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昌起义纪念馆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武昌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篇)

武昌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武昌区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武昌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

近年来,武昌区大力发展经济,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武昌区的发展变化,学校决定组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昌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活动内容1. 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2. 参观武汉博物馆武汉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座集历史、艺术、考古、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3. 参观武汉科技馆武汉科技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展览、科技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馆。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4. 参观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座集科研、教学、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5. 参观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梁。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桥梁的建设历程、技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6. 参观武昌起义门武昌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标志性建筑。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起义门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首义历史文化区调研报告

首义历史文化区调研报告

首义历史文化区调研报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对中国社会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为了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倾力打造辛亥革命首义文化,大规模修缮辛亥革命遗迹、旧址,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为中轴线,兴建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武昌首义广场,弘扬了辛亥革命首义精神。

为考察我们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我们特意选定首义历史文化区作为研究对象,并做如下报告:首义文化区该项目位于武昌首义板块内,紧邻城市内环线。

整个首义文化区占地近1.7平方公里,分为蛇山、首义、紫阳湖三大板块。

依蛇山的蜿蜒,按紫阳湖的波澜,红楼稳坐中军帐,有起义门镇守出入要塞。

以共和大道为首义纪念轴线,以“首义枪声-中华之光-铁血神州-走向共和”这条时间事件轴线由南向北串联整个首义文化区。

另外还包括南北向首义纪念景观轴和东西向山体生态景观轴两条景观轴线。

首义文化区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空间布局,采用“一心、一轴、三区”的规划结构,通过塑造纪念空间,体现了辛亥首义的革命精神,并建立了博物馆与周边历史景点的衔接。

充分依托首义文化区周边相对集中的首义历史遗迹和纪念物,深入挖掘首义文化内涵,突出展现武昌首义的历史必然性,强化首义文化区的纪念功能。

规划注重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建立博物馆与周边历史景点的空间衔接。

按照“纪念性轴线与多功能城市街区相结合”的理念,充分考虑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的场所和氛围要求,创造标志性的纪念场所,进一步强化首义纪念中轴线,打造首义核心纪念区。

首义文化区采用中轴对称布局,空间序列自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及纪念碑、辛亥革命纪念馆、纪念公园、紫阳湖。

充分利用蛇山、紫阳湖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进一步恢复山水景观的自然生态特征。

同时,打开视线通廊,实现绿化景观向城区渗透,形成了“轴线—黄鹤楼”、“轴线—蛇山炮台”两条景观视廊。

武昌区社会实践报告(2篇)

武昌区社会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于近期参加了武昌区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武昌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奠定基础。

二、活动背景武昌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

自古以来,武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武昌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昌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1)武昌起义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武昌起义纪念馆,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起义过程以及革命先烈的事迹。

通过参观,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2)黄鹤楼:作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们登上黄鹤楼,欣赏了长江美景,了解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和文化内涵。

(3)东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是武汉市的著名景点,我们游览了东湖樱花园、磨山等景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2. 访谈我们采访了武昌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了武昌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成果。

同时,我们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3. 调研我们针对武昌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调研,如城市绿化、公共交通、教育资源等。

通过调研,我们对武昌区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活动成果1. 深入了解武昌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

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奠定了基础。

3. 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五、活动总结1. 活动亮点(1)内容丰富:本次活动涵盖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使我们对武昌区有了全面的认识。

(2)形式多样: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辛亥革命纪念馆考察报告

辛亥革命纪念馆考察报告

从黄鹤楼公园出来,信步到阅马场,向武昌首义纪念馆走去,老远就能看见孙中山纪念铜像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时间还早,我可以从容地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武昌首义纪念馆)。

阅马场广场比以前扩大了许多,绿茵遍地,花团锦簇,树木繁茂。

现在与黄鹤楼广场连成一片,是武昌重要的休闲广场之一。

走进首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孙中山纪念铜像。

孙中山纪念铜像手着执杖,身穿长袍,立于台基之上。

这里很安静,几乎没有游人。

我站在孙中山纪念铜像前,仔细瞻仰起这位中国革命先行者来,心中充满了敬意。

缅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这位革命先驱深深地一鞠躬。

然后拍几张照片后离开,向首义纪念馆大门走去。

现在已是下午五点多了,纪念馆不出售门票了。

我与工作人员交涉了一下,他们同意我进入参观。

进到大院,四周干净整洁,安静无比,也没有什么游人。

因为时间不多,我开始快速参观起来。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区阅马场。

馆址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外表红色,装饰精丽,为西欧古典建筑风格,俗称“红楼”。

武昌起义的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颁发公告,宣布废除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并电通全国,号召各省起义。

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依托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

铁门上所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为宋庆龄题写。

馆内陈列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其中有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等珍品。

馆内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武汉红色遗址调研报告范文

武汉红色遗址调研报告范文

武汉红色遗址调研报告范文武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遗址资源。

在进行红色遗址调研时,我选择了武汉的几个著名红色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包括武汉起义纪念馆、黄陂革命烈士陵园和江夏区抗日战争纪念馆。

通过调研,深刻感受到了这些红色遗址所传承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

首先,武汉起义纪念馆是一座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在武汉领导武装起义的历史事件的纪念馆。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武汉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在城市中的大规模战斗,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馆内陈列有大量的史料、图片和实物,让我对当年的战斗场景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同时,馆内还设有讲解员,他们生动详实地讲述了起义过程和历史背景,让我深感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斗争。

其次,黄陂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座纪念在中国革命中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陵园。

在这里,我看到了成百上千的革命烈士墓碑,每一个墓碑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故事。

陵园环境优美,花木葱茏,让人心生敬意。

参观过程中,我见到了一位老同志在墓前默默敬献鲜花,他告诉我:“我们要永远记住革命先烈的功绩,坚定我们的革命信仰。

”这一刻,我内心深处涌起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最后,江夏区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一座纪念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纪念馆。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江夏区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通过馆内陈列的图片、实物和声音资料,我深入了解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精神和大无畏的爱国情怀。

馆内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了抗战的艰辛和浴血奋斗。

通过这次红色遗址调研,我深刻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革命历史和红色遗址所承载的文化记忆。

这些红色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发人们对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在今天的武汉,红色遗址既是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红色遗址的精神,铭记革命先烈的奉献,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于武昌起义纪念馆现状调查报告(最新整理)

关于武昌起义纪念馆现状调查报告(最新整理)

调查报告姓名:李传学、吴俊达、孙学新、刘江晗、布臣、张俊、马名扬日期:2013年6月15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昌起义纪念馆现状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力量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而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虎视眈眈,由于部分人的爱国主义意识缺失,国防知识欠缺,导致国防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三、调查目的武昌起义纪念馆作为周边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较为长久的历史和典型代表性。

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初步了解能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激发大家热爱祖国,营造当代人关心祖国关注军事发展的氛围探讨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注的现状及在军事国防方面的责任;了解目前基地的发展现状;对基地未来的发展做出建设性的参考和方案。

四、调查概况:1、历史背景通过采访馆内工作人员我们知道,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谘议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

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这里组成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

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起义遗址调研报告

起义遗址调研报告

起义遗址调研报告起义遗址调研报告本次调研的起义遗址位于某省某市某山脉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起义事件,对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专门前往该地进行调研,以了解起义遗址的现状和保护状况。

首先,该起义遗址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我们只能通过步行和小汽车的组合方式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给调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正是因为偏远的地理位置,该起义遗址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已经被改造或拆除,而该遗址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在到达起义遗址之后,我们首先进行了现场考察。

起义遗址占地较大,分为主要的起义纪念碑和周围的景观区。

主要的纪念碑巍然屹立,上面雕刻着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名字,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周围的景观区则布置有花坛、纪念馆等设施,使游客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起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我们在现场调查中还发现,起义遗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复。

遗址周边的围墙修缮良好,墙上还贴着保护起义遗址的标语。

纪念碑表面清洗得干净整齐,没有发现明显的破损和污染。

同时,园区内还开设了讲解员并设有导览图,方便游客参观和了解起义的相关知识。

然而,尽管起义遗址的基本保护工作到位,但我们仍然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游客数量较少,导致起义遗址的知名度并不高。

其次,由于资金和人力的限制,纪念碑和景观区的维修工作有待加强,存在一定的待修复和破损问题。

最后,景区内部的导览设施虽然存在,但展示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满足游客的深度了解需求。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起义遗址,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起义遗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加强资金投入,修缮和维护纪念碑及景观区,确保遗址的物质基础得到有效保护。

最后,完善导览设施,增加展示内容和互动性,提升游客参观的体验。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该起义遗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起义遗址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确保这段历史能够长久流传下去。

起义纪念馆工作总结报告

起义纪念馆工作总结报告

起义纪念馆工作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起义纪念馆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就。

作为一家致力于纪念历史事件和宣扬正义的机构,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在这篇总结报告中,我将对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

首先,我们在过去一年里举办了多场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参与。

其中,我们举办了一场关于起义纪念馆历史的特别展览,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

这次展览吸引了许多学校和社区团体的参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和反思的机会。

其次,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播有关历史事件的知识和启发人们的思考。

这些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赞誉。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

由于起义纪念馆是一家非营利机构,我们的资金主要依靠捐赠和赞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资金来源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一些活动和计划的延迟和取消。

其次,是人才问题。

虽然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但是在一些关键岗位上还存在一些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些改进和提升的计划。

首先,我们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赞助和支持。

其次,我们将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是起义纪念馆发展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但是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起义纪念馆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纪念历史、宣扬正义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报告
题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昌起义纪念馆现状调查报告专业班级:轮机1102
姓名:李传学、吴俊达、孙学新、刘江晗、
布臣、张俊、马名扬
日期:2013年6月15日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昌起义纪念馆现状
调查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力量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而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虎视眈眈,由于部分人的爱国主义意识缺失,国防知识欠缺,导致国防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二、调查目录:
调查时间:2013年6月15日—6月16日
调查地点:武汉市武昌起义纪念馆
调查对象:纪念馆历史文化的背景、馆内工作人员、参观纪念馆的人
调查方法:实地参观、调查问卷、采访馆内工作人员、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人:李传学、吴俊达、孙学新、刘江晗、布臣、张俊、马名扬
三、调查目的
武昌起义纪念馆作为周边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较为长久的历史和典型代表性。

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初步了解能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激发大家热爱祖国,营造当代人关心祖国关注军事发展的氛围探讨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注的现状及在军事国防方面的责任;了解目前基地的发展现状;对基地未来的发展做出建设性的参考和方案。

四、调查概况:
1、历史背景
通过采访馆内工作人员我们知道,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谘议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

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这里组成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

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
之为“红楼”。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

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纪念辛亥革
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2、展馆情况
武昌起义纪念馆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

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
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

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展厅中让我调查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席台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

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在展厅主席台口右边有一张图片,反映的是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访鄂期间,受到湖北各界欢迎的情景。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就首先到湖北访问。

4月10日这天,孙中山在此发表演讲。

五、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我们一行八个人先一起参观了纪念馆,对一些展品有了初步了解,之后通过采访馆内工作人员知道了展品的历史背景及现实的历史意义。

通过采访我们得知,平均每年参观纪念馆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工作日参观人数并不多,并且多数人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下,不会对展馆或展品进行深入了解。

了解馆内现状之后,我们几个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参观的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看法及对国防的关注情况。

结果显示,
多数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只有初步了解,对这方面的关注比较少,并且旅游的话也极少去参观这种基地,对国防知识了解更是少,但多数表示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关注,提高爱国主义意识。

六、调查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我的思想都有着极大的触动,我们的先烈在一百年前为了中国和苦难的人民奋起反抗,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

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坚韧不屈,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在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人被各种欲望控制着,忘记了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附: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调查问卷
根据1994年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将部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包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教育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

您好!
我是一名大学生,目前正在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问题的研究,为了真实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的作用,我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此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按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

真诚希望您抽出宝贵时间对本次调查给予支持和配合。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请填写相关信息)
您的工作是( )
1、教师
2、学生
3、其他
二、调查的主要项目
(以下问题除特别注明的以外,均为单选,请直接在题后的()内填写所选择的序号。


①您是否了解家庭所在地或学校所在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有哪些。

()
1.完全了解
2.不了解
3.了解一些
②您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渠道()
1 朋友同学介绍
2 教师推荐
3 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
4 其它(请说明:)
③您所参观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数量?()
1从没去过 2五个以下 3 五到十个 4 十个以上
④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较多的时期是?()
1 小学时期
2 中学时期
3 大学时期
4 没去过
⑤你认为学校组织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的次数是否足够?()
1;足够; 2 太少了; 3 不关心
⑥您对所参观过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哪些方面最满意()
1各种展品 2 现代化辅助手段 3 生动的讲解
4、其他(请说明:)
⑦您认为学校组织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的效果如何()
1 效果很好,受益匪浅;
2 一般,没明显效果;
3 基本是去游玩,没有教育效果
⑧如果您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原因是()(可多选)
1. 收费
2.基地缺乏吸引力
3.学校没用很好地利用
4.交通不便
5.其它(请说明:)
⑨您认为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价值实现最成功的是:()
1.经济价值 2、思想教育价值 3、文化传承价值 4.历史知识教育价值
⑩您希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哪种形式开展()
1 学校统一组织参观
2 班级活动定期开展 3不定期由个人或与朋友去参观
⑪您对建立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看法()
1.有助于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价值
2.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价值没有作用
⑫您所在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有相关网页吗?()
1 有;
2 没有;
3 不知道
⑬你认为如何才能发挥爱国主义基地的作用?
问卷到此结束,衷心感谢您的耐心与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