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第七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是AA. 马克思B. 马克思和恩格斯C. 恩格斯D. 列宁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CA.推翻三座大山B.实现经济发展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剖析( )中阐发展望未来社会的BA.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B.资本主义的矛盾中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D.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4、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D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各尽其能,按需分配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不复存在的原因是DA.人们的向往B.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消灭6、国家的消灭指的是CA.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阶级统治的消灭C.政治国家的消灭D.社会组织的消灭7、因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就有了AA.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B.生产关系实现高度和谐C.政治关系实现高度和谐D.国家关系实现高度和谐8、( )是能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BA.培训时间的大大延长B.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C.教育时间的大大延长D.活动时间的大大延长9、未来社会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完全取决于CA.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实际环境B.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D.未来社会的具体特征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DA.谋生手段B.教育的必备C.生活的爱好D.生活的第一需要11、共产主义里的分工是DA.自觉的新式的分工B.旧式分工的消除C.脑力与劳力分工D.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分工1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B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1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 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16、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B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18、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9、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提出这一论断的经典作家是(A)。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人民群众的主体( D)。
A、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3、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 D )。
A、人们可以改造和消灭社会发展规律B、人们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们可以超越主观条件的制约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C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D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D、内容决定形式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CDE )。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2、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ABE )。
A、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B、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D、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E、他们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3、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ABC )。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4、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BE)。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BCD)。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2015年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8章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答案第二章第二章答案满分楼主1、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2、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3、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4、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文字的产生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不可知论(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3、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 )。
A、其内在根据是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B、其重要基础是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C、其外部条件是气候的变化D、其关键因素是生产劳动E、只是生物进化规律的结果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5、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B、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C、它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类似于人的创造性D、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E、电脑的功能在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人脑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世界统一于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57:3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 )。
A 、宿命论观点B 、天命论观点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
A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 、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C 、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D 、私有制和公有制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
A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C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D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B 、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 、生产工具的状况C 、劳动对象的利用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
A 、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B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C 、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3、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的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第08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 章-- 第8章在线测试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5 道题共 5 分)1、唯物辩证法以为,主观辩证法是(B)。
A、脑筋中自生的 B 、对客观辩证法的反应C、“绝对看法”固有的D、从书籍上学来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本源是(A)。
A、德国古典哲学 B 、 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哲学D、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 B 、理论基础C、中心部分D、本质或灵魂4、判断一种哲学是不是“真切的哲学”取决于它( D )。
A、能否坚持唯物论B、能否坚持唯心论C、能否坚持辩证法D、能否反应了时代精神的精髓5、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突出特色是( B )。
A、辩证法B、直观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C、形而上学性D、机械性2 分,5 道题共 10 分)1、“任何真切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髓”,这里指的“真切哲学”(ABDE )。
A、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 B 、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C、专指各样唯物主义哲学D、取决于能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的精神E、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本质相联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就分别是( BD)。
A、《新民主主义论》B、毛泽东思想C、《论长久战》 D 、邓小平理论E、“一国两制”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很多有益条件(ABC )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中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己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秀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中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BCE) 。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牛顿力学E、能量守恒和转变定律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齐备的唯物主义,这是由于( ABC)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08章在线测试答案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E、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世界统一于存在。
正确错误
2、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错误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确错误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正确错误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2.9[多选][对]下列各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的有()。
2.10[多选][对]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3.6[判断][对]世界统一于存在。
1.11 [判断][对]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12[判断][对]“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
辑的。”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正确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正确错误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正确错误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
分(满分20分),因未超过库中记录的成绩20分,本次成绩未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8:3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马原第七章练习题答案

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 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BCD)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3、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 方法的是( B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 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段话出现在 (D) A.《资本论》中 B.《共产主义原理》中 C.《哥达纲领批判》中 D.《共产党宣言》中
2、人类解放的实现( ACD ) A.彻底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 B.指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 C.彻底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D.最终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关系、压迫 关系、统治关系
3、 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BCD)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下列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程度不 同的发展阶段的有(BC) A.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共产主 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 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 界极大提高 C.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D.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7、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D) A.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B.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 完整的发展 C.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 挥 D.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第七章
单选题
1、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 的第一需要,这表明劳动( D ) A.已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B.已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 C.已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D.已成为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 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D.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国际交往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5)()
A.人的能动性 B.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实践能力
3.人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5.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6.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 重性。这两重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
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 7 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65)()
A.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
B.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性活动
A.人既具有自然性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具有阶级性
7.社会形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8:2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民群众的主体( )。
A 、是体力劳动者
B 、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 、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社会革命( )。
A 、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 、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 、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
并取得胜利
D 、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3、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 、建立革命政党
B 、国家政权问题
C 、创造革命理论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4、暴力革命是( )。
A 、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 、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 、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 、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 )。
A 、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大大提高
B、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大大提高
C、形成足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强大革命力量
D、国际力量的支援
E、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2、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3、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
4、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有()。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E、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5、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的有(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趋势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E、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决定、相互促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正确错误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正确错误
3、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错误
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
5、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