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告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前言《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21年(1980~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以上、龙~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流域分区。
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003年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55.6mm,折合降水总量4417.0亿m3。
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看,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
汛期降水量增加尤为明显,全流域汛期降水在持续6年(1997~2002年)偏少后,转为多雨年。
汛期流域总降水量全部为正距平。
除兰州以上偏多1.3成外,其余地区偏多都在3成以上。
其中泾渭洛河和三花区间汛期降水总量超过了1958年,为历史同期第一位。
从汛期各月降水变化来看,月降水量偏多的程度(指距平值)呈递增的趋势,以8、9月份偏多最为突出,流域各分区月降水量偏多均在4成到1.5倍。
水资源公报2003-2010

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2年和常年值比较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3年和常年值比较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4年常年值比较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5年常年值比较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6年常年值比较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8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7年和常年值比较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3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8年常年值比较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9年常年值比较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6.20•【字号】陕政发[2003]17号•【施行日期】2003.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陕政发[2003]17号2003年6月20日)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秦岭北麓是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关中地区的水源涵养地和天然生态屏障,对于提高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02年7月,省政府组织有关市、县、区政府和省政府工作部门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
从调查情况看,这些年来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已建立自然保护区4个,划定水源保护区8个,建成风景名胜区7个、森林公园19个。
但是,随着秦岭北麓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矿产开发企业特别是小采石场乱采滥挖,旅游开发项目特别是小型旅游景点和各类接待服务设施乱修乱建情况比较突出,废水、废气、废渣包括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乱排乱放的问题普遍存在,有些地方25度以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进展缓慢等。
这些问题导致秦岭北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下降,如不尽快制止和解决,将会对关中“一线两带”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严重影响。
对此,省委领导同志十分关注,省委常委会议专门作了研究。
根据省委的意见,省政府决定集中开展一次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整治工作目标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方针,依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集中半年时间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一次专项整治,认真查处和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使严重破坏和污染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2016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目 录
contents
一 综述
3
二 水资源量
4
1、降水量 2、地表水资源量 3、主要河流年径流量 4、地下水资源量
5、水资源总量
三 蓄水动态
12
Hale Waihona Puke 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四 河流输沙量
18
五 水资源开发利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 7524.1 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平均Ⅰ~Ⅲ类水质河长占 71.1%,比 2015 年增加 1.6%;Ⅳ~Ⅴ类水质河长占 18.7%,比 2015 年增加 3.4%;劣 Ⅴ类水质河长占 10.2%,比 2015 年减少 5.0%。
二 水资源量
1 降水量
2016 年陕西省年平均降水量为 626.2 毫米,折合降水总量 1287.49 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 (1956-2000 年 ) 降水总量 1349.16 亿立方米减少了 4.6%,比 2015 年降水量 1295.52 亿立方 米减少了 0.6%。其中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 542.3 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了 2.5%;长江流域 年平均降水量 780.8 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了 12.3%。
主办单位:陕西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01
前 言
《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是陕西省水利厅定期向各级政府、社会 各界通报上年度全省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情况的专业性 年报。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向社会公布 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呼唤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珍惜水、 保护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批 准:王拴虎 审 定:张玉忠 王建杰 审 核:程子勇 吴 萍 审 查:龙正未 赵 洁 王清发 编 制:田宏伟 葛芬莉 刘小学 陈芳丽 薛亚莉 张春玲 古明兴 王 杰 张宏斌 杨建宏 靳姗姗 王灵灵 李润武 鱼晓利 赵丽云 张瑞萍 刘 莎 柴 娟 王 芳 艾 超 陈 博 云亚静
陕西省2003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

陕西省2003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
郭斌;任志远
【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2006(024)006
【摘要】水足迹由于考虑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虚拟水消费量,较完整刻画了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和消费情况,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利用水足迹模型计算2003年陕西省全省资源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2003年的水足迹为248.862 亿m3、人均水足迹为671.656 m3,水资源集约利用度为9.638元/m3,2003年陕西水资源压力指数为331.4%.提出了降低水足迹以缓解水资源压力的几条途径,探讨了今后水足迹研究的方向.
【总页数】5页(P178-182)
【作者】郭斌;任志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13
【相关文献】
1.陕西省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分析 [J], 张青峰;吴发启;田冬;卫三平;李华
2.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种植业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J], 张炜;覃求
3.陕西省农业水足迹量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J], 王月英;刘科伟
4.陕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 [J], 张淑兰;张海军;张盉儆;安彬;黄志贵
5.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J], 张杏梅;翟琴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榆林市水资源年报2003

27 12.919 76 13.694 60 15.789 147 33.333 5 26.316 1 4.1667 8 33.333 15 28.302 13 34.211
横山县 202 140 靖边县 定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佳 县 吴堡县 清涧县 子洲县 2 7 20
0 110 210 320 0 0 0 5 18 20 14 38 20 0 9 ### ### 5 14 23 2 294 294 14 23 2 0 5 0 655 ###
总 计 204 167 986
35
374
1331
1815
668 15.818
1907 5E+05
1364.022
注: 1、本表当年工业总产值为(乡及以上工业总产值-乡镇工业总产值);2、“自来水”供水表与“自备水源”供水 量之和等于合计取用水量;3、重复利用率=重复用水量/总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当年工业总产值。
县区 名称 蓄 水 工 榆阳区 神木县 府谷县
提 水 其他 小计 深井 浅井 小计 工 262 262 316 125 441 638 638 823 0 180 43 9 394 61 823 2 182 24 85
合 计 用水量 703 1461 182 479 320 294 14 23 16 38 25 0 3555
榆林市2003年工业(不含火电)用水量分类统计表
取用地表水 引 水 工 取用地下水 其中:自来水 其中:自备水源 重 复 重 复 利用率 用水量 地表水地下水 地表水 地下水 (%) 256 18 262 638 185 805 182 21 1 90 3 4 373 84 230 291 10 23 14 2 38 20 5 109 13.424 207 12.41 表号:陕水资汇总3表 单位:万立方米 当年 万元产值用 污 水 工业 水量(立方 排水量 总产 米/万元) 值 (万 451 66051 106.432 1070 70628 13 15012 78 24300 170 2E+05 47 21000 8 16 7 32 15 1300 750 2850 7028 4600 206.858 121.236 197.119 13.459 140.000 107.692 306.667 56.140 54.069 54.348
[渭河,陕西省,流域]简析陕西省渭河流域近十年用水变化情况
![[渭河,陕西省,流域]简析陕西省渭河流域近十年用水变化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87965054e53a580217fcfe64.png)
简析陕西省渭河流域近十年用水变化情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流域的取用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渭河流域来说,20 世纪90 年代是特枯水年,近十年来,来水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流域的历史用水过程和用水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很有必要。
另外,关于渭河的洪水、泥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用水的研究不多,且时间上较早,难以反映目前渭河的真实用水状况。
鉴于此,笔者以渭河流域八大地市2002 年~2011 年十年的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量为依据,分析了总体用水量情况占水资源量的比重,给出了各个行业的用水变化规律,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用水的影响程度,针对用水量较大的行业和地区,提出解约水资源的方法和建议。
1 用水概况陕西省境内的渭河流域面积为6.71 万km2,包括关中地区的宝鸡、杨凌、咸阳、西安、铜川、渭南市以及陕北地区的延安、榆林市的一部分,共涉及61 个县区,关中地区是渭河流域的主体。
陕西省渭河流域1956 年~2000 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6.22 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45.06 亿m3,流域水资源总量73.13 亿m3。
2010 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总用水量为50.57 亿m3。
从2002年至2011 年陕西省渭河流域各个行政的水资源量和用水量见图1,水资源量变化幅度较大,最小的为2004 年的60.96 亿m3,最大的为2011 年的132亿m3,用水总量的变化幅度不是特别大,但呈增长趋势,最小的为2003 年的44.85 亿m3,最大的为2011 年的53.22 亿m3,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最小的为2003 年的36%,最大的为2008 年的82%,总体上看,用水总量占水资源量的比例偏高,剩余的水资源较少,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注重节约,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按照泾、洛、渭流域分区的水资源量和总用水量见图2。
由图中可以看出,泾河上自产水资源较少,所用水资源主要是上游来水,北洛河自产水资源量和用水量基本持平,渭河近几年的用水量有增长的趋势,占水资源量的比例较高,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如果遇到河道来水偏少的年份,渭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
陕西省2003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

第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卷第 6期 0 6年 1 1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cu t r IRe e r h i h i e s iu a s a c 1 t e Ard Ar a 1
Vo . 4 No 6 12 . NO 2 6 V. 00
边缘 , 年均 降水 为 5 0 2 4 ~7 0mm, 资源 补给 不 足。 水
7 月径流占全年的 6 %~7 %, ~9 0 0 且多 以暴雨 、 淋
雨形 式 出现 , 成枯水 季节缺 水 , 造 丰水 季 节流失 。陕 南 气候 温和 , 雨量 充 沛 , 属亚 热带气候 。年 均降水 量 约 9 0 0 0 ~16 0 mm, 中 7~9月 降 水 量 占全 年 的 其 5 % ~6 % 。陕 北高 原 比较 大 的水 系有 洛河 、 河 、 0 5 廷
和 C aa a h p gi n等 人 的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均 水 足 迹 相 人
量 4 0 2×1 m , 下 水 资 源 总 量 1 5 0 2 0 3地 6 . 9×1 0
i n3
,
总水 资源量 42 1 0 n, 占全 国水 资源 总 2 . ×1 r 仅
量 的2 %左 右 。 同时 , 资源年 内、 际分 配 和地域 水 年
分 布很 不均 衡 。大气 降水 总 量为 13 1 0 7 ×1 m3其 , 中长江流 域 占全省 总量 的 4 %, 河流 城 占全 省 总 6 黄
量 的 5 %。降水 年 际变化 在 3 0 0 4 5 ~16 0mm, 多年
平 均 降水 量 为 6 6 4mm。降 水 总 趋 势 是 , 7 . 由南 向
发 展 的物质 基础 。随 着人 口数量 的不 断增 长和 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陕西省水利厅二〇〇四年九月概述 (1)一、水资源量 (1)1、降水量 (1)2、地表水资源量 (2)3、地下水资源量 (2)4、水资源总量 (3)二、蓄水动态 (4)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4)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5)2.1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特征 (5)2.2 地下水位埋深特征 (5)2.3 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情况 (6)三、河流输沙量 (6)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7)1、供水量 (7)2、用水量 (7)3、耗水量 (8)五、水质状况 (8)1、废污水排放量 (8)2、河流水质评价 (9)六、重要水事 (10)概述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其中黄河流域13.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8%;长江流域7.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5.2%。
2003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838.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24.2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24.0%,属丰水年。
200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74.6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增加29.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37.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3.14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136.11亿立方米。
2003年全省总供水量74.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41.6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5.8%;地下水供水32.9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4.2%。
2003年全省总用水量74.6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7%。
其中农灌用水量45.1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0.5%;林牧渔畜用水量为6.5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7%;工业用水量13.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5%;生活用水量8.3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2%;其它用水量为2.1%。
2003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0.968亿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677亿吨,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7.515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0.776亿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1642.8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期Ⅰ类水河长占 1.5%,Ⅱ类水河长占29.1%,Ⅲ类水河长占5.8%,Ⅳ类水河长占15.6%,Ⅴ类水河长占23.3%,超Ⅴ类水河长占24.7%.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003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838.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24.24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增多24.0%。
其中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696.1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28.3%,属丰水年;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101.4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19.3%,属丰水年。
2003年全省各地(市)及各流域二级区年平均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增多。
各市、各流域二级区年降水深与多年平均比较,见下图1、图2。
2003年降水量区域分布情况:陕北北部400-600毫米,南部500-900毫米,局部地区大于900毫米;关中平原区700-1000毫米,秦岭北麓山区大于1000毫米,局部地区大于1100毫米;陕南在800-160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小于800毫米,米仓山、大巴山一带为1200-1600毫米,局部地区大于1600毫米。
实测年最大降水量发生在陕西省镇巴县观音堂雨量站,为1885.8毫米。
2、地表水资源量2003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537.57亿立方米,相应年径流深为261.46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多26.3%。
其中:黄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28.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多20.8%;长江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408.8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28.1%。
2003年全省各市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多年平均偏多。
各市、各流域分区地表径流深与多年平均比较见图3、图4。
.3、地下水资源量2003年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59.3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8.46亿立方米。
其中黄河流域50.90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6.71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8.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1.75亿立方米。
2003年降水入渗补给35.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63亿立方米,地表水体补给21.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7亿立方米。
2003年全省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9.9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3.9%。
其中山丘区河川基流量为107.93亿立方米,机井开采净消耗量为9.61亿立方米,山前测向流出量为2.36亿立方米。
2003年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3.1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多7.5%。
黄河、长江两流域分别为91.37亿立方米和81.7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多13.9%、1.2%。
4、水资源总量200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74.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37.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计算量为37.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4.9%,比多年平均增加29.1%。
其中黄河、长江分别为161.63亿立方米、412.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多30.6%、28.6%。
2003年陕西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见表1。
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情况详见表2。
2003年陕西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表1 水量单位:亿m32003年陕西省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表表2 水量单位:亿m3二、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03年全省57做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33.4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26.27亿立方米增加了7.18亿立方米。
其中,7座大型水库总库容45.78亿立方米,2003年末蓄水总量30.3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07亿立方米,增加30.4%。
5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7.39亿立方米,2003年末蓄水总量为3.1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0.11亿立方米,增加了3.3%。
详见表3。
2003年陕西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表3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1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特征关中盆地:2003年降水量比上年增加63.9%,降水入渗补给量及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相比去年增加7.5亿立方米,2003年12月26日地下水水位埋深和上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平均变幅0.39m。
以正负0.5m为界划分上升区和下降区。
下降区面积为1324km2,占关中盆地现状监测面积的6.39%,较上年减少2040.5km2。
集中成片分布的区域有:凤翔、武功—兴平黄土塬区,礼泉、三原洪积扇,泾阳阶地区,周至、户县部分洪积扇区以及富平、蒲城黄土塬区。
上升区面积为7724km2,占盆地监测面积的37.28%,较上年增加7479.6km2,主要分布在华县、华阴以及潼关以东大部分地区。
其余56.33%的监测面积地下水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地下水位埋深年际变幅在正负0.5m之间。
汉中盆地:监测井控制面积1610km2。
2003年末与上年同期相比,汉中盆地平均变幅0.53m。
上升区面积为451.32km2,较上年增加100%,占盆地监测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城固、勉县境内,少部分出现在洋县、南郑县境内。
监测区内未出现水位下降区,区内72%的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陕北风沙滩区:监测面积12632 km2。
与上年同期相比,该区平均变幅0.05m。
下降区面积增加,为2526km2,占本区监测面积的20%,较上年增加了2452.8km2,主要分布在靖边县城周围。
出现变幅大于0.5m的上升区面积758 km2,占本区监测面积的6%,较上年增加了404.4km2,主要分布在定边县,少量分布在靖边县、榆林市境内。
其余74%的监测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2 地下水位埋深特征关中盆地:由于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和上年相比,地下水位埋深各特征区间面积发生了一些变化,埋深大于40m的面积占到盆地总监测面积的27.9%,比上年减少1.4%,埋深20-40m的面积占到盆地总监测面积的24.1%,比上年增加1.3%,埋深8-20m、2-4m 的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2.6%、0.8%,埋深4-8m的面积比上年增加1.5%,埋深<2m的面积变化不大。
汉中盆地:地下水水位埋深均小于20m,8-20m的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4.3%,埋深位于4-8 m、2-4 m的面积分别占总监测面积的46.9%、28.4%,<2 m的面积仅占0.4%。
陕北风沙滩区:地下水位埋深均小于40m,20-40 m的面积仅占监测区面积的0.9%,8-20m的面积为1793.74km2,占总监测面积的14.2%,比上年减少31.6%,4-8m的面积为3347.48km2,占26.5%,2-4 m的面积为3233.79km2,占25.6%,<2 m的面积为4143.29km2,占32.8%。
2.3 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情况2003年,咸阳市秦都区的沣东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比2002年同期下降1.12米,漏斗面积增加2.5平方公里;渭滨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1.11米,漏斗面积减少1.7平方公里;渭滨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1.11米,漏斗面积减少1.7平方公里。
2003年陕西省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变化情况表三、河流输沙量2003年全省河流总输沙量为2.58亿吨,比多年平均减少67.5%,属少沙年。
省内黄河流域总输沙量2.24亿吨,占全省总输沙量的86.8%,相当于多年平均的30.4%,产沙量最大的是河口-龙门区,为1.38亿吨,相当于黄河流域的61.6%。
长江流域年输沙量为0.34亿吨,占全省总输沙量的13.2%,比上年增加0.06亿吨。
全省各流域河流输沙量情况详见表5。
2003年陕西省流域分区输沙量统计表表5 沙量单位:万吨四、水资源开发利用1、供水量2003年全省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74.60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41.6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5.8%,地下水供水量32.94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供水量的44.2%。
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引、提及其他水源供水量分别为15.34亿立方米、19.26亿立方米、5.96亿立方米、1.1亿立方米,分别占当年总供水量的20.5%、25.8%、8.0%、1.5%。
各类工程供水情况见图5。
图5 各类工程供水量比较图2、用水量2003年全省各部门实际用水量74.60亿立方米(不含水利发电,下同),比上年减少3.7%。
其中农灌用水量45.1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0.5%,比去年减少3.91亿立方米。
因为渭河流域遭受洪水袭击,沿渭各市农灌用水减少,其中渭南市减少2.06亿立方米,咸阳市、宝鸡市分别减少0.94亿立方米和0.47亿立方米。
林牧渔畜用水量为6.5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7%;工业用水量13.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5%;生活用水量8.3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2%;其它用水量为2.1%。
各部门用水所占比例详见图6。
其他2.1%图6 各部门用水比例图3、耗水量2003年全省总耗水量为43.92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