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物价变动会计练习题
习题3

物价变动会计练习题答案1.资料:C公司2008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有关资料如下:2008年C公司按名义货币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如下:资产负债表单位:元项目 2008年1月1日 2008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 600000 800000应收账款 520000 1020000存货 1200000 1580000固定资产原值 3450000 3450000其中:设备 900000 900000土地 2550000 2550000累计折旧-- 60000资产合计 5770000 6790000流动负债(货币性) 860000 1400000长期负债(货币性) 3030000 3030000负债合计 3890000 4430000普通股 1880000 1880000留存收益-- 480000所有者权益合计 1880000 236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5770000 67900002008年C公司按名义货币编制的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如下:(1)本年1月1日购进设备的原值为9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5年,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假设年初存货为本年1月1日购进,本年进货基本上是第四季度购进的,年末存货为12月31日购进。
(3)全年销售收入、期间费用和所得税在年内均匀发生。
(4)现金股利于年末宣告年内有关物价指数如下:2008年1月1日 100 2008年12月31日1802008年全年平均 150 2008年第四季度平均160 要求:(1)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2)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有关项目。
(3)购买力损益计算表。
答案:(1)资产负债表项目“货币资金”项目:2008年1月1日:600000×180/100=1080000(元)“应收账款”项目:2008年1月1日:520000×180/100=936000(元)“流动负债’’项目:2008年1月1日,860000×180/100=1548000(元)“长期负债”项目:2008年1月1日:3030000×180/100=5454000(元)“存货”项目:2008年12月31日:1580000×180/180=1580000(元)2008年1月1日:1200000×180/100=2160000(元)“固定资产原值”项目:设备:2008年12月31日:900000×180/100=1620000(元)2008年1月1日:900000×180/100=1620000(元)土地:2008年12月31日,2550000×180/100=4590000(元)2008年1月1日:2550000×180/100=4590000(元)“累计折旧”项目:设备:2008年12月31日:60000×180/100=108000(元)2008年1月1日:0土地:不提折旧“普通股”项目;2008年12月31日:1880000×180/100=3384000(元) 2008年1月1日:1880000×180/100=3384000(元)“留存收益”项目:2008年12月31日:800000+1020000+1580000+6210000—108000一1400000-3030000—3384000=1688000(元)2008年1月1日:1080000+936000+2160000+6210000—1548000-5454000—3384000=0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销售收入:4200000*180/150=5040000元“销售成本”项目:年初存货:1200000×180/100=2160000(元)本年进货:2800000×180/160=3150000(元)年末存货:1580000×180/180=1580000 (元)“销售成本”项目调整后的金额:2160000+3150000—1580000=373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920000*180/150=1104000折旧费用:60000*180/100=108000元所得税:270000*180/150=324000元现金股利:50000*180/180=50000元(3)购买力净损益计算表金额:元2.资料:(1)H公司于2009年初成立并正式营业。
通货膨胀会计(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拟试卷1.doc

通货膨胀会计(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计价基准是(A)按一般物价水平换算的历史成本(B)按个别物价水平换算的历史成本(C)现时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D)现时成本和个别物价水平变动2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计价单位一般是(A)期末名义货币(B)以期初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C)期初名义货币(D)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3 下列项目不属于货币性资产性质的是(A)现金(B)银行存款(C)无形资产(D)应收账款4 在物价变动会计中,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均为50万元,如果期末物价比期初增长10%,则意味着本期应收账款发生了(A)购买力变动损失5万元(B)购买力变动收益5万元(C)资产持有收益5万元(D)资产持有损失5万元5 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与( )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之问的差额。
(A)期初实际期初应当(B)期末应当期末实际(C)期初应当期初实际(D)期末实际期末应当6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物价上升时期持有货币性资产而损失的购买力与持有货币性负债而获得的购买力之差被称为(A)货币购买力损益(B)资产已实现持有损益(C)资产未实现持有损益(D)资本维护准备金7 当以期末名义货币作为等值货币对货币性项目期末金额按一般物价水平进行换算时(A)换算结果的金额不变(B)换算结果的金额上升(C)换算结果的金额下降(D)换算结果的金额不确定8 下列不属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特征的是(A)以等值货币为计价单位(B)以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C)在传统财务会计账户体系之外不单独建立账户体系进行核算(D)在传统财务会计账户体系之外单独建立账户体系进行日常核算9 下列项目属于货币性负债性质的是(A)应付货款(B)预付货款(C)其他应付款(以劳务偿付)(D)预收货款(以商品偿付)10 下列项目属于非货币性权益性质的是(A)应付债券(B)存货(C)对剩余财产只是固定求偿权的优先股本(D)参与分红的优先股11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期末对非货币性项目换算的结果是(A)金额增加(B)金额减少(C)金额不变(D)金额增加或减少12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持有的负债项目和权益项目(A)对企业收益无影响(B)使企业增加损失(C)使企业增加收益(D)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不确定13 下列会计方法中属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特有方法的是(A)计算持有资产损益(B)计算购买力损益(C)编制通货膨胀会计资产负债表(D)编制通货膨胀会计利润及其分配表14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期末对非货币性项目换算的结果是(A)产生购买力收益(B)不产生购买力损益(C)产生购买力损失(D)产生购买力收益或损失15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对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运用整公式计算调整后金额时,公式中的“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是指的一般物价指数。
物价变动会计练习

物价变动会计一、单项选择题1.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传统财务会计为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保证付出存货的重新购置,在付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中采用了()A. 加权平均法B. 先进先出法C. 移动加权平均法D. 后进先出法2. 当物价持续上涨时,传统财务会计为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在用的固定资产计入成本费用的磨损价值尽早回收,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采取了()A. 平均年限法B. 定期重置估价法C. 加速折旧法D. 不提折旧法3. 显示物价变动程度的重要标志是()A. 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B. 个别物价水平的高低C. 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D. 个别物价水平的变动4. 以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的会计计量模式是()A. 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B. 现行成本会计C.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D. 变现价值会计5. 在物价变动会计中,对以下传统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赋予新的含义的是()A. 配比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谨慎性原则D. 可比性原则6.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计量单位一般是()A. 以期初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B. 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C. 期初名义货币D. 期末名义货币7.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计量属性是()A. 按一般物价水平换算的历史成本B. 按个别物价水平换算的历史成本C. 现行成本和个别物价水平变动D. 现行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8. 下列项目属于非货币性负债性质的是()A. 短期借款B. 预收货款(以商品偿付)C. 应付帐款D. 应交税金9. 下列会计方法中属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特有的方法是()A. 计算购买力损益B. 计算持有资产损益C. 编制通货膨胀会计资产负债表D. 编制通货膨胀会计利润及其分配表10.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对货币性项目换算调整时,需要进行换算调整的是()A. 期末名义货币金额B. 期初名义货币金额C. 期末等值货币金额D. 期初等值货币金额11. 在现行成本会计中,固定资产因物价上涨在年内增加的未持产损益是()A. 本年末较前一年末所增加的现时成本金额B. 本年末较前一年末所增加的历史成本金额C. 各年平均增加的现时成本金额D. 本年现行成本高于历史成本的差额12. 在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确定企业收益的基础是()A. 现行价值B. 一般物价指数C. 历史成本D. 货币一般购买力二、多项选择题1. 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主要方法有()A. 发出存货成本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B. 发出存货成本计算采用后进先出法C.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D. 固定资产定期重置估价法E.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法2. 物价变动会计可选择的模式有()A.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B. 现行成本会计C. 历史成本/等值货币会计D. 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E. 变现价值会计3. 以下会计模式最终以名义货币为记价单位的有()A.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B. 传统财务会计C. 现行成本会计D. 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E. 变现价值会计4. 下列关于货币性项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持有货币性资产,物价上涨会带来购买力损失B. 持有货币性资产,物价下降会带来购买力收益C. 持有货币性权益,物价上涨会带来购买力损失D. 持有货币性权益,物价上涨会带来购买力收益E. 持有货币性权益,物价下降会带来购买力损失5. 非货币性项目的特点是()A. 当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对该项目期末金额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换算时,其换算后的金额有所改变,但原价值量不变B.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核算中需对其是否具有货币性质或非货币性质加以划分C. 当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对该项目期末金额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换算时,其换算后的金额不变D. 在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中,该项目产生购买力损益E. 在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中,该项目不产生购买力损益6.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对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各项目的换算调整中,期末金额可不予换算的项目是()A. 货币性资产项目B. 非货币性资产项目C. 货币性权益项目D. 非货币性权益项目E. 流动资产项目7. 关于企业资产现行成本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收进的资产,按现时价格入帐B. 销售的资产,按历史成本结转C. 领用的材料用品,按现行市场价格结转成本费用D. 在用固定资产,按现行市场价格计提折旧E. 置存的资产,随现行市场价格变动调整帐面价值8. 在现行成本会计中,下列有关存货的核算说法正确的有()A. 购进时按现行成本入帐B. 销售时按历史成本结转销售成本C. 销售时按现行成本结转销售成本D. 领用时按现行成本注销有关存货帐户E. 储存中的存货不随现行成本的变动调整其帐面价值9. 现行成本会计的特征有()A. 以等值货币作为计价单位B. 以名义货币作为计价单位C. 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D. 计量属性是现行成本E. 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确定企业的收益10. 在现行成本会计中,确定企业资产的现行成本的依据有()A. 资产的历史成本B. 供货方的报价单C. 反映现行成本的标准制造成本D. 买方企业的估价E. 政府或其他权威部门公布的特种物价指数或分类物价指数11. 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改变的是()A. 计量属性B. 计量单位C. 以现行成本代替历史成本D. 以货币一般购买力代替了名义货币E. 计量期间12. 在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下,对于按照现行成本编制的报表,不需要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调整的项目是()A. 存货B. 设备C. 股本D. 留存收益E. 折旧费用三、判断题1.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资产一经按原始成本入帐后,无论市价如何变动都不调整其帐面价值,而当物价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时,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原价就会远远高于或远远低于其现行市场价值。
第七章 物价变动会计练习题

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练习题习题一一、目的:练习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资料:PM公司于2006年初开业,2007年历史成本会计下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资料如下面两表所示。
PM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元)PM公司2007年度比较损益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元)其他补充资料如下:1.固定资产于2006年初购建完成,并于当年初开始按年折旧率20%计提折旧,无残值,购入时一般物价指数为110。
2.实收资本于2006年初一次筹集完成。
3.存货均为当年均匀购入,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价值,2007年购入存货共计700 000元。
4.营业收入、营业费用(折旧费除外)、所得税均在当年均匀发生,股利于年末支付。
5.有关一般物价指数资料分别为:2006年1月1日为110,2006年12月31日为120,2007年12月31日为132。
三、要求:1.根据上述有关资料,按照2007年12月31日的一般物价指数,计算2007年PM公司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2.为PM公司重编2007年末一般物价水平下的财务报表;3.与历史成本下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说明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写出简单的经济评价报告。
习题二一、目的:练习现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资料:承习题一PM公司有关历史成本会计资料,另补充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现行成本资料如下: 1.营业成本:2006年平均现行成本为440 000元,2007年平均现行成本为630 000元;2.存货:2006年末现行成本为260 000元,2007年末现行成本为370 000元;3.固定资产原价:2006年末现行成本为550000元,2007年末现行成本为580 000元;三、要求:1.分别计算2006年和2007年非货币性资产的持有损益;2.分别按照持有损益的两种性质,为PM公司重编现行成本会计下的比较财务报表;3.将现行成本下的财务报表资料分别与历史成本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下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比较,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写出简单的经济评价报告。
高级财务会计6.物价变动会计

• (二)特点
• 按根据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 表进行重新表述 • 需要计算确定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二、基本程序
基本程序为:
第一步:将传统会计报表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第二步:按一般物价指数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的购买力损益
第三步: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会计报表项目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 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 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 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 就是通货膨胀;
(3)分别计算影响本期货币性项目净额变动的收入与支出
销售业务;进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缴纳税金、发放 现金股利
用报表编制日的物价指数/业务发生日物价指数进行一一换算(1)笔笔业务 发生日的物价指数的物价指数/当期平均物价指数求 得换算标准 股利业务:年末发放,直接以报表编制日的物价指数调整
物价变动会计
学 习 目 标 1. 了解物价变动会计的涵义和产生过程 2. 了解历史成本会计的基本特点和局限 3. 掌握一般物价水准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 4. 掌握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 5. 了解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的基 本程序 6. 了解不同会计模式的优缺点
物价变动会计(导学)
• 美国货币一般购买力,以1970年的1美元 购买力为基准,则1991年的1美元只相当 于1970年的0.28美元。
第一节 物价变动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
一、物价变动与通货膨胀 二、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 三、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四、传统财务会计对物价变动影响的消除方法
价格变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和解释)

价格变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和解释)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框一、选择题从2014年1月下旬开始,从上海、杭州飞往各地的许多热门航线机票价格明显上涨,除夕前一周的机票最为热门,1月28日(腊月二十八)为最高峰,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据此回答1~2题。
1.多数热门航线机票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这表明()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②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③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④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①正确;这时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占有利地位,④正确;③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2.对于出行者来说,飞机和火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交通工具。
如果飞机票涨价,而火车票价不变,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乘飞机的人增多,乘火车的人减少B.乘火车的人增多,乘飞机的人减少C.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增多D.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减少答案]B解析]飞机和火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交通工具,如果飞机票涨价,可能会使乘火车的人增多,乘飞机的人减少。
读漫画《望而生畏》,回答3~5题。
3.商品房价格升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商品房的需求量会急剧减少②商品房供应量会增加③建筑材料价格会上升④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会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住房属于居民生活必需品,不会因为房价上升而急剧减少需求量,所以①不正确。
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生产会扩大,建筑材料需求量增加,其价格也会上涨,所以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4.决定商品住房价格的根本因素是()A.供求B.市场C.价格D.价值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格从最根本上说是由其价值来决定的。
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是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关键是要明确政府怎样可以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由题干材料可知,政府主要在供求上下工夫,即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可以减少对商品房的购买需求,可以缓解对商品房的过度炒作,以达到政府的目的,故①④符合题意。
第六章 物价变动会计

第6章物价变动会计一、单选题1.在通货膨胀会计中,对在流通中货币单位虽然不变,但其单位货币所含价值量不断改变的货币,称为()。
A.等值货币B.变动货币C.名义货币D.记账货币2.以所耗实物资本得到收回为计量基础确定的收益,属于()。
A.营业收益B.会计收益C.经济收益D.购买力收益3.在现时成本会计中的财务资本维护观念下,“增补折旧费”账户属于()账户。
A.资产类B.负债类C.成本类D.损益类4.在财务资本维护观念下,“持产损益”属于()科目。
A.资产类B.负债类C.所有者权益类D.损益类5. 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下列哪个项目不会产生购买力损益? ()A. 应付债券B. 应收票据C. 股利固定的优先股D. 留存收益6. 在实物资本维护观念下,“持产损益”账户是()科目。
A. 资产类B. 负债类C. 权益类D. 损益类7.某企业原有资本200万元,投资时的一般物价指数为100,现在一般物价指数为110,而企业所拥有实物资产的物价指数为112,现出售该企业净资产的价格为250万元,按现行成本资本保全概念计算该企业的利润应为()万元。
A.50B.30C.26D.468.采用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对年初的货币性项目需要按()进行调整。
A.年初一般物价指数B.年末一般物价指数C.年度平均物价指数D.现行一般物价指数9.损益表中的销售成本,在采用现行成本现行币值会计模式下,可以按出售产品的()进行调整。
A.年初现行成本B.年末现行成本C.平均现行成本D.历史现行成本10.可以充分全面地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会计模式是()。
A.历史成本现行币值会计模式B.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C.现行成本现行币值会计模式D.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11.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当了公司属于母公司的国外有机组成单位时,一般可以采用()重编会计报表。
A.先调整后折算法B.先折算后调整法C.边折算边调整法D.调整和折算同时进行的办法12.在采用现行成本现行币值会计模式下,重编会计报表时需要计算()。
价格变动的影响 练习题

1.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
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A )3.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变化情况的是( )A.曲线A B.曲线BC.曲线C D.曲线D4.某国庆节期间,各大电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打动消费者。
他们一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大幅让利。
母婴类电商更是在尿布产品价格上打得硝烟四起。
商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商品价格下跌,商家的总利润必定会因为销量多而增加B.“货多不值钱”,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C.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商品价值的大小D.商品价格下降有利于增加商品的销售数量5.2017年春节过后,受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某地鸡蛋价格连续回落。
鸡蛋市场零售价一度跌破“2元大关”,进入“1元时代”。
鸡蛋价格的上述变动给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养殖户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价值量②养殖户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鸡蛋的供应量③以鸡蛋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会增加该要素的使用量④以鸡蛋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会大幅缩减生产规模A.①③B.②③ C.②④ D.①④6.M学校要引进一套教学评估系统,有功能相同的甲乙两款软件可供选择。
甲软件智能化程度较高,购置成本为8万元。
乙软件智能化程度较低,购置成本为5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练习题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资料:PM公司于2006年初开业,2007年历史成本会计下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资料如下面两表所示。
PM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元)
PM公司2007年度比较损益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元)
其他补充资料如下:
1.固定资产于2006年初购建完成,并于当年初开始按年折旧率20%计提折旧,无残值,购入时一般物价指数为110。
2.实收资本于2006年初一次筹集完成。
3.存货均为当年均匀购入,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价值,2007年购入存货共计700 000元。
4.营业收入、营业费用(折旧费除外)、所得税均在当年均匀发生,股利于年末支付。
5.有关一般物价指数资料分别为:2006年1月1日为110,2006年12月31日为120,2007年12月31日为132。
三、要求:
1.根据上述有关资料,按照2007年12月31日的一般物价指数,计算2007年PM公司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
2.为PM公司重编2007年末一般物价水平下的财务报表;
3.与历史成本下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说明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写出简单的经济评价报告。
习题二
一、目的:练习现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资料:承习题一PM公司有关历史成本会计资料,另补充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现行成本资料如下: 1.营业成本:2006年平均现行成本为440 000元,2007年平均现行成本为630 000元;
2.存货:2006年末现行成本为260 000元,2007年末现行成本为370 000元;
3.固定资产原价:2006年末现行成本为550000元,2007年末现行成本为580 000元;
三、要求:
1.分别计算2006年和2007年非货币性资产的持有损益;
2.分别按照持有损益的两种性质,为PM公司重编现行成本会计下的比较财务报表;
3.将现行成本下的财务报表资料分别与历史成本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下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比较,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写出简单的经济评价报告。
习题三
一、目的:练习现值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资料:承习题一、二有关资料。
三、要求:
1.按照现值会计的要求,分别计算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现行成本总变动数、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现行成本变动数和消除物价变动影响后的现行成本变动数;
2.为PM公司重编2007年现值会计下的财务报表,并写出现值会计下简单的经济评价报告。
3.将现值会计下的财务报表资料分别与历史成本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行成本会计下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比较,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4.通过习题一、二以及本习题的练习,结合实际对四种不同会计模式做出简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