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与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三个重要术语

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三个重要术语
1.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术活动。
通过文学批评,人们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探讨作品的结构、风格、主题等方面,并评价作品的优缺点,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 社会批评:社会批评是对社会现象、问题或制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活动。
社会批评旨在揭示社会不公、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批评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或解决问题的建议。
社会批评是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历史批评:历史批评是对历史事件、人物或时代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活动。
历史批评旨在揭示历史真相,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功过得失,探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历史。
历史批评是历史学、文化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有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反思。
文学批评的八种方法

文学批评的八种方法
文学批评主要的八种方法: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文体学批评、文本批评、性别批评、文化批评、读者批评和道德批评。
这几种方法并不是文学批评方法的全部,文学批评方法将会在文学发展中不断地推陈出新。
(1)社会历史批评,主要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2)精神分析抨击,主要分析作家作品的无意识,尤其就是性的性欲。
(3)语义批评,立足于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对其中语言意义的阐释。
(4)故事情节抨击,分析叙事文尤其就是小说的描述方式和故事情节结构。
(5)性别批评,是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来观照所有的文学作品。
(6)读者生产抨击,研究做为抨击主体的读者在抨击活动中的创造性促进作用。
(7)文化批评
(8)道德抨击
1、有洞见必然有盲视,没有一种批评方法具有万能的效应,每一种批评方法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在抨击实践中,须要根据抨击对象的相同特征选择相同的抨击方法,同时也可以使用多种抨击方法,形成对文学现象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
3、文学批评方法本身具有未完成性。
这几种批评方法只是展示了认识文学的几个角度,并不是文学批评方法的全部,批评方法将会在文学发展中不断地推陈出新。
课件-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

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 《艺术哲学》
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三因素是种 族、环境和时代
种族:天生遗传的那些倾向,因民 族的不同而不同。——内部主源
环境:自然界、物质环境、社会环 境等。——外部压力
时代: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精神 气候)——后天动量
2、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 夫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把文 学批评与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以进步 的民主主义思想为武器,从历史的高度评价 作家作品,使社会历史批评得到深刻全面的 发展。
示例:余华《我的文学道路》
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任何一个作家首先都是一个 读者,一个好的读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如:川端康成 细部描写 “细部是我们生命的所在” 卡夫卡 “他解放了我的写作” 鲁迅 “想象力后面必须要跟着洞察力” 福克纳 心理描写“真正优秀的心理描写都是不
写心理的。”
3、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应该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应该是社会赋 予它以生活,而不是它赋予社会以生活。
——别林斯基
“美就是生活”——那些含有生活的东西正如 我们所希望的,便是美的;那些显现生活或 者使我们想起生活的东西,便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杜勃罗留波夫对《大雷雨》的分析
(《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认为《大雷雨》女主人公卡杰林娜在宗教迷信、封建 势力、愚昧习俗等层层压迫之下,勇敢地发出了自 己的抗议。她的投河自尽,标志着在俄国革命日益 成熟的形势下,一个善良、美好的女子终于忍无可 忍,跨出空谷足音的一步,这是革命巨浪即将到来 的先声。“最强烈的抗议最后总是从最衰弱的而且 最能忍耐的人的胸怀中迸发出来的”。
文学批评第二章+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对时代精神的塑造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在反映时 代精神的同时,也参与了时代精神的 塑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文学的社会功能
道德教化功能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具有道德教 化的功能,能够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 史批评
汇报人: 202X-12-28
contents
目录
• 社会历史批评的定义与背景 •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观点 • 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与技巧 • 社会历史批评的实践与应用 • 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挑战
01
社会历史批评的定义与背景
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它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 的联系,通过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 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作品的主 题、意义和价值。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社会、历史背景对作品的影响,但对于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和审美选择等方面的 探究相对较少。这样的批评视角可能无法全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
难以全面评价文学作品的多元价值
总结词
社会历史批评在评价文学作品时,难以全面 考虑作品的多元价值。
详细描述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多个层面的价值,如文学 性、艺术性、思想性、审美体验等。社会历 史批评可能难以全面评价这些价值,尤其是 作品中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为其更侧重于
题。
02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观点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像,通过文学作品可以观察到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一、文学批评的类型文学批评的类型是文学批评原则的具体运用的结果,是指文学批评论著所体现的评价取向形态。
1、鉴赏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鉴定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文情趣、审美品位和笔墨韵味的批评类型。
2、认知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学理地评析文学现象、体现认知冲动的批评类型。
3、实用型批评是一种侧重于从社会教化效果评论文学现象、适应社会整合需求的批评类型。
4、消遣性批评是一种侧重于报导文学的相关新闻轶事、投合读者休闲需要的批评类型。
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方法,是指文学批评过程所呈现的批评视角、阐释重心和评价系统等的综合轨迹。
1、传记批评方法一种注重探寻作品与作者经历和人格的联系的批评方法。
2、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一种通过考察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评价作品的批评方法。
3、感兴批评方法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批评方式。
4、语言批评方法一种依托现代语言学而发展起来的关注文学的语言组织及其在文化中的功能的批评方法。
20世纪初期关注“文学性”及“陌生化”的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20-50年代注重文本语言分析的英美“新批评”20世纪50-70年代运用语言学模型从事文学的语言结构分析的法国结构主义20世纪60-80年代致力于文本“解构”的法国和美国的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
5、心理分析批评方法20世纪由弗洛伊德开创的从事文本无意识语言分析的批评方法。
弗洛伊德,荣格,拉康6、读者反应批评方法20世纪70-80年代盛行于德国和美国的一种以读者接受为重心的批评方式,强调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解释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或反应及其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动作用。
德国:“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美国:“读者反应批评”菲什、卡勒7、意识形态批评方法8、20世纪60-80年代欧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注重文学的意识形态特性和社会政治效果的批评方法。
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法国的阿尔杜塞美国的杰姆逊英国的伊格尔顿9、文化批评方法20世纪9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注重文学的文化特性的批评方法,它是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在北美及世界上其他地区扩展的结果。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首先,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性、理性的分析、评述、评价的活动,其目的是揭示作品的艺术特征,阐明其价值,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批评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历史批评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为依据,探究作品与文化时代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作品与时代、文化、人群的相互作用。
二、形式批评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文学作品的表面形式入手,研究其构思、情节发展、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技巧和效果,并探究这些技巧和效果对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影响。
三、结构批评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作品的整体结构入手,研究作品的组成要素、结构安排、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等方面的技巧和效果,并探究这些技巧和效果对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影响。
四、主题批评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作品的主题入手,研究作品所揭示的人性问题、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意义,从中探究作品对人们的启示和教诲,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
五、心理批评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内心、情感、意志、欲望等方面入手,分析作品所揭示的人类心理状态和变化,并探究这些心理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全面分析: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时,不应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入手,而是通过多种批评方法,全面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价值。
二、客观公正:批评者需要保持对作品的客观评价,特别是避免批评受到个人情感、偏见、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批评的公正性。
三、精准表达:批评者需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批评意见和评价结果,尽可能让读者了解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且能够具体地指出作品的缺陷以及改进的方向。
四、相互尊重:批评者需要尊重作者和作品,避免使用恶意攻击、诋毁等方式,同时也需要尊重其他批评者的评价意见,避免在评价中过于主观或情绪化。
五、具备批评者素养:批评者需要具备专业素养、文学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能力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具备写作文学批评文章的能力。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解读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
通过文学批评,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一、传统文学批评方法。
1. 文本批评法,文本批评法是对文学作品的文字、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阅读和解读,可以揭示出作品的内在含义和艺术特点。
例如,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对话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作品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2. 历史批评法,历史批评法是通过对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来揭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例如,对于《红楼梦》,可以从清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揭示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以及作者对这些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3. 形式主义批评法,形式主义批评法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结构,强调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例如,对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可以从其奇特的叙事结构、多重时间线索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创新之处。
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
1. 结构主义批评法,结构主义批评法注重作品的符号、符号系统和符号结构,通过对符号的解读和分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例如,对于《瓦尔登湖》,可以从自然符号、孤独符号、自由符号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
2. 后现代批评法,后现代批评法强调作品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注重对作品的多重解读和多重意义进行探讨。
例如,对于乌尔夫的《奥兰多》,可以从性别、身份、历史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作品的多重意义和多重解读可能。
3. 文化批评法,文化批评法注重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化符号、文化意义、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揭示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
例如,对于《飘》,可以从南北战争背景、南方文化传统、女性形象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文学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社会历史批评: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的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心理批评:是一种吸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批评方法。
文体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排斥作家研究,排斥“外在的”的研究方法,是文本批评的重要前提。
性别批评:性别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倾向性: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
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忌、仇恨的心理。
弗洛伊德说,这个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情结,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
陌生化:指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意图谬误:新批评视探究作者的意图为谬误,认为这种批评容易导致以作家传记代替对作品的分析。
新批评认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找到,其次,就是可以找到作者意图的地方,如作者的直接陈述,意图也不可能仅从表面价值上理解.更重要的是,浅薄的作品比较容易受作者的控制,而伟大的艺术往往超出作者主观意图的羁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 运用一定的历史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以作品 的题材、语言、形象塑造等为切入点,深入洞察隐 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
❖ 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没有深刻的思想性的作品是 没有什么价值的。
社会效果
LOGO
1、提高读者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2、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 3、“寓教于乐”,陶冶性情,愉悦身心
LOGO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 (一)社会对作家创作的制约和影响 1、考察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社会政治环境、艺术环境、时代精神等)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五四新文学与郭沫若
LOGO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 (一)社会对作家创作的制约和影响
❖ 2、考察作家的生平资料 Nhomakorabea“我的本旨在于考察宗教、风尚 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宗 教、风尚和法律的影响。”
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
LOGO
❖ 南方空气清新,多丛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溪流—— 人有较广的生活乐趣,较少的思想强度———— 文学崇尚古典、情调欢快、充满民族和时代精神 ——浪漫逸乐 (法国)
《徐志摩论》
LOGO
❖ 寻求时代需求―作家立场―作品倾向 《志摩的诗》 :北伐战争 坚信布尔乔亚主 义
❖《翡冷翠的一夜》:军阀混战 忧郁怀疑
❖《猛虎集》:资产阶级革命的中途流产 +
❖
工农革命
无病呻吟
❖ 结合时代需求,徐志摩出国留学的经历,西方资 本主义对其的影响以及其作品内容,将徐志摩定 性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诗人。
——《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课堂讨论
LOGO
《祝福》祥林嫂的命运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历史内容?
❖ 1、她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 2、造成她的不幸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 3、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LOGO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细节的真实性
LOGO
❖ “年轻人笨拙地取下便帽,他穿着粗布衣服,浑
身散发着海洋的咸腥味…… 他摆着双肩跟在那人
后面走着,他的双腿不经意地叉开,仿佛地板正
随着海浪的冲击正上下颠簸一样,他脚步晃动,
显得那宽敞的房间似乎太窄了,他心里暗自紧张
❖
阿喀琉斯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LOGO
发端者: 维柯:《新科学》
赫尔德:文学的产生和繁荣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总 和
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 丹纳:种族、环境和时代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LOGO
❖ 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 ❖ 希腊神话中12个天神标志希腊社会12个阶段: ❖ 最早出现的雷神(宙斯)标志宗教的起源 ❖ 谷神(德墨忒尔)标志农业时代 ❖ 最后出现的海神(波塞冬)标志航海事业开始
第三讲 社会历史批评
内容提要
一、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二、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三、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四、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何为社会历史批评?
LOGO
❖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 、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 社会: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阐发文学所反映的 社会现实和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唯恐他那宽大的肩膀撞上门框,或是把矮架上
的小摆设拂到地上,他在各种各样的家具物品之
间躲闪着,原先只存在于心中的恐惧成倍地增加
了。”
——《马丁·伊登》
倾向性
LOGO
❖ 倾向性与作品的思想性
❖ 考察文学作品表达了哪些有价值的思想内容,它是 如何描写社会现象的,如何表达人生哲理等。
LOGO
杜勃罗留波夫对《大雷雨》的分析
《大雷雨》女主人公卡杰林娜在宗教迷信、封建势力、愚昧 习俗等层层压迫之下,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抗议。她的投河 自尽,标志着在俄国革命日益成熟的形势下,一个善良、美 好的女子终于忍无可忍,跨出空谷足音的一步,这是革命巨 浪即将到来的先声。“最强烈的抗议最后总是从最衰弱的而 且最能忍耐的人的胸怀中迸发出来的”。
❖ 其一,考察作品时代背景的真实性,看作品是否 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
❖ 其二,考察人物的真实性,看人物是否合乎身份 ,人物性格发展是否合乎逻辑,人物的情感是否 真实可信。
❖ 其三,考察细节的真实性,看其是否会造成逼真 的效果。
LOGO
❖ “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 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 又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 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 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 ……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状诸葛之智而近妖”。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 (二)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和政治倾向 ❖ 1、研究作者在具体作品中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
2、追踪作者在不同时期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3、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
余华《我的文学道路》
LOGO
❖ 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任何一个作家首先都是一个 读者,一个好的读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LOGO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 如果说法国人从理论形态上为社会学批评方法做 了界定,则俄国人更多是在理论与具体实践中为 这一方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LOGO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 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把文学批评与 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以进步的民主主义思 想为武器,从历史的高度评价作家作品,使社会 历史批评得到深刻全面的发展。
LOGO
别林斯基:艺术是现实的再现
❖ “艺术是现实的再现:因此,它的任务不是矫正 生活,也不是修饰生活,而是按照实际的样子把 生活表现出来。”
❖ “生活并不等于这么许多年吃吃喝喝,为官衔和 金钱奔波忙碌,空闲下来时拍苍蝇,打呵欠,玩 纸牌……生活就是意味着:感觉和思索,饱受苦 难和享受快乐;一切其余的生活都是死亡。”
►三要素:时代 作家 作品
茅盾的“作家论”批评
LOGO
►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对作家的写作立场进行阶 级性质的判断,以此作为评论作品意识形态性质 特征的主要根据。
►指导思想:评判作品的价值就不能就作品论作品 ,必须充分考虑到作家的阶级出身、社会阅历及 政治态度等。
❖
——《与元九书》
LOGO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柏拉图《理想国》:“只许可歌 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进入我 们的城邦。”
文艺的两条罪状: 1、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 神明、贬低英雄;
2、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 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 “感伤癖”、“哀怜癖”,摧残 人的理性。
❖ (二)强调文学在反映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介入生 活,起到教育人心、启蒙、甚至匡正时弊的作用。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尺度
LOGO
➢ 真实性: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 倾向性: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 社会效果:衡量作品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
真实性
LOGO
❖ 幻灯片事件
❖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
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
死是多少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
了。 ”
——《呐喊.自序》
LOGO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LOGO
❖ 德国赫尔德:文学的产生和繁荣 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
“尤其是对诗人,最不可或 缺的说明是对其时代和民族的风 俗习尚的说明,”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LOGO
法国斯达尔夫人:《从文学与社会 制度的关系论文学》(1800年)。
种族 环境 时代 丹纳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LOGO
❖ 丹纳《艺术哲学》:希腊雕刻的阐释
❖ 种族:希腊人感觉精细,喜欢明确的轮廓,热爱 现世生活。(描写心灵的健康与肉体的完美)
❖ 环境:希腊气候宜人,有丘陵和海滨。(既不消 沉,也不僵硬,有利于刺激智力)
❖ 时代:希腊人生活简单,思想单纯,趣味纯正
川端康成 : “细部是我们生命的所在” 卡夫卡 : “他解放了我的写作” 鲁迅 :“想象力后面必须要跟着洞察力” 福克纳:“真正优秀的心理描写都是不写心理的。”
▪ 北方土地贫瘠,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滋长 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对欢乐的关怀不及 痛苦的关怀——文学富于哲理,崇尚想象,气质 忧郁——沉思雄奇 (德国)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LOGO
法国丹纳在其《〈英国文 学史〉序言》(1863-1864) 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 说:
LOGO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
“任何事物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人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 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 坚持现实生活高于艺术,艺术的目 的和本质在于再现生活。
LOGO
LOGO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尺度
二、理论特征
LOGO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 (一)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强调文学与社会的联系,将文学置于特定的社会环 境和历史阶段加以考察,是社会历史批评最重要的 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LOGO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中国传统: ❖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