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经常性支出
财政行政单位年度报告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情况

财政行政单位年度报告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情况本文旨在报告财政行政单位的年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
以下是我们对于过去一年的财政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的报告。
一、财政收入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财政行政单位的财政收入总额为X万元。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税收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成功征收各类税收X万元,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1.2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收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利用国有资产经营获得非税收入X万元。
1.3 利息和投资收益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我们通过理财和投资取得了一定的利息和投资收益,总额为X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财政行政单位的财政支出总额为X万元。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行政事务支出行政事务支出主要用于财政行政单位内部管理及其运转的支出,包括工资、奖金、办公设备采购、日常办公开支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行政事务支出总额为X万元。
2.2 公共服务支出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公共服务支出总额为X万元。
2.3 对外支出对外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对外援助、国际交往等开支。
在过去的一年中,对外支出总额为X万元。
三、财政状况分析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收收入,但也要兼顾非税收入和其他收益,以维持财政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财政支出要严格按照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行政事务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都要合理控制,避免出现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最后,财政行政单位要注重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报告,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
四、未来展望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和财政支出效益,促进财政行政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门年度总结财政收入增长与支出管理的平衡

财政部门年度总结财政收入增长与支出管理的平衡在过去的一年中,财政部门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文将总结财政部门在财政收入增长与支出管理平衡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探讨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财政收入增长的措施与效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通过改革税收制度,进一步完善税制,提高税收透明度和效率。
同时,对税收征管加强监管力度,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确保税收的公平公正。
其次,财政部门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此外,财政部门还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国税收避税行为,确保跨国企业纳税合规,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财政收入明显增长,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财政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税收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税收的公平公正,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的信心。
二、支出管理的平衡与效率除了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部门在支出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实现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
首先,财政部门加强了财政预算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和监督,合理安排支出计划,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其次,财政部门优化了支出结构,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注重社会保障和民生工程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财政部门还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防止资金浪费和滥用,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支出管理更加平衡和高效。
财政部门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
同时,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三、财政收入增长与支出管理平衡的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支出管理的平衡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财政资源,有利于支持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推进。
其次,支出管理的平衡和高效使得财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确保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推进。
财政与税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济南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所以称之为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C:现代生产D:市场过程答案:A2.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A:私人产品B:社会产品C:公共机构D:公共产品答案:D3.通过市场来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A:公共机构B:私人产品C:社会产品D:公共产品答案:B4.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
A:对B:错答案:A5.财政学是研究市场经济行为的。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财政分配的主体A:国家B:企业C:社会团体D:家庭答案:A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A:消费环节B:分配环节C:交换环节D:生产环节答案:B3.主张“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国家财政”的观点是A:价值分配论B:社会共同需要论C:国家分配论D:国家资金运动论答案:C4.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A:经济条件B:政治条件C:社会条件D:历史条件答案:A5.下列那一项不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A:物价稳定B:税负不变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答案:B6.财政三职能包括A: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B: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稳定经济C: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稳定经济D: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答案:A7.财政产生的条件有A:经济条件B:社会条件C:政治条件D:文化条件答案:AC8.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财政职能包括A:配置资源B:稳定经济C:发展经济D:分配收入答案:ABCD9.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A:劳动价值B:社会总产品价值C:剩余产品价值D:必要劳动产品价值答案:C第二章测试1.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这些物品被叫做A:混合产品B:私人产品C:公共产品D:集体产品答案:C2.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的是A:汽车尾气B:企业对资源的配置C:义务教育D:海上灯塔答案:A3.下列属于产生正外部性的例子有( )A:知识或发明的产生B:对传染病的预防C:滚滚浓烟D:河水污染答案:AB4.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在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有A:反对垄断,鼓励竞争B:维护经济稳定C:克服外部性D:促进社会公平答案:ABCD5.政府失灵的表现和成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垄断B:“寻租”C:政府决策失效D:政府决策执行失效答案:BCD6.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有A:个人的初始禀赋差异B:垄断C:劳动能力的丧失D:分配制度答案:ABCD7.从公共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A:政府债务B:政府收费C:企业利润D:国家税收答案:D8.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政府对()来实现的A:有效供给B:有效需求C:总供给D:总需求答案:B9.一国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实现如下目标A:充分就业B:国际收支平衡C:经济适度增长D:物价稳定答案:ABCD10.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B:国防提供的服务C:义务教育D:科学研究答案:BC第三章测试1.政府间财权的合理划分主要是解决()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A:税收B:赤字C:财政开支D:国债答案:A2.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A:季度B:年度C:月度答案:B3.复式预算是按预算收支的()编制的年度预算A:目标计划B:成本—效益C:资金性质D:绩效评价答案:C4.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答案:B5.我国政府预算的执行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国库C:中国人民银行D: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D6.我国政府预算的最终审批权归于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财政部答案:B7.政府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预算A:建设支出B:公共支出C:经常支出D:资本性支出答案:C8.政府的经济行为要直接影响到预算中的A:资本性支出B:公共支出C:经常支出D:国防支出答案:A9.一级政府应有一级预算,我国实行A:二级预算C:三级预算D:四级预算答案:B10.我国于1995年正式颁布施行《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预算采用()形式编制。
财政与税收复习题

《财政与税收》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企业 B国家 C家庭 D社会团体与组织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A生产环节 B分配环节 C交换环节 D消费环节3.以政府获取收入时的不同权力(或手段)为标准的分类方式,被称为财政收入的()分类A来源 B形式 C价值 D部门4.从公共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5.发展阶段增长论提出,在经济发展中期,()A转移支出会减少 B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上升C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D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不变6.政府转移支出的实现()A需要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B不需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C需要进行社会产品的交换D是财政资金的有偿转移7.我国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财政管理体制A包干制 B分成制 C分税制 D分灶吃饭制8.政府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预算()①资本性支出②经常支出③公共支出④建设支出9.调整()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较大A公共支出 B转移支出 C投资支出 D购买支出10.“双紧”政策的配合运用,一般在()时期A经济衰退 B经济滞涨 C经济停滞 D通货膨胀11.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主要以改变()的方式,将其应纳税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A成本B利润 C价格 D企业组织形式12.税收归宿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是()A供给弹性越大,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B需求弹性越大,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C供给弹性越小,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小D需求弹性越小,购买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小13.流转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企业所得税14.一般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中不适用累进税率的是()。
A工资、薪金所得 B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15.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可以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财政学第三章经常性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内容
1、国防支出的内容
▪ 即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 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 费等。
2、国防支出的经济分析
▪ (1)其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对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 长有重要影响;
▪ (2)其结构的调整变化对经济结构有重要影响; ▪ (3)可以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
▪ ③优抚社会化服务:国家和社会筹资 建造服务设施。
(5)社区服务
以城市街道居委会和农村乡镇村民委员 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力量,倡导居民互 助互济,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社区居民 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二)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 1、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 ▪ 社会保障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证社会成
▪ 4、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 (1)社会保险型:“风险分担,互助互济” ▪ (2)社会救济型:在全社会范围内向生活遇到
困难的人提供 ▪ (3)普遍津贴型:“人人有份” ▪ (4)节俭基金型: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举办
▪ 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 (2)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 (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 (4)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 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期间与雇主共同缴纳保费
社
劳 动 者
会 被动失业后一定期限内享受失业保险 保 金,超过期限转为领取失业救济金, 险 还可能有对失业者家属、子女的补助 基
金
▪ (2)社会救济:即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的 人或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为维持 最低生活水平而向其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援助。
财政与税收试题——财政支出概述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一、名词解释(一)A类题1、财政支出2、政府采购制度3、购买性支出4、转移性支出(二)B类题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费用选择法3、公共定价法二、填空(一)A类题1、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大类。
2、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4、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财政支出规模通常用_______占_______比重来表示。
(二)B类题1、公共定价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公路、邮电等公共物品可采用_______方法来衡量和提高效益。
4、军事、政治、文化等财政支出项目可采用_______方法来进行衡量和效益分析。
三、选择题(一)A类题(单选)1、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都是以( )为主。
A、财政补贴;B、无偿拨款;C、有偿贷款;D、转移支付2、政府转移性支出是实现财政的( )职能的主要方式。
A、调节收入分配;B、配置资源;C、稳定经济;D、监督管理3、在整个财政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
A、财政补贴;B、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C、抚恤和社会救济费;D、挖潜改造资金支出(二)B类题(多选)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 )。
A、积累性支出;B、消费性支出;C、生产性支出;D、非生产性支出;E、购买支出2、社会救济费属于( )。
A、消费性支出;B、积累性支出;C、转移支出;D、购买支出;E、非生产性支出3、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E、社会保障性支出4、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可分为( )。
财政与税收经常性支出

按功能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 外交
按费用要素分类: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人员经费是指用于个人部分的工资、补助工资、 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和人民助学金等经 费。
公用经费是指用于公用部分的公务费、设备购置 费、修缮费、业务费、其它费用和差额补助费, 主要是各项费用的货币支付和购买商品的支出。
- 33 -
(三)国际比较
- 37 -
- 38 -
- 39 -
通过预算调节国防支出的总量,与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的国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优化国防支出的结构
减少人员费用,增加采购费用。 增加科研费用,减少维持费 调整国防费在陆、海、空之间的比例
第二节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一、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的经济属性 (the economic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culture,science and health)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 (二)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及国际比较 (四)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 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 需要的各种费用支出,主要包括:
项目 年份
行政管理 费增速
财政支出 增速
行政管理费占 财政支出比重
1978
13.3
1980
16.7
1985
4.3
1990
15.8
1995
19.6
2000
17.2
财政学 第四讲 经常性支出

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
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属于混合物品。
经常性支出
二.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二)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
①
② ③ ④ ⑤
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
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 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
2.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公共支出 行政管理支 出的特点
行政管理支出具有稳定性
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难以考核
经常性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3.我国行政支出的规模
(1)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规模
经常性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3.我国行政支出的规模
(2)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 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是指其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在一国的经济 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过多必然会导致纳税人的税收负 担过重,从而使微观资源配置发生扭曲。所以行政管理增长速度应小于 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
2.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规模
3.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
经常性支出
二.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经常性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有关三公消费的新闻: “三公”消费人均最高4610元 中科院仍居榜首”(新浪财经)
“国务院要求6月公开三公消费 多数中央部门爽约”(中国新闻网)
“8部委公开三公消费 多数无使用明细”(新浪新闻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s)
全社会消费的非生产性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1、购买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 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的支出。
体现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转移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 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19.0
6.4
15.7
13.5
11.8
13.9
15.6
14.3
19.1
14.3
2007-2008年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单位:亿元
项目 年份
2007
2008
财政支出 49781.35
一般公共服务 外交 国家安全 8514.24 215.28 3486.16 合计 12215.68
行政管理支出占 财政支出的比重 (%)
三、国防支出
(expenditures for national defenses)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经济属性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属于经常性支出及购买性支出。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
保证。 对内管理社会、经济,对外巩固国防,是政府的基本职
能,从而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是政府的两项基本支出。
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方法。 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三大类。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支出经
济分类设置类、款两级科目。
三、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 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行政管理费在各项支出中增长速度最快 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大部分年份超过财政支
出的增长速度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
据有关数字统计,中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86年的 6.8%到2005年的14.3%,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到 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 分别增长12.3和12.7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 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 同期,中国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只提高了0.5%,国防、 科技和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8、1.2和0.4个百分点。
经常性支出的属性
(the nature of public consumption) 非生产性支出,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经常性支出的项目
(the items of public consumption) 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 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险支出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按功能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 外交
按费用要素分类: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人员经费是指用于个人部分的工资、补助工资、 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和人民助学金等经 费。
公用经费是指用于公用部分的公务费、设备购置 费、修缮费、业务费、其它费用和差额补助费, 主要是各项费用的货币支付和购买商品的支出。
特设机构1个
直属机构16个
办事机个
各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趋势图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 È ÖØ 1 0 . 0 0 %
8.00%
6.00%
4.00%
2.00%
0.00%
1980
1990
1991
1992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
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是下降趋势,其增长 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 (三)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及国际比较
纵向比较、横向比较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项目 年份
行政管理 费增速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 (二)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及国际比较 (四)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 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 需要的各种费用支出,主要包括: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 卫生支出 社会保险支出
一、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又称按国家职能分类, 过去称为按费用类别分类。
2007年前,依据国家职能,分别将财政支出分为: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财政支出 增速
行政管理费占 财政支出比重
1978
13.3
1980
16.7
1985
4.3
1990
15.8
1995
19.6
2000
17.2
2001
22.9
2002
35.6
2003
15.7
2004
18.1
2005
19.1
33.0
4.4
-4.1
5.4
17.8
6.5
9.2
9.8
17.8
12.8
22.5
11.3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01
ʱ¼ä
ÖÐ ¹ú ÃÀ ¹ú º« ¹ú Ó¢ ¹ú Ó¡ ¶È
我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高速爬升与其他国 家的平缓上升或平缓下降形成鲜明对比
(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24.5
9795.92 240.72 4059.76
62592.66
合计 14096.40
22.5
重庆市万州天城交通局仅有12名在职职工,却建起两栋 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欧式”风格办公楼
重庆市忠县黄金镇政府修建的像宫殿一样的办公楼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