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时长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一一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体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方式与策略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
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无答案)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证。
4.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导学过程:自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4-96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照相机的结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2.投影仪的结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3.放大镜的结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4.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二、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 照相机展示照相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照相机结构。
1.照相机的结构:(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学生观察视频,了解照相机的成像过程。
2.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_____ 上。
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3.成像特点:①照相机成、的。
②像距物距。
③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
4.想想做做:学生自制照相机5.远景照片变成了近景照片,拍照的人是怎样做到的?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物体,同时使镜头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探究活动2 投影仪展示投影仪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投影仪结构。
1.投影仪的结构:①凹面镜的作用:光源位于凹面镜焦点,光线经凹面镜反射,使照在投影片上的光增强。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过程与方法1。
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组织讨论照相机成的像有什么特点?(提示:可从像相对于物体的大小、正倒方面来思考)简述其光路(如图)。
(二)投影仪讲述:对照投影仅及多媒体课件介绍投影仪的构造及其原理.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
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如图).组织讨论:投影仪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三)放大镜指导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观察字的放大情况。
[最新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d98d5ca98271fe900ef90d.png)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预习导学1.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的特点: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81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82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合作探究:知识点1、照相机: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 _____ 上。
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2、照相机的结构:镜头……胶卷……快门……友情提示:实际照相机上有一个调焦环可以旋转,使镜头向外伸或是向里缩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快门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用来改变进光孔的大小。
怎样才能既快又好的照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呢?首先我们要通过改变相机与被照物体间的距离,得到大小合适的像,离物体越近,像越大,反之,离物体越远,像就越小;然后再旋转调焦环,改变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得到最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新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张,玻璃板一块,水、学法指导:本节知识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要做好实验,认真观察现象,使之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
预习导学: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对于照相机,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习导入:<一> 导学“照相机”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3、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
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2、如图2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象,那么这个图是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投影仪3、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A 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4、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放大”或“缩小”)的像。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导入1. 目标•了解透镜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及使用方法•能够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 预习回顾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光的传播规律。
•什么是光的传播方式?•光是如何在直线上传播的?•什么是折射定律?•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二、新课讲解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定义:透镜是由具有一定曲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界面组成的光学元件。
•分类:透镜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属性进行分类。
2. 凸透镜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特性:凸透镜中心厚, 边缘薄;正面是球面部分,背面是平面部分。
•使用方法:凸透镜可以使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称为焦点。
3. 凹透镜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特性:凹透镜中心薄,边缘厚;背面是球面部分,正面是平面部分。
•使用方法: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没有实际焦点。
4. 生活中的透镜应用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是一些例子:•眼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都需要使用凸透镜或凹透镜。
•放大镜:放大镜使用凸透镜来放大物体,使得看起来更清晰。
•照相机:相机中的镜头使用透镜来聚焦光线,以便拍摄清晰的照片。
•望远镜:望远镜使用透镜来放大远处的物体,使其看起来更接近。
三、小结•透镜是由具有一定曲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界面组成的光学元件。
•根据形状和属性,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汇聚到焦点上,而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
•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和望远镜等。
四、作业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眼镜的原理是什么?2.凸透镜的焦点是什么?如何确定?3.请列举几个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拓展在生活中还能发现什么其他的透镜应用呢?请写出你的观察和猜想,并与同学们分享。
六、课堂练习请阅读以下描述并回答问题:A同学拿着镜子走到窗前想照一张自拍照,但发现自己的脸被扭曲了。
他把镜子拿远一些发现自己的脸又恢复正常了。
问题:镜子是什么透镜?被扭曲是因为什么原因?提示:照自拍照时,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凸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二、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
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欣赏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
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94---P96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 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胶卷相当于什么?物体在胶卷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2.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屏幕相当于什么?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投影片在银幕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3.放大镜的实质是什么?成的像有什么特点?4.实像和虚像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区分物体所形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小组内相互合作,完成以下学习。
必要时,可以小组间合作。
1.想想做做:相互协作动手自制模型照相机。
观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判断)交流总结:①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胶卷相当于。
②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像2.观察:老师演示投影仪的使用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交流总结:①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屏幕相当于。
②投影仪成像特点: 像。
③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④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3.活动:用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和物位于透镜的两侧还是同侧?4.观察、对比、交流、总结:实像与虚像的特点实像:、例如:虚像:、例如:四、展示引导学习:1、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
2、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学案(5)

3、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4、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课题: 生活中的透镜 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 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 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想想做做: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结合教材 94 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A.图照纸相筒机一的端镜固头定相半当透于明一塑个料凸薄透膜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1、 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2、 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学生笔记栏
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
(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 (倒或
二、重点难点:
联系生活:能Βιβλιοθήκη 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5、 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6、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 _的位置.在相当于__ __的胶片上得到___ _,__ _的___ _ 像.
2.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中的A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
3.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 _在___ 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 _,___ _的像.
4.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
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6.下图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像.
7.如图3—19为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__________后会聚在__________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
图3—19
8.如图3—20是一台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B 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投影片放在哪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在图中标出来
.
图3—20
9.小王在看地图时,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他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于是看清楚了.请你帮他分析,这是为什么?
10.一个人照一张一寸照片后,又想照一张2寸照片,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
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靠近人,暗箱缩短
*11.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________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伸,离胶片_________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_________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_________的.
12.幻灯机与投影仪不同的是直接把像水平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_________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__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
13.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应尽可能让凸透镜离标本__________些,但这个距离不能大于__________.
14.如何做下面的实验?
如图3—21,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方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方发出的光线.小华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
图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