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切硅酸铝纤维增强硅溶胶型壳的抗弯强度及高温自重变形

合集下载

硅酸铝纤维结合剂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硅酸铝纤维结合剂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硅酸铝纤维结合剂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硅酸铝纤维结合剂的解释说明和概述。

硅酸铝纤维结合剂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硅酸铝纤维结合剂的定义、组成和制备方法,以及其特性和应用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硅酸铝纤维结合剂解释说明、硅酸铝纤维结合剂概述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个简要的概述,并描述本文的结构安排。

接下来,在硅酸铝纤维结合剂解释说明部分,我们将给出对该材料进行定义的解释,并介绍其组成和制备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性和应用。

然后,在硅酸铝纤维结合剂概述部分,我们将回顾该材料的历史背景、发展与研究进展,并探讨市场情况和应用前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中的重点要点,并对硅酸铝纤维结合剂的展望和建议进行讨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硅酸铝纤维结合剂的机会。

通过深入研究该材料的解释说明和概述,读者将能够掌握硅酸铝纤维结合剂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硅酸铝纤维结合剂,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硅酸铝纤维结合剂解释说明2.1 定义硅酸铝纤维结合剂是一种由硅酸铝纤维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胶凝材料。

它可作为一种高性能结合剂,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硅酸铝纤维结合剂主要通过与水反应,形成胶体粘土状物质,并与其他水泥基材料共同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坚固的胶结体。

2.2 组成和制备方法硅酸铝纤维结合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硅酸铝纤维、水泥和其他添加剂(例如增塑剂、延时剂等)。

其中,硅酸铝纤维是该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强度和耐久性。

制备硅酸铝纤维结合剂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干法和湿法。

在干法制备过程中,将硫酸铝和含硫硫化管加热至1600摄氏度以上,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硬质蓄电池氧化物。

然后将氧化物浸泡于氢氟酸中,得到硅酸铝纤维。

硅酸铝纤维异形件工作原理

硅酸铝纤维异形件工作原理

硅酸铝纤维异形件工作原理异形件的定义与作用异形件是指在形状、结构、尺寸等方面与传统的标准件不同的零件。

在工程领域中,由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和需求,常常需要使用异形件来满足特殊的要求。

硅酸铝纤维异形件是一种由硅酸铝纤维制成的异形件,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

硅酸铝纤维的制备与性质硅酸铝纤维是由硅酸铝盐溶液经过纺丝、固化、焙烧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纤维材料。

它具有以下特点:1.轻质高强:硅酸铝纤维的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因此它的密度很低,但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

2.耐高温:硅酸铝纤维的耐热性能很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其熔点可达到1700℃以上。

3.耐腐蚀:硅酸铝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可以在酸碱介质中长期使用。

4.绝热性能好:硅酸铝纤维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可用于隔热、保温等应用。

硅酸铝纤维异形件的制备工艺硅酸铝纤维异形件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硅酸铝纤维原料,并进行粉碎、筛分等处理,以获得所需的纤维。

2.纺丝:将处理好的硅酸铝纤维原料加入到纺丝机中,通过纺丝头将纤维拉丝成形,形成连续的纤维束。

3.固化:将纺丝成形的纤维束放置在固化炉中,通过升温、保温等工艺使纤维束固化成形。

4.切割:将固化成形的硅酸铝纤维坯料切割成所需的异形件形状。

5.焙烧:将切割好的硅酸铝纤维异形件放入焙烧炉中,进行高温焙烧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6.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焙烧后的硅酸铝纤维异形件进行表面处理,如涂层、抛光等。

硅酸铝纤维异形件的工作原理硅酸铝纤维异形件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其特殊的材料性能和结构设计。

1.轻质高强:硅酸铝纤维异形件由于材料的轻质高强特性,可以在重量限制严格的设备中使用,如飞机、航天器等。

其高强度可以保证在载荷作用下不发生断裂或变形。

2.耐高温:硅酸铝纤维异形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

对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清理问题的探讨申鹏帅

对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清理问题的探讨申鹏帅

对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清理问题的探讨申鹏帅发布时间:2023-06-15T01:59:17.468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年7期作者:申鹏帅[导读] 本文就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清理进行探究,最先阐述了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的常见清理方法,之后对影响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的清理因素进行分析,对制备过程与焙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分析,进一步降低清理难度,提高清理效率,实现良好的型壳清理。

上海万泽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201400摘要:本文就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清理进行探究,最先阐述了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的常见清理方法,之后对影响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的清理因素进行分析,对制备过程与焙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分析,进一步降低清理难度,提高清理效率,实现良好的型壳清理。

关键词:熔模铸造;硅溶胶型壳;型壳焙烧引言铸造型壳是熔模铸造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铸件质量。

由于硅溶胶型壳的高强度、低密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和高耐磨性等优点,在熔模铸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硅溶胶型壳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缺陷,如型壳表面的积粉、粘砂、气孔等。

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铸件质量下降。

因此,如何有效地清除型壳上的积粉和粘砂是非常重要的。

1.型壳清理的方法为了解决硅溶胶型壳清理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型壳清理方法有湿法、干法、化学法和机械法四种。

(1)湿法是用水、化学试剂或机械力去除型壳上的积粉和粘砂。

湿法清理型壳的主要特点是:(1)用水或化学试剂清除型壳上的积粉和粘砂很方便,一般用水就能达到目的。

(2)可以不留型壳上的残余涂料,因为在清理后型壳表面基本没有残留涂料。

(3)对于大直径的型壳,湿法清理成本很低。

干法清理型壳的主要特点是:(1)型壳上残留有大量的粉尘颗粒,有时会产生积粉和粘砂。

(2)清理后型壳表面很干净,不会留下残余涂料。

(3)由于型壳表面无残留涂料,因此型壳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或裂纹倾向。

硅酸铝纤维制备高温气体除尘材料的性能

硅酸铝纤维制备高温气体除尘材料的性能
QU AN T AC H R OME公司的 P o r e ma s t e r G T 一 6 0 压汞仪。
1 . 3 样 品 制备
将一定量硅酸铝纤维加入粘结 剂和水的混合溶
图 1 纤 维 分 散 效 果
F i g . 1 Th e e fe c t o f f i b e r d i s p e r s i o n
关键词 高温气体除尘 ; 纤维分散性 ; 孔径大小和分布 ; 抗折强度 ; 过滤阻力
中 图分 类 号 : T Q1 7 4 . 7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过 滤膜 ; 美 国 B& W 公 司开 发 了氧化 铝 一氧化 铝纤 维
0 引 言
目前 , 我国重工业所需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 , 而 煤炭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含尘废气 是主要的大气 污染 物 。近年来 , 我国对环保要求 日趋严格 , 为了控制烟 尘类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含量 , 实现“ 节能减排 ” , 在电 力、 化工 、 材料 、 冶金等以煤炭为 主要能源的行业 中
液 中, 经高速 电动搅拌机搅拌一定时间后 , 倒入多孔
成型料浆槽中 , 在真空泵的抽力作用下 , 经过真空抽 滤成型。制得 的样 品干燥 4 — 5 h , 待 干燥 后在 3 0 0 o C
第3 4卷第 l 期 2 0 1 3年 3月
《 陶瓷学报》
J 0 URNAL 0F CERAM I CS
V01 . 34 .NO.1
Ma r . . 2 0l 3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2 2 7 8 ( 2 0 1 3 ) 0 1 — 0 0 2 6 — 0 5
复合陶瓷 ; 西屋公 司开发了氧化铝 一莫来石纤维复合 陶瓷过 滤材料 ; 3 M 公 司生产的 C V I — S i c 复合型过

水性涂料用硅酸镁铝悬浮防沉剂

水性涂料用硅酸镁铝悬浮防沉剂

水性涂料用硅酸镁铝防沉触变增稠剂我公司生产的天然硅酸镁铝矿物凝胶系采用经精心挑选的胶体性能极佳的皂石、蒙脱石类矿物经高科技精细加工所得的一种纯天然二维纳米粉体材料,在水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悬浮、防沉、触变和增稠作用,是水性涂料中乳胶漆、厚浆涂料、弹性拉毛涂料、真石漆、颜料浆、白乳胶等产品的优良助剂,可为水性涂料加工企业稳定产品性能、进行产品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悬浮、防沉能力强硅酸镁铝防沉触变增稠剂可在含固体颗粒、乳液、气体等不同悬浮体系中创造出优异的悬浮和防沉效果效果,使体系均质、稳定,不易出现分层、析水现象。

硅酸镁铝防沉触变增稠剂在水性体系中形成的缔合网络结构具有束缚并隔离固体、油和气体的能力,可使涂料中的体质填料如滑石粉、立德粉、重钙粉、硅灰石粉等以及体质颜料如钛白粉、铁红、铁黄等均匀分散于整个水性体系,并赋予体系杰出的粘度和屈服值而防止这些体质颜填料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沉降。

触变性好水性涂料中通常所使用的有机增稠剂多为具有长链状分子结构的有机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水中分散后通过缠绕和桥联作用使体系增稠,但这种由缠绕和桥联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不易被打破,使体系缺乏足够的触变能力,有机增稠剂添加过少会导致体系的颜填料沉降分层,而添加过多则使体系在使用时因触变值低而出现流动性差、流变性不良、施工不方便等现象。

在水性涂料体系中加入硅酸镁铝防沉触变增稠剂后,其粘度遇剪切即变小、停止剪切后又可恢复其原始粘度的特性正好解决单用有机增稠剂带来的触变性不良的问题,从而可使水性涂料体系既能保持好的悬浮、防沉性,解决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中出现的分层、析水问题,又能给体系带来良好的触变性能,改善涂料施工时的流平性和抗流挂性。

协同增稠作用明显单独使用有机增稠剂或硅酸镁铝防沉触变增稠剂都会在水性体系中产生其相应的自身粘度,如果要使体系稠度增强,必须要加大二者的用量。

但如果将有机增稠剂与硅酸镁铝防沉触变增稠剂混合搭配使用,二者会产生协同作用而使体系粘度大幅提高,远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粘度。

硅溶胶结构与性能

硅溶胶结构与性能

硅溶胶结构与性能硅溶胶是指由SiO2组成的胶体溶液,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介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高温胶凝材料、电子器件等领域。

硅溶胶具有多种形态,根据其粒径大小可以分为胶体溶液、凝胶和干胶等状态。

硅溶胶的结构是非晶态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孔隙结构。

这些孔隙可以是微孔、介孔或大孔,其大小和分布会直接影响硅溶胶的性能。

在溶胶中,硅酸根离子会形成网络结构,而溶剂中的阳离子如NH4+或Na+则被吸附在溶胶表面。

这种网络结构可以形成孔道和孔壁,孔隙结构可以通过调控制备工艺和溶胶配比来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水解反应的酸碱配比来调节孔隙大小,硅溶胶中的酸碱性质会影响硅酸盐聚合反应的速率和程度,从而影响孔隙结构。

硅溶胶的性能主要包括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吸附性能。

热稳定性是硅溶胶的重要性能之一,其熔点高达1713℃,因此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存在。

此外,硅溶胶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使其成为高温胶凝材料的理想选择。

硅溶胶的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结构和孔壁厚度。

孔隙结构可以增加硅溶胶的表面积,增强硅溶胶的机械强度。

同时,硅溶胶还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和韧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击压缩和变形。

硅溶胶的导电性能主要取决于其骨架结构和孔隙结构。

硅溶胶可以具有导电性,这是由于其含有的掺杂物或被掺杂的导电材料。

此外,硅溶胶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电荷的传递和扩散,也有利于电子的输运。

因此,硅溶胶可以用于制备电子器件和催化剂。

硅溶胶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气体和溶液中的有机物,因而在环境治理和催化反应中有广泛应用。

硅溶胶的孔隙结构能够提供大的比表面积,增加硅溶胶与被吸附物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吸附效率。

总之,硅溶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通过调节硅溶胶的配比和制备工艺,可以获得不同孔隙结构和性能的硅溶胶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性能研究

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性能研究

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性能研究摘要:硅酸铝纤维背衬板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温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硅酸铝纤维背衬板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性能研究。

主要涵盖了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火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硅酸铝纤维背衬板,高温性能,热稳定性,耐火性能1. 引言硅酸铝纤维背衬板是一种利用硅酸铝纤维制备的背衬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和耐火性能。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石化、电力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性能,为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化学成分硅酸铝纤维背衬板主要成分为硅酸铝纤维和胶凝材料。

其中,硅酸铝纤维是一种由硅酸铝聚合而成的纤维状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和强化效果。

胶凝材料通常是一种胶凝剂,用于固化硅酸铝纤维。

化学成分的优化对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性能至关重要。

3. 物理性能硅酸铝纤维背衬板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如高强度、低密度和耐磨性。

在高温环境下,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强度和硬度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这使其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4. 热稳定性硅酸铝纤维背衬板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不易熔化或变形。

研究表明,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热稳定性与其化学成分、纤维结构和制备工艺密切相关。

热稳定性的优化可以提高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高温耐久性。

5. 耐火性能硅酸铝纤维背衬板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耐高温烧蚀。

通过改变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化学成分和制备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耐火性能。

硅酸铝纤维背衬板的耐火性能对于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至关重要。

6. 应用前景硅酸铝纤维背衬板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高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硅酸铝纤维背衬板可用于制造航天器热防护结构和发动机喷管。

在汽车工业领域,硅酸铝纤维背衬板可用于制造汽车排气系统的隔热板。

复合纤维含量对精铸硅溶胶型壳强度及透气性的影响

复合纤维含量对精铸硅溶胶型壳强度及透气性的影响

复合纤维含量对精铸硅溶胶型壳强度及透气性的影响芦刚;毛蒲;严青松;纪超众;饶文杰【摘要】采用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增强熔模精铸硅溶胶型壳,通过测试与分析复合纤维增强硅溶胶型壳的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和透气性,研究复合纤维含量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纤维含量与焙烧温度和型壳强度的关系,并通过 SEM 对型壳试样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显著,当复合纤维含量小于0.6%(质量分数)时,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同时增大;当复合纤维含量大于0.6%时,型壳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开始减小,焙烧后基体中孔隙率增加,型壳透气性继续增大;当复合纤维含量为0.6%、焙烧温度为1050℃时,型壳焙烧后强度达到最大值。

%Ceramic and nylon composite fibers were used to enhance silica sol shell of investment casting. The effects of composite fiber content on the strength and breathability of silica sol shell were studied by testing and analyzing the green and fired strength and breathability.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posite fiber content and firing temperature and fired strength of shell were established. The fracture appearances of shell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composite fibers on strength and breathability of silica sol shell is obvious. When composite fiber content is less than 0.6% (mass fraction), the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of silica sol shell both increase. When composite fiber content is more than 0.6%, the green strength and fired strength of fiber-reinforced shell decrease firstly, and the matrix porosity increases, the shell breathability continues to increase; When thecomposite fiber content is 0.6% and firing temperature is 1050℃, the fired strength reaches maximum value.【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7页(P3164-3170)【关键词】熔模精铸;硅溶胶型壳;复合纤维含量;强度;透气性【作者】芦刚;毛蒲;严青松;纪超众;饶文杰【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昌 330063;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昌 330063;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昌 330063;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昌 3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249.5熔模精铸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近净成形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损耗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 t r a c t :I n o r de r t o i mp r ov e t he s t r e ng t h o f s i l i c o n s ol s he l l f o r i nv e s t me n t c a s t i ng pr o c e s s,s ho r t f i — be r s o f a l u mi n um s i l i c a t e we r e mi x e d i n t o t he s l u r r i e s . The f l e xu r a l s t r e n gt h o f g r e e n s h e l l ,f i r e d s t r e n gt h a nd s e l f — l o a d e d de f o r ma t i o n a t e l e va t e d t e mpe r a t ur e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d t h e f r a c t u r e s u r f a c e
第 4 3卷
第 7 期
材 料 工 程
J o u r n a l o f Ma t e r i a l s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43
No .7
2 0 1 5年 7月 第 5 6 —6 1页
J u 1 .2 0 1 5 p p . 5 6 —6 1
显著增大 , 高 温 自重 变 形 量 减 小 ; 纤维加入量 为 1 . 0 时, 试样 的常温抗弯强度较未增强的试样提高 了 4 7 , 而 高 温 自重 变形减少约 5 O 。采 用 0 . 2 ~1 . 0 的硅 酸 铝 纤 维增 强后 , 复合型壳焙 烧后强度 至少提高 3 9 。断 口 S E M 形 貌 观 察
摘 要 :为 了提 高 熔 模 铸 造 硅溶 胶 型 壳 的 性 能 , 向涂 料 中添 加 硅 酸 铝 纤 维 制 备 纤 维 增 强 熔 模 铸 造 型 壳 试 样 。 对 不 同 纤 维
加 入 量 条 件 下 所 获 得 的纤 维 增 强 型 壳 试 样 的 常 温 及 焙 烧 后 抗 弯 强 度 、 高 温 自重 变 形 量 的 变 化 规 律 进 行 研 究 , 并 利 用 S E M 观 察 型壳 试 样 断 口形 貌 。结 果 表 明 : 随硅酸铝纤维加入量从 0 . 2 ~1 . 0 ( 质量分数 , 下 同) 变化 , 其 常 温抗 弯 强 度
d o i :1 0 . 1 1 8 6 8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3 8 1 . 2 0 1 5 . 0 7 .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4 3 8 1 ( 2 O 1 5 ) 0 7 — 0 0 5 6 — 0 6
短 切 硅 酸 铝 纤 维 增 强 硅 溶 胶 型 壳 的 抗 弯 强 度及 高 温 自重 变形
Be n d i ng St r e n gt h a nd Hi g h — t e m pe r a t ur e Se l f — l o a d e d De f o r ma t i o n o f Sho r t Al u mi nu m Si l i c a t e Fi be r — r e i nf o r c e d S i l i c o n S o 1 She l l
分析结果表 明 , 纤 维 增 强 硅 溶 胶 型 壳 试 样 受 力 破 坏 失 效 主要 由 于 硅 溶 胶 凝 胶 膜 的 断 裂 、 硅 酸铝纤 维拔 出、 断 裂 及 脱 粘 等 综合作用所致 。
关 键 词 :硅 酸 铝 纤 维 ; 纤 维增 强 型 壳 ; 熔模铸造 ; 抗 弯强度 ; 高 温 自重 变 形
吕 凯, 刘 向东 , 王
浩, 冯
华, 李 艳芬
( 内蒙古 工业 大学 材 料科学 与 工程学 院 , 呼和 浩特 0 1 0 0 5 1 )
LYU Ka i , LI U Xi a n g— d o ng, W AN G Ha o, FENG Hu a, LI Ya n — f e n
o f s h e l l s a mp l e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b y S EM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a s c o n t e n t o f a l u mi n u m s i l i c a t e f i b e r s i n c r e a s e s f r o m 0 . 2 t o 1 . 0 ( ma s s f r a c t i o n,s a me a s b e l o w) ,t h e g r e e n s t r e n g t h o f s h e l l s p e c i me n s i s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I nne r Mo n go l i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no l o gy, Ho hho t 01 0 05 1, Ch i n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