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说明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编制了《二OO四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告山东省水资源情势,以便群策群力,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并且得以永续利用。
《公报》是按年度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水质概况及重要水事等。
分别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计算,提出数据和信息。
《公报》来水、水质部分主要采用二OO四年雨量站、水文站、地下水观测井网以及水质监测的实测资料,同时也采用了部分报汛资料。
用水部分及重要水事主要采用当年各市统计资料。
在公报编制过程中,对上述资料进行了综合汇总和部分调整补充。
一、综述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769.7mm,比上年936.3mm偏少17.8%,比多年平均679.5mm偏多13.3%,属偏丰年。
200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49.46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34.51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4.95亿m3。
2004年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49.16亿m3,比年初蓄水量50.59亿m3减少1.43亿m3。
2004年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平均上升幅度为0.22 m。
2004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漏斗区面积为12693.2 km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15.0 km2。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14.88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6.07%、引黄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3.39%,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49.98%、其它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0.56%。
海水利用量15.34亿m3。
2004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14.88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4.59%、林牧渔畜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94%、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3.21%、城镇公共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85%、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3%、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0.78%。
山东省2013年水情年报

山东省水文局简介山东省水文局主要负责全省水文行业管理,组织开展并承担全省范围内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水质、地下水、潮汐、墒情、冰情、湿地保护等各种水文水资源基本国土资料的监测、收集、汇总、分析、审查、认定与保存;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水质的监测及水平衡测试等工作;发布水文情报及洪水预报,编报水资源公报、水质通报、地下水通报、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通报、泥沙公报等。
经过五十年建设,山东省水文局已初步建成由国家水文站148处,辅助水文站181处,水位站17处,雨量站799处,水质监测站1500处,地下水观测井2670处,泥沙站48处、墒情站350处,共5000多个站点组成的全省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站网。
山东省水文局现持有甲级资质证书三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土保持监测。
乙级资质证书四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测绘、工程勘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地勘测许可证、水环境监测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等。
可以承担水资源调查评价、暴水洪水与旱涝灾害调查分析、水质监测、水功能区划分、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划定、有关水利规划编制、水土保持监测与方案编制、重点工程施工期水文监测、水文预报预警系统开发建设维护、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工程勘测、测绘等工作。
《2012年山东省水情年报》编写人员审 定:杨增文审 查:宋少文 王 松技术负责人:陈翠英 庄会波校 核:王海军张胜平 陈常梅 向征 编 写:王军 刘群 郭 成 杜子龙王 沁 刘 薇 王瑞雪目 录一、概 述……………………………………………………………二、降 水……………………………………………………………(一)综 述………………………………………………………(二)汛前降水……………………………………………………(三)汛期降水……………………………………………………(四)降水特点…………………………………………………(五)汛后降水……………………………………………………(六)主要降水过程……………………………………………… 三、水 情………………………………………(一)水库、湖泊水情………………………………………(二)河道水情………………………………………(三)水情特点………………………………………………………四、旱情…………………………………五、平原区地下水…………………………………………………(一)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二)地下水蓄水量变化……………………………………………(三)地下水超采区动态变化………………………………………一、概 述2013年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672毫米,较常年偏少0.8%,较2012年偏多4.2%。
2008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山东省水资源公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NDONG SHENG SHUIZIYUAN GONGBAO2 0 0 8山东省水利厅目录前言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用水调查与统计……………………五、水质调查评价………………………前言我省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水资源消耗大省。
水资源紧缺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特编制《2008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旨在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告山东省年度水资源情势,以便通过综合措施,协调水资源供需关系,缓解供需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得以持续利用。
《公报》是按年度反映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水质概况等。
《公报》中的来水量和水质分析计算采用了2008年雨量站、水文站、地下水观测井网以及水质监测的实测资料;供用水部分采用当年各市统计资料。
本期公报由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完成。
一、综述2008年,全省平均降水量711.8mm,比上年773.0mm偏少7.9%,比多年平均679.5mm偏多4.8%,属平水年份。
2008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28.7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8.96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99.75亿m3。
2008年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46.08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49.50亿m3减少3.42亿m3。
2008年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总体上稍有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0.05m,地下水蓄水变量减少0.98亿m3。
山东省海洋环境公报

山东省海洋环境公报【篇一:海洋环境公报】近五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对比报告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入海河流众多,流域范围广阔,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
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记录的海洋生物22 629种,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海洋功能区、入海污染源及海洋环境灾害监测工作,推进了全海域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专项监测工作。
2010年,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水环境质量监测。
各季节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
夏季全海域海水中营养盐、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
全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
2012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2013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
山东省水功能区划(一类特选)

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为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三位。我省人均水资源量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7立方米,也仅为全国平均亩均占有量的16.7%(为1/6)。全省当地淡水资源量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却养育着占全国7.3%的人口,灌溉了占全国7.4%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8.4%的粮食,创造了占全国9%的国内生产总值。
东平湖是山东省境内的第二大淡水湖泊,位于东平、梁山、汶上三县交界处,西靠梁济运河,北临黄河,东有大汶河流入,是接纳和滞蓄黄河、大汶河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调蓄水库,库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水库由二级湖堤分隔为老湖区和新湖区两部分,老湖区现状主要接纳大汶河入流和调蓄黄河的中小洪水,常年有水,面积209平方公里,防洪最高蓄水位46.0米(大沽高程),相应库容11.94亿立方米;新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防洪蓄水位44.0米。
(三)水资源特点及供需状况。
1、水资源及其特点。
根据1956-1999年实测资料分析,山东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毫米,折合水量103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57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
山东省水功能区划
一、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
山东为啥会缺水

山东为啥会缺水位于东部沿海的山东省其实一直都很缺水。
对此,山东省水利厅提供的《水资源情况介绍资料》中有详细的描述:“全省多年平均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3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
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34立方米(按2000年末统计人口数),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三位。
按2000年末全省耕地面积计算,全省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3立方米,也仅为全国平均亩均占有量的1/7”。
通过以上描述,我省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已经显现,那就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水少人多地多,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严重失衡,这是造成山东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主要原因。
”但这样的结论让人们颇为费解。
在大众的常规思维中,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似乎不应该缺水,尤其是人均占有水资量在全国仅排倒数第三更是令人难以理解,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这跟自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采访中,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陈升玉告诉记者,山东处于南北交界处,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从降雨量上讲,首先是年内降雨分配不均。
汛期集中在6—9月,这期间的降雨量可达全年降雨总量的70%—80%,而仅七八两个月份的降雨量就可达全年降水总量的60%。
再就是年际降雨分配不均。
经常出现连续的丰水年和连续的枯水年。
虽然近几年是连续的丰水年,但由于年内降雨量变化剧烈,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开发利用难度很大。
“从地区降雨量分布上看,鲁东南地区每年降雨量均值可达850毫米,而鲁西北地区每年降水量均值只有550毫米,基本上呈现出从鲁东南向鲁西北逐次递减的趋势。
”而对于沿海省份不应该缺水这一大众思维,陈升玉解释说,海水属于不可饮用水,我省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降雨形成的地表水,渗入地下后汇入地下水。
二是客水资源黄河水。
我省每年供水总量达220多亿,其中,黄河水占60亿,地下水最多可达110亿,剩余的就是地表水了。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21年度淮河片水资源公报综述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总面积约33万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个市;山东半岛面积约6万km2,全数在山东省境内,范围涉及10个市。
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采纳全国水资源综合计划确信的分区和面积,淮河流域分为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洪泽湖出口)、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沂沭泗河四个水资源二级区;山东半岛单为一个水资源二级区,淮河片水资源分区见图1。
2021年淮河片年平均降水量709mm,折合降水总量2340亿m3,比常年2767亿m3(连年平均,下同)偏少%。
其中,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716mm,折合降水总量1926亿m3,比常年2353亿m3偏少%;山东半岛年平均降水量677mm,折合降水总量414亿m3,比常年偏少%。
2021年淮河片地表水资源量452亿m3,较常年677亿m3偏少%。
其中,淮河流域380亿m3,较常年595亿m3偏少%;山东半岛72亿m3,较常年82亿m3偏少%。
2021年淮河片地下水资源量为346亿m3,较常年397亿m3偏少%。
其中,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86亿m3,较常年338亿m3偏少%;山东半岛地下水资源量为60亿m3,较常年59亿m3增大%。
2021年淮河片水资源总量671亿m3,较常年911亿m3偏少%。
其中,淮河流域569亿m3,较常年794亿m3偏少%;山东半岛102亿m3,较常年117亿m3偏少%。
淮河片入海水量亿m3,入江水量亿m3。
对淮河片321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21年末蓄水总量亿m3,比上年末减少亿m3。
其中,大型水库57座,年末蓄水总量亿m3,与上年末减少亿m3。
淮河流域大中型水库216座(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年末蓄水总量亿m3,比上年末减少亿m3。
其中,大型水库42座,年末蓄水总量亿m3,比上年减少亿m3。
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水资源管理DOI:10.16616/ki-0.326/TV.2020.12.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张玉冰!张锦水#(1.国家统计局滨州调查队,山东滨州256600;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摘要】本文基于滨州市水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构建了一套符合区域特点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A-VFS模型对滨州市2007—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2007—2010年、2012年、2013年和2017年,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基本承载,2011年、2014—2016年为略有超载,无完全承载和超载情况。
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多年处于波动状态,尽管综合得分趋势线已向下,但总体下行速度较缓,仍处于基本承载状态,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SPAVFS;GM(1,1);BP神经网络;滨州市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2096-0131(2020)12-001-08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Binzhou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ZHANG Yubing1,ZHANG Jinshui2(1.NBS Survey Office in Binzhou,Binzhou256600,China;2.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eijing100875,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water resources in Binzhou City,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e resources ccrrying capacity in line with egionai characteristics is constructed,and SPA-VFS modet is used te evaluate the wate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Binzhou City from2007te2017.The resulte show that the wate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Binzhou City is basic from2007te2010,in2012,in2013and in2017,and slightly overloaded in2011and from2014te2016,without complete carrying capacity and overload.Wate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Binzhou has been fluctuating foe many years.Although the trend One of comprehensive scare has been downward,the overall downward speed is slow,and it is still in the basic carrying state,and it remains datively stable asa whole.Key wordt: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SPA-VFS;GM(1,1%;BP neural network;Binzhou City收稿日期:2020-07-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灾变过程及其减灾保产调控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子课题(2017YFD0300402V),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张玉冰(1990―),男,硕士,主要从事自然资源方面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水资源公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NDO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 0 1 4山东省水利厅目录前言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供用耗水量五、水质评价前言水资源紧缺是山东的基本省情,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特编制《2014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旨在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告山东省年度水资源情势,以便通过综合措施,协调水资源供需关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公报》综合性反映年度内水资源情势,主要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耗水量、水质概况等。
《公报》中2014年的来水量计算和水质分析,采用省水文局的水文和水质监测资料;全省常规水源供水量采用省水文系统监测统计成果;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及全省分行业用水量、耗水量等采用当年各市水利局统计上报资料。
本期公报由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山东省水文局编制完成。
一、综述201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18.8mm,比上年681.7mm偏少23.9%,比多年平均679.5mm偏少23.7%,属枯水年份。
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48.4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1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71.83亿m3。
当地降水形成的入海、出境水量为46.50亿m3。
2014年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4.9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41.70亿m3减少16.77亿m3。
2014年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总体上有所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0.52m,地下水蓄水量减少12.54亿m3。
2014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漏斗区面积为14198km2,比年初增加1681km2。
2014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14.52亿m3。
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27.5%、引黄供水量占29.0%,地下水供水量占40.1%、其它水源供水量占3.4%。
海水直接利用量为55.72亿m3。
2014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14.52亿m3。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59.5%、林牧渔畜用水占8.9%、工业用水占13.3%、城镇公共用水占3.4%、居民生活用水占12.2%、生态环境用水占2.7%。
2014年实测294个水功能区,其中年均值水质达到Ⅰ类标准的有1个,占0.3%;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的有46个,占15.6%;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有84个,占28.6%;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有54个,占18.4%;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有50个,占17.0%;水质为劣Ⅴ类的有59个,占20.1%。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18.8mm(折合水量812.78亿m3),属枯水年份。
从水资源二级区看,徒骇马颊河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6.9%;花园口以下区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4.9%;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与沂沭泗河区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偏少24.7%和20.8%。
从行政分区看,东营和德州两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最多,分别偏少38.5%和37.8%;其次淄博、济南、莱芜和潍坊四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6.0%、34.2%、33.1%和32.5%;滨州、日照、临沂、泰安和枣庄五市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分别偏少28.9%、27.9%、27.5%、22.2%和20.4%;济宁、青岛和烟台三市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分别偏少17.6%、17.4%、14.4%;其他三市与多年平均值降水量相差较小,界于-10.0%~0%之间。
(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
2014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76.61亿m3,折合年径流深48.9mm,比去年偏少59.9%,比多年平均偏少61.4%。
从水资源二级区看,徒骇马颊河区比多年平均值偏少78.5%;花园口以下区、沂沭泗河区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71.0%、65.3%和52.4%。
从行政分区看,德州、莱芜和东营三市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偏少90.1%、80.2%和80.1%;滨州、潍坊、枣庄、日照、济南、临沂、淄博和泰安八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78.3%、73.0%、71.3%、70.5%、69.3%、68.4%、68.3%和66.2%;济宁、青岛、烟台、和聊城四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59.5%、55%、42.8%和42.2%;威海和菏泽两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5%和26.0%。
(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与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动态水量,主要指矿化度≤2克/升的淡水资源量。
2014年全省平原淡水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3.8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70.57亿m3,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为47.53亿m3,占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67.4%。
全省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98亿m3,其中河川基流量为28.19亿m3,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3.2%。
扣除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重复计算量6.81亿m3,全省淡水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6.73亿m3,比上年地下水资源量偏少32.3%,比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偏少29.4%。
从水资源二级区看,所有二级区均比多年平均值偏少,其中徒骇马颊河区偏少32.9%、花园口以下区偏少34.9%、沂沭泗河区偏少25.0%、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偏少30.9%。
从行政分区看,除威海市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7.1%外,其余十六市均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其中东营、临沂、淄博、潍坊、德州五市分别偏少64.6%、48.9%、48.4%、48.1%、46.3%;日照、滨州、莱芜、济南四市分别偏少39.4%、37.0%、33.9%、33.2%;泰安、烟台、枣庄、聊城四市分别偏少29.7%、24.5%、20.5%、20.5%;青岛、济宁二市分别偏少18.6%、11.1%;菏泽偏少5.0%。
(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48.4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1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71.83亿m3。
比上年水资源总量偏少49.1%,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偏少51.0%。
从水资源二级区看,所有二级区均较多年平均值偏少,其中徒骇马颊河区偏少49.6%、花园口以下区偏少59.8%、沂沭泗河区偏少51.3%、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偏少49.3%。
从行政分区看,所有市均比多年平均值偏少,其中东营、莱芜、临沂、潍坊、德州、日照、枣庄七市分别偏少77.7%、67.2%、65.2%、65.1%、63.7%、61.5%、60.0%;滨州、淄博、泰安、济南四市分别偏少59.7%、57.3%、55.0%、50.9%;青岛、烟台、济宁三市分别偏少48.9%、44.5%、42.1%;威海、聊城二市分别偏少23.8%、20.7%;菏泽偏少10.5%。
全省平均产水模数为9.47万m3/km2。
从水资源二级区看,沂沭泗河区最大为11.82万m3/km2,徒骇马颊河区最小为6.05万m3/km2;从行政分区看,威海市最大为21.61万m3/km2,滨州市最小为4.33万m3/km2。
(五)出入境及入海水量2014年全省实际入海、出境水量为162.08亿m3,其中入海水量151.50亿m3(含黄河入海水量114.30亿m3)、出境水量10.58亿m3。
入海水量中引黄尾水1.28亿m3。
入境水量209.40亿m3,其中花园口以下区入境水206.50亿m3、徒骇马颊河区入境水1.73亿m3、沂沭泗河区入境水量为1.17亿m3。
当地降水形成的入海、出境水量为46.50亿m3。
三、蓄水动态(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据统计,2014年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4.9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41.70亿m3减少16.77亿m3。
其中33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3.8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25.50亿m3减少11.70亿m3;157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1.1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16.20亿m3减少5.07亿m3。
(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14年底全省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6.38m,较上年同期下降0.52m。
全省各市地下水位除日照、临沂、菏泽三市上升外,其它市均为下降。
其中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四市下降较大,分别下降1.39m、1.24m、1.12m、1.01m;日照、临沂、菏泽三市分别上升0.63m、0.26m、0.25m。
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地下水上升区(水位升幅>0.5m)面积为7560km2,占平原面积的13.4%;下降区(水位降幅>0.5m)面积为24374km2,占平原面积的43.4%;相对稳定区(水位变幅在±0.5m以内)面积为24250km2,占平原面积的43.2%。
据统计,2014年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59.35亿m3,较2013年增加0.61亿m3。
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水量减少12.54亿m3。
其中,上升区地下水蓄水量增加3.78亿m3;下降区地下水蓄水量减少15.94亿m3;相对稳定区地下水蓄水量减少0.38亿m3。
与1980年比较,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水量累计减少55.28亿m3。
(三)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014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为14198km2,较上年同期增加1681km2。
其中淄博~潍坊、莘县~夏津、济宁~汶上、宁津、单县5大漏斗区面积分别为5704km2、4046km2、2162km2、865km2、301km2,占全省漏斗区总面积的92.1%。
其中单县漏斗区面积较上年同期减少49m2,淄博~潍坊、济宁~汶上、莘县~夏津、宁津漏斗区面积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436km2、391km2、317km2、123km2。
四、供用耗水量(一)供水量2014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14.52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1.26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85.99亿m3,其它水源供水量7.28亿m3。
全省海水直接利用量55.72亿m3。
2014年全省跨流域调水量62.26亿m3,占地表水供水量的51.3%,其中黄河水62.06亿m3、南水北调水0.20亿m3,黄河水仍为山东省沿黄各市的主要供水水源。
(二)用水量2014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14.52亿m3。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27.54亿m3;林牧渔畜用水量19.18亿m3;工业用水量28.64亿m3;城镇公共用水量7.32亿m3;居民生活用水量26.07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5.78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