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
第5单元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社会行为的特征

2.(枣庄中考)同学们,你见过壁虎自动断尾,以逃避敌害的情况吗?壁虎
的这种行为属于( A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3.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B ) A.繁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捕食行为 D.先天性行为
4.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C )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第1课时 社会行为的特征
重难点点拨 1.成员间的明确分工,是社会行为中的首要特征。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种群中,个体间有信息交流。 3.学会判断社会行为,区分信息交流的方式。
典例剖析
【例 1】以下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的是( C )
A.蚁王
B.蚁后
C.工蚁
D.兵蚁
12.白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并且它们之间有明确的分
工。白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B )
A.繁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13.下列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利用高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知识的是( A )
A.牧羊时管好头羊就可以了
B.选择同等大小、健壮的 10 只鼠妇做实验
专司产卵;②雄蜂 与蜂王交配 ;③工蜂采蜜、筑巢、照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有 物 幼 顾专的 群 蚁 幼司群 体 蜂 交体 中 、配的 都 防;成 有 御③员 首 天兵之 领 敌蚁间 。还御蚁形敌群成分了; 为等④ :级①工蚁蚁后。如专筑:司巢多产、数卵捕哺食乳、 动 ;照②顾蚁王
C.利用小白鼠做医学临床实验
D.保护稻田里的青蛙,以蛙治虫
14.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D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34张PPT)

4.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 ①各种动物都有让同类能了解的禽言、兽 语或虫舞( √ ) ②蚂蚁是社会性昆虫,群体筑巢、群居在 一起。 ( √ )
蜜蜂的圆形舞 (近)和“8” 字摆尾舞(远)
蜜蜂的 —— 8 字 舞 通讯
蜂房、蜜源和太阳三 点定位
头朝上:蜜源在太阳 方向
蜂巢
蜜源
头朝地:蜜源在背太 阳方向
蜜源
蜂巢
猴叫
鸟 鸣
有特殊 气味的挥发 性气体
蚂蚁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 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2.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3.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注意: (1)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并不都具有社会行为。 或者说:并不是所有成群结对地生活在一起的动物 都具有社会行为。 如:一群麻雀、一群鱼等,它们虽集群生活,但群 体内个体之间无明确分工,无组织无等级,不属 于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里不一定都有“首领” 如蚂蚁等动物的群体中,没有“首领”。蚁后只负 责产卵,不具备“首领”的功能。
动物为什么要
结群生活?
极地生活的企鹅,常常是成千上万聚集 在一起,因为它们身处的是冰天雪地的世界, 虽然身上有着厚厚的脂肪,但集群无疑可以 相互取暖,这种集群对御寒有好处。
虽然猴子的灵活和聪 明有目共睹,但它的弱小 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少大 型肉食动物如虎、豹等常 常要把猴子当做它们的美 餐,这就使得猴子们不得 不联合起来以防不测。这 是对安全有利的集群。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想一想,议一议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火蚁会有 这样的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 面上形成一个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 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上,最后,在水面上 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 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 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 组成 “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 样看待这种现象?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 新

第三节社会行为本节教学建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出更多的资料,或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课上进行讨论。
组织好讨论很重要,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即群体中的分工与合作,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信息交流是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同种生物间、不同生物间的联系错综复杂。
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正是因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才“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信息交流的意义果真如此重要吗?信息交流的方式是怎样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的探究活动“蚂蚁的通讯”。
这一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室外做。
关于本节的技能训练,可提示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进行推理和假设。
如蛾类有明显的趋光性,蚊子也有。
是不是昆虫都有趋光性呢?怎样才能证明?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用来实验的昆虫要有黑暗和光明两种环境可以选择,此外,昆虫种类和数量要足够多,还应具有代表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方发与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
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设计并制作课件。
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人教版生物)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解析]动物常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 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作动物语言。蚊 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蚊子翅膀振动产生的,不是动物的语言,不属 于信息交流。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方法透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情势:动作、声音和蔼 味等。信息交流是实现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解析]“羊群跟随头羊行动”“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都体现了具 有严格的等级,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 工”,体现了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一群成年 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属于繁育行为中的求偶行为,群体内没有明 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
谢 谢 观 看!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方法透视] 解题关键:(1)动物是否营群体生活;(2)群体成员之间是 否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是否形成等级。
第三节 社会行为
常考2 了解动物群体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出题角度】考查肌肉的协调作用。
[典例]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C ) A.母鸡咕咕地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勾引异性个体前来交配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第三节 社会行为
常考透视
第三节 社会行为
常考透视
常考1 理解动物的社会行为
【出题角度】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
[典例]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D ) A.羊群跟随头羊行动 B.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 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生活中我们通过 语言、文字实现信息 的交流沟通。那么动 物的群体是如何传递 信息的呢?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 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 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 的作用。
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 一种叫声,其他猴会后腿直立并仔 细审视地面;而当它发现豹时会发 岀另一种叫声,其他猴会立即爬上 附近纤细的树枝;当它发现鹰在天 空盘旋时,又会发出第三种声音, 猴群就都聚集到树干附近浓密的树 枝间或窜入茂密的灌木丛。
群体中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为了 维持群体的活动,需要及时交流信息, 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 取得联系。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 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探究 蚂 蚁 的 通 讯
从蚂蚁通过“桥”获得食物的 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气 味进行通讯的。
性外激素
(3)举例:白蚁群体的分工
成员 蚁后 蚁王
__工__蚁____
兵蚁
分工 __专__职__的__“_产__卵__机__器__”_____ __主__要__负__责__和__蚁__后__交___配___ 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 饲喂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 ___专__司__蚁__巢__的__保__卫_____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R·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新课导入
蚂 蚁 的 社 会 行 为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 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 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 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 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 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 ”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漂 动的“蚁团”。
社会行为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教材分析】《社会行为》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的知识点简单、清晰:一是社会行为的特征,而是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呈现的方式也很直观,主要是图片、文字和探究蚂蚁的通讯,易于学生接受,但若深入探究动物的通讯及在通讯的意义,还需要在备课中多花些心思,多收集材料,多举例子,多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点。
【学情分析】学生脑海中已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了解,本节知识点较直观,学生通过阅读也能够初步了解社会行为,但对社会行为的特征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怎样进行得却知之不多。
因此,要设置好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图片、短视频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可视化,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2.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3.理解、说出动物在群里生活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4.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识到“集体”、“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难点: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问:你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的吗?蚂蚁、蜜蜂、猴群、象群、狼群、猩猩、羊群等等。
问:认真观察一下,营群体生活有什么特征呢?(二)新授课一、社会行为的特征1.学生观看视频《蚂蚁》,思考问题:①在蚂蚁群体中,有哪些角色,各自行使什么功能?蚁王: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蚂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蚁后:专职的“产卵机器”②蚂蚁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明确的分工、一定的组织③有群居生活的动物一定有社会行为吗?群居生活≠社会行为,比如饲养的鸭群、鸡群2.展示图片:狒狒的群体生活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指出狒狒群居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思考以下问题:①如何选“首领”?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大、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不同,分成等级次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生物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一、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 探究“蚂蚁的通讯”,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探究活动、多种媒体演示(视频、图片等)、启发互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策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同群体中分工合作对种群生存的重要性和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2. 形成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1.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1.教师搜集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诱捕和饲养蚂蚁。
2.学生预习探究实验,诱捕和饲养蚂蚁为实验做准备。
师: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也有营群居生活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吗?2.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成体系列到黑板上,比一比哪组做得更多更好。
(拓宽思维,举例说明,解答学生疑惑,介绍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展示蚂蚁、蜜蜂、猴子、鹿、羚羊、企鹅、牛、斑马、黑猩猩等动物图片师:请说出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生:能认识到,这些动物都是进行群体生活的。
师:单只狼见到野猪会逃跑,但群狼见到野猪就不怕,为什么?生:集群捕食的好处。
有些动物借助于群体的力量与其他动物抗争。
师:极地生活的企鹅,为什么常常是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生:便于捕食、御敌、交配、育幼,集群还可以相互取暖,这种群体生活方式是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师:动物营群体生活与营单独生活相比,有什么特点?生:归纳: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防御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第三节社会行为课件(人教版生物)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C )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C、蜂王从小到老由工蜂喂养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信息传递行为的是( C )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3、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没有通讯就会出现下面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 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 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 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本课小结
1、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蚂蚁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可以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的智能分工也是不一样的。狒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蜜蜂是如何通讯的?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而高等,其他 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 来看一下课本上的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是如 何向同伴发出警报 ?
你能说出黑长尾猴的通讯方式是什么吗?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舞蹈——动作
声音、动作 气味
人类如何利用昆虫的通讯方式控制 害虫的数量?(阅读书58页)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通讯, 吸引雄虫交配。
以下知识你知道吗
有些昆虫靠气味进行通讯,如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 泌吸引雄虫的具有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性外激素。雄虫靠 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性外激素的气味后, 就会飞过来同雌虫交配。根据这种特性人们制造出许多有 气味的药品。有的能干扰雌雄交配;有的能吸引害虫前来, 然后捕杀他们;有的能使害虫逃避,可以保护人和动物不 受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议一议】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火蚁需渡过河流时,一些工蚁将前后 足搭在一起,形成“筏子”另一些将蚁后、雄蚁和幼 蚁搬到“筏子”,最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蚁团”, 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 总有其它工蚁义无反顾的补上去。
1.蚂蚁的群体中有哪几种成员?
工蚁、兵蚁、雄蚁、雌蚁
2.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它们的工作一样吗?
不一样的。工蚁的职能是筑 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 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 门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 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 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 卵并加以照料。
说明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什么特征?
火蚁是营群体生活的,组成“筏子”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 的工蚁虽然“牺牲”了,但是群体中的 其他成员得以生存下来,继续本物种的 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 生存和繁衍。因此,这种行为虽然对个 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体是不利的,对群体乃至物种却是有利 的。
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 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 同维持群体生活。
有明确的分工
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
狒狒的群体生活
首领的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首领的职责: 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
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说明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什么特征?
有的存在等级
雄狒狒
幼 年 狒 狒
雌 狒 狒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 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 生活。 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都可以传递信息的作用和探 究蚂蚁的通讯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 业害虫。 ( )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萤火虫是通过光线的变化来传递;
蝙蝠是通过超声波; 海豚是次声波来交流的。
5.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有 什么异同吗? 相似:都有一定组织,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区别:人类的社会行为需要道德法律来 规范,成员之间通过复杂的语言
和文字进行交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某些动物群体有最占优势者,你能举出例子吗?
)
马、羊、鸡、狮等动物的群体中都有 最占优势者。
3.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 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行为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虎单独捕食能力强,胜算小,捕到食物能独自享用。 狼成群捕食能力强,胜算大,捕到食物分享使用。
4.除课文中介绍的动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通讯? 请你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作用。
探究:蚂蚁的交流通讯
1.蚂蚁的通信是依靠气味,还是依靠触角?还是两者都有呢?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 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能利用触角的触觉功 能相互沟通。 2.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 蚂蚁是进行集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 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 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蜜蜂—跳舞
动物个体间的通讯
性外激素 雌 蛾 特殊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诱 杀 人工合成性外激素 干 扰 农业害虫 雌雄虫之间通讯 雄 蛾
自然界中,生物间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社 会 社会行为的特征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行 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为
群体中的 信息交流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群体生活有利
动 什物 么群 意体 义生 呢活 ?有
于动物的取食和防
御敌人,使动物群
体更好地适应生活
环境,维持个体和 种族的生存。
动物的信息交流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 兽语”,你知道动物群体中的成 员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的吗?
动物的信息交流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 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