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肿瘤(讲解)
咽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ppt课件

咽科学
1
第九章
咽肿瘤
2
第一节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为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 肿瘤,常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故又名 “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
病因
不十分明确
3
病理:
肿瘤起源于枕骨底部、蝶骨体及翼突 内侧的骨膜。
瘤体由胶原纤维及多核成纤维细胞 组成网状基质,其间分布大量管壁薄、 无弹性的血管,其受损后易出血。
21
对以下情况可采用下述治疗: 1、放疗后3月鼻咽部仍有残留病灶或局部
复发,可采用光辐射治疗或手术。 2、放疗后仍有颈部残存转移灶可手术切除
残灶。
22
思考题:
小儿咽后脓肿切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3
谢谢~
24
14
2、耳部症状: 肿瘤发生于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或
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该侧耳鸣、耳 闭及听力下降,鼓室积液,临床易误诊 为分泌性中耳炎。
15
3、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转移者较常见,以颈淋巴结
肿大为首发症状者占60%,呈进行性增
大,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始为单侧,
继之发展为双侧。
4、脑神经症状:
4
临床表现:
1、出血: 鼻出血或从口中减退等。
3、其它症状: (1)耳鸣、耳闭及听力下降, (2)视力下降,
5
检查:
1、前鼻镜检查: 鼻腔后粉红色肿瘤。
2、间接鼻咽镜检查: 鼻咽部圆形或分叶状粉红色肿瘤。
3、触诊: 手指触诊可触及肿块底部。
6
4、影象学检查: 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了解肿瘤累及 范围,肿瘤的基底部位及颅底骨质 破坏情况。
7
诊断:
1、病史+检查, 2、结合年龄及性别可作出诊断。 因肿瘤易出血,活检应列为禁忌。
面神经疾病、耳及侧颅底肿瘤

早期肿瘤较小时无任何症状,长大可出现耳内发痒、阻塞感,继而 听力下降,挖耳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有耳痛及脓性血水溢出。检 查见外耳道口或外段似桑椹样广基或带蒂,灰白色或棕色肿瘤,质 地坚实,继发感染时局部黑褐色。
诊断与治疗
病理诊断。
手术切除,术后用20%硝酸银、鸦胆子油或干扰素局部涂 抹,防止复发。因有恶变倾向,切除组织常规病理检查。
疱疹常见部位为耳甲 腔、外耳道和舌前 2/3区,疼痛较重。 持续时间短暂。
面瘫与出现疱疹相隔 一周以上。
常伴有眩晕和感音性聋 等症状。
○ 诊断 ○ 防治
耳及侧颅底肿瘤
发生在外耳道的乳头状瘤(papilloma)系 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多见 于软骨部皮肤表面。一般认为该病与局部 的慢性刺激及病毒感染有关,而挖耳可能 是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
06
MRI检查显示面神经肿 胀。
诊断
病史分析;
详细检查;
排除化脓性中耳炎、 耳部肿瘤、面神经瘤 或先天性胆脂瘤等疾 病。
物理疗法 ; 药物治疗;
治疗
高压氧治疗 ;
保护角膜,防止角膜 干燥和灰尘损伤;
手术治疗。
又名耳带状疱疹,病变多位于膝状神经节或面神经本身。
临床表现 特征为周围性面瘫伴耳部疱疹。
耳部疾病(三) ----面神经疾病、耳及侧颅底肿瘤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 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 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 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 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 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 濒 临 页 面 容 纳 内 容 的 上 限 , 若 还 有 更 多 内 容 , 请 酌 情 缩 小 字 号 , 但 我 们 不 建 议 您 的 文 本 字 号 小 于1 4 磅 , 请 您 务 必 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 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 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 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 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 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 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 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 时 , 已 濒 临 页 面 容 纳 内 容 的 上 限 , 若 还 有 更 多 内 容 , 请 酌 情 缩 小 字 号 , 但 我 们 不 建 议 您 的 文 本 字 号 小 于1 4 磅 , 请 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鳞状细胞癌的影像诊断

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鳞状细胞癌[概述]鳞状细胞癌是耳部和颞骨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发生比例各家报道不一。
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外耳、中耳和乳突,以耳廓最多,其余依次为外耳道、中耳和乳突。
发病年龄:16岁-98岁,平均年龄68岁,60岁—70岁最多。
男性多于女性。
[病理表现和生物学行为](1)病理表现:肿瘤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切面呈磁白色,部分肿瘤内包埋有耳软骨;组织学类型有鳞癌、腺样鳞癌、基底细胞样鳞癌和梭形细胞鳞癌,大部分为鳞癌。
外耳鳞状细胞癌中91%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占2%,梭形细胞鳞癌1.5%,腺样鳞癌5%,基底细胞鳞癌0.5%。
中耳乳突鳞状细胞癌发生于中耳腔黏膜上皮。
(2)生物学行为:耳部和颞骨鳞状细胞癌为侵袭性肿瘤,但各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耳廓和外耳道鳞状细胞癌一般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才扩散,耳廓鳞状细胞癌扩散的方向与耳廓的胚胎发育有关系,耳前癌可向耳垂方向、耳轮和耳屏浸润,并可进—步向对耳轮浸润。
外耳道软骨和骨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但外耳道癌可以通过外耳道的Santorini缝隙或骨和软骨部交界处浸润到耳周软组织和腮腺组织,向内破坏鼓膜、中耳乳突,甚至破坏颞骨岩部进入颅内。
中耳乳突鳞状细胞癌很容易蔓延到下鼓室、迷路周围和乳突气房,可破坏中耳乳突并波及颞骨岩部进入颅内,可侵犯内耳和外耳道,并象外耳道鳞状细胞癌一样进一步扩展。
晚期出现耳前或上颈部淋巴结转移。
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后,鳞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25%。
[ITNM分期]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进行分类原发肿瘤(T)T0无肿瘤存在T1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位于浅表组织或外生性T2肿瘤最大直径大于2cm但不超过5cm;或无论肿瘤有多大,只要肿瘤浸润真皮浅层T3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cm:或无论肿瘤有多大,只要肿瘤浸润真皮深层T4肿瘤累及其它结构如软骨、肌肉或骨质淋巴结受累(N)N0淋巴结不受累Nl同侧局部淋巴结受累,可活动N2对侧或双侧局部淋巴结受累,可活动N3局部淋巴结受累、固定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临床表现]外耳鳞癌的临床表现:外耳鳞癌发生于耳轮缘最多,为53%,对耳轮和三角窝19%,耳廓后14%,耳垂5%,耳甲腔5%,耳屏4%。
耳肿瘤:耳部的淋巴瘤

耳 内 的恶 性 肿 瘤是 比较 少 见 的 , 而恶 性 肿 瘤 也 多 是 鳞 状 细 胞癌 和 腺癌 , 恶性淋 巴瘤 属 罕 见 车 文 报告 了 2例 原 发 于耳 内 的淋 巴瘤 , 1倒 是 8 3岁 的女 病 人 , 耳 有 痛 . 流 液 , 镜 检 查 发 现 有 左 外 耳 遭 炎 , 生 素 治 疗 耳 耳 抗 无技 , 3个 月后 出 现 左 面 瘫 , 素 治 疗 好 转 后 又 复 发 , 激 C 检查 发 现 乳 突气 房 透光 度 下 降 , 耳遭 后 壁骨 质 破 T 外 坏 . 软 组 织 突 人 外 耳 遭 , 外 耳 道 底 部 一 溃 疡 处 活 有 从 检 . 疫 组 化 病 理 提 示 : 分 化 的 大 细 胞 淋 巴瘤 , 一 免 低 进
在 人工 耳 蜗 植 人 中插 入 足够 数 量 的 电极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在 一些 由 于 脑 膜 盘 、 骨 骨 折 、 天 性 畸 形 、 但 颞 先 耳 硬 化 症 等 原 因 弓 起 的 耳 聋 患 者 , 蜗 鼓 阶 固 闭 塞 而 导 f 耳
迷 组 和 清 醒 组 患 者 术 后 视 敏 度 的 改 善 情 况 大 致 相 同
致 电极 插入 困难 本 文对 连 续 2 0剜 』 工 耳 蜗术 术 中 4 0 、 例 因鼓 阶 闭 塞 而 行 前庭 阶植 入 的 患 者 进 行 了评 估 。手 术 方法 采 用 常 规 经 乳 突 、 鼓 室 进 路 , 除 镫 骨板 上结 后 去 构 , 留镫 骨 底 板 完 整 , 卵 圆 窗 前 窗 龛 处 行 耳 蜗 开 保 在 窗 , 露 前 庭 阶 , 入 电 极 。 电极 插 入 的 深 度 平 均 为 暴 插
巴 瘤 . 发 现 其 它 部 位 淋 巴 瘤 t 放 疗 、 疗 肿 瘤 得 以 未 经 化 控 制 该作 者 复 习 了 自 14 年 以 来 的文 献 , 现 至 今 97 发 为止 只有 1 6倒 耳 内的淋 巴瘤报 道 。所 以 , 临 床上 , 在 如 果 遇 到 难 以控 制 的 耳 炎 或 面 瘫 , 应行 乳 突 C 扫 描 排 T 除 恶性 肿瘤 对 于 组织 病 理学 诊 断来说 , 固定 的标 本 未 最 好 耳 内淋 巴瘤 的规 范 化 治疗 方 案 目前还 没 有 确 定 。 ( 吕春 雷 摘 李兆基校)
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病例讲解【28页】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 抗病毒治疗、抗过敏治
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耳道清 洁、避免耳道进水、避
免过度掏耳等
慢性中耳炎
病因: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过敏 反应等
症状:耳痛、耳 鸣、听力下降、 耳流脓等
治疗方法:抗生 素治疗、手术治 疗、物理治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耳 道清洁、避免耳道 进水、避免过度掏 耳等
耳聋
添加 标题
抗过敏药物:用于治疗过敏引起的 耳鼻喉疾病
添加 标题
镇痛药:用于缓解耳鼻喉疾病的疼 痛症状
添加 标题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 起的耳鼻喉疾病
添加 标题
激素类药物: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 耳鼻喉疾病
添加 标题
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耳鼻喉肿瘤 性疾病
手术治疗
耳部手术:如耳膜修补术、耳道重建术等 鼻部手术:如鼻窦炎手术、鼻中隔矫正术等 喉部手术:如喉部肿瘤切除术、喉部重建术等 综合治疗:如耳鼻喉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等
病因:遗传、感 染、药物、外伤
等多种因素
症状: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等
治疗方法: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助听器等
预防措施:避免 噪音、避免使用 耳毒性药物、定
期检查听力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耳鸣
耳鸣的定义:耳鸣是指在没有 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朵内或
头部产生的声音感觉。
耳鸣的症状:耳鸣的症状包括 持续的嗡嗡声、嘶嘶声、铃声 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
咽炎
病因:病毒、细菌、过敏、环境因素等 症状:咽痛、咽痒、咳嗽、声音嘶哑等 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
耳鼻咽喉常见肿瘤

• • • •
临床表现(二)
晚期,向邻近器官扩展 • 面颊部隆起、溃烂 • 眼部症状:泪溢、眼球移 位、运动受限、复视 • 硬腭隆起、溃烂、牙松动 • 顽固性神经痛和张口困难 • 颞部隆起、头痛、耳痛 • 颈淋巴结肿大
诊
断
1.症状出现较晚,易侵犯。早期确认困难,单 侧为主,40岁以上者,警惕 2.前后鼻镜检查(1)鼻腔内侧壁有内移。 ( 2 )肿瘤易出血;( 3 )注意肿瘤形态, 大 小,范围 3.鼻内窥镜检查、CT、MRI 4.活检确诊。
查(一)
检
查(二)
• 鼻内镜检查、
纤维鼻咽镜检 查和电子纤维 鼻咽镜检查, 有利于发现早 期微小病变。
检
•
查(三)
颈部触诊:触诊肿大的淋巴结
• EB病毒血清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
诊
断
病史+检查 • 临床诊断首先熟悉症状,遇有可疑者,应仔细 检查鼻咽部,活检 • 确诊依赖于活检 • 鉴别诊断 颈淋巴结核,何杰金氏病,颈淋巴结炎等
临床表现
• 耳部症状:肿瘤堵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致同 •
侧耳鸣。耳闷塞感,听力下降,伴有鼓室积液。 单侧分泌性中耳炎,排除炎症因素后或反复治 疗反复发作,考虑鼻咽癌可能性 颈部淋巴结肿大:颈淋巴转移,常发生在颈深 上群(腮腺区后)即乳突尖下方,胸锁乳突肌 前缘上段,质硬固定,无痛性。
临床表现(二)
转移途径
2. 淋巴结转移:多见于颈深上群的颈总动脉分叉 处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 巴结发展。 • 声门下型常见转移至气管淋巴结。 3.血管转移:肺,肝,肾,骨,脑
声门上型癌
• 声带以上部位,会厌,杓状会厌襞,室 • •
带,喉室等。由于该区淋巴管丰富,易 向颈深上群转移,即颈总动脉分叉处淋 巴结转移。此型癌分化差,发展快 早期:喉异物感,咽部不适,以后癌肿 溃烂有咽痛,反射至耳痛 晚期:侵犯血管,痰中带血,侵及声带, 声嘶,呼吸困难等
耳部恶性肿瘤

目录耳部恶性肿瘤 (1)临床分类 (2)流行病学 (2)病因 (3)症状 (4)检查 (4)诊断 (6)治疗 (6)预后 (8)日常 (8)饮食 (9)预防 (10)就医指南 (10)耳部恶性肿瘤耳部恶性肿瘤(ear malignant tumor)是指发生于耳部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
按肿瘤所在部位,可分为耳廓恶性肿瘤、外耳道恶性肿瘤和中耳恶性肿瘤。
临床常见表现为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部流脓等。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辅以放疗。
一般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英文名称ear malignant tumor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是否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肿瘤科发病部位耳常见症状耳痛、听力下降、面瘫、耳廓肿物、耳内出血、眩晕主要病因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日晒、损伤、炎症、放射线、紫外线、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耳镜检查、鼻咽镜检查、听力学检查、颅底及颞骨X线、CT和M RI、病理学检查重要提醒患者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率。
临床分类1、按照发病部位分类(1)外耳恶性肿瘤,又包括耳廓恶性肿瘤、外耳道恶性肿瘤。
(2)中耳恶性肿瘤。
2、按病理类型分类(1)外耳常见的病理分型:包括外耳道鳞癌、腺样囊性癌、耵聍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2)中耳常见的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样囊性癌,还包括乳头状瘤恶变、肉瘤等少见病理类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无传染性。
发病率本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中耳癌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瘤的1. 5%。
好发人群中耳癌好发于40~60岁,性别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而耳廓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
病因总述耳部恶性肿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日晒、损伤、炎症、放射线、紫外线、真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具体的发病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耳鼻咽喉科学讲座(8) 耳鼻咽喉的恶性肿瘤

一 侧 鼻 睦 持 续 擤 出 脓血 性 鼻 涕 , 引 起 应
2 1 I 3 颈 琳 巴 结肿 大 .. .
点 之一 就 是早 期 发 生 颈 上 探 淋 巴 结 转 移 , 于 一 上 颈 部 出 现 常 肿 瘤 破 坏 窦 壁 , 出窦 睦 , 邻 近 器官 扩 张 则 可 突 向
1 12 晚 期 ..
日 起张 口 困难 。 I
2122 脑神经受景 .. .
肿 瘤侵 犯 颅 内 , 先 累 及 第 神经 即 三 除
肿 瘤 侵 及后 壁 可 进 入 翼 辱 窝 , 激 翼 内肌 刺
叉 神经 外 , 可 侵 及 第 1、I、 及第 Ⅵ脑 神 经 , 起 醌 肌 寤 擤 、 还 w 引 复视 、 眼球 固定 , 物不 清 部麻 木 荨 症状 。 瘤 扩 大还 可 压 迫 视 面 肿
1 1 1 2 牙 库 和牙 松 动 .. . 上颌 窦下 壁 ( 壁 ) 牙槽 突 , 上顿 底 为 与
是我 国头 颈部 恶 性 肿 瘤 中 发 病 率 最高 的肿 瘤 。在 我 国南 方 广 东 、 西 、 建 、 南 等 省 发 病 率 尤其 高 发病 年 龄 多 在 4 ~ 广 福 湖 0 6 0岁 之 间 一 般 男 多 于 女 。 低 分 化 鳞 状 细 胞癌 最 多见 2I 临 床 表 现 .
耳 闷堵 , 力碱 遇及 反 复 鼓 室 积 掖 等 表 现 。 听
2 1 2 晚 期 ..
肌 麻痹 , 球 运 动 受 限 , 眼 出现 复 视 , 侵 犯 眶 央 则 影 响视 力 如 1 1 22 面期 肿 胀 , 部 畸 形 肿瘤 侵 犯 窦 前 壁 , 使 面 颊 部 . . . 鼻 可 隆 起 , 歪 向 对侧 , 鼻 如侵 及软 组 织 , 可破 溃成 瘘 1 1 23 硬 辱 塌 陷 , 槽 变 形 .. . 牙 肿瘤侵犯下 壁除产生牙痛 、 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 外
❖耵聍腺瘤
耳
❖囊肿
道
❖血管瘤
肿
❖色素痣
瘤
❖恶性黑瘤
概述
➢外耳道骨壁骨质局限 性增生形成结节隆起 ➢男性青壮年多见 ➢单侧或双侧,可多个
外耳道外生骨疣(瘤) (exostosis of external canal)
外耳道外生骨疣(瘤)
(exostosis of external canal)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
❖ 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导管上皮和肌上皮的腺样结构肿瘤; ❖ 病理分类:耵聍腺瘤(cerumenoma)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腺样囊性癌(adnoid cystic carcinoma) 耵聍腺癌(ceruminous carcinoma) ❖ 外耳道底壁和前壁多见; ❖ 恶性多见,占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70%; ❖ 恶性者生长缓慢,易扩散,易复发,可远处转移。
内容提要
中
耳
❖颈静脉球瘤
肿
❖中耳癌
瘤
颈静脉球瘤
(Glomus Jugulare Tumor)
颈静脉球瘤
(Glomus Jugulare Tumor)
概述
❖ 起源 中耳和颈静脉孔区的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上皮样化学感受器细胞 组成,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
❖ 分类 ➢ 颈静脉孔型(颈静脉球瘤) 原发于颈静脉球部,颈静脉窝扩大,周
X线、CT,了解病变范围、位
影像学 置与周边结构的关系
小者 不需处理;
治 疗 大者 手术切除,重建外耳道
耳廓与外耳道乳头状瘤
(papilloma of auricle and external canal)
耳廓与外耳道乳头状瘤
(papilloma of auricle and external canal)
芽组织; ❖ 后组颅神经症状 颈静脉孔周围及颅底骨质破坏,出现面
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等损害;
颈静脉球瘤
(Glomus Jugulare Tumor)
治疗
❖ 手术:根治性手术; ❖ 因复发率和恶变率高,应按具有恶性倾向
或潜在恶性肿瘤的手术原则处理; ❖ 放疗不敏感。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
手术切除范围 ❖ 位于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后壁者,切除耳屏软骨、全部外
耳道软组织、外耳道前、后与下壁部分骨质,如距鼓膜 <1.5cm,应将鼓膜连同肿瘤作桶状切除; ❖ 位于外耳道软骨部前壁者,切除部外耳道组织、腮腺、耳 前淋巴结及邻近肿瘤的外耳道前壁和后壁骨质; ❖ 位于外耳道前壁骨及软骨部者,切除全部外耳道、腮腺、 髁状突及邻近肿瘤的外耳道骨壁,必要时行乳突根治术; ❖ 已超过外耳道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者,切除范围应根据情 况扩大,同时行乳突根治术或颞骨部分切除术。
症状
早期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
增大
感染
无症状
耳痛、痒、 阻塞感、听 力下降、耳 鸣
流脓,出血, 耳痛、可向 颞部放射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
多行性腺瘤
外耳道软骨部局限性肿块
围骨质破坏,大者相邻颅底骨质破坏; ➢ 鼓室型(鼓室球瘤) 原发于鼓室,可突入外耳道; ➢ 混合型(颈静脉鼓室球瘤) 同时累及颈静脉孔和中耳鼓室。
颈静脉球瘤
(Glomus Jugulare Tumor)
症状
❖ 搏动性耳鸣 与脉搏节律一致,压迫颈部血管可暂时消失; ❖ 听力下降 在鼓室影响或破坏听骨链; ❖ 耳流血、蓝色鼓膜 破坏鼓膜并侵入外耳道,致出血性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八版)
第六篇 第十四章 第373-378页
耳肿瘤
(Tumors of Ear)
内容提要
1
耳廓与外耳道肿瘤
2
中耳肿瘤
3
听神经瘤
4
侧颅底肿瘤
耳廓与外耳道肿瘤
(Tumors of auricle and External Canal )
内容提要
耳
❖外耳道外生骨疣(瘤)
廓
❖乳头状瘤
腺样囊性癌
良性(耵聍腺瘤 、多行性腺瘤)
灰白色息肉样 ,或表面覆以 正常上皮,质 较韧。
检查
恶性(耵聍腺癌 、腺样囊性癌)
肉芽或结节样新 生物,表面不光 滑,结痂,外耳 道红肿、狭窄、 血性分泌物; 或类似良性肿瘤 外观。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
溃烂者 出血、感染、疼痛、流脓。
耳廓与外耳道乳头状瘤
(papilloma of external auricle and canal)
检查 3 乳头状新生物,淡褐色,质较实,无蒂,基底较广;
可向中耳及耳道外生长; 感染时可充血肿胀; 有恶变倾向,须常规病检。 4 治疗 尽早手术、彻底切除; 电凝、激光、微波、硝酸银烧灼,鸦胆子油、干扰素涂抹; 累及中耳乳突者行乳突根治术; 恶变者行扩大乳突根治术或颞骨部分切除术。
外耳道外生骨疣(瘤)
(exostosis of external canal)
病因
不明 创伤、物理、化学及慢性炎症刺激
临床表现
小者 无症状 大者 听力下降,耳痛,耵聍栓塞, 胆脂瘤形成 感染者 耳痛,流脓
外耳道外生骨疣(瘤)
(exostosis of external canal)
检查
外耳道骨部可有局限性半圆形隆 起,质地硬,上覆正常上皮
❖ 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异常增殖 ❖ 常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 ❖ 20~25岁多见 ❖ 男性多见
耳廓与外耳道乳头状瘤
(papilloma of auricle and external canal)
1 病因 不明; 与病毒感染、慢性炎症、损伤有关。
临床表现 2 小者 无症状; 3 大者 耳内痒、阻塞感、听力下降;
检查
❖ 影像学检查:X线、CT。 ❖ 活检:确诊。 ❖ 以下表现须考虑耵聍腺
肿瘤的可能: ①外耳道肉芽经一般治疗
后不消退, ②外耳道狭窄、突起,伴
有血性分泌物, ③外耳道肿物伴局部疼痛
或其他耳部症状者。
外耳道耵聍腺癌侵犯乳突与腮腺
外耳道耵聍腺肿瘤
(ceruminous tumor of external ca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