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合集下载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分享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分享

《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作品赏析】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

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

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

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

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这里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

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若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

由此,就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这一联的“山中”承首联的“山”,“树杪”承应首联的“树”,连接紧凑,天然工巧。

无怪乎清代诗人王士禛击节称赞这四句诗,“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

”(《带经堂诗话》卷十八)。

关于杜鹃鸟的诗句古诗

关于杜鹃鸟的诗句古诗

关于杜鹃鸟的诗句古诗1. 有关杜鹃鸟的诗句有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4、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1、唐李群玉《黄陵庙》: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诗人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

送梓州李使君⑴
万壑树参天⑵,千山响杜鹃⑶。

山中一夜雨⑷,树杪百重泉⑸。

汉女输橦布⑹,巴人讼芋田⑺。

文翁翻教授⑻,不敢倚先贤⑼。

【注释】
⑴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

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⑵壑(hè):山谷。

⑶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⑷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⑸树杪(miǎo):树梢。

⑹汉女:汉水的妇女。

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⑺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

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

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⑻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翻:翻然改变,通“反”。

⑼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

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

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

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

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

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王维唐诗《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唐诗《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唐诗《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唐诗《送梓州李使君》《送梓州李使君》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投赠诗。

《送梓州李使君》作者: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解】①杜鹃:布谷鸟。

②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③树杪(miǎo):树梢。

④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⑤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

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

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⑥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翻:翻然改变,通“反”。

⑦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

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

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

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

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

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点评】《送梓州李使君》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

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

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

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

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

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

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赏析唐诗《送梓州李使君》

赏析唐诗《送梓州李使君》

赏析唐诗《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使君的深情厚谊和对他即将远赴梓州的担忧。

诗的前两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描绘了梓州的自然风光。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千山万壑、参天古树和杜鹃鸟的鸣叫,形象地展示了梓州的雄伟壮丽,同时也暗示了梓州地理位置的险要。

接下来的两句“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描绘了夜雨过后的梓州。

诗人通过雨后山间的泉水,展现了梓州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生机。

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梓州道路崎岖,出行不易。

接下来的两句“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描绘了梓州的民情风俗。

诗人通过汉女与巴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梓州百姓的勤劳与朴实。

同时,这两句诗也表现了梓州地区的社会矛盾,暗示了李使君此行的使命与责任。

最后两句“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表达了诗人对李使君的期望。

诗人希望李使君能够继承文翁的教化传统,努力改变梓州的民风民俗,为梓州百姓谋福祉。

同时,这两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李使君的敬仰之情。

总之,《送梓州李使君》这首诗通过对梓州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期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诗《送梓州李使君》鉴赏及译文注释(共8篇)

唐诗《送梓州李使君》鉴赏及译文注释(共8篇)

唐诗《送梓州李使君》鉴赏及译文注释〔共8篇〕篇1:唐诗《送梓州李使君》鉴赏及译文注释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

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一般。

汉水的妇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常常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发奋有为不负先贤。

篇2:唐诗《送梓州李使君》鉴赏及译文注释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

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壑(hè):山谷。

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树杪(miǎo):树梢。

汉女:汉水的妇女。

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

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

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翻:翻然改变,通“反”。

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

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

《送梓州李使君》赏析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

王维此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此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首联是说,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期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颔联是说,山里昨夜不停的下起了透彻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或像泻着百道清泉。

首联从大处落笔,气势非凡;颔联那么从细处着墨,承接尤佳,不愧大家手笔。

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诗文解释:千山万壑,长满了参天的古树,到处都是杜鹃鸟啼叫的声音。

山中下了一夜的雨,百泉流淌,好像挂在树梢上。

汉女向官府交纳用桐木花织成的布匹,巴人常为了芋田发生诉讼。

希望学习文翁,翻新文化,教化人民,不要倚仗先贤的政绩不能超越。

词语解释:杜鹃:布谷鸟。

树杪:树梢。

输:交纳。

讼:讼争。

翻:迅速彻底。

倚:依赖。

韵译: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赏析一: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

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

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

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

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这里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2、翻:翻然改图之翻。

这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

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论”。

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

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评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

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

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俗;七、八句以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比拟李使君;寓意不能因为此地僻陋,人民难治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

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古文论今,韵味无穷】
精炼的语言,就是指用小量的文字就能表达出深层的意思。

古文是中国文学的骨髓,文字的运用在古文中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在古文中的语言是相当的精炼的。

就让我们一同去品评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赏析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

王维此,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

如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令人为之一振。

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
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

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