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分析与规划 PPT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一、兰州市情况简介1、兰州市概况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新区解析

兰州新区城市设计浅析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第五个国家层面的新区,就我个人觉得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简要分析:一、地理位置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距西宁198公里,距银川420公里。
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
兰州新区区位图从以上对兰州新区的地理位置的简要陈述中不难发现,兰州新区在选址上是很独特的,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座中四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可以这么说,兰州新区不仅是兰州的新区,也是西宁和银川的新区。
因为兰州新区的发展必然要透过兰州,西宁,银川等城市发展的带动、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兰州新区会选址在秦王川的原因之一。
当然,兰州新区的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也会首先影响到兰白经济圈,西宁经济圈,银川经济圈,对西部地区起到“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
二、新理念式规划设计《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
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兰州新区未来顶层设计的终极定位,应该是:未来之都,千湖之城。
定位“未来之都”就是树立了发展新兴产业的旗帜,有利于新兴产业聚集。
未来产业就是新兴产业,兰州已经把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为兰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兰州新区规划设计图从兰州新区的规划设计定位上看,规划设计者不仅引用了当前城市发展界比较成功和成熟的设计手法(组团片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前瞻性的对以后城市的新型发展进行了尝试和示范。
兰州市城市状况及商圈分析

兰州市城市状况及商圈分析S·W·O·T分析§4.1 S(优势)瑞德摩尔项目符合兰州市的整体城市规划,兰州市政府目前已提出市区东扩的整体构想,将市区以东的榆中县与平开发区纳入兰州市区,未来兰州城东将激增50万人口,将大大提升城东的购买力,瑞德摩尔作为兰州市商委2005年重点规划的建设项目,坐落兰州城东门户,是兰州市中心以东唯一以零售为主的大型购物中心。
瑞德摩尔德前身兰新市场在兰州市妇孺皆知,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紧邻西北著名的七大市场,周边名校呈与围之势。
瑞德摩尔所在地是兰州地区商业气氛最成熟,居住人口最密集,财富最集中的商业旺地。
瑞德摩尔北接兰州主干道东岗东路,南接另一条主干道嘉峪关路,在已完成市政340道路南端及一座桥梁架设的基础上,将兰州市政340道路及另一座桥梁全线贯穿,形成南北双回路三面直通市政道路的交通大格局。
另有十多路公交直达或者终点设在瑞德摩尔内,交通十分便利。
瑞德摩尔在城东商圈首先提出了由批发业态向零售业态转变,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将60%—80%的经营面积转为零售,配合周边专业商城批零兼营的模式,使自身完全脱离周边的低层次的批发市场,在城东零售市场稀缺的情况下,确立自己城东商业龙头的优势。
内部:瑞德摩尔的七大市场通过品项的调整与原有的优势,加上万国港购物中心的建成,将实现摩尔一站式消费,成为兰州乃至西北业态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的集零售、酒店、餐饮、休闲、娱乐、商务的场所,形成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
§4.2 W(劣势)硬件:瑞德摩尔市场出入口不够醒目,现有的交通组织存在缺陷,还没有达到人车分流,市场路面尚需修整,广告牌与商户门口摆放不整齐,但随着340道路的开通与排洪沟的改造及瑞德摩尔内道路的规整,上述问题都会随之解决。
软件:物业功能需进一步提升,物业的服务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4.3 O(机会)兰州市在地图上看是个狭长形,限于地理位置,若要更好的进展与建设兰州势必以城东经济带与西站为主向东西方向进展,东方红广场以东没有一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并因兰州市土地的稀缺性,在5年之内不可能出现如此规模的购物中心,瑞德摩尔将以城东经济带为中心,向兰州市及兰州重点进展的榆中县全方位辐射。
城市地理城市规划PPT模板

PART ONE
城市地理概念
城市地理的定义
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学科。
城市地理研究范畴
探索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布
城市地理的重要性
理解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基本原理
地理学科特
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交叉研 究
城市地理概念
城市地理对城市规划
空间布局学
研究城市的地理位置、形状和大小
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研究
城市社会文化特征
基于多元文化和社会变 迁的研究
城市发展路径探索
基于全球化和地方特色 的研究
探索城市地理研究的创新方向和前沿技术
03. 城市地理对比
• 彰显城市地理独特之魅力
PART THREE
城市地理对比
城市发展的关键特征
了解不同城市的地理特征如何影响其发展和规划。
城市地理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规划。
城市地理学的起源
城市地理学起源于19世纪, 关注城市的空间组织和发 展。
城市发展史
城市地理经历了城市生态 学、城市系统学、城市社 会学等不同发展阶段。
现代城市研
城市地理的现代研究包括 城市化过程、城市结构与 功能、城市发展模式等方 面。
地形和地势
地形和地势的不同影 响了城市的布局和交 通网络的建设
资源和经济
城市所处地区的资源 和经济状况会影响城 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 方向
04. 城市地理影响
• 彰显城市地理独特之魅力
PART FOUR
城市地理影响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了解城市地理特征对城市规划的重要影响
地形地势
兰州新区规划图

兰州新区规划图兰州新区规划图是指对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
这个规划图是根据兰州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需求、人口规模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兰州新区规划图的简要描述。
兰州新区规划图展示了兰州新区未来的基础设施布局、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布局等内容。
该规划图以实现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为目标,力争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兴城市。
规划图中,首先明确了兰州新区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兰州新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规划图对兰州新区的交通网络进行了规划。
新区将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等,与兰州市及周边城市形成便捷的交通连接。
规划图中还明确了兰州新区的产业布局。
新区将打造现代化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和生态宜居园区三大功能区,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此外,规划图还对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布局。
新区将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生活中心,配套建设大型购物中心、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服务。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规定了兰州新区的绿化布局。
新区将加强绿化建设,建设公园、湿地保护区等绿色生态空间,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态教育的场所。
最后,规划图还显示了兰州新区的人口分布和居住区规划。
新区将建设多样化的居住区,包括高层住宅、别墅区和安居区,提供不同层次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
兰州新区规划图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和未来发展蓝图,旨在实现兰州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为兰州市和整个兰州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这个规划图的实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为兰州新区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
兰州城市建筑高度分析与研究

兰州城市建筑高度分析与研究
兰州市的城市建筑高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城市规划、地形地貌、气候、经济与人口等。
在城市规划方面,兰州市的城市总体高度控制较为严格,中心城区的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而外围新区则有适当的提高,但多数建筑也不超过150米。
这一方针的制定主要考虑到保护市区天际线形象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确保城市建筑环境的视觉和文化价值。
在地形地貌方面,兰州市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不平,建筑高度的限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市区内大多数建筑高度在6层以下,而沿黄河两岸的少数建筑高度可达到20层左右。
在气候方面,兰州市雨水较少、气候干燥,这也影响了建筑高度。
因为夏季高温干燥,建筑应当有良好的通风和散热。
同时,冬季气温低,建筑应该保持温暖舒适,需要考虑节能和保温实用性。
在经济与人口方面,兰州市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建筑行业的投资与规模较为有限。
同时,市区内的人口密度和人均住房面积相对较低,不需要过多地提高建筑高度。
因此,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地形地貌、气候、经济与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兰州市的建筑高度限制比较严格,以市中心为主的建筑多为中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楼,而位于兰州市郊的一些新区则有适当提高建筑高度的政策和规划。
兰州市城区交通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2011-2020年)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规划期末全方 式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45%。 兰州市轨道网由市域轨道线与市区 轨道线组成。远景预留4条市域线, 规划期内市区轨道线建成轨道1号 线,启动2号线建设。规划5条BRT 线路
改善兰州城市交通的几点建议
加快企业搬迁兰州新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可以开辟水上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快速处理城市交通事故 切实加快停车场建设 统一规划,严格审批,加强对道路开挖的管理 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教育管理水平,提高交通意识
主要问题 1、机动车增加迅猛,道路容量不足 2、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 3、泊位紧缺,车辆乱停 4、交通事故、道路施工加大交通压力 5 、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法规滞后,交通执法力度不强
解决措施RESOLVENT
兰州市交通体系规划
根据《兰州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 系规划》,兰州市城区公路规划形 成系"统一;环形、成一"联射、线六+联射络"的线高"等速级公匹路 配的干线公路网系统。 规划"两 横三纵"的市域快速路系统支撑兰 州城市向新区拓展。
兰州市境内公路分布较多,有国道6条,省道5条,县道22条, 乡道44条,总 里程6952公里。基本形成以兰州为中心;11条纵 横干线为框架,辐射全省的网络。兰州作为甘肃高速公路网 的中心,与全国高速公路联网,形成公路运输主通道。初具 规模的公路网,外联陕、川、青、宁、新、内蒙等省区,内 通14个地州市,并以市区为中心,相连县区乡镇、辐射广大 城乡。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杨杰;王恒炜;梁志宏【摘要】阐述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TWOS矩阵战略模式,并对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优势;劣势;机遇;SWOT分析;兰州市【作者】杨杰;王恒炜;梁志宏【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业加速发展,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规模会不断扩大,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将催生更多的服务业种类,从而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伴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农村土地流转会不断加速,土地规模经营条件更加充分,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过去“散、小、弱”转变为“集中、规模、强大”的现代农业,从而实现转型发展[1-2]。
同时,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达到小康目标的共同实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通过评价企业或一个地区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寻找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3-4]。
我们利用SWOT分析法对兰州市城镇化进行了战略考量,为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兰州历史
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 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 典故,喻其坚固。
1.2兰州特色
1. 重工业 :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 产基地之一;
2. 农产品 :享有盛名的瓜果城; 3.交通枢纽: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4.名胜古迹:古“丝绸之路”重镇,有许多名胜古
迹。
1.城市简介
2.规划分析
3.改造建议
4.项目总结
2.1 城市建设
以“兰州第四版城市规划”为蓝图,北拓东进, 兰州城区将由现在的221平方公里增加到1000多平 方公里。
规划根据兰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测:兰州2015 年城市人口将达到395万人,2020年达到450万人, 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4%。
组团的环境质量着手,全面提高Leabharlann 市的总体环境质量。1.城市简介
2.规划分析
3.改造建议
4.项目总结
3.1 未来规划理念
1、传统的延续与传承兰州有着良好的规划传统。 2、赋予新城能够与新世纪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内涵。 3、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 4、“山水绿城”
3.2 未来规划方案
兰州新区: 榆中县秦王川镇,建设主要
2.2 建设布局
“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
四 区: 1.城关区 2.七里河区 3.安宁区 4.西固区
七组团:1.城关中心区组团 2.东岗组团 3.雁滩组团 4.盐场组团 5.七里河组团 6.安宁组团 7.西固组团
2.3七组团介绍
城关中心区组团: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东岗组团:主要发展大宗物资周转批发、储运和商业贸易; 雁滩组团:突出高新技术经济综合开发区之功能; 盐场组团:生物制品、药剂产品加工区; 七里河组团:铁路交通枢纽站场为主,石油机械和高新产业 协调发展,并兼有生活居住职能和第二市级中心职能的综合 性功能区; 安宁区组团:分为六个地段分别拟定发展的主导方向; 西固组团:石化工业区功能。
兰中州泰国城际市城市分综析合管与廊规介绍划
1.城市简介
2. 规划分析
3. 改造建议
4.项目总结
1.1城市简介
1. 位置:甘肃省会,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 窄处,仅5千米左右;
2.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地形: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 4. 人口:农业常住人口261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截止2007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了4413.65公顷, 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3892.81公顷,绿地率达到了27.58%, 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1.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8.89平 方米。兰州市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甘肃园 林城市”。
2.7规划原则
居住用地的建设一切要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出发, 把居住组团作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居住区建设 要以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按照有利生产、方便 生活的原则组织建设。居住区建设要从提高每一个居住
以产业集聚为主,着力培育多元 支柱产业体系。
1.城市简介
2.规划分析
3.改造建议
4.项目总结
4.1项目总结
城市规划感想、总结。。。。。。
2.4总体规划介绍
兰州市第一版总体规划图 (1954-1972)
2.4总体规划介绍
兰州市第二版总体规划图 (1978-2000)
2.4总体规划介绍
兰州市第二版总体规划图 (2001-2010)
2.5交通规划
2.6绿化规划
近年来,兰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增加城市绿量, 营造精品园林,创建园林城市,建设和谐园林”为目标,庭 院绿化和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并举,公共绿地与专用绿地同步 建设。实施了“两山建园工程”“两园景区工程”和“两线 景观工程”(即“222”工程)。 形成了以南北两山绿化为屏障,以城市主次干道绿化为骨架, 以黄河风情线为主线,以庭院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 游园为景点的城市绿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