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2)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展开研究,旨在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力。
二、背景介绍110kV变电站作为中压电网与高压电网之间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电能的输送和转换任务。
其电气部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将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三、设计目标1. 确保变电站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 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3. 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电网供电质量;4. 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四、设计内容1. 变电站布置方案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和用地条件,合理规划变电站的布置方案,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和通风条件。
2. 变电站主变压器设计:根据变电站的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主变压器容量,并进行相应的冷却系统设计。
3. 变电站开关设备设计:根据电网的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并进行电气连接图的设计。
4. 变电站保护与自动化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安全保护要求,设计合理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确保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的及时切除和自动重启。
5. 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确保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与地之间具有良好的接地连接,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变电站照明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变电站的各个区域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五、设计方法与工具1.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电气系统布置和连接图的设计;2. 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参数计算;3. 使用电气仿真软件,对电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4. 借助电气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进行设备参数配置和系统调试。
110kv变电站二次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次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开题报告题⽬名称: 110KV变电所电⽓⼆次部分设计学⽣姓名专业电⽓⼯程及其⾃动化班级⼀、选题的⽬的意义电⼒⼯业是国民经济的⼀项基础⼯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业,其发展⽔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和⽤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
这就要求变电所的⼀次部分经济合理,⼆次部分安全可靠,只有这样变电所才能正常的运⾏⼯作,为国民经济服务。
变电站内的⾼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等都装设有各种保护装置,这些保护装置是根据下级负荷地短路、最⼤负荷等情况来整定配置的,因此,在发⽣类似故障是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系统⾃动做出判断应跳闸保护,并且,现在的跳闸保护整定时间已经很短,在故障解除后,系统内的⾃动重合闸装置会迅速和闸恢复供电。
这对于保护下级各负荷是⼗分有利的。
这样不仅保护了各负荷设备的安全利于延长是使⽤寿命,降低设备投资,⽽且提⾼了供电的可靠性,这对于提⾼⼯农业⽣产效率是⼗分有效的。
⼯业产品的效率提⾼也就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市场竞争⼒增⼤,进⽽可以使企业效益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的贡献。
⽣活⽤电等领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提⾼⼈民⽣活质量,改善⽣活条件等。
可见,变电站的设计是⼯业效率提⾼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国内外研究综述通过⽹络及杂志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些发达国家的能源不是很丰富,进⽽导致电⼒资源不是充⾜。
为了满⾜国内的需求,减少在⽹路中的损耗,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变电设计理论。
⽐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是真正的做到了节约型,集约型,⾼效型。
发达国家通过改善优化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的功率损耗,尽可能地提⾼变电站的可靠性,尽可能地使变电站的灵活性提⾼,尽可能地提⾼经济性。
然⽽在国内,变电站的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可靠性还⽋提⾼。
我国经济的发展给电⼒⾏业带来两个问题:⼀是电⼒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城市和农村⽤电量和密度越来越来⾼,需要更多的深⼊市区农村的变电站,以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提⾼电⼒系统的稳定性等,然⽽这些变电站占地⾯积⼤;⼆、国内外研究综述⼆是城区地价昂贵,环境要求严格,在稠密的市区选择变电站址相当困难。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的输送、转换和分配等关键任务。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110kV变电站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所需的技术和资源等。
二、设计目标110kV变电站的设计目标是确保电能的高效、稳定和安全传输。
具体目标包括:1. 提供足够的电力容量,满足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
2. 保证电能的可靠供应,降低停电风险。
3. 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4. 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三、设计原则在110kV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变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安全可靠,防止火灾、爆炸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3. 环境友好原则: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4. 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确保变电站的长期可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设计流程110kV变电站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设计需求和约束条件。
2. 方案设计:根据设计需求,制定合适的变电站布局方案,并进行初步设计。
3. 设备选型:根据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件,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
4. 系统设计:设计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和优化。
5. 安全设计:根据安全性原则,设计安全系统和防护措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6. 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和系统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电气布线、设备安装等。
7. 施工和调试: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变电站的施工和设备安装,并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8. 运行和维护:变电站建成后,进行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所需技术和资源110kV变电站设计所需的技术和资源包括:1. 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110kv变电站开题报告

一、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
二、设计(论文)要求:编制图纸一份、说明书及计算书一份,并提供主要设备的清单、选用新技术、新设备、采用典型设备得情况介绍。
三、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1)前期准备1)原始材料分析2)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3)设计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理位置(2)变压器的选择(含容量、电压、阻抗、接线组别、相数、分接头及台数等)(3)电气主接线设计1)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及要求2)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3)主接线的设计步骤4) 本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4)短路电流计算1)短路电流计算2) 短路类型及其计算方法3)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5)高压电器的选择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2) 隔离开关的选择3) 互感器的选择4)母线的选择(6)配电装置设计(7)负荷计算1)主变压器负荷计算2)站用变压器负荷计算(8)短路电流计算结果1)短路电流标幺值的计算2)短路电流有名值的计算(9)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计算1)高压断路器选择及校验计算2)隔离开关选择及校验计算3)互感器选择与校验4)支持绝缘子的选择与校验5)母线选择及校验计算(10)防雷保护计算四、主要参考资料:[1]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1993:139-141.[2] 黄纯华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出版社.1987.[3] 刘继春主编:《发电厂电气设计与CAD应用》.四川大学.2003.[4]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5] 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6]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南京电力学校徐正亚编.水利电力出社.1993[7] 电气设备设计计算手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8]《电力系统运行操作和计算》.东北电业管理局编.水利电力出社.1997.[9] 杨宛辉.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参考图册.郑州大学出版社.1996.[10]《电力经济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1] 浙江大学赵智大《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电能转换、配电和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作用。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和分析110kV变电站的设计要求和主要工作内容。
背景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负责将高电压的输电线路转换为适用于城市和工业用电的低电压,以及提供供电的可靠保障和维护。
110kV变电站是中等电压范围内的重要设备,因其输电距离较近、工作压力适中,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业电力系统中。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完成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110kV变电站:1.供电可靠性:确保高质量的电力供应,避免停电和电压波动的发生。
2.安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
3.经济性:合理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环保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内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本次110kV变电站设计将涉及以下主要内容:1.变电站规模确定:根据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负载需求,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规模,并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
2.设备选型和布置: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断路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变电站的平面布局中。
3.保护措施设计:设计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括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自动化系统设计: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运行。
5.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
6.施工和验收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7.运行规程和维护策略:制定运行规程和维护策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寿命。
方法和技术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系统分析和仿真: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评估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备选型和技术参数优化:根据变电站的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参数,并优化其性能。
3.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和过程的监控、控制和管理。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开题报告_2

3、如何设计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使其在满足技术性的基础上,还能使成本最低
4、如何选择短路点,可以使短路计算的工作量小,且能满足要求
5、根据不同设备的选择原则,选择不同的电气设备
6、防雷保护的规划设计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确定变电所主变型号,选择最佳的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洛阳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3年3月20日(学生填表)
课题名称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周宁
专业班级
B110434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
王璇
职称
讲师
课题来源
生产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电力资源是一种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将逐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变电站设计是将本专业所学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它涉及到电力系统课程的各方面内容,以及发电厂电气部分和继电保护的部分内容。可见它涉及面的广泛。从工程上来说,它相当于实际工程设计的一部分,其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设计

⑷主变压器微机保护设计,母线微机保护设计
⑸中央信号系统的设计及设备装置的选型
3.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工作方案:根据继电保护的特点,使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选择相应的硬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且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把整定值输入电力系统的微机保护装置中,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主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继电保护方式;变压器、母线及线路保护方式确定;设备和线路保护整定计算。难点在于:
⑴各种保护方式的确定与整定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⑵如何采用微机保护装置来实现电力设备的保护。
解决问题的思路:
⑴搜集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的资料,确定变电站的主接线、参数设定及阻抗计算等;
⑵确定变电站继电保护方式、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式、设计母线的继电保护方式以及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等。
⑵半导体式: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了晶体管保护装置。这种装置体积小、动作快、无机械转动部分。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晶体管保护装置的抗干扰问题从理论和实际都得到了满意的解决。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静态继电保护装置由晶体管式向集成电路式过渡,成为静态继电保护的主要形式
⑶微机式: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由于价格昂贵难于实际采用。但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便出现了性能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运行。20世纪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软件技术方面已趋成熟,进入90年代,微机保护已被大量应用,主运算器由8位机,16位机发展到目前的32位机。数据转换与处理器件由A/D转换器,压频转换器(VFC),发展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2.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110kv变电所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与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必须相互协调与平衡。
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本次设计是在掌握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它我不仅能复习巩固专业课程的有关内容,而且拓宽知识面,增强工程观念,培养变电站设计的能力。
同时对能源、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有个详细的概念,能熟练的运用相关知识,如短路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接线的设计、断路器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变压器的运行等。
通过本次设计要做到: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掌握电力工程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3.熟练掌握电力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是对变压器的相间短路的保护,对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上发生故障,以及发生匝间短路时,其保护瞬时动作,跳开各侧电源断路器。
预期成果:根据已有条件,初步设计主接线如下图所示
小结
本设计为对220kv的地区降压变电站设计,设计过程中根据负荷及连接系统状况确定主接线方式,选择主变压器,通过计算短路电流,根据短路电流可以确定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互感器等电路元器件,另外,本设计采用了继电保护措施。
4. 通过对元件正常、故障,事故状态的分析给出继电保护设置方案并进行整定计算,画出原理图并进行选择(优先考虑微机保护)。
方法及手段:
一、电气主接线是根据电力系统和变电所具体条件确定的,它以电源和出线为主体,在进出线路多时(一般超过四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常设置母线作为中间环节,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
4.容量的选择。
本系统有110kv和10kv两个负荷系统,其最大负荷为240MVA和100MVA,功率因数均为0.8。
三、短路计算,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选择断路器等电气设备或对这些设备提出技术要求;评价确定网络方案,研究限制短路电流措施;为继电保护设计与调试提供依据;分析计算送电线路对通讯
网络设施的影响等。
4)近期接线与远景接线相结合,方便接线的过程。
5)在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时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主接线的方式主要有:单母线接线、单母分段、单母分段带旁路母线、桥形接线、一个半断路器(3/2)接线、双母接线、双母线分段接线。
二、主变压器的选择,变电站主变容量,一般应按5—10年规划负荷来选择。根据城市规划、负荷性质,电网结构等综合考虑确定其容量。对重要变电站,应考虑当1台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允许时间内,应满足一类及二类负荷的供电。对一般性变电站,当1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其余,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全部负荷的60%~7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龙潭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及变压器保护设计
课题来源
教师拟定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类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课题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电力资源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能源,电能的生产、传输、储存高效、洁净,它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电力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整个社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对电力的需求和要求也必然日益提高。
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现在已有许多变电站实现了集中控制和采用计算机监控.电力系统也实现了分级集中调度,所有电力企业都在努力增产节约,降低成本,确保安全远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将逐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电力工业的发展,单机容量的增大、总容量在百万千瓦以上变电站的建立促使变电站建筑结构和设计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变电站结构的改进、新型建材的采用、施工装备的更新、施工方法的改进、现代管理的运用、队伍素质的提高、使变电站土建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水平也相应地随之不断提高。设计本课题,是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发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
设计(论文)进度安排及完成的相关任务(以教学周为单位):
周 次
设计(论文)任务及要求
1-2
了解课题情况,查阅相关论文、收集整理资料
3-4
拟定主接线方案,准备开题
5-7
短路电流计算,置设计
10-14
绘制变压器保护的原理图,选择保护元件,进行整定计算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手段及预期成果: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分析变电站建设的原始资料设计一个220kv的变电站。涉及内容有:
1.分析原始资料,拟定电气主接线方案。
2. 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形成短路电流计算表。
3.对主要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母线、熔断器、互感器等)进行选择并加以校验。
1.主接线选择的主要原则
1)变电所主接线要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相适应。根据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确定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应考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还应满足电网出故障时应处理的要求。
3)各种配置接线的选择,要考虑该配置所在的变电所性质,电压等级、进出线回路数、采用的设备情况,供电负荷的重要性和本地区的运行习惯等因素。
1)整定计算的要求选择规定的运行方式;
2)确定短路段及短路类型;
3)对确定的短路点经过网络的合并,化简求出归算到短路点的各序综合阻抗 、 、 ;
4)短路类型及电力系统故障的知识求出短路点的总电流;
5)按网络结构求出流过被整定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
四、设备的选择及动、热稳定校验
1)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15-16
撰写毕业论文,整理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1]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 杨淑英.邹永海.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2008
1.主变压器相数的选择。
容量为300MW及以下机组单元接线的变压器和330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一般都应选用三相变压器。
因为单相变压器组相对投资大,占地多,运行损耗也较大。同时配电装置结构复杂,也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2.绕组数的选择。
电力变压器按每相的绕组数为双绕组、三绕组或更多绕组等型式;按电磁结构分为普通双绕组、三绕组、自耦式及低压绕组分裂式等型式。
(2)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协调一致。
(5)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6)选用的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
2)额定电压
电气设备所在电网的运行电压因调压或负荷的变化,有时会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故所选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因此,在电气设备时,一般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不低于装置地点电网额定电压 的条件选择。即: ≥ 。
3)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是在额定环境温度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 应不小于该贿赂在各种
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即: ≥ 。
4)短路热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通过电器时,电气设备各部件温度应不超过允许值。满足热稳定条件。 ≥
5)电动力稳定校验
电动力稳定是电器承受短路电流机械效应的能力,也称动稳定。满足动稳定的条件为: ≥