为了更准确地检测,需要先用提取溶液把三甲胺提取出来,再与标准溶液一样进行顶空方法检测。

由于三甲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形成铵盐,易溶于水溶液,同时动物性食品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而三氯乙酸有利于沉淀蛋白质,因此通过实验研究,最终选择5%三氯乙酸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在顶空处理时,加入碱液将铵盐转化为挥发性的胺,使三甲胺在气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而其他酸类物质留在溶液中,进入气相色谱柱的干扰就少。

对于提取方式的选择,研究表明均质机匀浆提取,每次提取1分钟就可以使提取溶液较好地进入组织内部,迅速提取目标物,提取效率高,因此选择均质机匀浆提取方式。

食品中烟酸(维生素PP)的测定(NO2)

食品中烟酸(维生素PP)的测定(NO2)

食品中烟酸(维生素PP)的测定一、概述•烟酸又名维生素PP、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等,属水溶性维生素,是具有生物化学活性的吡啶-3-羟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烟酸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一起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健康、维持正常神经系统,也是合成性激素不可或缺的物质•自然界中的烟酸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为烟酸,动物性食物中主要以烟酰胺形式存在烟酸的化学式为C6H5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1,化学名称为吡啶-3-羟酸(3-pyridinecarboxylicacid),结构式如下一、概述•烟酸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性质比较稳定,在酸、碱、氧、光或加热条件下不易破坏,烟酸溶于水,溶于乙醇,但不溶于乙醚。

紫外扫描于198 nm、263 nm处有两个特征波长,其中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63 nm。

•目前尚未见到因食源烟酸摄入过多而引起中毒的报告,所见烟酸的毒副作用大多为临床大剂量使用烟酸所致。

当口服剂量为30 mg/d~1000 mg/d,有人出现血管扩张的症状;当口服剂量达到3 g/d~9 g/d时,可引起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但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大多数国家制定烟酸膳食参考摄入量为13 mg/d~20 mg/d。

我国推荐的膳食摄入量为男性14 mg/d,女性13 mg/d,和美国一致二、食品中烟酸的测定【说明1】(GB/T 5009.89-2003)微生物法【说明1】•标准方法的来源:• 1.本标准根据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卫生标准研制计划第四项食品卫生标准中理化检验方法制标任务”,由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负责建立并起草,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防疫站、青岛医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组成协作组反复验证后提出的。

• 2.本法主要是在参照AOAC 944.13以及美国《维生素分析方法》等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的,适用于所有食品的分析1范围【说明2]•本标准规定了用微生物方法测定食品中的烟酸含量。

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的烟酸和烟酰胺

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的烟酸和烟酰胺

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的烟酸和烟酰胺
殷晓红;杨金宝;刘波;王淼
【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
【年(卷),期】2003(031)002
【摘要】植物乳杆菌ATCCR8014对烟酸有很高的灵敏性,利用这种特异性,可以定量地测出食品中的烟酸含量.为了达到定量测定的目的,在供繁殖试验菌株所用培养基中供给除烟酸以外的所有营养成分,这样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就会同标准溶液及未知测定溶液中的烟酸水平相对应,与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系列吸光度读数对应于各管中所含标准物质的量绘制的标准曲线相比,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烟酸的含量.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殷晓红;杨金宝;刘波;王淼
【作者单位】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7
【相关文献】
1.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的烟酰胺 [J], 陈亚波;周敏;杨彤
2.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的烟酸和烟酰胺 [J],
3.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 [J], 周思渝
4.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 [J], 周思渝
5.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烟酸的比较 [J], 袁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发布的GB 5009等

新发布的GB 5009等

新发布的GB 5009-2010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7个,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GB5009.5-2010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2.htmlGB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0.htmlGB5009.4-2010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1.htmlGB5009.12-2010 食品中铅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3.htmlGB5009.33-2010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5.htmlGB5009.24-2010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4.htmlGB5009.93-2010 食品中硒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6.html新发布的GB 5413-2010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30个,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GB5413.33-2010 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58.htmlGB5413.30-2010 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57.htmlGB5413.34-2010 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60.htmlGB5413.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7.htmlGB5413.2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55.htmlGB5413.2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52.htmlGB541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8.htmlGB5413.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19.htmlGB5413.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0.htmlGB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1.htmlGB5413.1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2.htmlGB5413.12-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3.htmlGB5413.1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4.htmlGB5413.1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5.htmlGB5413.1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6.htmlGB5413.1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叶酸(叶酸盐活性)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7.htmlGB5413.1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28.htmlGB5413.18-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30.htmlGB5413.1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32.htmlGB5413.2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33.htmlGB5413.22-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磷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35.htmlGB5413.2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37.htmlGB5413.2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氯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39.htmlGB5413.2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肌醇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41.htmlGB5413.2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牛磺酸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43.htmlGB5413.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β-胡萝卜素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61.htmlGB5413.3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62.htmlGB5413.37-2010 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63.htmlGB5413.38-2010 生乳冰点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64.htmlGB5413.39-2010 乳和乳制品中非脂乳固体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65.html其他一些6月实施的标准:GB21703-2010 乳和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50.htmlGB22031-2010 干酪及加工干酪制品中添加的柠檬酸盐的测定/standard/sort/3/21751.htmlGB19301-2010 生乳/standard/sort/3/21745.html。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一、方法提要烟酸在人体内转化为烟酰胺,烟酰胺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过程和糖类无氧分解的过程。

它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轻胃肠障碍;减轻腹泻现象;使皮肤更健康;使人体能充分地利用食物来增加能量;它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

本实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中提供的方法进行分析测定。

试样经热水提取、酸性沉淀蛋白质后,以C18色谱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定量。

二、试剂及标准溶液配制2.1试剂淀粉酶:酶活力≥1.5U/mg。

盐酸(分析纯)。

氢氧化钠(分析纯)。

盐酸(2.4mol/L):准确移取10mL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氢氧化钠溶液(2.5mol/L):称取 5.0g氢氧化钠于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高氯酸(HClO4):体积分数为60%。

甲醇(CH4O):色谱纯。

异丙醇(C3H8O):色谱纯。

庚烷磺酸钠(C7H15NaO3S):优级纯。

2.2标准溶液配制2.2.1烟酸及烟酰胺标准储备液(1.0mg/mL):称取烟酸及烟酰胺标准品各0.1 g(精确到0.0001g),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定容。

2.2.2烟酸及烟酰胺混合标准中间液(40µg/mL):分别准确吸取烟酸及烟酰胺标准储备液2mL至50mL定量瓶中,用水定容。

临用前配制。

2.2.3烟酸及烟酰胺混合标准系列测定液:分别准确吸取烟酸及烟酰胺混合标准中间液1.0mL、2.0mL、5.0mL、10.0mL,至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该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0.80µg/mL、1.60µg/mL、4.00µg/mL、8.00µg/mL。

临用前配制。

三、仪器及工作条件3.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北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pH计:精度为0.01。

超声波振荡器。

天平:感量为0.1mg。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含量的高压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于片剂、胶囊、口服液、饮料等试样类型中含量的高压液相色谱测定。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盐酸硫胺素0.4mg/kg、盐酸吡哆醇0.4mg/kg、烟酸2.0mg/kg、烟酰胺1.2mg/kg、咖啡因1.0mg/kg。

本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盐酸硫胺素0.500~50.0μg/mL盐酸吡哆醇0.500~50.0μg/mL烟酸1.00~100μg/mL烟酰胺1.00~100μg/mL咖啡因5.00~500μg/mL2 原理将粉碎混匀的片剂、胶囊或液体试样使用甲醇:水:磷酸=100:400:0.5进行提取和稀释,根据高压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外标法定性定量检测。

3 试剂3.1 甲醇优级纯。

3.2 乙腈色谱纯。

3.3 磷酸分析纯。

3.4 硫酸月桂酯钠(Sodium Dodecylsulfate)高压液相色谱用离子对试剂。

3.5 1-癸烷磺酸钠(Sodium 1-Decanesulfonate)高压液相色谱用离子对试剂。

3.6 标准储备液A 准确称量已扣除水分的盐酸硫胺素和盐酸吡哆醇标准品各0.0500g,溶于水中并定容至50mL。

3.7 标准储备液B 准确称量已扣除水分的烟酰胺和烟酸标准品各0.0400g,溶于水中并定容至20mL。

3.8 混合标准使用液准确称量经80℃干燥4h的咖啡因0.0500g,准确加入标准储备液A 5mL, 标准储备液B 10mL,再加入甲醇:水:磷酸=100:400:0.5混合溶液4 仪器和设备4.1 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UV)。

4.2 超声波清洗器。

4.3 离心机。

5 分析步骤5.1 试样处理5.1.1 取20粒以上片剂或胶囊试样研磨或混匀,称取一定量试样于试管中(准确至0.001g),加入甲醇:水:磷酸=100:400:0.5混合溶液,使浓度为每毫升中大约含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0.25mg,烟酸、烟酰胺1m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编制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根据卫计委《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卫办监督函[2010]607号)的要求,本标准受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的委托,编制组承担了《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5009.89-2003)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从2014年6月开始制订,2015年3月完成编制和实验室内验证工作,2015年5月完成实验室间验证工作。

接到标准整合任务后,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针对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的测定》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了标准起草小组,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研究工作组,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现行食品中烟酸的测定方法,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为基础,根据原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开展研究的技术路线。

拟定了标准初稿和编制说明框架,工作组根据相关方面意见和实验室内验证结果,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是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以《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89—2003)为基础,对现有国内外方法进行总结和整理,比较了各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种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 5413.15-2010)、《肉与肉制品维生素PP含量测定》(GB/T 9695.25-2008)等2项标准统一整合并修订为新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
根据卫计委《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卫办监督函[2010]607号)的要求,本标准受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的委托,编制组承担了《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5009.89-2003)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从2014年6月开始制订,2015年3月完成编制和实验室内验证工作,2015年5月完成实验室间验证工作。

接到标准整合任务后,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针对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的测定》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了标准起草小组,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研究工作组,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现行食品中烟酸的测定方法,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为基础,根据原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开展研究的技术路线。

拟定了标准初稿和编制说明框架,工作组根据相关方面意见和实验室内验证结果,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是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以《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89—2003)为基础,对现有国内外方法进行总结和整理,比较了各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种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 5413.15-2010)、《肉与肉制品维生素PP含量测定》(GB/T 9695.25-2008)等2项标准统一整合并修订为新的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主要起草人为杨金宝、卢雁、王淼、宋戈、亢美娟、单艺。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烟酸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食品强化,依照食品性质不同,允许用量在1.0mg 21.8mg/100g不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规定了烟酸作为营养强化剂在儿童和孕产妇用调制乳粉中的允许使用量,其中儿童用乳粉的使用量为23mg/kg ~ 47mg/kg;孕产妇用乳粉的使用量为42mg/kg ~ 100mg/kg,对豆制品、谷物制品和饮料类等食品中的使用量也相应做出了要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的人群对烟酸的摄入量也提出了合理化的推荐建议。

GB/T 5009.89-2003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烟酸的测定,但采用的方法仅限于微生物法,没有测定烟酸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液相色谱法测定烟酸准确简单,应该进行修订使其应用到除婴幼儿食品和乳品外的其他食品中。

为了扩大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需要对原有标准进行修订。

GB 5413.15-2010第一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其前处理方法只针对婴幼儿食品和乳品。

上述2个标准方法,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但又不能完全覆盖另一个标准。

为使国家标准的使用和执行形成一个统一的评判尺度,提高国家标准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根据专家建议和要求,将上述2
项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整合,修订为新的国家标准GB 5009.XXX-2015,自新修订方法标准
公布实施之日起,上述原有方法将给予废止。

考虑新食品安全标准方法的适用性、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整合原有方法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新方法标准统一为二法:第一法微生物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烟酸的测定;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乳饮料、谷物和豆制品中烟酸的测定。

其中HPLC法主要适用于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强化烟酸的测定,如强化了烟酸(烟酰胺)的乳制品和米粉中的烟酸。

和HPLC法相比,微生物法为AOAC推荐使用的方法,不仅可以测定食品中的总烟酸,也可以测定游离型烟酸,因此更适合于天然食品或以天然食品为基质的强化食品的检测。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整合后的新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2、整合后的新标准用于替代原有的GB/T 5009.89-2003《蔬菜中烟酸的测定》,同时代替GB 5413.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种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3、考虑到新食品安全标准方法的适用性、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整合原有方法标准的基础上,将新方法标准统一为两种方法:第一法微生物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4、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后,删去了原来GB/T 5009.89-2003《食品中烟酸的测定》中的滴定法。

5、第二法中增加了混合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富集果蔬天然食品样品;
6、第一法中增加了96微孔板法;
7、修改并细化了适用于不同前处理方法的食品种类;
8、重新评估了检出限,增加了定量限;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
1、国内相关标准:(1)GB 5413.1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的测定》,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第一法,微生物法为第二法用于测定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含量。

(2)GB/T 5009.89-2003《食品中烟酸的测定》,适用于食品中烟酸的测定,采用的是微生物法,(3)GB/T9695.25-2008 《肉与肉制品维生素PP含量测定》,适用于肉和肉制品中烟酸的测定。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婴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分别对烟酸(烟酰胺)的含量范围做出了要求。

2、国外相关标准:(1)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 (AOAC) 960.46,微生物法测定维生素总则,包括滴定法和浊度法;(2)AOAC 944.13 Niacin and Niacinamid in Vitamin Preparations,Microbiological Method (1960)适用于所有食品中烟酸的测定;(3)AOAC 985.34 Niacin and Niacinamid in ready-to-Feed Milk-based Infant Formula Microbiological Turbidimetric Method (1988),浊度法测定婴儿配方粉中的烟酸和烟酰胺,适用于以肉类为基础的婴儿食品、饮料、果汁、谷类产品、奶酪、乳制品、水果和土豆制品等中烟酸的测定。

以上三种方法全部为微生物法。

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