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问 诊 ppt
合集下载
问诊ppt课件

观察生理反应
注意患者的表情、姿势和动作,以获 取更多信息。
注意患者的呼吸、血压等生理反应, 判断情绪状态。
注意细节
留意患者叙述中的细节,可能隐藏重 要信息。
问诊的提问技巧
开放式问题
使用开放式问题引导患者展开叙 述,如“您能描述一下症状吗?
”
封闭式问题
在必要时使用封闭式问题获取具体 信息,如“您是否感到疼痛?”
案例五:出血患者的问诊
总结词
关注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伴随症状,了解出 血原因及既往病史。
详细描述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出血的部位,是皮肤黏膜 出血还是内脏出血等。同时,医生需要了解 出血量的大小,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此外, 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头晕、乏力、心 慌等症状,以及是否有黑便、血尿等症状。 同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既往血液系
案例四:水肿患者的问诊
总结词
询问水肿的部位、程度、发展速度及伴随症 状。
详细描述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水肿的部位,是双下肢、 眼睑还是其他部位。同时,医生需要了解水 肿的程度,是否影响关节活动和日常生活。 此外,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水肿的发展速度 ,以及是否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同时,医 生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 如心力衰竭等。
详细描述
疼痛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如头 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疼痛的 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因疾病和 个体差异而异。
水肿
总结词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液体积聚,导致组织肿胀。
详细描述
水肿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眼睑、下肢等。水肿的原因可能包括心功 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
出血
总结词
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中流出,可表现为皮肤青紫、呕血、便血等。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

01
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
阐述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病证的辨证方法。
2024/1/26
02 03
气血津液辨证的原理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生成、输布和代谢与 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代谢,导致相关病证的发生。
气血津液辨证的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结合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等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液失调的病证类型。
包括脏腑气虚、脏腑气滞、脏腑血虚 、脏腑阴虚、脏腑阳虚等证候的临床 表现。
确定病变的性质,如寒证、热证、湿 证、燥证、风证等。
脏腑病变的定位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病变所在的脏腑 部位,如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
2024/1/26
17
经络腧穴在诊断中应用
2024/1/26
经络诊察
01
通过观察经络的色泽、形态、温度、压痛等变化,判断经络的
燥邪证候
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易伤 人体津液。
湿邪证候
头重、胸闷、口腻等,易阻遏气 机,损伤阳气。
27
内伤七情证候类型及特点
胁痛、易怒、脉弦等 ,因大怒而致肝气上 逆。
咳嗽、气短、声低等 ,因过度悲伤而致肺 气消沉。
喜伤心证
怒伤肝证
忧思伤脾证
悲忧伤肺证
惊恐伤肾证
心悸、失眠、多梦等 ,因过喜而致心气涣 散。
虚实、寒热、气血运行状况。
腧穴诊察
02
通过按压、叩击等手法刺激腧穴,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脏腑
经络的病变情况。
经络腧穴与证候关联
03
分析经络腧穴的异常变化与脏腑病变证候之间的关系,为辨证
问诊医学知识讲座优质PPT课件

9、神经系统 头痛、记忆力减退、语言 障碍、感觉异常、瘫痪、惊厥。
10、精神状态 幻觉、妄想、定向力障碍、 情绪异常。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 (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 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 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 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 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 关的病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诱因,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 措施。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 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
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常常是鉴别 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按一般规律在 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有出 现时,也应将其记述于现病史中以备进一步观 察,因为这种阴性表现往往具有重要的鉴别诊 断意义。
问诊医学知识讲座
问诊(inquiry)
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 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完整性和准确性。 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诊治经过、既往健康 状况和曾患疾病的情况
问诊 inquiry
采集病史是诊断的重要步骤,而最重要的方法 就是问诊
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的询问病史,50%以上 的疾病可获得初步正确的诊断
举例:畏寒、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右侧胸痛2天 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周
对当前无症状表现,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 明确的患者,也用以下方式记录主诉:“发现肝 脏肿块1周”
要求:简明,有显著的意向性,尽可能用病人的 自己描述的症状。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10、精神状态 幻觉、妄想、定向力障碍、 情绪异常。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 (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 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 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 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 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 关的病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诱因,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 措施。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 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
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常常是鉴别 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按一般规律在 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有出 现时,也应将其记述于现病史中以备进一步观 察,因为这种阴性表现往往具有重要的鉴别诊 断意义。
问诊医学知识讲座
问诊(inquiry)
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 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完整性和准确性。 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诊治经过、既往健康 状况和曾患疾病的情况
问诊 inquiry
采集病史是诊断的重要步骤,而最重要的方法 就是问诊
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的询问病史,50%以上 的疾病可获得初步正确的诊断
举例:畏寒、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右侧胸痛2天 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周
对当前无症状表现,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 明确的患者,也用以下方式记录主诉:“发现肝 脏肿块1周”
要求:简明,有显著的意向性,尽可能用病人的 自己描述的症状。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问诊内容ppt课件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凡药物过敏者,应在病历中用红笔注明过敏药物的名称;
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
(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 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 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病例书写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教学目的
–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疗工作过程的全面记录,它反映了病人发病、病情 演变、转归和诊疗情况。是临床医师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其他检查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而写成的。它既是医 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资料。。
辩,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病例应在72小时内完成。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需复写的资料可以 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书写。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
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例;
实习医师、毕业后第一年的住院医师书写的住院病历(完整病历), 经上级医师补充修改、确认并签字以示负责后,可不必再写入院记录, 但上级医师必须认真书写首次病程录 ; 门诊病历及时书写,急诊病历在接诊同时或处置完成后及时书写; 住院病历,入院记录,应在次日上级医师查房前完成,最迟应于病人 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危重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 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及时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和补记时间,详 细记录患者初始生命状态和抢救过程及向患者及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
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
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
最全问诊PPT课件

第7页/共76页
为什么问?
英国学者汉普顿等的调查显示: 一般医院82.5%的病人仅凭采集病史就可以做出诊断,需 要体格检查帮助诊断的只占8.75%,需要进一步实验室检 查帮助诊断的也只占8.75%。
第8页/共76页
为什么问?
问诊:是诊断的最初程序。 病 史 的 完 整 性 和 准 确 性 对 疾 病 的 诊 断 和 处 理 有 很 大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 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 、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 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第2页/共76页
神医扁鹊的故事
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 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 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 础。
第3页/共76页
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 理解问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牢记问诊的内容 • 掌握问诊的方法 • 注意问诊的技巧和事项 • 切记问诊的要求 • 防范病史采集常见错误
不能逼问。
第27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勿暗示或诱导病人,以防问诊内容失真。 (暗示性问诊)
• 错误:你的上腹痛进食能减轻吗? • 正确:你的上腹痛在什么情况下能减轻?
第28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避免重复提问,提问时要注意目的性和 必要性。(逼问)
• 错误:是这样吗?你再好好想一想。 • 错误:疼痛真的没有减轻吗?
小便、睡眠、体重 • 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生育史、
家族史
第25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三)语言要通俗易懂 • 语言要通俗易懂,少用或不用医学术语。
里急后重 尿频、尿急、尿痛 心悸
第26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四)避免暗示性问诊和逼问 • 暗示性问诊:一种能为病人提供带倾向
为什么问?
英国学者汉普顿等的调查显示: 一般医院82.5%的病人仅凭采集病史就可以做出诊断,需 要体格检查帮助诊断的只占8.75%,需要进一步实验室检 查帮助诊断的也只占8.75%。
第8页/共76页
为什么问?
问诊:是诊断的最初程序。 病 史 的 完 整 性 和 准 确 性 对 疾 病 的 诊 断 和 处 理 有 很 大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 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 、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 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第2页/共76页
神医扁鹊的故事
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 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 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 础。
第3页/共76页
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 理解问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牢记问诊的内容 • 掌握问诊的方法 • 注意问诊的技巧和事项 • 切记问诊的要求 • 防范病史采集常见错误
不能逼问。
第27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勿暗示或诱导病人,以防问诊内容失真。 (暗示性问诊)
• 错误:你的上腹痛进食能减轻吗? • 正确:你的上腹痛在什么情况下能减轻?
第28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避免重复提问,提问时要注意目的性和 必要性。(逼问)
• 错误:是这样吗?你再好好想一想。 • 错误:疼痛真的没有减轻吗?
小便、睡眠、体重 • 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生育史、
家族史
第25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三)语言要通俗易懂 • 语言要通俗易懂,少用或不用医学术语。
里急后重 尿频、尿急、尿痛 心悸
第26页/共76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四)避免暗示性问诊和逼问 • 暗示性问诊:一种能为病人提供带倾向
中医四诊完整ppt课件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
.
24
青色☆
❖ 机理 寒凝气滞
瘀血内阻 筋脉拘急
❖ 主病 寒证 疼痛
血瘀 惊风
❖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 口唇青紫--心气衰 心阳脱
❖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 小儿眉鼻唇青--惊风
❖ 脏腑. 肝
25
赤色☆
❖ 机理 热——气血充盈 虚阳上越
❖ 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面红如妆--虚阳外越
.
❖四、望态
❖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体位变化,和异常的动 作以诊断病情的方法。
脏腑精气的盛衰.
.
❖(二)常色与病色
❖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明 润、含蓄。
❖ (1)主色: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又称正 色。属于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
❖ (2) 客色:外界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 而微有相应的变化。
.
常 色☆
❖ 正常的 无病的面色
❖ 特点 明润含蓄
❖ 1 主色
与生俱来 基本不变
❖ 2 客色
季节 气候 环境
《医宗金鉴》:
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
推迁不常 故为客色。
.
22
病色☆
❖ 异常面色
❖ 特点 晦暗 暴露 1 善色 光明润泽
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气至 新病 轻病 阳证 预后好
2 恶色 枯槁晦暗 精气衰 胃气不能上荣-气不至 久病 重病 阴证 预后差
.
23
五色主病☆
病色--五色 青赤黄白黑
.
脏腑和调 精气充盛 虽病预后良好
2 少神
❖ 概念: 精气轻度损伤之象
❖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中医问诊》课件

和性质。
3
针对哪些常见病需要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包括感 冒、消化不良、失眠等。它可以帮助 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的应 用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结论
中医问诊在现代医学中 的地位
中医问诊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方 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为治疗疾病提供 了宝贵经验和思路。
中医问诊对现代医学的 借鉴
现代医学可以借鉴中医问诊的 观察、听闻、询问和切诊的方 法,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 前景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 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也很 广阔,将继续为人们的健康提 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中医问诊》PPT课件
# 中医问诊 PPT课件
介绍中医问诊
1 什么是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是一种传统医
2 中医问诊的特点和
优势
3 中医问诊的分类
中医问诊可以分为四种
学的方法,通过观察、
中医问诊注重综合分析,
方法:视诊、闻诊、问
听闻、询问和切诊,综
强调个体化治疗。它能
诊和切诊。这些方法结
合分析病情与个体体质,
中医问诊讲解案例
气虚血瘀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 引起疲乏、面色晦暗、舌淡 苔滑等症状。中医问诊可以 观察舌苔、判断脉象以确定 诊断。
肝胆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 口苦、烦躁等症状。中医问 诊可以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 观察舌象等,以确定诊断。
脾胃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腹胀、食 欲不振、口干等症状。中医 问诊可以观察患者的舌象和 询问症状,以确定诊断。
3
针对哪些常见病需要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包括感 冒、消化不良、失眠等。它可以帮助 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的应 用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结论
中医问诊在现代医学中 的地位
中医问诊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方 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为治疗疾病提供 了宝贵经验和思路。
中医问诊对现代医学的 借鉴
现代医学可以借鉴中医问诊的 观察、听闻、询问和切诊的方 法,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 前景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 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也很 广阔,将继续为人们的健康提 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中医问诊》PPT课件
# 中医问诊 PPT课件
介绍中医问诊
1 什么是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是一种传统医
2 中医问诊的特点和
优势
3 中医问诊的分类
中医问诊可以分为四种
学的方法,通过观察、
中医问诊注重综合分析,
方法:视诊、闻诊、问
听闻、询问和切诊,综
强调个体化治疗。它能
诊和切诊。这些方法结
合分析病情与个体体质,
中医问诊讲解案例
气虚血瘀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 引起疲乏、面色晦暗、舌淡 苔滑等症状。中医问诊可以 观察舌苔、判断脉象以确定 诊断。
肝胆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 口苦、烦躁等症状。中医问 诊可以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 观察舌象等,以确定诊断。
脾胃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腹胀、食 欲不振、口干等症状。中医 问诊可以观察患者的舌象和 询问症状,以确定诊断。
中医诊疗ppt课件

辨证施治理论
总结词
辨证施治理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它强调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机,采用不同的 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辨证施治理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灵魂所在,它强调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机,采用不同的 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中医还需要
失眠
要点一
总结词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中医认为失眠多由心神不宁 引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失眠时,患者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症状。中医治 疗失眠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等,旨在养心安神、镇 静安眠。
胃痛
总结词
胃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胃痛多由脾 胃不和引起。
详细描述
胃痛时,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中医 治疗胃痛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等,旨在调理脾胃 、和胃止痛。
脏腑经络理论
总结词
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诊疗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等不同的器官,这些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 能。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个重要的脏器,分别 是心、肝、脾、肺、肾,这些脏器各自有着 不同的功能和特性。此外,中医还认为人体 内部存在着六腑和奇恒之腑等器官,这些器 官与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病因病机理论
总结词
病因病机理论是中医对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的认识,它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 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脏腑等状态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脏腑等状态密切相关。不 同的病因可以导致不同的病机变化,而病机的变化又会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因此,中医在诊疗时需要全面考虑病因和病机,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心情愉快,则气血调和,多为健康无病
经历曲折,心情苦闷则多患肝郁气滞等病
-
9
在饮食方面,偏食方面,偏食五味,常 致脏气的偏盛偏衰。
喜热恶凉者,多属阴气偏盛; 喜凉恶热者,多属阳气偏盛。 生活艰苦,劳倦太过,则多见劳伤病证 生活富裕或好逸恶劳,脾不健运,多生
痰湿。 起居失常亦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如:
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
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
-
6
三、 现病史
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
1 发病情况
2 病变过程
3 诊治经过
4 现在症状
-
7
四、既往史
是病人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 病考题
• 1 问诊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 2 问诊的方法有哪些?
• 3 问诊的内容有哪些?
• 4 何谓恶寒、畏寒、壮热、潮热、低热、
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 5 寒热的种类有哪些?
其临床表现与病机各是什么?
• 6 如何根据寒热的种类判断病位?
-
25
-
26
二、问 汗
(一)汗产生机理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二)注意事项
汗之有无
汗出时间
汗出部位
汗量多少
伴有症状
-
27
(三) 问汗内容
1 里证辨汗:☆ 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 - 气虚 阳虚 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 - 阴虚 大汗:汗出蒸蒸,汗出量多 - 里热炽盛 绝汗:病情危重,汗出不止 - 亡阴、亡阳
战汗:病情严重,全身战栗,续之汗出 - 疾病转折点
-
10
六、婚育史
女性患者应记录经带胎产情况。
月经史:初潮、行经期/周期、绝经年龄;
如为生育期妇女记录末次月经时间
如:
6
12———05.5.28(或48岁)
30 婚姻史:何时结婚?配偶情况; 生育史:孕、胎、产及子女健康情况。
-
11
七、过敏手术史 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情况; 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情况。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
14
一、问寒热
(一)寒热的产生 ——阴阳偏盛偏衰
(二)临床意义 辨病邪性质 辨阴阳盛衰
-
15
(三)寒热的概念:
寒
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不能缓解者 -外邪束表,卫阳被遏
有三种微热——
(或气郁)
阴虚微热 气虚微热 小儿疰夏
潮热:按时发热,或定- 时热盛,如潮汐 22
潮 热☆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特点及伴有症 状不同,有三种潮热——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 阴虚潮热——夜间潮热
-
23
小结
• 1 问诊在四诊中的地位及意义 • 2 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一般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4 三种表证的鉴别☆ • 5 三种潮热的鉴别☆
畏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能缓解者 -阳气虚衰,失其温煦
-
16
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来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
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
17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
20
3、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 见于半表半里证
根据有无规律,可见两种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证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
21
4、但热不寒☆
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者,
见于里热证
根据热势的不同,可分三种
壮热:即高热——阳热内盛,正气不衰
见于实热证
微热:即低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的不同
-
18
(五)问寒热的内容
1、恶寒发热☆
概念 病人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外感表证 内容 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及伴有症状不同,
常见三种表证:
表寒证——外感寒邪 表热证——外感热邪 表虚证——外感风邪
-
19
2、但寒不热
病人只觉寒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 见于里寒证。
根据病势的缓急和病程的长久,可见两种:
新病但寒不热——寒邪直中(实) 久病但寒不热——阳气虚衰(虚)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患中风病。 如患有癫狂病者,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
复发。 问明既往史,对诊断当前病证很有帮助。
-
8
五、个人生活史
包括病人的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 居等。了解这些问题,对诊断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在生活经历方面,劳动性质(体力或脑 力)、经济状况等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 影响。
中医诊断学
中医问诊
主讲:贾钰华教授
问诊
概述
1 概念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问诊在四诊中的意义
熟悉问诊的方法
掌握一般问诊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问现在症状临床表现与机理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 一、问诊的意义
▪ 了解患者疾病的情况 ▪ 掌握患者思想动态
-
3
二、问诊的方法
⑴ 选择安静的环境 ⑵ 医生态度严肃、和蔼 ⑶ 问诊语言通俗易懂 ⑷ 医生有目的询问不可提示 ⑸ 重视、围绕主诉 ⑹ 危重患者扼要询问
-
12
八、家族史 家族病史是病人直系亲属和与病人
密切接触人的健康状况。 曾患何种疾病?可帮助诊断某些传
染病和遗传性疾病。 如:
肺痨、肝病、癫狂病等; 贫血、蚕豆病、肿瘤、糖尿病等。
-
13
第三节 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是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痛苦、不 适以及与疾病相关全身情况进行询问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问歌》:
-
4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婚否 现住址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临床意义 1、便于书写病历及与病人联系 2、便于掌握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
5
二、 主诉
是病人就诊时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 续时间。
特点:
是疾病的主要矛盾
是医生认识分析疾病的重要线索
29
三、问 疼 痛
-
30
(一) 疼痛产生的病因病机
无汗:身无汗出 - 阳虚 津亏
-
28
2 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3 局部辨汗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中焦- 湿热
经历曲折,心情苦闷则多患肝郁气滞等病
-
9
在饮食方面,偏食方面,偏食五味,常 致脏气的偏盛偏衰。
喜热恶凉者,多属阴气偏盛; 喜凉恶热者,多属阳气偏盛。 生活艰苦,劳倦太过,则多见劳伤病证 生活富裕或好逸恶劳,脾不健运,多生
痰湿。 起居失常亦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如:
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
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
-
6
三、 现病史
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
1 发病情况
2 病变过程
3 诊治经过
4 现在症状
-
7
四、既往史
是病人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 病考题
• 1 问诊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 2 问诊的方法有哪些?
• 3 问诊的内容有哪些?
• 4 何谓恶寒、畏寒、壮热、潮热、低热、
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 5 寒热的种类有哪些?
其临床表现与病机各是什么?
• 6 如何根据寒热的种类判断病位?
-
25
-
26
二、问 汗
(一)汗产生机理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二)注意事项
汗之有无
汗出时间
汗出部位
汗量多少
伴有症状
-
27
(三) 问汗内容
1 里证辨汗:☆ 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 - 气虚 阳虚 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 - 阴虚 大汗:汗出蒸蒸,汗出量多 - 里热炽盛 绝汗:病情危重,汗出不止 - 亡阴、亡阳
战汗:病情严重,全身战栗,续之汗出 - 疾病转折点
-
10
六、婚育史
女性患者应记录经带胎产情况。
月经史:初潮、行经期/周期、绝经年龄;
如为生育期妇女记录末次月经时间
如:
6
12———05.5.28(或48岁)
30 婚姻史:何时结婚?配偶情况; 生育史:孕、胎、产及子女健康情况。
-
11
七、过敏手术史 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情况; 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情况。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
14
一、问寒热
(一)寒热的产生 ——阴阳偏盛偏衰
(二)临床意义 辨病邪性质 辨阴阳盛衰
-
15
(三)寒热的概念:
寒
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不能缓解者 -外邪束表,卫阳被遏
有三种微热——
(或气郁)
阴虚微热 气虚微热 小儿疰夏
潮热:按时发热,或定- 时热盛,如潮汐 22
潮 热☆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特点及伴有症 状不同,有三种潮热——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 阴虚潮热——夜间潮热
-
23
小结
• 1 问诊在四诊中的地位及意义 • 2 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一般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4 三种表证的鉴别☆ • 5 三种潮热的鉴别☆
畏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能缓解者 -阳气虚衰,失其温煦
-
16
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来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
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
17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
20
3、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 见于半表半里证
根据有无规律,可见两种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证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
21
4、但热不寒☆
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者,
见于里热证
根据热势的不同,可分三种
壮热:即高热——阳热内盛,正气不衰
见于实热证
微热:即低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的不同
-
18
(五)问寒热的内容
1、恶寒发热☆
概念 病人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外感表证 内容 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及伴有症状不同,
常见三种表证:
表寒证——外感寒邪 表热证——外感热邪 表虚证——外感风邪
-
19
2、但寒不热
病人只觉寒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 见于里寒证。
根据病势的缓急和病程的长久,可见两种:
新病但寒不热——寒邪直中(实) 久病但寒不热——阳气虚衰(虚)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患中风病。 如患有癫狂病者,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
复发。 问明既往史,对诊断当前病证很有帮助。
-
8
五、个人生活史
包括病人的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 居等。了解这些问题,对诊断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在生活经历方面,劳动性质(体力或脑 力)、经济状况等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 影响。
中医诊断学
中医问诊
主讲:贾钰华教授
问诊
概述
1 概念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问诊在四诊中的意义
熟悉问诊的方法
掌握一般问诊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问现在症状临床表现与机理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 一、问诊的意义
▪ 了解患者疾病的情况 ▪ 掌握患者思想动态
-
3
二、问诊的方法
⑴ 选择安静的环境 ⑵ 医生态度严肃、和蔼 ⑶ 问诊语言通俗易懂 ⑷ 医生有目的询问不可提示 ⑸ 重视、围绕主诉 ⑹ 危重患者扼要询问
-
12
八、家族史 家族病史是病人直系亲属和与病人
密切接触人的健康状况。 曾患何种疾病?可帮助诊断某些传
染病和遗传性疾病。 如:
肺痨、肝病、癫狂病等; 贫血、蚕豆病、肿瘤、糖尿病等。
-
13
第三节 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是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痛苦、不 适以及与疾病相关全身情况进行询问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问歌》:
-
4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婚否 现住址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临床意义 1、便于书写病历及与病人联系 2、便于掌握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
5
二、 主诉
是病人就诊时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 续时间。
特点:
是疾病的主要矛盾
是医生认识分析疾病的重要线索
29
三、问 疼 痛
-
30
(一) 疼痛产生的病因病机
无汗:身无汗出 - 阳虚 津亏
-
28
2 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3 局部辨汗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中焦- 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