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水墨画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和运用方法,水墨画的构图和线条运用。

2. 树木的形态和特点:树木的不同形态和特点,如枝干、枝叶、树皮等。

3. 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如何运用水墨画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水墨画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如枝干、枝叶、树皮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汁、宣纸、画册、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水杯、画册、视频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运用方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水墨画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如枝干、枝叶、树皮等。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练习运用水墨画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线条、墨色、构图。

2. 树木的形态和特点:枝干、枝叶、树皮。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水墨画技法,回家后自己画一棵树,注意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水墨画的小作文,可以是对本次课程的感悟,也可以是对水墨画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了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水墨画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

但是在示范和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水墨画的技法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反思-第8课水墨园林|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反思-第8课水墨园林|苏少版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反思第8课水墨园林|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水墨画表现园林景物。

2. 通过观察和研究水墨园林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欣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墨色变化、线条表现等。

2. 水墨园林的表现手法:树木、房屋、山石、水景等元素的画法。

3. 欣赏和分析经典的水墨园林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园林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园林景物的神韵和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纸、砚、水桶、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经典的水墨园林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基本技法讲解:教师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讲解墨色变化、线条表现等要点。

3. 实践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一幅水墨园林作品。

4. 作品欣赏与分析: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水墨画的工具材料2. 墨色变化与线条表现3. 水墨园林的表现手法4. 作品欣赏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水墨园林作品,要求构图合理、技法运用准确。

2. 写一篇关于水墨园林作品的欣赏心得,要求表达清晰、内容丰富。

八、课后反思:关于教学重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是学习水墨园林画的基础。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其基本技法包括毛笔的使用、墨色的变化、线条的表现等。

毛笔的使用要求灵活运用笔尖、笔腹、笔根,以达到不同的线条效果。

墨色的变化则需要掌握浓、淡、干、湿等不同墨色的运用,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线条的表现则需要灵活运用直线、曲线、折线等,以表现景物的轮廓和结构。

第8课 水墨园林-苏少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 水墨园林-苏少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8课水墨园林-苏少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水墨园林。

学生将学习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知识,了解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并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水墨园林作品。

1.知识点1.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了解中国园林中的常见建筑和景点。

2.学习水墨画中的笔法技巧,了解清水写意、干笔写意、干笔渲染等技法。

3.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水墨园林作品。

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水墨画中的笔画。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3.能够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解。

3.教学重点1.水墨画中的笔法技巧。

2.水墨园林创作技法和方法。

4.教学难点1.学生对水墨画中的笔法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学生对水墨园林主题创作的思路拓展和实现。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演示水墨画铺设、描边、晕染、干笔渲染等基本技巧,并通过PPT展示中国传统园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传统园林中的景点和建筑。

2.阅读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水墨园林,并要求学生阅读苏少的《水墨园林》。

2.学生结合苏少的《水墨园林》的内容,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和疑问,如传统园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等。

3.实践1.学生按照老师演示的技巧,跟随老师的指示进行练习,练习内容为:将表达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画面绘制出来。

2.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笔法技巧,并运用所学技法逐步将表达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画面绘制完整。

4.创作1.学生在掌握水墨画技法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水墨园林创作,根据老师布置的题目和方向,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一些有创意的元素和思路。

5.总结教师在课堂上,逐一点评每位同学的创作成果,并由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的优缺点和改进空间,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批评与自我修正的方法,不断提升水墨园林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1.演示法结合PPT和实际操作演示园林画的基本技法和方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8 水墨园林 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8 水墨园林 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8 水墨园林苏少版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和技法,理解水墨画在园林画中的应用;2.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3.通过学习园林艺术,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理解中华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色画纸、麦穗、毛笔、墨汁、水2.学生准备:黑色画纸、麦穗、毛笔、墨汁、水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水墨画1.介绍水墨画的来源与特点。

用幻灯片展示水墨画作品。

2.请学生谈谈对水墨画的看法,并结合作品,分析出水墨画的特点。

如:善于借助水和墨汁的流动性表现意境、色彩自然、典雅简洁、构图平衡等。

第二步:学习园林画1.介绍园林画的来源与特点。

用幻灯片展示园林画作品。

2.请学生谈谈对园林画的看法,并结合作品,分析出园林画的特点。

如:强调山水间的自然景观、布置门、窗、亭、榭、台、阁等建筑、明暗透视、以及运用花草虫鱼等形象,表现出园林建筑和自然风景的美。

第三步:学习构图技法1.介绍构图技法的重要性。

极简主义构图、倾斜视角构图、悬崖构图、沉睡的构图等。

2.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讲解各种构图技法,以及运用这些技法所表现出来的效果。

第四步:实践活动1.请学生先设计一张草图,再把设计的画面落实到纸张上。

2.教师带领学生了解麦穗的使用方法。

先以麦穗温和的由浅到深的练习黑白水墨画的线条描绘与用墨,再放到纸张上。

3.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构图技法和水墨画的特点,描绘出具有中华园林精神内涵的画面。

4.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画出整个画面的主要轮廓,然后再逐步填充细节、加深上色。

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介绍水墨画、园林画和构图技法的教学,让学生学到了水墨画在园林画中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2.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绘制,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学习园林艺术,让学生提高了美学素养,理解了中华园林的精神内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水墨园林|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水墨园林|苏少版

水墨园林一、教材分析《水墨园林》精选了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两幅《谐趣园》,一幅是对景写生,一幅是据写生重新创作。

都是为了表现颐和园湖外有湖、园中有园的和谐之趣。

对景写生,以概括的方法有机地表现了客观对象的特征,构图清晰;水墨创作则运用水墨画的技法,更为集中地体现了水墨作品的凝练、厚重的特点。

除名家作品外,教材还选取了两幅学生作品,上幅墨色与粉色相互配合,既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又给人一种悠然闲趣的韵味;下幅长于写生,墨色丰富,古木苍劲,配以小桥流水,游廊画轩,别有一番迷人的韵致。

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雅俗共赏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点;2.学生运用水墨的视觉语言,提炼,取舍,创作一幅“水墨园林”;3.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增强学生“爱我中华”的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特点的认识以及园内建筑、桥梁、连廊、花木、山石等景观特征的了解,学习并掌握提炼加工所要表现的园林景物的画面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恰当的运用水墨表现技巧,将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用笔的点、线、皴、擦通过创作构思、组景构图等进行有效组织,使画面呈现近、中、远布局方式,做到取舍有度,虚实自由。

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材料,以及有关园林图片资料;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以多媒体展示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和苏州园林(沧浪亭、狮子林等)相关景点,突显中国园林的一般特征:理水、叠山、花木、建筑。

⒉互动交流⑴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⑵你能说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吗?⒊教材透视⑴画家李可染的两幅画《谐趣园》,那一幅是素描写生,那一幅是水墨创作?⑵说一说两幅画的明显区别是什么?教师归纳:素描写生显得细腻真切,树木、假山勾画了了,亭台楼阁设色分明,而水墨画用笔凝练,重墨剪影,气氛浓郁。

(设计意图:作品描绘的对象是园林建筑。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课题
水墨园林——画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并学会用合适的笔墨表现柳树。完成一副以树为题材且有水墨韵味的水墨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讨论、游戏等活动,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并认识及发扬扬州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扬州文化中水墨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3、创新技法表现柳絮
师:李白有诗句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花”指的就是漫天飞舞的柳絮,那这漫天飞舞的柳絮在画面中又该如何去表现呢?看老师用了什么办法。(师示范手指画柳絮)
想想你还可以怎练笔完成了,或者你也可以重新画一张水墨柳树。画完柳树你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我们扬州的小景。
一、儿歌导入
1、师: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跟着音乐去一段旅行,你们想去吗?……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声哼唱。(播放一首儿歌《柳树姑娘》,教师伴着音乐声用毛笔在黑板上范画柳树。音乐声停即结束。)
2、师:大家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师贴五亭桥剪纸)
3、师:你们发现了吗?你们在哼唱旅行的过程中,老师还做了一些记录呢!都看到了我记录的是一棵柳树!我们扬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有着优美的环境,柳树是我们扬州的市树。
今天我们就用水墨工具来画一画市树。(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复习笔墨
1、认识用笔
师:先来复习下笔墨知识,来看老师画的这棵柳树的枝干,你发现老师是怎么用笔的吗?(生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我的树干从下往上用到了侧缝向中锋的转变,让树干从下往上慢慢变细。
2、认识用墨
师:再来看看墨色变化,下面的树干是墨团吗?我是怎么做的,来看!笔肚子沾上淡墨,笔尖再沾上浓墨,把笔卧倒,这一笔就出现了浓淡的变化。当然,树干也可以这么画(出示勾染法画的枝干)。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8课 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8课 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8课水墨园林——画树|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2.了解水墨画中的树的表现形式3.通过实践,掌握画树的基本技巧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的表现,表达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美学意识2.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画树,培养学生的:1.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和热爱2.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课程主要以苏少版的《少儿美术》六年级下册为教材。

这一课的主题是“水墨园林——画树”,重点是介绍水墨画的特点和树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实践内容本节课的实践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画树的基本技巧。

学生首先通过观看苏少版的示范,学习了如何用水墨画出不同种类的树木。

然后,学生通过练习,体验画树的过程,体悟画树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几张自然风景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对图片中的树木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感受,培养学生对树木的观察力和感性认识。

2. 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水墨画的特点,如:1.线条水墨画中的线条,通常是由细到粗、由虚到实、由淡到浓有节奏地表达出画面中物体的形态和神韵。

2.层次水墨画中的层次,通常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通过划分明暗和阴影,表达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距离感。

3.构图水墨画中的构图,通常是通过布局和空间构建,表达出画面中的有机结构和自然之美。

接着教师重点讲解树的表现形式,如:1.乔木乔木通常呈圆形和梯形,树干通常用粗线条或者写实的表现形式,树梢则用细线条或淡墨表现。

2.灌木灌木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通常用笔画、点画和茎叶结合的方式表达。

3.枯木枯木的线条粗犷而有力,追求笔触的生动感和跃动感,通常用浓墨和淡墨交替表现。

3. 实践(30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解画树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先用淡墨画出树的轮廓,体现树冠和树干的形象。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docx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docx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陆稼沐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授课年级:六年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木节课是苏少版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8课,属于“造型疲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水墨画与古典园林艺术的融合,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

在教学屮尝试运用数字化“水墨”的技法表现园林,合理构图,有层次的表现水墨画的质感,是学生能够发展性的继承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字化手段,结合水墨画的视觉语言,通过提炼、取舍,创作“水墨”园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承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精髓),并创作性的表达,增强民族自豪和创作自信。

教学重点:取舍、提炼与构图。

教学难点:数字化“水墨”的技法表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运用现代数字手段,会使我们的传统水墨呈现出怎样的魅力呢?下面老师就请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央视水墨片头视频素材)在我们沈阳市有一座典型的皇家园林,谁知道是那一座?(沈阳故宫)你能介绍沈阳故宫?(学生欣赏沈阳3D街景)起立!老师好!欣赏视频。

引导学生感受现代传媒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的魅力,运用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用新媒体绘画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水墨园林”。

板书:“水墨”园林学生根据自我认知回答问题。

联系学牛实际生活经验,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欣赏教师运用传统水墨方法表现的园林。

)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画的两幅传统的水墨画,谁能说说这两幅画的线条和墨色的特点。

①这幅作品老师用浓墨、淡墨、次淡墨表现了园林小景。

②这幅作品老师用对角构图的方式表现了园林的曲径通幽。

传授新课(请学生欣赏用新媒体设备表现的水墨园林)你知道新媒体设备有那些?(有计算机、电子绘画板、压力笔。

)学生观察、思考,冋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水墨园林——画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并学会用合适的笔墨表现柳树。完成一副以树为题材且有水墨韵味的水墨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讨论、游戏等活动,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并认识及发扬扬州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扬州文化中水墨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2、创新技法初体验
师:柳叶一直都是这状态吗?对于刚冒新芽的柳树,我们又可以怎么画呢?除了这三种技法,我们还能用别的方法来画吗?
师:在扬州,有一群人因为他们的画画风格与别人的不同而知名,他们在水墨画中加入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就是“扬州八怪”,那老师相信大家在画画时肯定跟这群人一样,画画时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这个(幻灯片),这个柳叶是怎么表现的呢?喷洒。想一想你还能用到什么办法画叶子?学生思考交流。
(二)小练笔画枝干(水墨技法)
1、师: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老师刚刚讲的用笔用墨的知识,来画一画柳树的枝干。音乐停即停笔
2、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三)叶子画法:
1、介绍三种基本技法
师:画好枝干,下面需要添加叶子,怎么画叶子呢?我们来看(出示晕染作品)。对于大片的柳叶,我们可以大面积的染色。有同学说了,我想一片片的画叶子,那就用到了这样的方法了(出示勾染、点染),晕染、勾染、点染这三种技法是水墨画最基本的三中技法。
今天我们就用水墨工具来画一画市树。(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复习笔墨
1、认识用笔
师:先来复习下笔墨知识,来看老师画的这棵柳树的枝干,你发现老师是怎么用笔的吗?(生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我的树干从下往上用到了侧缝向中锋的转变,让树干从下往上慢慢变细。
2、认识用墨
师:再来看看墨色变化,下面的树干是墨团吗?我是怎么做的,来看!笔肚子沾上淡墨,笔尖再沾上浓墨,把笔卧倒,这一笔就出现了浓淡的变化。当然,树干也可以这么画(出示勾染法画的枝干)。
四、互动评价
师生互动评价作品、交谈感受。
注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评价要求(1.设置问题,2.作业要求)进行有针对性评价,交谈感受。
五、拓展
今天我们用水墨画了柳树,我相信大家以后肯定可以运用今天学到的技法去画其他的树了吧!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毛笔的粗线细线、浓墨淡墨、枯笔湿笔来画树。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水墨的独特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加入创新方法画出树木的姿态和精神。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毛毡、笔洗、抹布、课件。
学生准备:
毛笔、调色盘、洗笔桶、毛毡、抹布、学案。
一、儿歌导入
1、师: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跟着音乐去一段旅行,你们想去吗?……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声哼唱。(播放一首儿歌《柳树姑娘》,教师伴着音乐声用毛笔在黑板上范画柳树。音乐声停即结束。)
2、师:大家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师贴五亭桥剪纸)
3、师:你们发现了吗?你们在哼唱旅行的过程中,老师还做了一些记录呢!都看到了我记录的是一棵柳树!我们扬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有着优美的环境,柳树是我们扬州的市树。
3、创新技法表现柳絮
师:李白有诗句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花”指的就是漫天飞舞的柳絮,那这漫天飞舞的柳絮在画面中又该如何去表现呢?看老师用了什么办法。(师示范手指画柳絮)
想想你还可以怎表现柳絮?
三、学生作业
接下来就请大家将你刚才的小练笔完成了,或者你也可以重新画一张水墨柳树。画完柳树你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我们扬州的小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