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疗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拔罐疗法PPT培训课件

刺血(络)拔罐
在应拔部位的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 出血或皮肤针叩刺病变局部,使潮红、渗血 或出血,然后将火罐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 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 留罐10-15分钟。适用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 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 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起罐方法
➢ 玻璃罐,用一手持火罐向一侧倾斜,另一手用 指尖轻轻按压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 内,罐则自行脱落。
抽气罐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 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 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 所需负压,即能吸住,此法 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留针拔罐法
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 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 取针。如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 多用于风湿病等。
等症状。
➢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拔罐的适用范围
范围较广泛,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 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 痛等;还可以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 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此外丹毒、 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
禁忌症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投火法
将纸折成宽筒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 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 于侧面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 燃的一端应向下。
贴棉法
用直径约为2cm左右的棉花片,厚 薄适中,浸少量75%~95%的乙醇, 贴在罐内壁的中段,以火柴点燃, 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 多用于侧面拔,需防乙醇过多、滴 下烫伤皮肤。
走罐法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 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罐,最 好用玻璃罐,罐口要平滑。罐口或欲拔部位涂润 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 移,致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 取下。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拔罐法ppt课件

用卵圆钳或血管钳夹住95的酒精棉球将其点燃在罐内烧一圈后迅速退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形成负压即可吸住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丌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12架火法准备一个丌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完整版ppt课件
12
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1)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 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 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 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完整版ppt课件
13
2.患者体位
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 。正确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 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 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完整版ppt课件
15
4.擦洗消毒
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
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 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 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 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 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完整版ppt课件
16
5.温罐
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 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 上燎烤。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 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温罐时间 ,以罐子不凉和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 体温为宜。
完整版ppt课件
1
完整版ppt课件
2
完整版ppt课件
12
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1)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 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 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 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完整版ppt课件
13
2.患者体位
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 。正确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 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 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完整版ppt课件
15
4.擦洗消毒
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
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 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 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 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 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完整版ppt课件
16
5.温罐
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 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 上燎烤。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 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温罐时间 ,以罐子不凉和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 体温为宜。
完整版ppt课件
1
完整版ppt课件
2
拔罐疗法课件ppt课件

注意保暖
拔罐后身体较为虚弱, 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侵袭。
饮食调理
拔罐后饮食宜清淡,避 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 食物。
适当休息
拔罐后应适当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提高拔罐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措施
专业培训
确保操作人员接受过专业拔罐培训,具备相 关技能和知识。
个体差异考虑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随 意性和不规范性。
注意事项
拔罐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具和拔罐方法;拔罐时要选择肌肉丰厚、没有毛 发和骨骼突出的部位;拔罐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避风,避免患者受凉;拔罐后要让患者休息片刻再走,不要 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洗澡等。
03 拔罐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
操作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确定拔罐部位
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 择合适的拔罐部位,一般 选择肌肉丰满、毛发较少 的部位。
03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罐体在皮肤上产生的压力、牵拉力等机械刺激作 用,可以刺激皮肤和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颈椎 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同时,拔罐还可以用于预防保健和 美容美体等领域。
禁忌症
虽然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但也有一些禁忌 症需要注意。如高热抽搐者、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皮肤溃疡 或过敏者禁用拔罐疗法。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疾病和症状,也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
准备拔罐器具
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或裂纹,确保拔 罐器具安全可靠。
消毒处理
对拔罐部位和拔罐器具进 行常规消毒处理,防止感 染。
拔罐PPT课件

调节气血:拔罐可以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 调节气血,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排毒养颜:拔罐可以 促进身体排毒,改善 皮肤状况,达到美容 养颜的效果。
PART TWO
拔罐的优势
适应范围广
适应范围广, 可用于治疗多
种疾病
疗效显著,见 效快
操作简单,易 于掌握
无副作用,安 全可靠
操作简便,可实施性强
操作方法简单易 学,无需复杂设 备。
可实施性强,适 合在家庭、办公 室等场所进行。
通过对穴位、经 络的刺激,达到 疏通经络、调整 气血的目的。
缓解肌肉疲劳、 疼痛等症状,提 高身体免疫力。
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操作简便,减少患者痛苦 适应范围广,对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均适用 相较于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拔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正确操作下,不会产生副作用,对身体无损伤
实践应用案例分享
实践应用:介绍拔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操作演示:展示拔罐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的拔罐治疗案例,说明拔罐的疗效和应用范围 实践感悟:介绍一些医生或患者对拔罐的实践感悟和体会,增强说服力
操作演示及要点解析
准备工作:清 洁拔罐部位, 选择合适的罐 具和拔罐方法
操作步骤:吸 附、起罐、再 次吸附、起罐, 反复操作直到 达到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避 免拔罐部位受 损或感染,注 意拔罐时间和
力度控制
解析:拔罐过 程中需要密切 关注患者的反 应和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
案。
PART SIX
总结与展望
总结拔罐的治疗优势与操作方法
拔罐的治疗优势 - 缓解疼痛:通过负压吸引,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 - 促进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炎症 - 调整机能: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调整身体机能,促进健康 拔罐的操作方法 - 准备工具:选择合适的罐子,准备燃料和火源 - 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消毒处理 - 点燃棉球:将棉球点燃,放入罐内,迅速扣在选定的穴位上 - 吸住皮肤:等待片刻,直到罐子吸住皮肤,再慢慢提起 - 清理伤口:轻轻擦拭伤口,避免感染
拔罐技术ppt课件

贴棉法
将直径约为2厘米的95%乙醇棉球,贴 在罐内壁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 部位。注意棉球上的乙醇量要适中,以免 滴下烫伤皮肤。本法多用于侧面横向拔罐。
投火法
将折叠的软质纸 卷(或95%乙醇棉球 ),点燃后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扣在施术 部位。本法多用于身 体侧面拔罐。
架火法
取一不易燃烧及 传热的块状物,上置 95%乙醇棉球,放在 应拔的部位上,点燃 后迅速将罐扣上。
复习思考题
1.火罐的操作方法有哪几种? 2.拔罐法的临床应用有哪几种? 3.简述使用拔罐法应注意的事项。
返回
返回
优点:取材容易, 制作简便,轻巧价廉, 不易摔碎。
缺点:易燥裂而漏气。
玻璃罐
用透明玻璃制成,中 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 分大、中、小3型。
优点:质地透明,能直 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 等情况,吸附力大。
缺点:容易破碎。
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口 平滑厚实,大小不一。
优点:吸附力大,易 于高温消毒。
拔罐法
概述
定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
义 抽气等方法造成罐的负压,使之吸附
施术部位通过负压、温热等作用治疗
疾病的方法。
特
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点
工 具: 罐
拔罐法
燃烧
方法
→ 形成负压 → 吸附皮肤
抽气
作 用:负 压、温 热 等 刺 激 目 的:治 疗 疾 病
第一节 拔罐的起 源与发展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
缺点:质重易碎。
抽气罐
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 的透明塑料罐组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明确推广方向。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 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广告 、义诊活动等,提高拔罐疗法 的知名度。
合作与联盟
与相关医疗机构、保健中心、 养生会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推广拔罐疗法,扩大市场份 额。
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服务、专业的技术 和良好的口碑,树立拔罐疗法 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拔罐疗法安全性 及规范化研究
加强拔罐疗法安全性评估, 制定拔罐操作规范,提高拔 罐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推动拔罐疗法的标准 化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 受益于这种绿色、安全的中 医治疗方法。
06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与培训教育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策略
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
根据拔罐疗法的特点和目标受 众,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操作规范
01
拔罐疗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拔罐部位、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02
了解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如皮肤破损、过敏体质、
孕妇等,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消毒与清洁
03
拔罐前需对拔罐器具和拔罐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理论考试 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学员达到培训要求。
拔罐疗法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 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腰痛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 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广告 、义诊活动等,提高拔罐疗法 的知名度。
合作与联盟
与相关医疗机构、保健中心、 养生会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推广拔罐疗法,扩大市场份 额。
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服务、专业的技术 和良好的口碑,树立拔罐疗法 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拔罐疗法安全性 及规范化研究
加强拔罐疗法安全性评估, 制定拔罐操作规范,提高拔 罐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推动拔罐疗法的标准 化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 受益于这种绿色、安全的中 医治疗方法。
06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与培训教育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策略
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
根据拔罐疗法的特点和目标受 众,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操作规范
01
拔罐疗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拔罐部位、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02
了解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如皮肤破损、过敏体质、
孕妇等,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消毒与清洁
03
拔罐前需对拔罐器具和拔罐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理论考试 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学员达到培训要求。
拔罐疗法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 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腰痛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中医拔罐疗法操作教学课件PPT模板

涂抹润滑剂
在拔罐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皮 肤与拔罐的摩擦力。
调整拔罐
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拔罐的位置和角度, 确保达到最佳的拔罐效果。
结束阶段
01 观察拔罐反应
在拔罐过程中,观察皮肤 颜色变化和患者的反应, 判断病情状况。
03 取下拔罐
当拔罐时间结束时,轻轻
取下拔罐,注意不要用力
过猛或拖拽。
02 清洁皮肤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02
不超过10分钟。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
04 风。
其他器具操作演示
01
其他器具介绍
包括多功能拔罐器、电动拔罐器等。
02
准备工具
多功能拔罐器、吸盘。
其他器具操作演示
将吸盘放置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 。
打开多功能拔罐器,将吸盘吸附 在拔罐器上。
拉动拔罐器手柄,将吸盘吸附在 皮肤上。
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
抽气罐操作演示
抽气罐操作步骤 准备工具:抽气罐、抽气枪。
清洁拔罐部位。
抽气罐操作演示
用抽气枪将空气抽出 ,使罐内形成负压。
等待片刻,待空气排 尽,取下拔罐器。
将拔罐器迅速扣在需 要拔罐的部位上。
抽气罐操作演示
注意事项
01
注意抽气力度,避免过度
03 抽气导致皮肤紧绷。
中医拔罐疗法操作教 学课件ppt模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拔罐疗法简介 • 拔罐器具介绍 • 拔罐操作步骤 • 拔罐疗法应用场景 • 拔罐疗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 实践操作演示
01
中医拔罐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 罐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
拔罐疗法操作PPT课件

• 注意事项: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等不宜拔罐;全 身高度浮肿者不宜拔罐;急性外伤性骨折、中度和重度水肿者不宜拔罐;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饥饿者不宜拔 罐;印迹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拔罐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着凉;如果拔火罐后不慎起泡,应及时涂烫伤膏 或去医院处理。
大、中、小三种,长短也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及
病证选用。
03
玻璃罐
系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
。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
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
拔罐前准备工作
•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 选择合适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时,即应随
时调整。初次治疗者和体弱、年老、儿童等及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 宜选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意外情况。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拔罐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也不宜拔罐。
拔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选择部位: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拔罐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拔罐 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大、中、小三种,长短也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及
病证选用。
03
玻璃罐
系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
。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
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
拔罐前准备工作
•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 选择合适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时,即应随
时调整。初次治疗者和体弱、年老、儿童等及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 宜选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意外情况。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拔罐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也不宜拔罐。
拔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选择部位: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拔罐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拔罐 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 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 瘙痒、丹毒、神经衰弱、 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用物准备
罐 、酒精 、棉球、 火柴 、酒精灯 长镊 子、 毛巾
罐的准备 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拔罐法的操作流程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 部位和拔罐方法。
操作流程
(1)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 缝。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 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 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 -2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 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 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 罐。 (3)安全熄火,点燃的明 火稳妥迅速投入小口瓶。
操作流程
观察:
(1)拔罐过程要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
(2)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以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 其疗效最佳;
(3)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有无疼痛、过紧,有应 及时起罐;
(4)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操作流程
起罐:
起罐时,一手夹持罐体, 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 皮肤,使空气进入罐 内,即可顺利起罐。
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口 平滑厚实,大小不一。 优点:吸附力大,易 于高温消毒。 缺点:质重易碎。
抽气罐
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 的透明塑料罐组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拔罐方法运用
刺血(刺络)拔罐法
单罐法
针罐法 走罐法
01
07
02
06 05
03 04
留罐法
(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 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禁忌症
拔罐时罐印分析
• 拔罐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罐印,每一种罐印都能 体现出相对的应症:
•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 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 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 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 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 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三)闪罐
•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病例。
四)留罐
• 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 一般留置5-10分钟。罐大吸 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 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 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 皮肤。
五)走罐
•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 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 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 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 罐,先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一 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 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慢 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 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 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 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 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 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
(3)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 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 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 症。
•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 瘀之证。
•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 瘀,如在肾 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 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 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 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 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 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 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 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 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仅在采用药罐时需少量药材,且利用率高,
5
有利于保护药材资源。
拔罐法的作用
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现代医学: (一) 负压作用 (二) 温热作用 (三) 调节作用
负压作用
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 类组织胺物质
良性刺激机体 促使功能恢复正常
பைடு நூலகம்
温热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功能
六)针罐
• 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 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 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 中心,拔上火罐。如果与药 罐结合,称为“针药罐”, 多用于风湿病。
七)刺血(刺络)拔罐法
• 用三棱针、粗毫针、皮肤 针、滚刺筒等,先按病变 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 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 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 果。
罐的种类
竹罐
抽气罐
玻璃罐
陶罐
竹罐
用直径3~5厘米坚 固无损的竹子,截成 6~10厘米不同长度磨 光而成。 优点:取材容易, 制作简便,轻巧价廉, 不易摔碎。 缺点:易燥裂而漏气。
玻璃罐
用透明玻璃制成,中 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 分大、中、小 优点:质地透明,能直 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 等情况,吸附力大。 缺点:容易破碎。
调节作用
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 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
促使 疾病 好转
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 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 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 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 中风偏瘫等。
多罐法 闪罐法
一)单罐
•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 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 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 的火罐。
• 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 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 等。
二)多罐
•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 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 个乃至拾数个。
• 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 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 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 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 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拔罐疗法
康复科 2017年11月
特点
无创伤,无痛苦。对畏惧针刺和注射的病人尤 1 为适宜
安全、稳妥,疗效确切。不经胃肠给药,不 2 会损伤脾胃,无副作用,无个体特异性。
不受任 何条件、设备限制,或坐、或卧、 3 或立、或屋内野外,随时随地可以施术。
便于普及、推广,好学易懂,入门容易, 4 方便群众和缺医少药地区。
用物准备
罐 、酒精 、棉球、 火柴 、酒精灯 长镊 子、 毛巾
罐的准备 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拔罐法的操作流程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 部位和拔罐方法。
操作流程
(1)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 缝。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 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 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 -2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 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 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 罐。 (3)安全熄火,点燃的明 火稳妥迅速投入小口瓶。
操作流程
观察:
(1)拔罐过程要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
(2)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以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 其疗效最佳;
(3)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有无疼痛、过紧,有应 及时起罐;
(4)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操作流程
起罐:
起罐时,一手夹持罐体, 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 皮肤,使空气进入罐 内,即可顺利起罐。
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口 平滑厚实,大小不一。 优点:吸附力大,易 于高温消毒。 缺点:质重易碎。
抽气罐
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 的透明塑料罐组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拔罐方法运用
刺血(刺络)拔罐法
单罐法
针罐法 走罐法
01
07
02
06 05
03 04
留罐法
(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 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禁忌症
拔罐时罐印分析
• 拔罐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罐印,每一种罐印都能 体现出相对的应症:
•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 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 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 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 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 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三)闪罐
•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病例。
四)留罐
• 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 一般留置5-10分钟。罐大吸 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 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 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 皮肤。
五)走罐
•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 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 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 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 罐,先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一 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 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慢 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 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 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 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 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 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
(3)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 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 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 症。
•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 瘀之证。
•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 瘀,如在肾 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 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 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 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 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 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 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 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 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仅在采用药罐时需少量药材,且利用率高,
5
有利于保护药材资源。
拔罐法的作用
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现代医学: (一) 负压作用 (二) 温热作用 (三) 调节作用
负压作用
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 类组织胺物质
良性刺激机体 促使功能恢复正常
பைடு நூலகம்
温热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功能
六)针罐
• 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 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 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 中心,拔上火罐。如果与药 罐结合,称为“针药罐”, 多用于风湿病。
七)刺血(刺络)拔罐法
• 用三棱针、粗毫针、皮肤 针、滚刺筒等,先按病变 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 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 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 果。
罐的种类
竹罐
抽气罐
玻璃罐
陶罐
竹罐
用直径3~5厘米坚 固无损的竹子,截成 6~10厘米不同长度磨 光而成。 优点:取材容易, 制作简便,轻巧价廉, 不易摔碎。 缺点:易燥裂而漏气。
玻璃罐
用透明玻璃制成,中 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 分大、中、小 优点:质地透明,能直 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 等情况,吸附力大。 缺点:容易破碎。
调节作用
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 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
促使 疾病 好转
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 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 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 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 中风偏瘫等。
多罐法 闪罐法
一)单罐
•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 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 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 的火罐。
• 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 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 等。
二)多罐
•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 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 个乃至拾数个。
• 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 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 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可按脏 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 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拔罐疗法
康复科 2017年11月
特点
无创伤,无痛苦。对畏惧针刺和注射的病人尤 1 为适宜
安全、稳妥,疗效确切。不经胃肠给药,不 2 会损伤脾胃,无副作用,无个体特异性。
不受任 何条件、设备限制,或坐、或卧、 3 或立、或屋内野外,随时随地可以施术。
便于普及、推广,好学易懂,入门容易, 4 方便群众和缺医少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