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总结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
NKS
谢谢
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1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理学、 土壤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形成、分 布、数量、质量、评价、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 面。
3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 遥感监测、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地、牧业用地、城市和工业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地域性
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到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分 布特点不同。
集中性
土地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 性,某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 和资源丰富,成为土地资源密集 区。
动态性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 环境的变迁,土地资源的分布也 在不断变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这些挑战对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取更加 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
对策
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广节约 集约用地、促进科技创新、完善法律法规等。这些对策旨在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3
土地资源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土地资源的形成是自然和人文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土地资
源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逐渐
形成。
土地资源的演变过程
土地资源的演变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运动等,人文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这些因素都会导 致土地资源的变化。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在我国土地资源占地面积占全球土地资源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二,居使劲第三位,因为在我国人口非常多,平均土地面积仅有11.65亩,仅占全球品均水准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平均播种面积1.39亩,占全球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因而,在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上特性是“一多三少”,即总产量多,平均土地面积少,高品质的播种面积少,能够开发设计的背部資源少。

在我国乡村的人口数量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数量大约800余名,在我县归属于人口数量较少的村。

因为自然地理标准的差别,我们与别的的大村对比,就经济发展,农牧业等个层面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绝大多数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导,年薪不容易超出五万,由于长时间在外面,家里的农田基本处在荒芜情况,本来肥沃的土地如今越来越出现异常的贫乏,从生的野草更换了农作物,土壤层也因年久未翻越来越出现异常的牢固,杂树杆牢牢地的把握住土壤层使有些人结团,良土大部分不具有再富饶的很有可能。

之上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太好的第一个缘故。

其二,XX年国家实行退耕,众多乡村回应了我国的现行政策,陆续进行了此项主题活动,殊不知有一些见利忘恩的人,扭曲了这一现行政策,吧自己很多的大量都拿出来变为林地类,其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那小量的钱,那样,又一批良土被占有,原本很少的农用地早已贴近了“绝种”的边沿。

其三,乡村路面的建造,原来道路的硬底化,扩宽,乃至,有的人为了更好地新修的道路的美观大方,竟然一点也不吝啬的将很多的田地占有。

殊不知这种土地资源却沒有获得再造的很有可能,使全部乡村的农田获得进一步的消耗,设想一下,在农村,新修一条那般美观大方的道路有哪些实际意义,全部地名考的便是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在气温不太好的状况下,也有很有可能遭到饿肚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被占有,对地名有哪些的益处?自然,我们不抵制乡村的基本上住宅商业用地,但是,依然有绝大多数人不守标准,她们在原来的批地面上随意的扩张自身的建房子商业用地,将本来是80平方米的变为120,或是是更高,调研了一户那样的地名,他回应得非常简单,为了更好地之后子孙后代无需再为住宅犯愁,实际上,她们是不是想过,自身的子孙后代之后靠什么生活,土地资源,外出务工?这一事临时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假如你的临时在外面工作中,你盲目跟风的扩张又有有什么用,假若在家里,沒有土地资源他那又怎样存活?其四,我村位于海拔高度较高的峡谷中,非常容易产生像山体滑坡,滑坡的安全事故,每到多雨,很多的土地资源将遭遇着被埋藏的境遇,暴雨一过,块状的石块遮盖了更农用地,促使可运用土地资源降低。

土地资源领域工作总结汇报

土地资源领域工作总结汇报

土地资源领域工作总结汇报在土地资源领域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有幸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土地资源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我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和经验。

现将我在土地资源领域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工作概况1. 对土地资源政策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参与各种政策研究和论证的工作,我对土地资源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2. 土地供应与开发管理:我积极参与土地供应及开发项目,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市场调研,并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3. 土地资源监测和调查:我组织了一系列的土地资源监测和调查工作,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4. 土地资源合规审查:我负责对土地资源利用合规性进行审查和评估,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合法合规利用,维护了土地利用秩序。

5. 土地资源评估与资产管理:我参与了多个土地资源评估和资产管理项目,对土地价格变动和资产增值进行了准确的评估,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主要成果与亮点1. 提出了一份土地资源规划方案,为政府部门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 参与了一项大型土地开发项目,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使项目顺利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组织了一次土地资源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为土地供应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 完成了一次土地资源的合规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不合规的土地利用行为,净化了土地利用环境。

5. 参与了一次土地资产评估项目,准确评估了土地价值,为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在土地资源领域的工作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及对策建议列举如下:1. 工作中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建议加强对土地资源政策和市场情况的研究,加大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确保工作的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总结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总结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在现代社会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评估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此,我团队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关于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与评估目标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目标是为了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从而为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团队的研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状况调查:通过现场采集和遥感技术,系统地调查各地区的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农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土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估。

2. 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通过收集大量的土地资源数据,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土地权属、土地利用权变更、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数据。

这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

3. 土地生态环境评估:我们结合生态学原理和评估方法,对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二、调查与评估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团队采用了多种调查与评估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

具体而言,我们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获取:我们利用遥感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调查表等多种数据源获取土地资源信息,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2. 数据处理:通过GIS技术,我们进行数据分析、空间分析和地理统计分析,得出各类土地资源数据的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特征等。

3. 模型建立:我们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估模型,如土地质量评估模型、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模型等。

这些模型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专家经验,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 结果分析:通过对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调查与评估结果,并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第二次土地资源调研本人工作总结报告

第二次土地资源调研本人工作总结报告

第二次土地资源调研本人工作总结报告土地资源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制造,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治国的基本前提之一。

真正、精确的土地资源调研数据信息是社会经济基本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本,是执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984-1996年在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方位查明了那时候在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种类、总面积、遍布、所有权、和运用情况等土地资源资源家产。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目前的土地资源调研成效已无法全方位达到新时期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性必须。

进行第二次土地资源调研,全方位查明现阶段全国各地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把握真正的土地资源数据资料,创建和健全土地资源调研、统计分析和备案规章制度,完成土壤资源信息内容的社会性服务项目,达到社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须。

完成科学研究整体规划、有效运用、合理维护国土规划和执行最严苛耕地保护规章制度的压根方式。

作为一名一般的农村土地承包调研工作人员,具有质朴的工作态度,用心、认真细致、承担的工作责任心,进而为第二次土地资源调研给予精确的数据资料。

现将参与三个月的工作情况汇报以下:1、历时一个月的庄里及附近城镇土地资源调研。

做为八零后,大家对新的工作中充斥着奇特与挑戰。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作中,前几日大家沒有排序,拿着解译的航片,从最基本的建筑识图逐渐,一边现场实际操作,一边掌握工作职责,觉得实际上沒有想像的那麼艰难。

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调研工作中的了解,排序后劳动量扩大,规定领队工作人员自主明确线路,而且对精确测量的数据信息精确性承担。

因为那时候粮食作物还未获得,航片上标志的条状等高线、地类、零星等高线及图斑补测、所有权界限,务必见到、来到、问起、量到。

因为工作中缺乏经验,到石川河调研时,方位感不太好,出去后方向分辨不精确,航片接边处又解译不清楚,河堤及江河迈向判断有艰难,自始至终不及时,不断几回实地考察才进行工作目标。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篇1: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土地资源学这个超有趣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

首先呢,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土地就像一个超级大拼图。

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独特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就像拼图的小碎片一样。

有的土地是肥沃的黑土,那简直就是拼图里闪闪发光的黄金碎片,珍贵得很呢。

而有的是贫瘠的沙地,就像是拼图里不太起眼的灰色小碎片。

土地资源学还研究土地上的植被,这植被啊,就像土地的头发。

茂密的森林植被就像是乌黑亮丽的长发,让土地看起来生机勃勃。

而稀疏的小草就像是土地的短茬头发,虽然没有长发那么迷人,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土壤肥力在土地资源学里也是个重要角色。

它就像土地的能量饮料,肥力足的土地就像喝了超级能量饮料的运动员,充满活力,能长出各种丰富的作物。

相反,肥力差的土地就像没吃饱饭的人,无精打采,种啥都有点勉强。

土地的地形地貌就像是土地的身材。

高山峻岭的土地就像是身材魁梧的大汉,而平原土地就像是身材平坦的瘦子。

研究这些不同身材的土地也是土地资源学的乐趣所在。

土地资源学还要探究土地的水分状况。

水分对于土地来说,就像人体的血液。

水分充足的土地就像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充满生机。

干旱的土地就像贫血的病人,需要好好调理。

土地里的小动物们呢,就像土地的小宠物。

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就像小宠物在土地这个大房子里调皮捣蛋。

蚂蚁们忙碌地建造蚁巢,就像是在给土地这个家装修呢。

土地的利用类型就像土地的不同职业。

耕地就像是勤劳的农夫,每天都在努力产出粮食。

建设用地就像忙碌的工人,盖起一座座高楼大厦。

土地资源学对土地的空间分布也很感兴趣。

这就像研究一群人的居住分布一样。

有些土地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片的耕地区,就像一群农民住在一个大村庄里。

有些分散的土地就像独居的隐士,各有各的特点。

土地的承载能力就像土地的力量极限。

就好比一个大力士能举起多重的东西一样,土地能承载多少人口、多少建筑,这都是土地资源学要搞清楚的。

土地资源学总结(10级)

土地资源学总结(10级)

土地资源学总结(10级)土地资源学总结(10级)第一章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一经济综合体。

P12.土地包含的含义:P3 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

3)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与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土地资源可以被人类利用,具有经济属性)P4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

下面将分别以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作为社会资产的两方面阐述土地“资源特性”和“资产特性”。

P45.土地的资源特性:P4-51)生产性2)区域性3)动态性4)可更新性5)多功能性6)有限性7)不可替代性6.土地的资产特性:P6-71)商品特性[商品特性的特殊性P6]2)产权特性3)增值特性4)不动产特性7.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P8-10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a.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

b.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a.土地资源调查b.土地资源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a.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b.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a.土地资源保护b.土地资源管理8.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P14-151)系统分析法2)景观生态分析法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

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
21
土地关系的核心是土地权属或产权关系。土地产权是 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对土地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种权利。在商品社会里,具有资源 与资产双重内涵的土地不可能脱离权属而独立存在。在土地 或地产市场上进行交易流转的不仅是一定土地的物理单位, 而且还包括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及其他权属。 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土地承包权的延长、征地 、土地的转让(是权利的转让而非实物)、住宅用地使用年 限、各种土地权利的补偿,如管道通行权等。
22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3.1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 土地资源的 3.2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土地资源的
23
3.1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 3.1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
(1)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 (1)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2)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土地资源 (3)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3)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土地资源的 (4)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4)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
5
从景观学角度看,土地即景观(1andscape)。牛津英语 词典对景观的几种解释,包括一幅表示内陆自然景色(如草 原、林地、山地等)的画面;某一地区的地形组合;在视线 内的一片土地或广阔的自然景色。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是地面上生态系统的镶嵌 ,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又被称之为地生态学 (Geo- ecology),其研究重点就是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 土地生物关系。 荷兰学者I.S.Zonneveld在其著作《地生态学》中指出: 我们认为在整个系统意义上“土地”与景观同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3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
土地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土地的社会关系。土地关系是指 在土地利用、转移以及保护过程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社 会关系。它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土地的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具体 表现为土地所有关系以及由土地所有关系派生的土地使用关 系;
另一类是基于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具体表现为国家直接对土地资源保护而产生的土地管理关 系,以及国家通过对土地财产权转移的管理(如土地市场管 理),间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产生的土地管理关系。
8
(4)法学观点
台湾土地法第一条解释土地的意义,“本法所称土 地,谓水、陆及天然富源”。
肯特从法律概念上对土地的定义是:“土地不仅包括 地面或土壤,而且也包括附着于土地的任何东西,不管 是自然长成的,如树、草和木,或者是人工造成的,如 房屋以及其他建筑物;它所包括的范围向上或向下是无 限度的,以致可以包括地上或地下的每样东西”。
30
(2)土地用途的可转化性
由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土地的各种利用用途之间可 以相互转换。在一定条件下,农用地可转换为非农用 地、非农用地中工业与居住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总 体而言,农用地作非农用地易,反之则难。因此,要 妥善保护好基本农田。另外,虽然土地固定不可移动 ,但可通过改变土地用途来调整具体地段某种类型土 地的供求状况。因此,改变用途是土地“移动”的重 要方式。(退耕还林、土地用途管制、控制新增建设 用地规模、规划用途的改变可导致土地价值的增加, 如工业用地——住宅或商业用地)
7
②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
无偿赠与人类的陆地、水、空气、光和热等物质和力”。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伊利认为:“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 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 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澳大利亚的克里斯钦和斯图尔特进一步指出:“土地一 词是指地表及所有它对人类生存和成就有关的重要特征”, “必须考虑土地是地表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直 到地下的地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相 联系的人类活动”。
14
(3)土地与房地产
房地产,一是指土地、建筑物以及固着于土地和建 筑物的不可分离的部分(real estate);二是指土地、房屋和 构筑物,及其附带的各种权利(real property)。
地产与房产的区别,从物质属性看,土地是一种自 然资源,房产是一种劳动产品;从权属特征看,我国实 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房屋所有制多元化;从价值 构成看,土地的价值由资源价值和资本价值构成,房屋 价值由建造房屋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价 格变化趋势看,土地价格具有上涨趋势,房屋价格因折 旧而降低。
25
(2)土地数量的有限性
土地不能像其他物品一样可以从工厂里不断制造出来 。由于受到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土地的面积是 有限的。
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它不能像工业生产中那样随 意增加效率相同的生产工具的数量,即肥沃程度相同的土 地数量。列宁曾指出:“土地有限是一个普遍现象。”
人类可以围湖或填海造地,但这只是对地球表层土地 形态的改变。从总体看,人类只能改变土地的形态,改善 或改良土地的生产性能,但不能增加土地的总量。所以, 人类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不断提高集约化经 营程度,在不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土地将出现退化,甚至 无法利用,从而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减少。(加强耕地保护)
10
土地的定义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 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 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 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Physical—Economic Complex)。
11
需要区分的几组概念
(1)土地与土壤 (2)土地与国土 (3)土地与房地产
荷兰学者I.S.Zonneveld在其著作《地生态学》中指出: 我们认为在整个系统意义上“土地”与景观同义。
6
(3)经济学观点
①马克思的观点 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
象,作为一切活动的一般空间基础,在农业中是主要 的生产资料。
实际上,土地作为一种要素,不仅仅在农业中表 现出来,用生产函数计算土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土地承包权的延长、征地 、土地的转让(是权利的转让而非实物)、住宅用地使用年 限、各种土地权利的补偿,如管道通行权等。
22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3.1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 3.2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23
3.1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
(1)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 (2)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3)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4)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实际上,有时是有限度的,对土地权利的界定,如杭 州别墅的地下空间的开挖受限。
9
(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
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了土地评价专 家会议,在会议文件《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中给土地下的定义 是:“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 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 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 重要影响。”
21
土地关系的核心是土地权属或产权关系。土地产权是 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对土地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种权利。在商品社会里,具有资源 与资产双重内涵的土地不可能脱离权属而独立存在。在土地 或地产市场上进行交易流转的不仅是一定土地的物理单位, 而且还包括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及其他权属。
13
(2)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领土、 领空、领海,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所有地域空间 的总称。
土地的概念要狭窄一些,尽管土地也包括陆地上的 水面即江河、湖泊、水库、滩涂等,但海洋不包括在 土地范围之内。并且,土地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国 土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是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的不同 定义。
12
(1)土地与土壤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而且能生 长植物的疏松层。根据土壤立面中物质累积、迁移和 转化的特点,可以划分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表土层 (A层)、淀积层(B层)、母质层(C层)。
土地不同于土壤,它比最广泛意义的土壤还要广 泛得多。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土壤把气候、地貌、母 岩、生物等看成是它形成的环境条件;土地则把这些 因素,包括土壤在内,都看成是它自身的组成要素。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1. 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2. 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 3.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4. 土地资源的基本功能
1
1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1.1土地的概念 1.2土地资源的概念
2
1.1土地的概念
中国古代: 《说文解字》——“土者,吐也,吐生万物。” 《管子校正》——“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
5
从景观学角度看,土地即景观(1andscape)。牛津英语 词典对景观的几种解释,包括一幅表示内陆自然景色(如草 原、林地、山地等)的画面;某一地区的地形组合;在视线 内的一片土地或广生态系统的镶嵌 ,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又被称之为地生态学 (Geo- ecology),其研究重点就是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 土地生物关系。
。”
(1)地理学观点 (2)生态学观点 (3)经济学观点 (4)法学观点 (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
3
(1)地理学观点 ①土地即土壤,亦即地球陆地表面疏松的、有 肥力的、可以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 ②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 面。 ③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表面除海洋 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 地水面。(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④土地即地球表面,亦即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 洋部分都包括在内。
15
1.2 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资源是指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 的土地,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 用的土地,它是土地的一部分。
技术经济条件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如宁夏沙漠旅游 的开发、许多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
16
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 更广,而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 地更具体。
24
(1)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亦称不可移动性,是土地区 别于其他各种资源或商品的重要标志。我们可以把可 移动的商品如汽车、食品、服装以及可移动的资源如 人力、矿产等,由产地或过剩地区运送到供给相对稀 缺或需求相对旺盛因而售价较高的地区,但我们还无 法把土地如此移动。
不动产的短距离移动有时是可以实现的,如嘉兴。 变相的方式,如海宁——杭州,东阳——义乌
4
(2)生态学观点
生态学认为土地是一个由耕地、林地、园地、牧草 地、水域、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旅游和特殊用地 等子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土地子系统都是由生 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照、土壤、空气、温度等) 共同组成的,借助于能量与物质流动转换而形成的不 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土地生态 服务功能、土地生态价值、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
19
2.2土地资源的经济属性
土地资源具有经济属性,是指以自然状态存在的 土地物质实体能为人类所用、能给利用者带来经济效 益或其本身具有未来经济效益的功能。土地资源具有 资源和资产的双重特性功能。
土地资源具有资源功能或者说土地是一种资源, 是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和环境要素,是人类生产、生 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来源,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多 种产品和服务。
28
3.2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1)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资源用途的可转化性 (3)土地资源的可改良性 (4)土地或土地产权的商品性 (5)土地资源利用的相互依赖性与外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