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区域气候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区域特征分析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本次实验主要是对西藏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根据老师所给的西藏地区的是个县的已有的数据(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大风数等)分析这些因素在西藏地区的差异,时间以及空间的分布规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摄氏度,增温速率为0.22摄氏度/10a.而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特殊的热动力和动力循环而形成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将主要也将通过青藏省安多等十个县市的气候数据,对青藏部分地区1966至1999年的气温、降水、大风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气候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西藏地区的各个要素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得出自己的分析的结论并且分析自己的结论,探讨形成的原因。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包含冰川、积雪、冻土、森林、草原、荒漠和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它深刻的影响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环境的演化,被视为南极和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地区面积辽阔,地势高,气候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压低;温度、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西北部风大沙多。

西藏高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面积 122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大致地理坐标为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东临四川,西连克什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部横亘着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西藏被众多巨大的山脉所怀抱,奔流着无数湍急的江河和湖泊,由于地形复杂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气候类型。西藏地区气候区域大致分为5个,分别为西藏北部、阿里地区、西藏东南部、西藏中部、西藏的南部边缘地区。

根据提供的西藏省十个县市(包括安多、班戈、波米、昌都、改则、贡嘎、拉萨、林芝、芒康、日喀则等)1966-1999年的历年大风日、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等数据(年蒸发量数据拉萨地区没有,故没作为选择要素),选取上述三个要素作为气候分析的因子。由于部分地区数据不全,故在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时选取1980-1999这20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本实验将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分别分析1980-1999年(20年间)间各县市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年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

特征。

2.对1966-1999年各县市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总结变

化规律。

3.利用提供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以及蒸发量等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spss,Arcgis软件,计算机

第二部分: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一、实验具体步骤

1.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1将改则先等十个县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中,数据要是自己以后分析会用到的,可以

对数据进行求平均值等,我是求的二十年的数据的平均值,分别选取了降雨量,气温和大风日数作为主要因素,并取了平均值作为后面实验用的数据。

1.2我在百度地图中分别找出十个县市的大致点坐标,并且把这些县的坐标数据和我第一

步求的的属性数据连接在了一起。

1.3打开Arcgis,加载1.2步骤生成的表,右击显示X、Y。为图设置好坐标系之后并导出

点图层。如图1

图1 西藏省各县市分布地图

1.4加载刚生成的点图层,右击属性->符号,在选择图表下面的柱状图,选择要显示的要素,我选择的是大风日数,并且渲染显示,得到了结果。如图2

图2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

1.5重复1.4,选择年均降水量数据字段进行柱状图显示,以得出年均降水量在1980-1999年间的大致空间变化趋势。结果如图3

图3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6重复1.4,选择年均气温数据字段进行柱状图显示,得出了年均气温在1980-1999年间的大致空间变化趋势。结果如图4

图4年均气温空间分布图

2.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分析气候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我以西藏省改则县为例分析其在1966年-1999年的气候变化趋势。

2.1:将改则县1973-1999年的年大风日数数据整理后,绘制大风日数随时间的变化线图,并以5

阶移动平均法绘制趋势线,得到大风日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线图,如图5

图5改则县1973-1999年大风日数变化图

2.2:将改则县1973-1999年的年均降水量数据整理后,绘制年均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线图,并以

5阶移动平均法绘制趋势线,得到年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线图,如图6

图6改则县1973-1999年均降水量变化图

2.3:将改则县1966-1999年的年均气温数据整理后,绘制年均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线图,并以5阶

移动平均法绘制趋势线,得到年均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线图,如图7

图7改则县1973-1999年均气温变化图

3.对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以及蒸发量等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3.1我选取了改则县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以及蒸发量等气候数据,汇总到一张表里,将其导入spss数理统计软件中,准备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全部是通过老师所给的数据进行汇总的得到的,导入到spss后中的截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