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总结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从事妇科临床与教研40余年,用药独特,有着富的临床经验,妇科消炎1号方加味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何成瑶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本文旨在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内外联合用药等各个方面阐述,并简要总结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
标签:妇科消炎1号方;内外联合用药;经验总结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师从妇科名中医卓雨农的传人卓启墀、王渭川、王祚久老师,此后从医的40年中,对中医妇科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以中医为主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自拟妇科消炎1号方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
就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审查病因病机,注重辨证论治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1]。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流行病学显示,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妇女人口的10%~15%,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90%,25%~35%不孕患者与内异位症相关[1],可引起下腹疼、不孕、性交不适及月经异常等,可有继发性痛经并且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不孕亦可导致家庭不和谐。
中医病名并无“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癥瘕”、“痛经”、“不孕症”的范畴。
《黄帝内经》曰“肾者,精祌之舍,性命之根”,《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何成瑶教授認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主藏精气,女子以肾为本,肾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病因所在。
唐容川指出:“冲为气街,气根于肾;又冲为血海,血海即丹田,肾气之所藏也;且肾居冲脉之下,为冲脉之根,故安肾可以平冲,冲气安而血海宁”。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经验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经验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以痛经最为常见,其主要特征为经行之前或经行初期小腹腰骶疼痛剧烈。
常为继发性、渐进性加重。
痛甚时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等。
若病变部位在子宫直肠陷窝,则伴肛门坠痛,或性交痛,并有3/4患者伴有不孕。
由于本病病性复杂,病势缠绵,难以速愈,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本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痛,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1 治疗方法基本方:丹参、赤芍、元胡、莪术、水蛭、乌药、乳香、没药、肉桂等10余味。
服法:上药制成小水丸,每服6克,经期腹痛时可加倍,日2次。
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汤剂则每日1剂,水煎服。
随症加减:兼症或合并症较多者用汤剂,随证加减,痛甚者加血竭粉;经血夹块者加三七、三棱;子宫腺肌症者加苏木、皂刺;四肢厥冷者加制附子、干姜;恶心、呕吐者加吴藇、川椒等;合并不孕症者,非经期可加服安坤赞誉丸或河车大造丸。
2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属于中医学之血瘀型痛经的范围,有的亦可归于“癥瘕”之列。
认为情志不畅,肝气不舒,冲任气血运行不畅。
瘀血阻滞包宫,胞脉以致“不通则痛”是发病的主要机理。
同时根据异位内膜脱落出血的后果看,也相当于中医之“离经之血”,离经之血集聚于局部则成“瘀血”。
瘀血为病理产物,又反过来成为致病因素,导致患者腹痛拒按,经血夹有血块,舌质暗,脉弦涩,内诊可扪及有形包块或结节等。
因此瘀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和体征的关键。
有人用血液流变学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全血粘度呈增高趋势等。
证实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瘀血的状态。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经痛的周期性发作,与月经周期的生理环境有关。
经前冲任血由空虚到满盈欲溢之际,冲任胞脉气实血盛,加上素体因素或致病因素的干扰,则气血易阻滞不通,而发痛经;经行时,瘀块随经血排出,瘀痛减轻;经净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引起胞脉瘀阻,故平时安祥无腹痛;病因不除,故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出现;离经之血去无出路,越积越重,故瘀痛渐进加重。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治疗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中医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本次要求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资料,患者均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入院就医,对患者使用了不同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组,其中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有25例,该组患者应用了西药治疗方案,实验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有25例,该组患者应用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结果:对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进行了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明显更优,数据结果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疾病,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前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患上这类疾病,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伴有痛经、不孕等临床表现,根据大量数据研究表明,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有超过40%伴有不孕症状,可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症状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我国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中西药治疗,此次针对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主要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效果,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要求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资料,本次入选患者均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入院就医,对照组有25例患者,患者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35岁,不孕年限最短1年,最长6年,其中有19例患者有过人流史或药流史经历。
实验组有25例患者,患者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32岁,不孕年限最短3年,最长8年,其中有20例患者有过人流史或药流史经历。
此次患者入选标准如下:⑴患者已结婚,并有正常性生活;⑵男性身体健康,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⑶患者一年内无怀孕现象;排除标准:⑴癌症患者;⑵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患者自愿参与此次课题研究,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了评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总结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95 期2019 Vol.6 No.9518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总结林巧梅1,曹俊岩2*,陈永慧1,余俊洁1,马改娟1(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总结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的临床经验。
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总结何老治疗该病的经验及特色。
何成瑶教授根据辨证论治采用分期用药方法治疗崩漏,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崩漏;肾;分期论治【中图分类号】R27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5.18.02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1]。
本病是以出血为主的妇科疑难危重病证,急在突然暴下,下血势急,量多如崩;重在漏下不止,阴血暴失,救治不及,可致血脱气竭,危及生命。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范畴,主要是调节生殖内分泌机制失常导致。
西医治疗主要通过使用药物达到止血及调整周期的目的;严重时或药物治疗不佳时也通过采取子宫内膜切除术、诊断性刮宫等手术治疗方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中医治疗崩漏具有独特的优势。
何成瑶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生涯的40余载中,何老擅长通过辨证对妇科经、带、胎、产及杂病进行论治,尤其在崩漏的辨证和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现将何老治疗崩漏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从肾论治,兼顾肝、脾二脏正常月经的维持是在肾气盛大,天癸生发,冲任二脉蓄积脏腑之精血津液,督带司职,血气调畅的前提下,共同作用于胞宫,血海满溢下实现。
基于上述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下,何老总结了崩漏病因以虚、瘀为主,久崩多虚,久漏多瘀,病机源于肾气亏虚,其位在冲任。
何成瑶教授辨治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撷华

何成瑶教授辨治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撷华作者:潘璠马卫东朱颖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1年第02期【摘要】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与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开始逐渐发育密切相关。
何成瑶教授根据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提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为本,与心密切相关,再结合体质,辨证论治,中西结合治疗,临床收效甚佳。
本文将对何成瑶教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撷华;何成瑶Abstract:Adolesce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in gynecology.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ce,professor He Chengyao put forward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kidney deficiency,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rt.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iscuss professor He Chengyao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Keywords:Adolesce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ick Experience China;He Chengyao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以稀发排卵或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引起的月经稀发、多毛、痤疮等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1]。
【国医大师:何成瑶】黔中大地妇科圣手,恰似观音送子忙

【国医大师:何成瑶】黔中大地妇科圣手,恰似观音送子忙何成瑶从医58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
在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病方面,疗效显著,提出“养精育胞”理论,创“温枢三焦、宁心坚肾”治法,尤擅不孕症和妇科肿瘤诊治,享誉黔中大地,被贵州百姓誉为“妇科圣手”。
7月21日(周四)早晨7点40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名医堂”。
84岁的主任医师、教授何成瑶提前抵达诊室,换上白大褂,垫上一个靠枕,缓缓坐下,做好接诊前准备。
8点钟,她像往常一样开始接诊,这一坐,往往是五六个小时。
她对眼前的患者进行一番“望、闻、问、切”后,思考片刻开始开方。
“当归、黄芪、枸杞子、白芍、川芎……”一串中药名就像跳跃的音符,何成瑶脱口而出。
在患者看来,绣口一吐,便是救命金方;在何成瑶看来,与每一剂良方的相会是一种坚守、一种承诺。
然而,方剂不只是方剂,更是生命。
殊不知,就在前一天,7月20日下午,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何成瑶喜获“国医大师”殊荣。
国医大师,是我国给予中医医师的最高礼遇,亦是对中医药人济世救人的赞许。
至此,贵州已有两人荣获此殊荣。
耄耋之年的何成瑶,仍坚持每周二、四、六上午三次门诊,两次查房,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患者遍及全国。
在何成瑶的诊室内,悬挂着“国医大师”刘尚义的一幅题字:“恰似观音送子忙”。
这几字总结了何成瑶从医60年的贡献,尤其是她在不孕症和妇科肿瘤诊治的造诣,享誉黔中大地,被百姓誉为“妇科圣手”。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奇迹。
每当看到又有一个家庭在我的帮助下创造这个奇迹,我都会很满意,很幸福。
”这是何成瑶深耕医坛60载最美的收获。
医缘:“医”路走来,厚德载医何成瑶日常接诊1938年,何成瑶出生于六盘水市一个书香之家。
1957年,祖母生病,家中医生进进出出的场景,让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学医。
1962年,24岁的何成瑶从贵阳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
为响应党的号召,她主动申请到偏远的黔西县医院工作,成为黔西县医院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一干就是14年。
何成瑶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经验附验案一则

提前 或推 后 , 经量 过 多或 过少 , 甚 或经 行 不停 , 或 闭经 , 出现 排卵 障 味 l O g 、 甘草 6 、 加 甲珠 5 g 、 皂刺 l O g 、 红藤 1 5 g 、 败酱草 1 5 g 、 路 路 通 5 g 、 仙 灵脾 l O g 、 蛇床 子 1 5 g 。7 剂, 水煎 内服 , 1 剂, d , 3 次/ d 。 碍致 不孕 。肾藏精 , 主生 殖 , 先天 之本 , 元气 之根 , 内寓 元 阴元 阳 , 何 1 妇科 灌肠 方 : 蛇床子 3 0 g 、 苦参 3 0 g 、 紫花 地 丁 3 0 g 、 蒲 公 英 老重视历代医家对肾主生殖的论述 , 如《 素问・ 上古天真论 》 云: “ 女 子7 岁, 肾 气 盛 … …二 七 而 天癸 至 , 任脉通 , 太 冲脉 盛 , 月 事 以 时 3 0 g 、 三棱 3 0 g 、 莪术 3 0 g 、 土茯 苓 3 0 g 、 丹皮 2 0 g 、 赤芍 2 0 g 、 苍 术 0 g 、 白芷 2 0 g 、 桂枝 2 0 g 。 1 0 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浓煎 l O 0 mI , 保 留灌 肠 2 0 m i n以 上 , 下, 故有 子 。 ” 《 素问 ・ 六 节 藏象 论 》 日: “ 肾主 蛰 、 封 藏之 本 , 精 之 处 2
内蒙古 中医药
何 成 瑶 老 中 医治 疗 不 孕 症经 验 附验 案 一则 △
程 力 张 帆 曾 莉 通 讯作 者 : 曹俊 岩
摘
要: 目的 : 总结 国 家级 名老 中 医何 成 瑶 治疗 不 孕症 的 临床 病 案 经验 。方法 : 门诊跟 师学 习总结 何成 瑶 的 临床 经 验 。结果 : 发 现何 成
名老中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名老中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有远处转移与种植能力,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清楚。
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
其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
如在因妇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及对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仔细作病理检查,发现约20~25%患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随病变部位、范围及演变过程而不同。
主要表现为痛经、不孕、月经失调、性交疼痛、在月经前及月经期出现排便疼痛或坠胀痛,严重时可出现排便困难,或周期性便血,甚至在月经期发生急性腹痛。
中医学中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痛经”、“癥瘕积聚”、“不孕”范畴,《诸病源侯论》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风冷邪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等。
历代中医学者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采用辨证施治手段,本着标本兼治为原则。
治疗多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软坚散结为主,调整机体的内环境,祛除产生该病的内因,同时温经活血祛瘀使月经正常来潮,痛经逐渐消失,异位包块、结节、巧克力囊肿(即为中医所说的“癥瘕积聚”)内瘀血的逐渐溶解、吸收和消散。
服药期间月经正常来潮,同时有促进卵泡生长及促排卵作用,故可以帮助患者受孕,而受孕又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之一。
夏桂成经验⒈病因病机:內异症患者多有黃体功能不健,他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阳虛弱,经行感寒,或者经期行经不畅,余血蓄积,逆流于子宮之外,蕴结于脉络肌肉之間;或由于体质不足、脾胃虛弱,或流产后,正气虛弱、气虛下陷,痰浊壅结于子宮之外所致。
经产瘀血浊液随着肾阴阳的消长转化而变化,行经之時,瘀血痰浊阻于內不得归经而致痛经,日久积聚不得温化痛经加剧。
总之,本病是肾阳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从事妇科临床与教研40余年,用药独特,有着富的临床经验,妇科消炎1号方加味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何成瑶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本文旨在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内外联合用药等各个方面阐述,并简要总结何成瑶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
标签:妇科消炎1号方;内外联合用药;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教授师从妇科名中医卓雨农的传人卓启墀、王渭川、王祚久老师,此后从医的40年中,对中医妇科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以中医为主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自拟妇科消炎1号方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
就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审查病因病机,注重辨证论治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1]。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流行病学显示,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妇女人口的10%~15%,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90%,25%~35%不孕患者与内异位症相关[1],可引起下腹疼、不孕、性交不适及月经异常等,可有继发性痛经并且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不孕亦可导致家庭不和谐。
中医病名并无“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癥瘕”、“痛经”、“不孕症”的范畴。
《黄帝内经》曰“肾者,精祌之舍,性命之根”,《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何成瑶教授認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主藏精气,女子以肾为本,肾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病因所在。
唐容川指出:“冲为气街,气根于肾;又冲为血海,血海即丹田,肾气之所藏也;且肾居冲脉之下,为冲脉之根,故安肾可以平冲,冲气安而血海宁”。
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侵犯卵巢、宫骶韧带相一致。
何教授认为内异症的发生,不可单一而论脏腑本身,内因是主,但外因、情志因素亦不可忽视,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的辨证论治,因审证求因,重视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可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何成瑶教授认为本病的瘀血病机有其特殊之处,产生瘀血的“不通则痛”,加之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湿气较重,湿性黏滞,易阻碍气机,困阻脾土,而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所以何成瑶教授认为内异症形成血瘀病机离不开脾肾亏虚。
2 客观看待辨证论治的优劣,融汇中西各家之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医学技术条件为医务工作者采用多种诊疗方式提供
了便利,如:彩色多普勒、实验室检验(如:性激素、AMH等)、影像学、宫腹腔镜检査等手段,何成瑶教授认为不能排斥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把其运用到中医诊断中,把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杳手段作为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是当前中医辨病的与时俱进。
3 多途径用药、调经助孕
由于内异症病程迁延难愈、证候复杂、病因病机因果相干,何教授在“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攻补兼施”的基础上,经常采用多途径用药、调经助孕的方法治疗本病。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有针刺、艾灸、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保留灌肠等,另外可配合口服膏方治疗内异症。
妇科消炎1号方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何成瑶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该方由连翘、红藤、金银花、败酱草、黄芪、党参各15 g,茯苓、三棱、莪术、丹皮、元胡、川楝子、栀子、当归、川芎、白术各10 g,泽泻、赤芍、白芍各12 g,桂枝、甘草各6 g等中药组成,经文献查阅,妇科消炎1号方加味具有改善局部血液流变学,能够改善盆腔微循环[2-4]。
何教授认为治疗子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外治法必不可少,主要悰以下两点说明:
(1)病机错杂、病情迁延难愈、处方难精简:由于内异症患者大多为虚实夹杂症,治疗应兼顾脏腑功能调理及局部瘀血祛除,同时由于内异症的病程迁延难愈,长期口服中药难免会对患者胃肠道及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患者亦难坚持,医从性难免较差,所以权衡两者就是临证处方用药的难点及重点。
(2)局部给药、药专力宏:因女性特有的生殖解剖结构,何成瑶教授根据临证经验自拟通阻方:蛇床子、蒲公英、苦参、紫花地丁、土茯苓、艾叶各30 g,三棱、莪术、白芷、丹皮、赤芍、延胡索、苍术、川楝子各20 g,加水1000 mL 浓煎成100 mL,保留灌肠,保留时间为20 min以上。
中药灌肠的优点为经济、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便于坚持治疗5]。
通过中药保留灌肠、针刺、艾灸、中药封包等中医外治法可以把药物有效成分送至病所,调畅全身气机、提高局部盆腔药物浓度。
所以采用外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3)膏方力缓味甘、便于携带口服:内异症的可导致不孕,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渴望新生命的到来,调经助孕亦可成为内异症的治疗方法,何成瑶教授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自拟调经助孕膏。
调经助孕膏组方如下:
枸杞子、菟丝子、炒当归、山药、苍术、黄芪各150 g,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川芎、丹皮、炒白芍、赤芍、法夏、怀牛膝、桃仁、山萸肉、熟地、生地、仙灵脾、鹿角霜、炒谷芽、鸡内金、陈皮、玄参、红花、丹参、杜仲、天冬、绿梅花、炒白术、炒麦芽、木香、神曲各100 g,茯苓、紫石英、党参各200 g,柴胡、香附各90 g,炙甘草60 g,用法:早晚各服15 g,温开水吞服,方便患者携带口服,以补益肝脾肾为主。
何教授以中药内服及膏方调理脏腑、滋补肝肾、固护脾胃,借助现代医学检査技术,经过中医理论的思考及升华,以此为临床医师辨证辨病提供依据,不仅提高了辨识疾病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且为中医多途径给药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和参考,这也正是何成瑶教授融汇中西各家之长的临床思想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等.妇产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269.
[2] 曹俊岩,范宏元.妇科消炎1号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11-4413.
[3] 林新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治法及用药规律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26(12):40-42.
[4] 李薇,王远亮,蔡绍皙,等.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比较[J].中草药,2010,31(1):29-31.
[5] 孙淑芳,师晶丽,潘艳玲.中医外敷法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